第140章 贖回崇王,良性迴圈

其實也就三個人。

一個遊俠、一個商人、一個書生。

這三人手下也各自有一票人,在葛文優這裡並無餉銀,而是各有所求。

比如商人可以拿著巡撫衙門的文書,在河南境內免關稅行商。

所以,葛文優驅使起三人來並不客氣,很快將事情講了。

最後問:“你們誰願意帶人去一趟汝陽,打探崇王訊息以及那劉賊的虛實?”

遊俠、商人相互看了眼,一時沒說話,竟然是書生先開口。

“晚生願往。”

葛文優頗為意外,問:“張堅,你在汝陽也有熟識的學子嗎?”

原來張堅是個秀才,之前主要在開封城內負責打探一些年輕士子間的訊息,以供李仙風參考。

畢竟李仙風這個巡撫不僅管軍事,也管民政,學子們對他的看法也是頗為重要的。

張堅道:“確有一二朋友在汝陽。”

葛文優沒多勸,只是提醒道:“汝陽畢竟為賊佔據,你去後可得小心些。”

“晚生明白。”

張堅回到家中,稍稍準備一番,便帶兩位僕從啟程。

他能在開封學子中吃得開,靠得不止是八面玲瓏,還有出手大方,樂於接濟貧困學子。

原來他家是開封城裡的大商人,幾代前也曾有人做官,只是後來沒落了。

他十幾歲時便中秀才,本以為舉人在望,沒想到考了幾次、蹉跎十餘年都沒中。

眼見仕途無望,這才經人介紹,當了葛文優的手下,希望能透過特殊渠道成為舉人,再做官。

卻說張堅出行後的次日,不知何人扔了一錦囊到巡撫衙門大門前。

門子撿起來一看,發現裡面有一個石頭和一封書信。

信封上寫著“李仙風巡撫親啟”。

門子不敢怠慢,趕緊拿進去轉交給葛文優。

葛文優雖然是負責訊息通傳的,卻也不敢私開這封信——誰知道是不是李仙風有什麼不足為人道的私密勾當呢?

好在今日李仙風在府衙處理政務,並未外出剿匪。

他便拿著書信來到李仙風書房呈上。

李仙風開啟書信,卻發現裡面除了一封書信,還套了一個小些的信封。

他先看了外面的一封信,頓時神色變得很古怪。

又急著看了白麵信封裡的信,神色便更怪了。等看完後,竟長長地鬆了口氣。

這一番神情變化可是讓葛文優好奇死了。

“東翁,究竟是何事?”

“是汝陽劉賊的信,以及崇王寫給陛下的信。”

李仙風說著將外面的一封信遞了過去。

葛文優看了,神色同樣變得很古怪,最後忍不住道:“這劉賊,當真是膽大包天,竟然把崇王一家當人質,行那賊匪威脅勒索之事!”

這封信自然是劉升讓訊風營“送”來的。

順帶還讓訊風營在開封城裡安插諜探。

至於信中內容,則是他那日與崇王提到的事。

李仙風此時回過神來,道:“此賊確實膽大包天,但崇王一家仍活著,對我們來說總是好事。”

葛文優道:“他讓朝廷用十萬石糧食買崇王一家一年的性命,十萬石糧食朝廷是能拿出來,可若是同意了,朝廷顏面何存?

東翁該知道,當今那位很在乎臉面,若知此事,恐怕會更加震怒。”

“所以此事暫且不能上報朝廷。”李仙風站了起來,“那劉賊既主動送信來,就說明能談。

十萬石糧食可以買崇王全家一年性命,那可否用更多糧食或者銀子贖回崇王?”

聽此,葛文優忍不住提醒,“東翁,咱們現在可是要連將士們的糧餉都湊不齊了,哪還有錢糧贖崇王?”

李仙風一笑,“咱們是沒有,可週王有啊。到底都是親藩,周王又素來有賢名,或許會幫這個忙。”

葛文優還是覺得這事太玄乎。

“汝陽陷於賊首乃是大事,東翁不稟報,不代表朝廷就不會知道。

另外,這劉賊真願意放了崇王,恐怕在信中就提出價碼了。

他沒說,多半是擔心朝廷重兵圍剿,如此怎肯輕易放人?”

李仙風苦笑,“伱所說本院如何不知?可除了跟那劉賊贖崇王,本院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如今朝中事事以黨爭為先,即便我將此事報上去,再派兵收回汝陽,恐怕仍會被罷官。

若崇王因此身死,我更可能被下獄問罪,甚至丟掉性命。

相反,若是能贖回崇王,即便事後朝廷怪罪,我最多也就是丟官罷了。”

看出李仙風已有決定,葛文優便不再多勸,而是嘆道:“這信要是早來一日就好了。”

“為何如此說?”

“屬下昨日才向汝陽派出探子。”

李仙風笑道:“這有何妨?咱們這邊還需要與周王談一談,談好後便由你親自去汝陽走一趟。

至於那探子就讓他先去幾日,等你去了正好可以與他接洽,瞭解劉賊虛實,如此談判時才能知己知彼,不至於完全被劉賊拿捏。”

“是。”

···

十一月二十六。

汝陽城。

府衙前院。

“先生,可算把你給盼來了!”

瞧見李長文等人進來,劉升喜笑顏開地上前,握住了李長生的手。

見劉升親自迎接,李長文意外之餘頗覺榮光。

待劉升鬆開手,他便深揖道:“參見首領。”

後面跟著的錢運生(原確山主簿)、李允中(原確山戶房典吏)亦跟著深揖,“參見首領!”

“幾位不必多禮,都快請起吧。”

“謝首領!”

“天氣冷,這裡不是談話的地方。走,隨我到堂中坐,那裡升有火爐。”

言語之間,劉升將李長文等人帶進了府衙正堂。

在攻下汝陽城的次日,也即是二十那天,劉升便派出三路信使,騎快馬分別向遂平、確山、天山趕去,並給紅娘子、文宥、李長文三人各帶了一封信。

文宥那邊,只是告知汝陽已下,讓他安心守好遂平。

另一邊卻是讓李長文帶著確山的錢運生、李允中等官吏,前來汝陽接手民政事宜。

因為照目前來看,即便“以崇王威脅朝廷不攻打汝寧”的事不能成,明廷也極可能拖到明年開春才派兵。

再稍微拖一拖,說不定就拖到李自成破洛陽了。

即便後面朝廷還是派重兵來攻,介時義軍擁有更多兵力,仗著汝陽城池高大堅固,也有很大希望守下來。

既然如此,劉升當然得考慮汝陽的治理問題。

雖然義軍破城後雖俘虜了一些官員,但目前沒一個願意投效的。

吏書們倒是有不少給義軍做事,但基本都是被威脅的,恐怕沒幾個是真心投效。

至於投靠義軍的正經讀書人同樣沒有,即便有,劉升在不瞭解的情況下,也不會委以重任。

所以,他才將李長文等人招了過來。

“咱們要把汝陽佔下來。”劉升開門見山地道,“至於更北邊的上蔡、西平,咱們今年卻是不適宜攻佔了。

即便是遂平,若是有明軍重兵來攻,也可以放棄撤離。”

李長文聽了點頭道:“我們當初制定攻略汝寧的計劃時,是有些想當然了。

一則,上蔡、西平、遂平皆處於大平原之上,只有城池可依,卻遠不如汝陽城高大,一旦明軍來攻,很難把守。

除非有一支大軍能在野外牽制明軍,甚至是在野外直接擊敗明軍。

首領雖然在旬日前再次擴軍,然守汝陽、遂平、確山兵力便已捉襟見肘。

若想再攻佔更多城池,非得再擴軍、練兵不可。

二則,即便兵力足夠,攻佔了這些城池也缺乏可信賴的人手治理——我們華部的底子終究薄了些。”

其實李長文這番話都是在華部穩打穩紮的基礎上說的。

倘若華部像普通流寇、反賊那樣,不計較地方被破壞,不計較組織變得鬆散、隊伍被新人嚴重拉低質量,乃至弄得烏煙瘴氣,那麼旬日之間佔領汝寧府所有城池都是可以的。

但那樣做,華部的根基便會不穩,未來會出現各種難以處理的問題。

所以,不如按照以往的節奏,稍微穩一手。

劉升點頭,表示同意李長文的分析。

他接著又道:“之前我們在舞陽抄繳了兩百萬斤的鐵料,其中精鐵便有十八萬斤,熟鐵也有六十六萬斤。

只需要給我們一些時間,就可以將這些鐵料變成槍炮、兵器、盔甲,大大增強軍隊戰鬥力。

另外,之前整編的民勇隊伍也需要訓練——等明年有了裝備,訓練也足夠,他們中的大部分都可以轉為常備軍。

同時,有了從崇王府繳獲的幾十萬石糧食,我們便可以繼續招募從四面八方而來的難民。

願意遷徙的,可以遷去北美;不願意遷徙的,可以留在汝陽,以工代賑,同樣可以將他們轉化為我們華部的百姓。

而那些獨身的青壯男子,則可以按照確山的模式,先編為民夫,再選編為民勇,最後擇其優秀者加入軍隊。

如此,在我們的囤糧耗盡之前,一切都在良性迴圈,將會讓我們華部的實力穩步而迅速地提升!”

良性迴圈?

聽到劉升話語中的這個新詞,幾人都不禁咀嚼琢磨。

然後李長文便不禁拍掌道:“首領用詞著實巧妙,我華部之壯大就該良性迴圈!”

“確實巧妙!”

“微言大義啊!”

錢運生、李允中也跟著讚歎。

至於言語有幾分是真心,有幾分是拍馬屁,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劉升並不在意,笑看著李長文道:“李先生既贊同我所想,那這汝寧知府重擔,便要交給先生了。”

都表明心跡要跟著劉升幹大事了,李長文便沒有假惺惺地推辭,當即起身向劉升深深一揖,道:“屬下定竭盡所能,不負首領所託!”

旁邊錢運生、李允中看得眼睛都紅了。

從一介白身而成知府,這恐怕是許多讀書人做夢都夢不到的事!

別說是重擔,就是萬鈞之擔,他們也願意去抗啊。

劉升接著又看向錢運生幾人,微笑著道:“錢主簿便勉力擔任汝陽知縣一職。

至於李典吏——我在汝陽成立了臨時財政局,專管汝陽一地的錢糧,這局正之職便交給你了···”

第二更。

晚安~<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海之龍星鱗的異世界之旅

幻夢星克斯

我要當大渣男

3529

我和我的不靠譜師父

一拳小鹿

青春夏想的四重奏

遊露

扶初年

梨梨師妹

穿越獸世:遠古種田生崽子

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