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家河之戰,給紅25軍打來了4個月的休整與建立鄂豫陝新蘇區的寶貴時間。

鄂豫陝邊界地區,包括陝西東南、湖北省西北和中州西部部分地區;它北靠秦嶺,南瀕漢江,地勢險要,人民困苦,敵人統治薄弱。

紅25軍來之前,這一帶就受過黨和紅軍的影響,適合我軍立足發展。庾家河戰鬥前,省委會議就決定在這裡建立新蘇區。

新蘇區的建立,離不開政治工作。

一次夜行軍,紅25軍新任政治部主任老鄭告訴劉幹事:“經軍領導研究,由你擔任宣傳科長,仍兼秘書油印科長。原宣傳科長郭申,帶小部隊去地方開展群眾工作。”

老實講,這個調動劉幹事並不高興。

劉幹事一直在幹組織科長的工作,但也一直只是掛名,沒有正式宣佈。

不讓他繼續幹,他猜想可能是前段時間讓他抓“反革命”,他沒同意,因此受了影響。

那是部隊翻山越嶺,一個團長的馬掉進水塘上不來了,派了好多戰士去拉抬。

當時,部隊連續急行軍,深入大山後已經斷炊,僅靠挖山上的野菜充飢,戰士們又飢又累,渾身無力。

一個小戰士就發了一句牢騷:“人都走不動,還要抬馬,馬比人還重要?”

沒想到,這句話招來團長一頓教訓。

下山後部隊休整,開“調皮搗蛋會”,要這個小戰士去參加。這小傢伙不服氣,堅決不去。

團長氣得拿起棍子就打,打得小傢伙身上青紫,但他還是“打死也不去!”

團長命警衛排把小傢伙捆起來,關到牛欄裡,讓蚊叮蟲咬。

第二天,團裡就將這事報到軍裡,建議把這個小戰士當反革命抓起來。

劉幹事瞭解情況後,覺得這事不能這麼上綱上線,下面批評教育幾句就行了,因此,就沒有去抓人。

為此,劉幹事得罪了某些人,多少影響了對他的任用。

老鄭見劉幹事沉默不語,接著說:“吳政委認為你在獨樹鎮戰鬥中表現很勇敢,可以到團級崗位上鍛鍊。部隊沒有位置,你身體又不太好,還是和我們一起搞政治工作吧。”

劉幹事對老鄭很尊敬,便沒有二話。

兩人議論政治工作如何開展,便談到了辦份報紙,根據部隊作戰實際,多一期少一期都可以。

軍部領導對這個想法都很有興趣,沒多久,《戰士報》創刊了。

當時,紅25軍剛剛進入新蘇區,給養不濟,生活異常艱苦,部隊產生了各種情緒。

劉幹事等人及時把部隊的好人好事收集起來,在報紙上刊登,給大家打氣。

為了配合反抗捐稅,他們在報上提出“抗捐、抗債、抗糧、抗夫、抗丁”鬥爭口號。

許多平時沒有時間講的事,透過報紙做了宣傳,而且效果不錯。

一天,劉幹事正在編稿,吳政委來了,告訴他報紙的稿子要短一些,到連隊去約,動員幹部多寫稿子,反映部隊情況。

一次,吳紫雲還親自寫了一篇《騎馬大王》的稿子。這是一篇批評稿。

當時,223團的團長喜歡騎馬抖威風,一些幹部戰士意見很大,但誰也不敢說。這次,吳政委在稿子中對他進行了批評。

文章刊發後,不僅批評幫助了這個團長,而且教育了全軍,密切了官兵關係,“騎馬大王”的名字也在全軍傳開了。

紅二十五軍批評和自我批評風氣很好,黨內、部隊內的鬥爭精神很強,對不良傾向敢於批評和鬥爭。

當時的做法是,對團以上幹部的批評稿件,要請示政治部主任同意後才能刊發。

老鄭、郭申等領導也經常親自寫稿。

除了極少數幹部有軍閥習氣,25軍官兵關係很密切,尊幹愛兵蔚然成風。

各級幹部都能以身作則,凡是要求下級做到的,領導幹部首先做到。

每次外出打糧回來,背得最多的是幹部。戰鬥中,幹部衝鋒在前,退卻在後,哪裡情況緊急,哪裡就有領導幹部。

軍領導和各級幹部都很愛護部屬,行軍中,他們經常把馬讓給傷病員和體弱的同志,主動幫助戰士背槍、背揹包。

到了宿營地,幹部爭著為戰士燒水洗腳,督促和幫助戰士放腳泡、打草鞋,為戰士理髮,關心照顧傷病員。

在拐河戰鬥後,劉幹事曾親眼看到過徐元清抬擔架運傷員。

成員年輕,是紅25軍的一個鮮明特點,戰士們年輕活潑,非常喜歡唱歌。

《共產國際》刊物1936年登過一篇文章,名為《中國紅軍第二十五軍底遠征》,其中一段這樣寫道:

“最堪注意的,就是這支隊伍差不多沒有年過18歲以上的戰鬥員。從前的鄂豫皖蘇區裡,遭受異常殘酷的白色恐怖,那些在戰鬥中犧牲者的孤兒,那些在1932年隨紅四方面軍遠征到四川的紅軍戰鬥員的子弟,便在這種恐怖條件下建立起游擊隊,從游擊隊變為現在以'兒童軍’著名的紅二十五軍……”

從年齡結構上看,說紅25軍是“兒童軍”的提法不無道理。

長征開始時,軍領導十分年輕:軍長程運城29歲,政委吳紫雲27歲,年齡稍大的徐元清也才34歲;

營團幹部,多是20出頭;連排幹部,大多是不到20歲的小夥子;軍部工作和警衛人員,也只有十七八歲。

隊伍中甚至還有一批十二三歲的少年兒童,有時候,他們也不得不成為戰鬥人員。

《共產國際》上述文章這樣描述:

“在鄂豫皖邊界人跡罕見的崇山峻嶺上……十一二歲的兒童上山尋找自已的父親。他們還是幼弱兒童就如大人一樣懂事。他們親眼見過白色恐怖的一切慘狀,他們在幼年童稚時代就領略了一切政治常識。這樣就產生了新的紅二十五軍,產生了兒童軍。這一部隊大多數戰鬥員的年齡,只是從 13 到 18歲。”

這支神奇的“兒童軍”,在艱苦的長征路上,在開創新區的戰鬥歲月裡,一個個雄姿英發,朝氣蓬勃,他們每向前跨進一步,都經受著血與火的洗禮。

不要做動員,不要講大道理,他們最樸素的信念是:跟黨走,一直向前!

這幫小戰士最愛唱的是《紅色青年戰士之歌》,只要唱起這首歌,渾身是勁:

紅色的青年戰士志氣昂

好比那東方升起的太陽;

不怕犧牲,英勇殺敵如猛虎,

無堅不摧,衝鋒陷陣誰敢擋!

……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聯盟:小手一抖,神之右手

勤奮老王

長生:開局從煉藥開始

梨不開梨

網遊之星辰遠征:最終魔劍

雨浩然

快穿:未生

淺紫99

影片觀影:開局十劍士闖塔

夜黯星稀

我才知道是你

壹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