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三,紅軍出山”。這是當年流傳在長安縣引駕回等地的一句民謠。

這裡的時間是農曆,這座山是終南山。

終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

這裡地形險峻,道路崎嶇,大谷有五,小谷過百,連綿數百里,素有“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終南山,或許有終南遺夢,它將再一次改變紅二十五軍的行動軌跡。

七月十三日,紅25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經由商縣楊家斜、藍田縣石嘴子等地,北出終南山,開始威逼西安。這樣勞師襲遠直接威脅敵人巢穴,可謂是是老虎頭上拍蒼蠅--好大的膽子。

這次行動,紅25軍全殲藍田縣焦岱、長安縣引駕回等地的數股民團,前鋒直抵西安城南二十餘里的韋曲、杜曲等地。

西安郊區,響起槍聲。霎時,城內小道訊息滿天飛,引起了一片混亂,一些大地主大資本家、商賈鉅富,紛紛準備逃往外地,以躲避戰火。

正準備由西安開往天水的東北軍51軍于學忠部,被迫停止了堵截中央紅軍北上的軍事行動。

這次威逼西安,紅25軍從繳獲的報紙上得悉,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已在川西會師,並有北上動向。這讓晝思夜想中央與紅四方面軍主力的將士們驚喜萬分。

7月15日,紅25軍軍部駐在長安縣子午鎮。

這是個擁有百十戶商號的鎮子,位於終南山下的子午峪北口,是進出終南山必經之地。部隊下一步究竟如何抉擇,軍領導舉棋難定。

這天上午,政治部宣傳科長劉幹事突然見到鄂豫皖省委交通員石健。

這哥們喬裝赴終南山拜佛的香客,從西安出發,爬山涉水,日夜兼程,闖過幾道封鎖線,來到子午鎮。他是紅安縣人,早在鄂東北遊擊總司令部時,就與劉幹事熟悉。

見到劉幹事,石健大喜過望,立即讓他帶自已去見軍部領導。

石健的到來解決了大問題,他帶來了中共中央數月前發出的幾份檔案,還帶來了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已在川西會師並有北上行動的可靠訊息。

石健還帶來了中央檔案和甲乙兩組密碼呼號,可以馬上與黨中央取得聯絡。遺憾的是,紅25軍沒有電臺,無法聯絡。

當天晚上,中共鄂豫陝省委成員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立即在長安縣灃峪口召開緊急會議。

會上,對於紅25軍下一步的行動方向,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南下四川,與紅四方面軍會合,算是歸隊;一種是繼續北上,配合主力紅軍,與陝北紅軍會合,建立新的根據地。

吳紫雲的觀點是繼續北上,吸引敵人,為主力紅軍北上減輕壓力,探索道路。

換句話說,紅25軍自告奮勇,擔當了主力紅軍北上的前鋒。

最後,會議決定:紅25五軍立即北上。

會後,紅25軍繼續北上,劉幹事也與石健在子午鎮告別。

遺憾的是,這是兩人的最後一面。

石健返回鄂豫皖蘇區後,繼續擔當紅色交通員。

1939年秋,石健調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特工部長後,在護送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總指揮張雲逸的妻子去江北時,途中不幸再次被國民黨軍逮捕。在監獄裡,他經受了誘降與逼供的雙重考驗,始終保守黨的秘密,最後在安徽省立煌縣(今金寨縣)英勇就義。

7月27日,紅25軍抵達留壩之江口鎮,在此休整兩天,進行了西征北上的思想動員和物質準備,部隊也重新作了整編。

軍下轄第223團、225團和手槍團,還有機關和直屬隊,全軍共4000多人。

這次與長征出發時不一樣了,軍政委吳紫雲親自對全軍做動員,提出了“配合兩大紅軍主力行動”和“迎接主力紅軍北上”的非常明確的戰鬥口號。

他還用象棋裡的過河卒子,有進無退,比喻紅25軍下一步的工作與任務。

“我們現在就是為中央和主力紅軍探路的過河卒,要抱著最大的勇氣,盡最大的努力,為中央北上探出一條路來。為此,哪怕是把我們這三四千人拼光了,也值得!”

根據軍部領導的指示,政治部宣傳科也制定下發了教育提綱、宣傳口號。紅25軍上下,情緒飽滿,擰成一股勁兒,決心不顧一切,奮勇前進!

紅25軍從江口鎮出發,先南下佯攻漢中,虛晃一槍後,突然轉向西北挺進。

從此,紅25軍人不停步,馬不卸鞍,日夜兼程。

一路上都是深山峽谷,山陡路窄,河水湍急,部隊一會兒翻山,一會兒過河,草鞋溼了又幹,幹了又溼。

正是7月天氣,十分炎熱,尤其正午,太陽在噴火,每個人衣服上,露出一圈圈作戰地圖般的白色汗漬。

8月1日,紅25軍佔領了川陝公路要地雙石鋪,還俘虜了敵人一名少將參議。

從這個少將口中及他所攜帶的情報資料中,,證實了主力紅軍正在北上,而敵人正在集結重兵實行堵截。

軍領導決定,趁敵人後方空虛,兵力薄弱,立即出其不意插入甘肅境內,以積極的作戰行動吸引敵人,減輕其對主力紅軍的壓力,從戰略上配合主力紅軍行動。

8月8日,紅25軍攻佔甘肅兩當縣城。

9日晚,又攻下天水縣城北關,繳獲大批軍用物資。

紅25軍神速西進,敵人大為震驚。

7月26日至8月10日,蔣介石接連從成都行轅發出五道電令,防止紅25軍入甘與主力紅軍“合股”;督飭陝軍各部“不分省界,跟蹤追擊”;並要求東北軍第51軍向天水方向“輕裝堵截”。

蔣還在電報中要求將紅25軍於天水、成縣以東,渭水以南地區,聚而殲之。

蔣大概沒想到,他這份命令發出的第二天,紅25軍已全部渡過渭河。

渭河是隴山峽谷中由西向東的一條混濁的河,水流很急。

當時,紅25軍找到的過河工具,只有一條小木船,每次只能上去二三十人。顯然,全軍數千人是不可能完全指望它的。

軍部派人試探水情,發現這條河流最深處只淹到人的肩頭。於是,立即決定,那條小船主要照顧傷病員和女護士,其餘人員涉水而過。

過河時,戰士們有的騎著牲口,有的拽著牲口尾巴,有的手牽手,從河中漂泅而過。

此外,先頭部隊還在河面上拉了幾條繩索,戰士們把槍支彈藥頂在頭上,攀繩而過。一些年長體弱者,也是攀著繩子過去的。

就這樣,全軍4000多人馬,只用了半天時間,就順利地過了渭河。

過了渭河,紅25軍完全把握了主動權。既可以乘機轉入陝北,與陝北紅軍會師,又可以扼住西蘭公路,策應主力紅軍的北上行動,可說是一箭雙鵰。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麥子

小孔一直睡

阿景你失約了

珞景

哀憫遇

不想洗頭的魚

體能綜藝?看小妖精腹肌誘惑

亂舞一春

界七

貓無劫

資料之心

使用者4339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