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整天的時間,姜林都坐在汾水邊,肝腸寸斷。

一轉眼的功夫,時間又過去二十天。這二十天裡,各生產隊除了不停地喊缺人之外,其他事項均漸入佳境。

過去的二十天,姜林終於完成了訓練手冊的編制。每五天完成一個章節的試練,目前巡邏隊伍已經完成了四個章節的訓練。這幾日十五個人的隊伍在訓練夜間的隱蔽、潛伏、偵察、暗殺等科目,已經漸漸有了後世特戰隊伍的感覺。

按照姜林的要求,巡邏隊的人員每日三餐,有葷有素,尤其是要有動物的肝臟。沒辦法,這個時代的人夜盲症太多了,這批隊員姜林是按照後世的偵察兵、特種兵的標準訓練的,對夜間的視力要求尤其看重。好在這些人本身身體素質都很好,連續補充十幾天動物肝臟之後,所有人都能在夜間充分地將姜林提供的訓練方法的巨大優勢發揮出來。

依照姜林手頭軍刀的樣式,青銅場鑄造了十五把鋒利的青銅匕首,紅石擴又依照自己以前在朝歌城中鑄造青銅佩劍的記憶為巡邏隊鑄造了十五把青銅佩劍,這便是目前所有的制式裝備。效果如何尚未得到檢驗,但身配長短兩把青銅兵刃的巡邏隊伍確實具有震懾力,當這支隊伍排著整齊的隊形、邁著一致的步伐巡視在晉陽鎮中以及各個生產場所時,將一些平時刁鑽之人唬得服服帖帖。

以制定陶管尺寸為契機,姜林統一了整個晉陽鎮的度量衡。長度方面,此前已經制過一米長的銅絲作為參考。為了制定標準,姜林特意花了一天的時間雕刻了一條一米長的木條,又在木條上一點一點地將一米長十等分,再將每一分米十等分。將精度精確到了厘米。最後根據自己後世的身高,確定相差只有不到一毫米的樣子。可以說這把木尺已經相當準確。將刻度、數字刻深後,交紅石擴鑄造成青銅尺分發給各個生產隊。

重量方面,用五百毫升空的礦泉水瓶裝滿水後,正好是一斤,這是有嚴重強迫症的姜林後世反覆確認過的。因為此前一直懷疑那一瓶礦泉水不夠五百毫升,做過試驗後果然驗證了自己的懷疑,為此和孫大江打賭還贏了一頓酒。

根據這一斤的參照物,姜林讓紅石擴鑄造了一斤、一公斤、五公斤、十公斤的青銅砝碼作為基準參照物。根據後世所見,制了一把量程為一百斤的桿秤。經過反覆驗證,一百斤誤差控制在半斤內。可以說精度已經相當準確。叮囑工匠們按照自己教授的方法再多製造幾把桿秤後,姜林便撒手不管。

這些時日,紅石郊將所有能想到字已經全部寫完了,姜林也將對應的簡體字一一列了出來。按照紅石郊的授課進度,在年底之前就會將所有已經羅列的簡體字和加減乘除法全部教授完畢。沒辦法啊,隨著攤子越鋪越大,各個生產隊都需要文員來記賬了,只能用速成班的方式將文字和算術加緊教授。雖然不是所有少年學員都能跟上紅石郊的授課進度,但有那麼十幾個好苗子已經從一眾人中漸漸地顯露出來,這些都將是未來重點培養的物件。其中就有姜林的隨身侍從黑石平。現在,姜林已經很少動筆寫東西,大多數時候都是姜林口述,黑石平負責記錄。

一些紅石郊沒想到、沒學過或者沒遇到過的字,而姜林口述時遇到的字,姜林書寫出來之後,黑石平都仔細的摘錄下來,補充到紅石郊的授課中去。漸漸地,晉陽鎮的文字型系已經非常成熟。

各個生產隊方面,青銅場已經開始源源不斷地往鎮內倉庫輸送各種工具、青銅釘,還按姜林畫的樣式製出了青銅鍬,並且配合其他生產隊的需求鑄造一些關鍵部位的配件。紅石擴已經多次找姜林商談,想盡快去西山著手籌建冶鐵場,想早點看到那傳說中的能製造神器的東西,姜林也將此事提上了日程,奈何人手不足,黑石工、紅石魁二人反對了好幾次,只得暫時作罷。紅石擴只得將精力放在傳授青銅冶煉、鑄造技藝上面。

負責研究紡織的紅石昌和夕夫婦兩人雖然還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但是上一批送來的麻布已經明顯地感覺到比之前的要精緻一些。聽說是改進了一下紡線的工藝,麻線做的比以前更細更均勻了,所以布的質量有了提升。這是一個好的苗頭。

煮鹽場的三口鍋,產的精鹽不但供給整個鎮內的居民改善了飯菜的口味,富餘的產出還按姜林的要求,每五十斤一麻袋堆在倉庫內。目前倉庫內已經堆了六七麻袋。這些以後都是要當做對外貿易的資本,也可以當做來年繼續“引誘”其他村落併入晉陽鎮的誘餌。沒辦法,這精鹽和以前的粗鹽比起來,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前幾日當晉陽鎮居民第一次體驗到精鹽的口感時,幾乎所有人都對姜林膜拜了一次。甚至連一向深居簡出的丞相夫人都親自前來詢問此事。沒辦法,這麼好的鹽便是貴如當朝王叔夫人也幾乎沒有遇到過,更不用說那些吃慣了苦澀的粗鹽的平頭老百姓。

製陶隊已經在陶陽和陶甲二人的帶領下製出了內徑分別為八十厘米和四十厘米,長度均為兩米五的陶管樣品,經過眾人一番評定,作為下水管道的強度已經足夠。令姜林驚奇的是,在陶管的內外壁,陶甲還塗覆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釉質,這可是奠定了以後瓷器的基礎。因為陶器的原料是黏土或者陶土,而瓷器的原料是高嶺土或者石英石等,目前晉陽鎮附近尚未發現有高嶺土礦或者石英石礦,所以只能繼續製陶,但是在陶管的表面附著釉質,不但能增加陶管的機械強度,還能增加陶管內部的光澤度,防止表面附生藻類阻礙液體流動。

陶甲還創造性地在陶管的兩頭製出便於對接時插入的大小頭的樣式,著實令姜林讚歎不已。下水管道的事情終於解決,姜林心中一直惦念的事便又少了一件。又吩咐製陶隊還要兼顧晉陽鎮日常陶器的製作,不能耽誤居民的基本需求後,姜林便將後續的工作習慣性地又扔給了紅石洪。

運輸隊這裡,黑石車率領的運輸隊已經造出了四輛帶有青銅軸套的馬拉車。不論是從堅固性、還是從拉動力上都比那些難民帶來的車要好很多。原因無他,新工具的使用讓制車的木板更加的規整,青銅釘和青銅軸套的使用讓車的效能大幅提高。四輛馬拉車整日裡往返於各個生產場和晉陽鎮之間,輸送給養物資,拉回產出,讓晉陽鎮有了一絲繁華的氣息。

依照姜林的囑咐,朝歌來的難民帶來的那些破損的車輛會整體檢修一番,能改良的便改良,不能改良便放在一些不太重要的運輸線路當中。運輸隊要儘快地將上次戰鬥繳獲的八匹馬全部用起來,之後便要製造簡單的單人手推車。黑石車信心滿滿的向姜林做了保證。

建築隊由於增加了不少人手,每日也能以建成四座茅屋的速度進行。按照之前的規劃,短期內晉陽鎮的住房按男女分開居住,不再以家庭或者以夫婦為主體單位劃分,這樣一個茅屋可以居住四名成年人以及少年,或者三名各帶一名小兒的婦女。總之,智囊團的設想便是儘快地保證每個人都能住進茅屋,然後將精力開始放在道路、下水通道、以及姜林提起的那種小型四合院的建設上。因為聽起來誘惑力確實太大了,大家都想早日住上那種舒適、寬敞、明亮的住宅。

按照目前的人口以及鎮內茅屋的數量,建築隊再有一個月的時間便可將足夠的茅屋建成,那時候的時間是後世公曆的九月底,農曆的八月份中下旬,天氣正是由熱變涼的時候,足夠的茅屋建成,保證了居民們都能在屋內過冬,這也算是解決了姜林的一個擔憂。

磚瓦隊這裡,按照姜林的本意是想制紅磚青瓦即可,因為青磚是要比紅磚多一道工序,但磚瓦隊的隊長槐當日沒有聽清姜林的詳細安排,硬是將第一窯的磚製成了青磚。當樣品送來時,眾人紛紛讚不絕口,姜林便也不好再指責槐當日聽錯了自己的命令,咬著牙認下了這個事實。

這青磚經過智囊團和建築隊以及朝歌城逃來的石匠們確認,確實是建造的好材料,但是礙於產量有限,前期的青磚只能用在下水管道窨井、道路緣石以及胡基房屋的地基部分,就連道路的路面也只能先空著等後期有足夠的青磚再進行鋪設。不過青磚的發明,總算是取代了過去取材更艱難的石材,讓眾人多少充滿了些信心。在瞭解了每十天出一窯,每一窯出一萬的數量後,姜林便將後續工作扔給了紅石洪,不再插手具體的排產計劃等。因為紅石洪手頭有了幾名石匠後,儼然已經組建起一支整個未來晉陽城建設的指揮部,不需要自己再插手過多的事務。

胡基隊這裡由於目前的工作重點放在了農田的開墾上,所以暫時只安排了一支十人生產小組在之前規劃好的未來的洩洪渠的位置開始夯制胡基,每日也能有近二千餘的產量。姜林心中謀劃的等麥種進農田後,便大規模組織居民夯築胡基,因為這東西是未來很長時間內建房屋的主要材料。

倉管隊由黑石月負責,黑石月也是最早一批跟著紅石郊學習文字和算術的人員,尤其是擁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多少個夜晚當夫婦二人完成了深入的交流之後,姜林都會給黑石月開一會小灶,將一些財務、會計、庫管的知識講給妻子。加上黑石月天資聰慧,什麼東西都是一學便會,所以當姜林每每看到黑石月捧著根據自己的理解制作的一本厚厚的賬本,其中又分門別類的將各種物資、糧食等區分記錄出、入庫情況的時候,一種自豪感便湧上心頭。

醫療隊由巫負責,後來又增加了兩名略微懂得些醫術的人員,目前醫療隊共三人。根據姜林的要求,醫療隊在負責辨認一些常用的中草藥的同時,還要負責監督晉陽鎮內的衛生情況,原黑石村落的南、北門外各建了一所公共廁所,根據姜林的要求,居民的日常排便必須去公共廁所進行,否則將會受到通報批評。另外還有一個目的便是為農田集中糞肥。還有便是規勸居民們儘量飲用開水,改掉過去飲用生水的習慣。這也是有一次姜林因為直接飲用河水導致幾日腹瀉後想到的。這時代缺醫少藥,這些能避免的麻煩還是要儘量的避免。

六人的造紙隊都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造紙工藝,並且造的紙張質量也越來越好,目前的產量在供應紅石郊授課和所有少年學習之後還會有富餘,姜林將這些紙也收入庫中,按他的設想,這些日後都是要給晉陽鎮換來財富的東西。

水泥場雖然組建的最晚,但也已經正式投產了十幾日。目前已經按日產二百斤的產能開始穩定地運轉起來。按照姜林的設想,這水泥前期要趁著即將到來的冬季枯水期,將規劃好的連線汾水兩岸的石橋先修建起來,之後便是提供給紅石洪他們,應用在窨井、地基等重要位置的修建上。

最後,便是種植隊和養殖隊。提到這兩個生產隊,姜林便隱隱地肝疼。

此前的曲轅犁經過多日的驗證,著實地比人工開墾土地效率要高很多。但也給姜林帶來了一個新的煩惱,便是能用來耕種的耕牛太少了。看著兩頭瘦牛喘著粗氣拖著沉重的曲轅犁在地裡勞作著,姜林便恨不得自己變成耕牛套上曲轅犁在原野上盡情地開墾著。

此前居民們沒有意識到耕牛的重要性,在飼養的時候只要不餓死便可。現在看到耕牛如此重要,便開始心疼起來。漸漸地形成了一個奇觀,荒原上,只見一人牽著耕牛,後面一人扶著犁,牛屁股後面一邊各有兩個人推著牛的屁股向前行進。看到如此場景,姜林只能暗自苦笑。只怪自己之前沒有深入瞭解便將曲轅犁拋了出來,這下好了,造就了這麼多的神經病,真是造孽啊。

耕牛,耕牛……耕牛現在已經成了姜林心頭的第二大憂愁。

之所以說耕牛是姜林心頭第二大憂愁,是因為此時此刻還有一件事更令姜林頭痛不已,儼然已經成為了姜林的第一大憂愁。

曲轅犁的發明、耕牛的使用使得晉陽鎮耕種的效率大大提高,這讓眾人紛紛感到養活這麼多人並不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因此便放下了往日的擔憂,心思都開始活泛起來。而當人們的心思活泛後,便會有一些長舌婦開始亂嚼舌根。

這不,近日晉陽鎮中開始流傳起了各色謠言,而各種謠言紛紛指向剛剛解決了晉陽鎮土地耕種問題的年輕首領,為何?年輕首領自己耕種自家的土地的能力不行啊。

這個時代普遍缺少娛樂專案,照明條件也非常有限。所以當天黑下來後,除了少數的一些管理人員聚集在一起商討一些重要的事情外,大部分人的娛樂活動便是夫婦二人躺在床上進行互動交流。此前便有黑石工建議過各個生產隊,尤其是駐外的生產隊儘量地將夫婦二人安排在一起。原因無他,這個時代的交通條件有限,往返不便。即便每十日安排了兩日休息的時間,往返一趟晉陽鎮也會損耗大部分的力氣,所以黑石工的提議的目的便非常明顯。青壯年長期陰陽失調不但會影響個人的心情,甚至還會演變成社會的動盪不安。從互相照顧生活、調和陰陽的角度考慮,黑石工的建議確實是非常人性的。

因為年輕的首領也是深有體會的。自從和黑石月結為夫婦以來已經近兩個月的時間,除了女性每個月那幾天不方便的時期外,年輕首領已經過起了幾乎夜夜笙歌的生活。但恰恰黑石月婚後第二次每個月那幾天不方便的日子,讓晉陽鎮中的一些長舌婦逮著了機會,開始傳起了之前已經沉寂很久的那句話:“首領,有病。”

此傳言現在甚至已經到了昨日黑石工和巫親自上門前來“探病”的地步。二人最後神秘地告訴首領在西山鹽泉往北的地方,有一處巨根山石的奇蹟,說那處地方有長得非常像那啥的一根巨石朝天聳立,這處地方是以前黑石村落村民求子的一處所在,百試百靈。巫一再勸慰年輕的首領儘快去那處求子,否則鎮內的謠言還要更加地過分,現在傳的還只是不育,再過段時間恐怕會演變成不舉。

此時的姜林靜靜地坐在汾水邊,望著西邊即將下山的夕陽,心中無限地惆悵。剛開始認為黑石月年紀太小,不適合生養。但耐不住黑石月求子心切,同時又發現這時代的女性由於長期勞作,身體發育得比後世的同齡人要成熟得多,按黑石月所說,村落中的婦女大多都是在自己這個年齡生的孩子,再晚的話真的會有各種謠言傳起。所以姜林也便不再顧忌,開始放開地享受起魚水之歡。但不成想經過這麼久的努力,黑石月的肚子還是沒有任何反應。

難道是自己在穿越的過程中某方面的能力受到了損傷?或者自己本身便有不育的毛病?這可怎麼辦?整整一天的時間,姜林坐在汾水邊胡思亂想著。後世的自己和女友雖然也偷嘗過幾次禁果,但因為那時候二人還未畢業,所以不敢冒讓女友懷孕的風險,每次都有防範,而自己也沒有去做過這方面的檢查。萬一真的是自己的毛病,可怎麼辦?一想到自己費勁巴拉地將晉陽鎮建設成晉陽城,而自己卻不能在這個世界留下濃重的一筆,真的是讓人氣餒,真的是讓人無望啊。

唉,斷腸人在天涯啊!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神話開始的超脫之旅

鹹魚卷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