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戰疫成功!圍剿之勢

“店家開門,我們是義軍軍政員!”

聽聞來人是義軍軍政員,掌櫃趕緊開門。

閻爾梅在樓上聽到動靜,也在二樓廊簷上觀望。

只見來人都用面巾遮住了口鼻,進來後直接發給掌櫃一張告示。

隨後大聲道:“客棧所有人都聽著,凡患疫病後主動上報的,我崋部醫務局免費治療。

若有隱瞞病情的,一旦查知,即便治好,也要罰銀、罰作苦役!

此外,我們已向店家發放‘疫病防範須知’,上面有防範時疫的一些小辦法。識字的可以自行觀看,不識字的可向掌櫃打聽。”

說完,這隊義軍就離開了。

閻爾梅第一個下樓。

卻見掌櫃的已經將那告示貼在了牆上。

見閻爾梅下來,掌櫃的刻意保持著距離,問:“客官識字吧?”

“識字。”

“那客官自己看,有不懂的再問俺。”

閻爾梅點頭,細看告示上內容。

上面首先講明瞭此次時疫症狀,如:發熱、惡寒、咽乾、咳嗽、腹瀉等。

發熱迅速,退熱較難,發熱反覆,咳嗽遷延日久,纏綿難愈。

又說明,此病乃是透過口鼻之氣息、唾沫傳播擴散,故人與人當保持適當距離,儘量避免到人群聚集之地。

然後就是一些預防疫病的小方法。

如戴面巾又或是直接捂住口鼻的口罩;以醋噴灑房間消毒、用生石灰水噴灑地面消毒;勤洗手,不飲生水;鍛鍊身體,加強自身對疫病的抵抗能力,等等。

都是些既方便又實用的方法。

別說,閻爾梅看完這些,當真又安心不少。

正準備上樓,忽然想到什麼,便到櫃檯前問:“掌櫃的,可有醋賣?”

掌櫃的看過公告,知道閻爾梅買醋幹嗎,於是坐地起價,拿出一小壇醋,道:“一兩銀子一瓶。”

閻爾梅無語,“掌櫃的,你這般漲價,不怕我報給義軍知曉?”

掌櫃的一聽還真怕了——他知道義軍對待囤積居奇的商賈手段嚴酷,動輒抄家,絕不姑息。

於是道:“七錢銀子,不能再少了。出了這檔子事,全城醋都要漲價。”

閻爾梅一笑,付錢提了醋上去。

他其實並不缺錢,只是看不慣掌櫃坐地起價的行為。

···

七日之後。

閻爾梅再次踏足街頭,只覺得恍若隔世。

汝陽城在四日前就開始解封,但只允許各店家、商鋪派人進出城買賣。

兩日前便准許普通人上街,但不得群聚,且必須戴面巾出行。

閻爾梅並非不怕死,所以又在房中呆了兩日,這才踏足街頭。

只見街上行人稀少,但並不見緊張、慌亂,也沒有出現多少人家掛白幡的景象,估摸著應該沒多少人死於此次時疫。

經此一事,閻爾梅思想又有所轉變,有種時不我待的感覺,迫切地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來。

他來到昔日崇王府,如今的興華大元帥府前,遞上名貼,道:“煩請稟告李知府,就說沛縣友人拜訪。”

守門的親衛聽此人說是李長文友人,不敢怠慢,當即拿著名貼進去稟報。

沒過多久,李長文竟親自出門迎接,一臉笑容地上前要與閻爾梅握手。

“閻兄可算是來了!”

閻爾梅連忙後退,道:“李兄,時疫仍在,咱們還是別太靠近比較好——這可是你們立下的規矩,你這個知府可不能帶頭破壞。”

“哈哈哈,閻兄說的是。”李長文倒也不尷尬,做了個請的手勢,“走,我們進去敘話。”

李長文將閻爾梅帶到了當初招待葛文優的閣樓中,讓人上了茶水,便問:“看閻兄的樣子,來汝陽城有段日子了吧?”

閻爾梅苦笑了下,“我進城第二天伱們便封城了。”

“時疫來襲,我們也是不得已。”

“這樣做挺好。”閻爾梅換了個鬆快點的坐姿,喝了口茶,問:“此番疫病情勢如何?”

“還好——我們有一整套的疫病防治方法,又是在時疫剛出現時就察覺,落實了種種措施。

到目前為止,全城因此次時疫病亡者不足十人。目前疫病患者,則尚未超過百人。”

李長文言語之間頗為得意。

閻爾梅聽了則大為震驚,“情勢竟如此之好?!”

李長文笑著捋了捋鬍鬚,又道:“閻兄或許不知,我們已探查得知,此番時疫是從開封府城傳開來的。

大約便是在三月初,李闖從開封敗退不久爆發的。

目前北邊以開封城為中心,中牟、蘭陽、陳留、杞縣、通許、尉氏、鄭州等多地,都受時疫所困。

這些地方原本就受饑荒、兵禍困擾,此番又逢時疫,很多地方已然變成了鬼蜮啊。”

得知這一訊息,閻爾梅眉頭深皺,嘆息道:“若開封府能像汝陽應對時疫這般警覺、果斷,何至於此?”

李長文道:“李闖敗退後,他們忙著推諉過錯、黨同伐異,哪有功夫注意時疫?

即便有人注意到了,以大明官府、官軍的德性,也絕不可能如我崋部這般行動迅速、有效。”

想想大明各地官府官吏的行事作風,明軍的樣子,閻爾梅不得不點頭,“確實如此。”

聊了會兒,李長文不再兜圈子,直問:“閻兄既來見我,可是願投我崋部,共襄大事?”

閻爾梅露出笑容,“確有此意。”

···

劉升正在處理軍務。

李長文將閻爾梅引見之後,劉升與之交談了一番,發現這人文采、見識都極為不俗,確實稱得上賢才。

考慮到此人是李長文朋友,劉升最後直問:“不知閻先生想負責哪一方面工作?”

閻爾梅道:“在下於政事上並無經驗,倒是對軍事有些興趣和見解,願入軍務堂,為大帥略盡綿薄之力。”

劉升聽了一笑,“這倒好,我崋部正好缺乏贊畫軍事之才,閻先生既有意,便先加入參謀司,為我親衛軍參謀吧。”

閻爾梅當即起身向劉升躬身一揖,道:“閻爾梅拜見大帥!”

劉升有心考較閻爾梅軍略,以及其人是否真心投靠崋部。

他示意閻爾梅重新入坐,便道:“我收到情報,言鳳陽總督高鬥光,親率督標及總兵黃得功部共兩萬多明軍,移師潁州。

又令副總兵王憲率萬餘明軍,駐軍霍丘。對此,閻先生有何看法?”

說完,劉升親自將屏風上懸掛的軍事地圖開啟。

閻爾梅走上前來,看到如此精細地軍事地圖,嘖嘖稱奇。

隨即卻是提起另一件事。

“大帥,我從徐州來,經過歸德府,當地有一支義軍轉戰於商丘、亳州等地,號‘小袁營’。

此義軍頗有崋部義軍風範,每攻陷一地,只誅殺貪官汙吏、惡霸劣紳,於平民百姓秋毫無犯。

但我聽聞,江北巡撫朱大典,正率撫標與總兵劉良佐部追剿小袁營。”

劉升聽了眼睛一亮。

小袁營的名宣告末小說中可是必提的,他自然知道。但他並不知道小袁營具體是何時舉義,此時又在哪裡活動。

此前歸德府並不屬於崋部目標,在諜探人員有限的情況下,便沒有探聽那一帶的情報。

沒想到小袁營如今竟在商丘、亳州一帶,離崋部如此之近!

為了確認訊息,劉升問:“小袁營首領可是叫袁時中?”

閻爾梅微微驚訝,道:“首領知道此人?”

“略知一二。”劉升點頭,“閻先生為何提到小袁營?”

閻爾梅指著地圖道:“官軍駐師潁州、霍丘,顯然是要攻打汝寧。

崋部雖然表面聲勢不如李闖,但實際幾乎割據一府之地,又曾連陷崇藩、襄藩,必然已經成了大明朝廷眼中釘、肉中刺。

另外,李闖盤踞河南府、汝州,官軍即便從圍剿李闖來考慮,也要先解決佔據汝寧的崋部。

因此,若朝廷再度來剿,必然先攻汝寧。

他們在東邊安排了黃得功、王憲兩部,必然會再派官軍從北邊進攻。

崋部若想破解官軍圍攻之勢,最好是聯絡李闖和小袁營兩部,說服兩部再次攻開啟封府。”

劉升聽完皺起眉頭,道:“閻先生說得倒是不錯,但想要李闖、小袁營配合出兵,可沒那麼容易。

尤其是李闖二月底才從開封府敗退,如今才過去一個月,開封府而今又有重兵把守,想說服他出兵?難!”

閻爾梅當即拱手道:“屬下願為使者,前往洛陽說服李自成!”

劉升沉吟了下,道:“閻先生對李闖所部並無瞭解,與其去說服李自成,倒不如去找小袁營,說服袁時中。

他不是在被劉良佐追剿嗎?可走鹿邑、沈丘,來汝寧與我崋部匯合。

至於李闖那邊,我會另派一位更合適的人選過去。”

閻爾梅對李闖部確實沒什麼瞭解,對小袁營則心存好感,聞言便同意了。

等閻爾梅被李長文帶去安排住處後,劉升便讓人將宋獻策叫了過來。

劉升心目中出使李闖部的人選便是宋獻策,而非葛文優。

前日,劉升也曾問葛文優想要做哪方面工作。

他原以為葛文優會繼續選擇情報方面的工作,誰知葛文優卻想任職地方。

作為一個舉人,又曾隨李仙風轉任地方,葛文優治理地方的能力是可以的。

劉升與其聊了聊地方治理之事,便委任其接替真陽縣令。

此地位於汝寧府最中間,縣令又只能調動警備軍和民勇,即便葛文優想叛變都難。

這並非說劉升不信任葛文優,而是為了以防萬一。

就好像閻爾梅,被任命為親衛軍參謀,不僅沒有實權,還待在劉升身邊——這也屬於過渡期的職務。

至於說讓其出使小袁營,不論成不成,崋部都不會損失什麼。

當然,劉升肯定是希望閻爾梅能成功的,因為明末各路有名號的農民軍中,唯有小袁營他能看上眼。

不多時,現任參謀司參謀的宋獻策來到了劉升面前。

劉升將事情一說,宋獻策頓時滿臉為難。

“如此要務,屬下怕是難勝任,有負大帥所託啊。”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處,對待不同的人也需不同的辦法。

劉升對宋獻策為人早有了解,聞言也不惱,而是拍了拍宋獻策肩膀,笑道:“老宋,你老實說,是不是怕去李闖那兒丟了性命?”

“屬下沒有。”宋獻策下意識否認。

劉升搭著宋獻策的肩膀,道:“怕死不丟人,我也怕死,能理解。

但你既然領著我的薪俸,家人也在我這兒過好日子,總得給我辦事吧?”

宋獻策想說什麼,卻被劉升後面的話打斷。

“你只要記住兩個字,認準兩個人,去了李闖那兒不僅不會丟命,還會被奉為座上賓。”

宋獻策被勾起了好奇心,問:“不知是哪兩字?哪兩人?”

第二更。

晚安~

【上一章就被審了,這一章也可能會——被審更新就會晚點,見諒。】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作有雨人作有禍別做靜靜的待著

使用者36882082

徐三爺,你的夫人王小姐好像變了

F寶

夢穿異世

餘季葉

我向往的一生

河裡螃蟹

最好的我們,不止於盛夏

搗蛋熱乾麵

桂南邊陲靈異錄

唄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