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源沒有去楊校長家,因為鄭建國不久後就回來了。

據他所說,楊校長其實沒有什麼大病,就是心情有點差。

稍微緩一緩,就會好的。

要說楊校長這次得病的起因,其實是一件小事。

楊校長的老家在川口鎮,雖然並不算是通谷本地人,可也離得不算遠。

他父母過世得早,老家也沒有什麼過於親密的親戚。

楊校長平時全家都在通谷,只有清明祭掃和有紅事白事時,才回去一趟。

只和幾個堂兄弟和叔伯保持著不太多的聯絡。

也是趕得巧,這不快過年了嘛,黃曆上說宜婚喪嫁娶,他的堂侄選在這段時間要結婚。

楊校長是文化人,在農村裡很受尊重。

為此堂兄還跑到電廠來了一趟,專門請他參加婚禮。

想到自已每年回家上墳時,可沒少麻煩這個堂兄。

楊校長便準備了厚禮,到那一天,也準時參加了婚宴。

婚宴上主人請來的陪客相當熱情,又是勸酒,又是夾菜的,非要看到楊校長酒足飯飽方才罷休。

宴席散後,想起自已不久前才害過腸胃上的毛病,楊校長便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到村口溜了個彎。

誰知就是溜的這個彎,卻讓他發現了一樁驚人的秘密。

那天楊校長走出村口,不知不覺就轉悠到了自家的祖墳所在的那塊地裡。

說起來也能理解,楊校長平時並不經常回老家,只有清明上墳的時候才會約上全部親戚一起來墳前祭掃。

每次來都是上墳,楊校長也養成了習慣,走著走著就下意識地來到了那裡。

等到楊校長反應過來的時候,不禁覺得有些好笑。

自已怎麼糊塗到這種地步,他今天是來參加喜宴,又不上墳,來這裡幹啥!

他父母就葬在此處。

這是一塊家族墓地,大大小小有十多個墳頭,分別埋葬著從楊校長祖父一輩開始的十多位親人。

可就在他想轉身回去的時候,卻突然有了意外的發現。

此時正值嚴冬,草木凋零,地裡的墳頭上都光禿禿的,沒有一點兒綠意。

楊校長轉身的瞬間餘光掃過,忽然感覺一個墳頭上似乎有東西在動。

難道是有老鼠或者瞎瞎(鼴鼠)在墳上打洞?

按照當地的習俗,這可不是什麼好的事情。

他心中一動,忙跑到墳前,想把這討厭的東西趕走。

可定睛一看,才發現自已看走了眼。

原來根本沒有什麼老鼠瞎瞎,是自已父親的墳廓上不知什麼時候隆起了堆虛土。

虛土裡咕咕嘟嘟地正冒著一股蒸汽。

當時是個大晴天,蒸汽在太陽下氤氤氳氳,還有些似有似無的影子,可不就像是有東西在動嘛。

楊校長從小接受正統的教育,對於一些神神鬼鬼的事情,本來都是不信的。

可架不住最近的經歷太離奇了。

先是被人說得罪了家神,搞得自已上吐下瀉,到醫院怎麼都治不好。

無奈之際,卻遇上了苟大師。

他本來就是有病亂投醫,可自從拿到苟大師給的手串和按其指示給家神送禮以後,病卻奇蹟般地好了。

有了這種切身的經歷之後,可就由不得他不信了。

現在墳地裡又出了這種怪事,你要說他心中不犯嘀咕,那怎麼可能。

楊校長看著白汽蒸蒸而上,發現它沒有什麼特別的氣味,也沒有熱量。

雖然形狀很像,但卻並不是普通的水蒸汽。

楊校長以前一直是無神論者,每年回家掃墓也只是順應風俗而已。

他對於民間的各種陰陽風水之說,一貫是視為封建迷信的,並不會多作理會,對於這些東西瞭解得也並不算太多。

對於祖墳上出現的這些異象,楊校長其實心裡也沒有什麼譜。

基於苟大師當時給他帶來的震撼,他不敢在墳頭翻動,而是快步返回了堂兄家中。

此時酒宴已散,堂兄全家正在打掃善後。

楊校長走上前去,小聲對堂兄描述了一下墳上的情況。

在農村墳上出個什麼動靜,可不算是小事。

再加上整個家族都共用著這個墓地,也算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了。

因此堂兄聽罷,也沒敢耽擱,放下手頭上的事情便跟著楊校長匆匆地向墳地趕去。

到得墳上,堂兄細細察看,卻良久不得要領。

看了許久,卻誰也弄不清楚原委,最後還是堂兄拍了板。

“去找三爺爺看一下吧!”

三爺爺是村裡的長輩,與堂兄與楊校長的祖父是嫡親的兄弟。

他少年時讀過私塾,有點文化。

解放前夕,國軍一潰千里,共軍乘勝追擊,路過本地。

村裡的好幾個年輕人組團前去參軍,三爺爺當時也在其中。

只不過剛走到半路,就被老爹用苕帚疙瘩打了回去。

結果到了解放後,同去的那些少年們一個個都成了國家幹部,只有他還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民。

三爺爺在經歷過一系列的運動後,感慨命運無常,造化弄人。便私下裡開始研究起了陰陽風水,並無師自通得成了一名陰陽先生。

不過,他自學的那些東西,卻算不上太靈驗。

故而平時村裡人只在不太重要的事情上請他來看看,要是遇到大事,還是從遠處請有本事的先生來相看。

堂兄家過事本來是請過先生的,不過現在酒宴已散,人也早已離開,卻到哪裡再請他來。

在這種情況下,到遠處請人也不太現實,還不如就近請他來看看。

好在都是一個家族的長輩,堂兄的酒宴上還請他坐了上席,也算給足了面子。

再加上也是自已家族墳上的事,料想他也必然會盡心,不至於放水。

不一時,三爺爺來到墳上,見到如此也大呼稀奇,上下左右觀察許久後,三爺爺一錘定音道:

“沒事,這是地氣,吉兆啊!老人們常說的祖墳上冒清煙,就是這種情況。是順應發達之像,政娃,你家要發達了!”

楊校長單名一個政字,故而三爺爺這樣稱呼他。

他詢問是否需要處理,三爺爺大手一揮道:

“現在不時不節的,也動不得土,再過幾個月清明上墳時再讓人再培些土,封住地氣就行了,沒必要現在就處理。”

三爺爺是專業人士,既然他都這麼說了,楊老師和堂兄自然也就放下心來。

可誰知過了幾天以後,卻出了件令人意想不到的大事。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書後,系統天天想要電擊我!

Zlikemep

大明道士天子,但是在永樂

非有常非無常

夏末與將至

浪子文

火影:天幕降臨,開啟劇透

藍白胖次

從地主到皇帝寵臣

女施主吻我

至暗輪迴

愛吃清燉雞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