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封城嚴控,閻爾梅之見聞

崋部一直在接收外來難民,從未停止過。

春上難民雖然少了很多,卻還是有一些的。

汝陽作為府城,匯聚過來的難民最多,目前難民營中仍有三千多人。

劉升知道明末瘟疫多發,因此針對難民攜帶疫病的事做了很多措施,尤其是在佔據汝陽,條件變好後,各方面措施就更完善了。

如進入難民營前必須洗熱水澡,所有衣物都要水煮消毒。

又如在難民營中以生石灰水消毒、必須到廁所如廁、不得飲生水等等,都是最基本的。

最重要的是分營、分割槽隔離措施。

入營不足七日和已滿七日的難民分營居住,患病難民分營居住,同一營地每百人分割槽居住,不得隨便過區走動,有人患病第一時間上報,等等。

至於緊急防疫措施,則是快速強制隔離。

以上種種措施並非都是劉升提出來的,其中很多在明末時已為很多大夫及官員知曉。

疫病之所以頻發,主要原因是天災、兵禍頻發;而疫病之所以失控,則是地方官員無能乃至沒有作為,防疫不力所導致的。

所以,劉升雖針對疫病做了種種預防措施,可聽聞疫病出現,還是很擔心。

白太微道:“患者及與其接觸者,乃至同營區難民,都已經分營隔離了。

我來是想告訴大帥,這十幾個患了疫病的難民都來自開封府,說明開封府很可能出現了大疫。

另外,難民中有疫病患者,北來的其他人群中很可能也有疫病患者。

必須立即按照大帥所定的瘟疫防治辦法,封鎖全城,進行篩查,避免疫病在城內爆發、擴散。”

劉升點頭,“明白了,我這就準備封城之事。對了,白姑娘可知這次是什麼疫病?”

明末流行的疫病很多。

其中最可怕的莫過於疙瘩病,也即是鼠疫;其次是大頭瘟、天花、羊毛瘟等。

用牛痘接種天花疫苗的方法劉升已經教給白太微,目前正在推廣中。

但其他的一些疫病,劉升也是沒辦法的。

尤其是鼠疫,朝發夕死,十分可怕。

白太微道:“從目前那患病的十幾人症狀來看,多半是時疫。”

劉升不懂就問,“何為時疫?”

“因時節、氣候變化而產生的疫病,便稱為時疫。一般多發於春秋兩季,多為溫疫,少為寒疫。”

劉升聽了恍然,心想,這不就是流感嗎?

他先是鬆口氣,但隨即就想到,這年頭流感也是能奪人性命的。

而且流感以唾沫傳染,也即是近距離空氣傳播,屬於比較容易擴散的疫病,疏忽不得。

於是劉升立即讓親衛去召集李長文等汝陽主要官員過來開會。

崋部作為一個崛起不到一年的勢力,各部門人員做事都十分乾練,行政效率很高。

再加上劉升在這方面早就有了相關規定,白太微也有不少應對時疫的相關經驗,因此會議很快透過了多項針對此次防疫的政令。

當天下午3點,駐守汝陽的常備軍、警備軍、民勇、巡警便都調動起來,開始實行封城防疫措施···

三月末的下午春風和煦、陽光溫暖,正是遊玩的好時候。

閻爾梅在客棧午睡之後,便出門上街。

他昨日進城後已經遊歷了城中部分割槽域,發現了不少讓他感興趣的政令及措施。

其中大部分是以往歷代朝廷治理地方就有的政策,只不過其中一些,隨著地方吏治敗壞,成了一紙空文。

但也有些政令、條例,屬於這崋部獨創,頗值得揣摩。

比如,汝陽城內絕大多數街巷都十分乾淨。

崋部官府安排了專人每日打掃,清理垃圾。

在大明,這專人屬於地方雜役,地方衙門至多貼補點販錢,有時甚至讓罪犯去做。

而在崋部,這類專人卻屬於僱吏——每月竟有一兩銀子的薪俸!

不過崋部對這類人的要求也高:必須保證所負責街區的乾淨整潔,還要負責對亂丟垃圾者進行懲罰。

一般是罰一文至百文不等的銅錢,情節特別惡劣的也會罰更多。但並非由負責清掃大捷的僱吏收罰款,而是到附近街道辦公處交罰款。

這裡由涉及到了崋部對城市行政單位的革新。

大明城鄉最初用的都是裡甲制,一般是十戶為一甲,百戶為一里,設甲首和里長。

明初設立時有些呆板,到弘治以後,進行了多次改革,裡甲制才變得活泛起來。到現在,很多地方直接更名為保甲制,原來的裡甲制名存實亡。

崋部在這城中卻是以地域來劃分行政單位。

分別是區、社、街、巷。

如汝陽城,目前僅分為東西兩大區,每區數個社,每社下轄數條街,每條街管轄數條巷道。

都是按地域劃分,數目上並無嚴格要求。

此外,汝陽城中的公共廁所明顯比其他城池更多,還做了明顯的指路標記,並且嚴禁在路邊大小便。

若是牲口在城中大街上便溺,也只能認罰。

但城中設有專門的牲口市場、馬行街。若牲口在牲口市場中便溺並不會被罰款。若在馬行街,罰款則便宜很多,還算人性化。

另外,在客棧入住必須用路引、腰牌登記,巡警會不定期來抽查,一旦發現有沒登記的人員入住,店主和客人都要被懲罰。

這項規矩大明也有,但在很多地方已經不執行了,汝陽城中卻必須登記才能入住客棧。

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行走於汝陽城中,讓閻爾梅恍惚覺得像是生活在吏治極為清明的新大明某城池中,頗為安心。

鐺鐺鐺!

銅鑼的響聲讓閻爾梅瞬間回過神,循聲望去,便瞧見了一隊巡街的巡警。

這巡警明顯類似大明的巡街衙役,但昨日入城至今,閻爾梅都沒見到一次巡警欺壓街上小販、在店鋪吃拿卡要的現象。

反而是抓捕小偷、解決糾紛見過好幾次。

“各商戶、居民、遊人注意了,我崋部有重要軍事行動,即刻封城!”

“城內商戶、居民立即歸家,關門閉戶,不得接納外人入住。若有親友于近七日入住的,須得向街道辦報備!”

“城中行人若是入住了客棧的,請立即迴歸客棧。若是今日入城,並未住客棧的,請留在原地不要走動,等候我崋部義軍安排!”

“我崋部治理汝陽以來,從不擾民,有口皆碑,故百姓無需驚慌,聽我等巡警指示辦事即可!”

“若有趁機造謠引起恐慌,或造成騷亂者,嚴懲不貸!情節嚴重者,我義軍將會當街處斬!”

這一番話,條理清晰,先輕後重,頓時讓周圍人都聽了個明白。

很多百姓都露出驚慌神色,但見一隊隊巡警及一隊隊義軍將士都出現在街道,到底沒有大亂。

小的混亂避免不了,都很快被梳理、解決。

閻爾梅倒是不慌,邊回客棧,邊觀察一隊隊義軍將士辦事,心裡卻是猜測起來。

‘究竟發生了何事,竟讓著崋部立即封鎖全城?’

‘該不會是那劉升遇刺了吧?’

閻爾梅想到這種可能,竟略微有點擔心。

他不得不承認,看到崋部將汝陽城治理得如此好,他心裡對崋部已經產生某種期待。

‘但願那劉升並無性命之憂吧。’

回到客棧,閻爾梅發現其他客人有很多聚在一樓廳中議論。

“你們說這義軍為何封城?莫非是官軍要打來了?”

“誰知道呢,也許是崇王府有什麼珍寶被盜了。”

“開什麼玩笑,崇王府如今守衛那般森嚴,盜賊怎麼可能進得去?”

“但願別是官軍攻城——若是攻城戰打成了圍城,到最後城裡不知會有多少人餓死。我聽說,之前開封才被李闖王圍攻半個月,就餓死了好幾千人。”

“···”

閻爾梅也在一樓聽了會兒議論。

大約過了一刻多鐘,便聽有人敲門。

“巡警辦事,店家開門!”

掌櫃趕緊去將店門開啟,陪著笑問:“幾位警爺有何事?”

領頭的一位巡警看到廳中眾人聚集,不禁皺起了眉頭,看了幾眼才問:“你們客棧中可有人患病?”

掌櫃為難道:“這俺哪知道?”

巡警道:“有時疫從開封府傳入汝陽,你這店中凡有人患病,需立即上報,如有隱瞞,嚴懲不貸!

另外,伱們這些人都不要聚集在一起了,各自回房,少與他人接觸,避免傳染時疫!”

聽到這話,頓時很多客人都慌了。

有人直接就想往出闖。

卻被幾個巡警拔出刀來攔住。

“先前的宣講都沒聽到嗎?如今確診時疫的不過十幾人,都在難民營中,城中情況暫且不明。

爾等若老實待在客棧房內,並無多少染病可能;若是強闖上街,即便沒染病,也會被我崋部抓捕!”

聽見這話,要闖出去的幾人只能悻悻退了回去。

閻爾梅見幾個巡警要離開,忍不住問:“你們準備如何應對時疫?”

“這不是你該管的,老實待在客棧!”

待巡警走後,閻爾梅也回到房中,臉色難看道:“沒想到竟然爆發了時疫。”

他可是見識過瘟疫多麼可怕的。

時疫雖然並非一定致死,但若防治不力,一城之人死個一兩成也是有可能的。

他便是再自命不凡,染上了疫病也有可能歸西。

巡警離開後大約半個時辰,再次有人敲門。

第一更。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現代修仙,逍遙三界

灰色的雪

修仙十萬次,我竟成為了仙帝

我是希江

好喜歡你秦霄賢

北邊的方向

鄉村愛情之帶領鄉村發家致富

使用者10111849

逝去的夢啊

她說與故夢

拯救反派勢在必行快穿

volunv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