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8月15日,紅25軍進駐了興隆鎮、單家集等地,這一帶是回族聚居區。

進駐前,軍政委吳紫雲作了大量調查,結合回族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為部隊制定了“三大禁令、四項注意”。

三大禁令為:禁止駐紮清真寺,禁止毀壞回族的經典文字,禁止在回民地區吃大葷。

四項注意是:注意遵守回族的風俗習慣,注意使用回民的水桶在井裡打水,注意迴避青年婦女,注意不要在回民地區打土豪。

吳政委還專門找郭申副主任和政治部幾個科長,共同研究如何教育部隊和做好檢查落實工作。

為了便於開展群眾工作,政治部還派回民戰士隨宣傳隊去打前站。宣傳科和油印科準備了大量傳單、佈告,在大部隊進入前,派手槍團先行進鎮,張貼布告,安定民心。

興隆鎮這是一個有百戶人家的小鎮,一條狹斜小街,兩旁有不少小鋪。名叫“興隆”,卻沒想象中的興隆。街面上冷冷清清商店也大都沒開張,南街有座很大的清真寺。

部隊進鎮後,宣傳科寫的傳單、標語已貼得到處都是,如:“保護清真寺,不毀古蘭經!”“尊重伊斯蘭教的信仰習慣!”“紅軍和回民是一家人!’'回漢人民團結起來,打倒賣國賊蔣介石!”等等。

進駐當天下午,吳政委就把政治部幾名幹部派出去,把清真寺的教主、阿訇和當地有名望的紳士請到軍部作客。

座談會上,吳政委向他們講明瞭黨的抗日救國主張和紅軍的政策紀律,告訴他們,紅軍進駐興隆鎮,只是稍作休整,一不催糧草,二不派捐款,三不拉民夫壯丁,不必擔心;並向他們講了紅軍規定的“三大禁令、四項注意”。

座談會打消了這些當地話事人的顧慮。

會後,整個鎮子熱鬧起來了。

劉幹事用毛筆寫了幾張大布告,上面是“三大禁令、四項注意”,第二天貼上街頭,群眾看後非常高興。在佈告的感召下,當時就有十幾名回族青年報名參軍。其中,有一個叫馬青年分到了政治部宣傳隊。

第二天上午,政治部作了些準備,軍領導便帶著相關人員前去拜訪清真寺。

隊伍前面是吳紫雲、程運城、徐元清等軍領導;他們身後,跟著很氣派的軍號隊,幾十把軍號亮閃閃的,一路吹得嗒嗒響;軍號隊後面則是一塊紅光耀眼的錦緞匾額,由兩個紅軍戰士舉著,匾上四個金光燦燦的大字:“德高望重”;。

緊跟著金匾,便是戰士們用十幾張桌子抬的禮品:六顆銀光閃閃的大元寶,六頭色彩鮮美的大肥羊。

這陣勢,在興隆鎮大概是頭一回,隊伍後面跟著好大一群看熱鬧的群眾。

一位老阿訇主持了拜訪儀式。

吳政委向老教主贈送了匾額和禮品,並向回民群眾講話,再次闡明黨的抗日救國主張和紅軍的政策紀律。

老教主也講了一番表示感謝的話,並按照民族禮節,宴請了軍領導。

事後,老教主又領著清真寺的阿訇、地方紳士和回民群眾,到軍部駐地做了回拜,獻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四個大字:“仁義之師”。

部隊嚴格執行黨的民族政策,普遍開展群眾工作,進行助民勞動,街頭巷尾,到處都打掃得乾乾淨淨。

此外,紅25軍醫院還為群眾治病。

紅25軍以實際行動,擴大了黨和紅軍的影響。

禮尚往來,當地群眾也為部隊做好事。有兩位回族婦女看到我軍山頂上哨兵沒吃飯,她們就提著一籃饅頭送去。

第三天,紅25軍離開興隆鎮。

鎮上男女老幼齊集街頭,在馬路兩旁擺設香案,放上點心油果,敲鑼打鼓,鳴放鞭炮,為紅軍送行。

十幾名回族新戰士,也與父老鄉親告別。軍部安排這批迴族紅軍戰士,沿途為部隊帶路聯絡,做宣傳群眾的工作。

這種熱鬧,與紅軍剛進鎮時的冷清相比截然不同。

紅25軍官兵的言行,讓回族群眾概括成了三個字:“紅軍好”,而且這三個字不脛而走,很快在隴東回民地區傳開。以後,紅25軍所過的回民地區,群眾都結隊相迎;許多回民老鄉還自覺報告敵情,充當嚮導。

從那以後,隴東高原就一直流傳著一首民謠:

三年沒吃過麥面饃,

娃他外婆給了一個。

全家老小掰小半邊,

大半邊留給紅軍哥……

離開興隆鎮、單家集,紅25軍沿水川的西(安)蘭(州)公路東進,當夜到達軍事重地隆德縣城以北王新灣一帶,佔據北象山天然屏障。

北象山山腳下有條小河,西(安)蘭(州)公路從山下沿河西去。

紅軍控制公路,然後探知該城守敵有第11旅劉寶堂部的1個營和敵保安團,兵力薄弱,且城牆破損,高不過3尺,易於攻擊,就以突然的動作發起攻擊,從城北迅速突入城內,很快全殲守敵,,繳獲了大量物資。

打下隆德後,紅25軍不敢在城裡久留,繼續逼近平涼。

平涼素有“隴上早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

當紅軍乘勝逼近平涼縣城時,坐鎮平涼城的敵35師師長馬鴻賓,一面命令105旅一部增援平涼,一面命令師屬騎兵團及104旅208團,分由慶陽西峰鎮、寧縣早勝鎮,向涇川縣城集中。

馬鴻賓的第35師,實際為第7師。

1932年冬,馬鴻逵準備就任寧夏省主席職務,所部35師駐在河南。

上司命馬鴻賓接替馬鴻逵任35師師長,將第7師交馬鴻逵,互換防地和部隊。

馬鴻逵來寧之時,略施小計,把35師的精銳帶走了,留下的大多是老弱病殘之兵。

馬鴻賓本來就不願離開自已的原有部隊,上面乾脆把兩個部隊番號進行了互換。

馬家軍在民國時期控制著中國甘肅、寧夏、青海等地,他們基本以家族、血緣和宗教為紐帶,起於草莽,興於亂世,幾乎控制了整個西北,而且他們“畫地為牢”的地域觀念很重。

紅25軍進入隴東後,馬鴻賓部在西起中寧、東至寧縣之間的重鎮上,派出重兵防守,設定了兩道軍事封鎖線,企圖阻止和消滅紅25軍於隴東地區。

馬鴻賓的第35師主要以騎兵為主,機動性強,可以保證軍隊快速的追擊、包圍、偷襲和馳援,對缺乏騎兵的紅25軍構成了嚴重威脅。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膽小鬼也要勇敢愛!

我愛生椰拿鐵

在柯南世界當血族

莉姆露

小師妹別莽了整個修真界都歸你了

刀藥筆

地球九日

彥空

鬼影夢魘

榴蓮糖也可以

降臨的紅月

歸兮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