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建言獻策

宗正寺少卿捧著宗族世譜來到了母子二人的面前。

隨後柴太妃拿起筆來,她按圖索驥後,便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之後她把趙穆的名字寫在了自己的名字下面。並且在旁邊寫了三個小字“中山王”。

從這一刻開始,趙穆就是柴太妃的嫡出兒子了。至少以後的記載上是這樣的。

柴太妃寫完後,便將筆遞給了趙穆。

而宗正寺少卿也是將宗族世譜再單開了一頁,趙穆在空白的頁面上,按照其他宗族世譜的格式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宗正寺少卿隨後高喊:“禮成!”從這一刻起趙穆就是朝廷真正承認的中山王了。

隨後禮樂再度吹奏了起來,宮廷雅樂那濃濃的歷史滄桑感撲面而來。

跟著這禮樂聲,趙穆便同柴太妃一同走下了玉階神道,隨後母子二人便各自乘上了自己的車駕離開了太廟。

趙穆跟隨柴太妃的車駕回到了東平郡王府,他對著自己這個名義上的母親行完大禮,交還了哥哥的王輦後,便乘上了自己家的車駕回家去了。

當他轉了幾條街重新回到穎國公府的時候,這上面的牌匾已經又換了一次。

之前是“南陽郡公府”的字樣,但這一次則是“中山王府”的字樣。

看著牌匾上的字,趙穆閉目吸氣,隨後便又長長的吐了出來。從一個沒落貴族變成真正的世襲王公,現在才是他的計劃真正開始的時候。

當趙穆抵達後,梅蘭竹菊,秋霜冬雪,木婉清,趙姬都在門前迎接他。而迎接他歸來的人當中還有兩個熟悉的身影,一個是趙穆的大姐趙嵐,一個是一襲女兒裝的呼延瑾。

趙穆下車之後,呼延瑾最先行禮叫道:“呼延瑾參見中山王爺!”

而最愛玩的梅蘭竹菊四人也是有樣學樣的給趙穆行禮。

看著她們的樣子,趙穆擺擺手說道:“好了!大家別開玩笑了。我的時間不是很多,娘!幫我準備一下,等一會我要進宮謝恩。”

說著趙穆便將垂賜之物盡數交給了母親保管。

眾人跟著趙穆一齊走進王府內。

呼延瑾也恢復了平日裡的穩重,呼延瑾問道:“這麼著急嗎?”

趙穆一邊走,一邊點點頭說道:“不錯。皇上賞賜我這樣的殊榮可不是一時興起的,我總要給皇上創造相應的價值才行。”

呼延瑾微笑著說道:“呵呵,王爺您心繫國事,真乃國之大幸哈哈哈。”

趙穆也是無奈的笑著搖搖頭。

趙穆回到屋內重新換了一套衣服,扔下了前來朝賀喝喜酒的親戚朋友們,馬不停蹄的便立即前往宮中謝恩,並且打算將自己下一步的戰備計劃告知給哲宗。

哲宗再過一兩個月就要正式親政了,那個時候就是他們叔侄二人裡應外合為大宋扭轉乾坤的時刻。而正式親政後的哲宗,除了大小朝會,就有堆積如山的奏摺等他批閱。要麼就是尚書房內的例行問話。就沒有現在這麼多閒暇的時間來接待趙穆了。

而趙穆婚後,也要南下姑蘇去見見慕容復了,總不能老是給他畫大餅,也該來點實際的了。之後還要前往大理國,以及關外進行相應的佈局,因此趙穆的時間也不是很多。

改革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準備才行,與其之後趕時間,倒不如現在就行動起來。

趙穆來到了宮中,哲宗皇帝正在進早膳。

趙穆因為是哲宗的近臣,哪怕是皇帝正在進膳,也沒有阻攔他。

哲宗正端起一碗粥,他看著前來的趙穆,隨即放下碗筷說道:“啊!皇叔這麼早就來了啊,朕還以為皇叔要等到午後才會來謝恩呢。”

趙穆正要向哲宗行禮,哲宗今天因為在朝上煞了司馬光等人的威風心情大好,於是擺擺手說道:“皇叔不必如此多禮。皇叔也未曾用膳吧,今天這春捲和粥都不錯,給皇叔也盛一碗來,給皇叔賜座,皇叔來跟朕一起吃啊。”

趙穆聞言立即行禮說道:“與陛下同案而食,臣萬萬不敢!”

哲宗笑道:“有什麼敢不敢的,卿與朕對內是叔侄,對外才是君臣,這血脈之緣,縱使打斷了骨頭也還連著筋。況且皇叔乃我大宋股肱,又是朕的心腹,有什麼萬萬不敢的?皇叔上座吧。”

隨後太監便把椅子搬來,在哲宗長桌的對面也給趙穆擺上一副碗筷和幾牒小吃。

之後哲宗再度拿起筷子,自顧自的吃了起來。

趙穆雖然不是很餓,而且也看不上這宮廷的殘羹冷飯。但出於為臣子的禮貌,還是同哲宗一起吃了起來。

等兩人都吃完後,太監們將碗筷撤下,叔侄二人也回到御書房敘話。

哲宗在龍書案前坐定後說道:“皇叔這麼早來見朕,想必不完全是謝恩吧。”

趙穆拱手笑著說道:“陛下英明神武,微臣這點小心思確實瞞不過陛下。”

哲宗問道:“皇叔啊,眼下就只有你我叔侄二人,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趙穆隨後站起身來說道:“陛下,臣如今雖未出仕,但陛下心中所念之事,微臣以為應當提早準備。”說著趙穆便從自己的身上拿出了一本奏章。

太監見狀連忙將趙穆的奏摺呈上。

哲宗緩緩地開啟趙穆的奏摺,他還沒有看趙穆奏摺的內容,只見上面的字跡就不由得讚歎道:“好字,好字。皇叔的筆記頗有前朝顏真卿的風采。朕本以為皇叔只是武功高強,但沒想到皇叔的文采也這般出色。”

趙穆拱手笑道:“陛下過獎了,微臣不過少時跟母親學了一些罷了。算不得什麼的。”

哲宗聞言卻是笑而不語,隨後哲宗認真的看起趙穆給他呈上的奏摺。

這篇奏摺是趙穆昨天晚上連夜寫出來的,這篇奏摺從內政,外交,軍務三個層面闡述了將來平遼滅夏的計劃。

趙穆提出的內政方面,並沒有提到諸如新法,舊法的改革。因為這不是他現在操心的事情。眼下大宋府庫充盈,也用不著他去透過改革抵消掉社會矛盾。亦或者是湊錢支援戰爭。

儘管趙穆心中已經有了絕佳的變法方案,但這個方案放在現在太超前了點,當年在士紳被史詩級削弱的大清,雍正都差點被噴死,更別說現在這個文人無法無天的時代了。

趙穆的改革對於哲宗來說太有“魄力”了一點。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你是我的遙不可及之言

諾行於萬里

得償所願【久別重逢】

風過悠揚

超級玩家II

溜達謠謠

潯洄記

喜歡白頂鶴Xx

雲中秋情

逆天之流

文明爭霸:開局自帶模擬器

爆炒西紅柿的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