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鬟讀得很慢,雖說詞不成詞句不成句的,然而卻沒有讀錯。

最開始所有人都忍不住訝然,慢慢地滿堂的高官都變得沉默。

最終一個個認認真真地抬起頭,望向了老太師剛剛當著他們所有人的面新增上去的拼音,努力地研究起來。

“秋桔停下。”小丫鬟剛唸了幾行,老太師就出聲喊了停止。

他笑著望向範文:“範大人,要不你再重新選另外一個孩子出來念剩下的文章?”

縱然太師府地位特殊,然而老太師心裡有數。

皇帝面前他可不想落什麼口風。

範文對此瞭然,隨手又點了一個小子出來,繼續念著池中玉的文章。

和之前的秋桔差不多,這小男孩口舌雖然有些結巴,聽起來更沒什麼抑揚頓挫,但總歸是一個字一個字地給準確地讀了出來。

不一會兒,老太師又出聲:“好了,換下一個吧。”

“可以了。範卿可以了。”範文正想出聲,龍案後的長興帝連忙抬手阻止。

他滿意地望著老太師,“任愛卿這拼音識字法果然神奇無比,令朕大開眼界。”

“不知道培養這些幼童需要花費多長的時間?”

如果花費時間太久,那就沒法推廣。

“回陛下,”老太師笑著拱手:“僅僅三四個月而已。至於銀子,只需要一塊木板和黑炭。”

這下更是如同在御書房裡丟下個馬蜂窩。明知皇帝在上,在場所有人還是忍不住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區區三四個月,光憑二十六個字母就讓大字不識的家生子讀出池修撰的文章,真是太可怕了。”

以後讀書人還能有什麼地位可言?

世間平頭百姓還會推祟什麼“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嗎

“太好了!”但也有不少人喜氣洋洋。

百姓們並不是生來愚鈍,只是因為身份原因或者沒錢讀書,這才沒機會參加科舉。導致帝國白白錯過了許多人才。

此外雲垂字眾多,生僻字更是不少。

博士們窮極一生也只能習得其中的少數。更多的字不知不覺中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甚至偶爾在古文中見到也不知道該如何誦讀。

“拼音識字法大善。”國子監祭酒愉悅地擼著鬍子,“陛下,老老臣覺得可以推廣。”

“陛下,”池中玉忍不住站了出來。

他滿臉的潮紅:“雲垂文字傳自千百年前的老祖宗,其形狀優美意韻深遠,一筆一畫此皆有其意義。豈是這些彎彎曲曲旁門左道一樣的東西所能比擬的?”

“微臣建議……”

沒等他說完,老太師心平氣地站了出來。

“陛下,池修撰所言不差。”

“文字書法之美無可比擬,其中蘊含的深意更是透露著我們的文化和民族的根與魂。帝國以後還是會繼續用祖上傳下來的文字。”

他笑了笑,“而眼前這拼音只是輔助識字的工具罷了。”

“再者這拼音雖然學起來簡單,但和文字相比也有其不足之處。”

哦?

長興帝感興趣地坐直了身子,“不知這拼音之法有何不足之處?”

他確實有心在青史上佔個“字同音”的位置,但也生怕畫虎不成反類犬,最後落個千年笑柄。

其他人也不由跟著豎起了耳朵。

老太師示意眾人稍安勿燥,他拿起紙筆刷刷地寫了起來。

好半響過去,老太師停下筆,示意旁邊的池中玉過來。

“池修撰乃本屆狀元,知識淵博學問深厚。麻煩你替老夫念上一念這篇文章。”

哼。

池中玉微微地哼了一聲。

一個已經致仕而且將行就木的老傢伙而已,以後雲垂的權力還是掌握在他們這代年輕人的手中……

這樣一想,他也不客氣。

然而過來一看,剛想張口的池中玉卻啞在那裡。

《施氏食獅史》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

沒念多久,池中玉舌頭差點打了個結,更是急得滿頭大汗,不由自主地停了下來。

“陛下,”老太師這才轉身淺笑:“這就是拼音與文字相比的不足之處了。”

長興帝扯了扯脖子。

他長年批改奏摺,眼神早已不好。

剛剛聽到池中玉的shishishi的朗讀,他根本不知所云。只是籤於帝皇威嚴,便沒好意思讓長祿把施氏食獅史拿過來一觀。

下面的高官們可沒這忌諱,紛紛扯長了脖子過來圍觀。

沒多久他們一個個忍不住讀出聲來,然而都是很快讀不下去,最後哈哈地彼此相視而笑。

“老太師,這文真是絕了。還有這等奇文嗎?”有人感興趣地問。

“有!”老太師臉色古怪地點頭,“只是國事要緊。等老夫回府寫好後再一一送給各位感興趣的大人觀賞也不遲。”

龍案後的長興帝更是心癢難耐。

他不好意思說,但長祿向來深知主子的心思。等各大臣笑完,老太監便把施氏食獅史送到龍案上。

長興帝連忙一看,頓時也大開眼界,唸了幾句不由拍案叫絕。

“任愛卿,”他哈哈大笑:“眼下的國是正是分辯拼音和文字之間的優劣。你若有其他類似的文章,趕緊寫出來讓朕看看。”

皇帝都這麼說了,大臣們也跟著紛紛起鬨。

老太師推辭不掉,只好重新拿起筆。

“陛下,”他咳了一聲,“其實老臣有話想說。”

“無論是這拼音識字法還是剛寫的施氏食獅史,其實都不是老臣琢磨出來的,而是星落軍團的宣武將軍任寧所為。”

“誰?”御書房一下子變得落針可聞,只有長興帝不可思議地問道:“老太師剛才說的是誰?”

他當然記得任寧,只是一時有些難以置信。

“星落軍團前鋒副將,任寧任將軍。”老太師只好一字一句重新說了一遍,“這其實也是他風車傳訊法的一部分。”

嘩嘩。

長祿向來手腳麻煩,趕緊從龍案高高的摺子中把韋君謙發回來風車傳訊法找到。

錢良等六部高官訝然地相視一眼。

他們聽說過這風車傳訊法,只是韋君謙的奏摺剛傳進宮裡就被長興帝一口否決,因此不清楚裡面詳細內容。

此時一聽老太師的話,不由反應過來。

其他郎中之類的副職個個都是心思透亮之輩。見主官閉口不言,他們連忙紛紛也閉上了嘴巴。

老太師無官一身輕,趁著御書房裡眾人心思翻滾,又刷刷地寫下另外一篇文章來。

《季姬擊雞記》

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飢嘰,季姬及箕稷濟雞……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此情不待成追憶

碎銀幾兩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