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詹先生也沒有抽象地講解,而是問道:“最近,好多饑民抱成一團,去地主家吃大戶,這事你聽說過吧?”

韓小樹點點頭,他聽人說過這碼事,但從沒參加過。

這一年,豫南大旱,地裡收成只有兩三成。鄉村好多人家,秋收剛過就斷糧了,田地裡隨處都能看到餓死的人。

到了冬天,饑民們開始抱團,每到晚上就成群結隊到地主家裡去。他們也不殺人放火,就是讓地主管一頓飽飯,吃完後連夜離開。

“今天晚上你別急著回,去街西頭關帝廟,找一個姓劉的大個子,他們是當地聯莊隊。”詹先生建議。

“聯莊隊不是幫有錢人看家護院的嘛,怎麼也吃大戶?”韓小樹驚訝地問。

“他們不一樣,跟他們走幾趟,你就明白,啥叫聯合了!”詹先生微笑著說。

詹先生從學校食堂打來兩份飯,端到宿舍,與韓小樹坐在辦公桌兩側吃。

飯後,他拿出一本字典,教韓小樹如何查字典 :“你學會後,再遇到生字就可以自己查,等於有個先生在身邊了。”

個把時辰後,韓小樹學會了查字典。

這小子現學現賣,查自己姓名中的三個字,很快就查到了三個字的讀音、字義及相關的詞句。

這時,天已麻麻黑,詹先生寫了個紙條,交給韓小樹,讓他趕緊去關帝廟。

看到韓小樹對那本詞典戀戀不捨,詹先生笑著說:“這本字典太大,隨身不好帶。回頭我給你找本小一點的。”

韓小樹 一聽,連忙感謝。然後,他拿著紙條,往街西頭關帝廟裡去了。

關帝廟門口,有兩個穿著黑粗布打補丁褲褂,戴著猴兒套,膚色黧黑的青年人在望風。

看到韓小樹,兩人就攔著問他找誰。

韓小樹微笑著說道:“我找劉大個。”

這時,裡面聞聲走出一個身材高大,膚色黧黑,方頭大臉,濃眉大眼,穿著藍粗布打補丁衣服的中年男人。

韓小樹一看,估摸著就是自己要找的人,於是將詹老師寫的紙條,遞給對方。

劉大個看完後,就熱情地自我介紹,然後,邀請韓小樹進入廟內。

好傢伙!

裡面有百十個衣衫襤褸的漢子,據說都是上無片瓦、下無錐扎的窮兄弟。

當晚,這幫兄弟準備去五里外的羅圍子,一個姓羅的大地主家,不僅要吃飽飯,還要帶走一部分銀洋。

信已在天擦黑時送過去,大夥正在提前睡覺,養精蓄銳,準備天黑透後出發。

晚上九點左右,韓小樹隨著這幫兄弟從關帝廟魚貫而出,向著羅圍子進發。

差不多9點3刻,就到了圍子外面,寨溝旁邊,溝上有吊橋。

前面的人吹響口哨,對面就有人以口哨回應。不一會兒,兩個黑衣人就從圍子中走出,放下吊橋,招呼大家進村。

羅家是一個大家族,住在一個大四合院裡,前後總共4排,大門口臺階很高,至少十六七級,圍牆四角建有打更的角樓,上面還有瞭望孔。

這幫兄弟就在前排大廳等候,韓小樹戴著一個猴兒套,蓋住大半個腦袋,低著頭,坐在門旁一個壯漢身後。

他眼下還不想露臉,怕別人認出自己,去奶奶廟那邊找母親與妹妹麻煩。

一個穿著藍細布罩衣的精瘦管家,拿了100塊銀洋過來,遞給劉大個,然後皮笑肉不笑地離開了。

臨走前,他還團團抱拳:“米飯豬肉馬上就好,各位慢用!”

飯菜端上來後,大夥一窩蜂圍上去,搶著盛飯夾菜。

等大夥盛得差不多了,韓小樹才上前盛了半碗飯,夾了兩筷子青菜,快速吃完。

羅家有不少家丁,平時收租時非常兇狠,但當晚卻一個個低眉順眼,屁都不敢放。

這讓韓小樹看到了窮人抱團的力量。

當晚,隨劉大個等人離開羅圍子後,韓小樹沒有回南溪街頭的關帝廟,而是連夜趕回了彭家灣。

路上,江淮大地當年的的第一場雪,開始飄飄灑灑落下來。第二天,天氣陰沉沉的,鵝毛般的雪片下個不停。

這場雪,幾乎一直下了三天三夜。

山山嶺嶺、坡坡溝溝,都鋪滿了積雪,山區成了銀裝世界。

這樣的大雪天,沒有東西吃就是死路一條。為了活命,饑民們成群結隊吃大戶,讓不少婦孺沒在大雪封山時餓死。

臘月二十八,韓小樹再次挑著編好的竹筐、籃子、篩子等,到南溪街上擺賣。

這是年前最後一集,彭篾匠叮囑小樹:“最近外面不太平,貨賣完後趕緊回來。”

玉鳳不想這麼冷的天還讓師弟趕集,可是,家裡壓了這麼多貨,總不能不賣出去。

她一邊給師弟戴手套,一邊叮囑:“天太冷,上街後先吃點東西再擺攤,別餓著自己。”

韓小樹諾諾答應,戴好三塊瓦的棉帽,挑著東西,冒著刺骨的寒風上路了。

冰天雪地,氣溫很低。

到了下午兩三點鐘,東西好不容易賣完,韓小樹到旁邊餐館喝了兩碗熱粥,身上才熱乎一點。

吃完飯,韓小樹剛出門,迎面碰上關帝廟裡那個劉大個。他向韓小樹使了個眼色,便繼續向西踏雪而去。

韓小樹沒有立即隨劉大個向西,而是去了街南頭小學。

到了那裡,門房說詹先生有事外出了。這時,韓小樹才從學校這邊,拐去了街西頭的關帝廟。

關帝廟大門緊閉,門口積雪很深。

韓小樹拍了幾下門,大門才慢慢開啟,兩個穿著黑色破棉襖,腰間繫著稻草繩的黑臉大漢,警惕地問他找誰。

這時,劉大個聞聲過來,微笑著說“自己人”,又向韓小樹招手:“進來吧!”

這時,劉大個聞聲過來,微笑著說“自己人”,又向韓小樹招手:“進來吧!”

韓小樹進去一看,廟裡有200多人,一大半是生面孔,多是青壯,不見婦孺。

“詹先生去縣裡開會了,臨走前囑咐,這次向羅老財借糧,最好帶上你。”劉大個興奮地說。

“借糧?羅老財摳得很,他會答應嗎?”韓小樹反問。

劉大個指著周圍正在擦長矛磨大刀的壯漢:“借糧,那是給他面子。如果他不答應,那就讓他嚐嚐大刀的滋味。”

原來,這幫人都是來自周邊聯莊會、兄弟會、摸瓜隊的骨幹,他們準備到羅圍孜幹一票大的,開倉放糧,接濟饑民。

除了這裡的青壯,另有一幫老幼婦孺,在距羅家不遠的村莊等著,一旦在羅家開啟糧倉,這些人就會過去挑糧。

羅老財是方圓幾十裡有名的大地主,他家倉庫裡,糧食堆積如山。

不過,由於羅家與官府交好,又花錢買通了李老末,這幾年,雖然饑民四起,土匪橫行,羅家卻一直安然無事。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膽小鬼也要勇敢愛!

我愛生椰拿鐵

在柯南世界當血族

莉姆露

小師妹別莽了整個修真界都歸你了

刀藥筆

地球九日

彥空

鬼影夢魘

榴蓮糖也可以

降臨的紅月

歸兮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