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康芷趕至此處,勒馬之際見得這一幕,立即便道:“節使,此人不能……”

唐醒微側首,抬手攔住要上前的康芷,打斷她的話:“節使自有決斷。”

下屬當眾欲圖干擾左右主公決策,是為大忌。

康芷神情憤懣:“唐將軍,可是他……”

唐醒只向她微微搖頭。

前方,常歲寧看著跪在那裡認降的梅義,片刻,才開口道:“聽聞你很得段士昂重用,且又能從我江都軍的圍困中殺出來,可見的確有些本領——”

將頭叩在地上的梅義聞言眼底一喜,又夾雜兩分自得的諷刺。

下一刻,他聽上方那道聲音說道:“抬起頭來。”

這話音平靜不帶情緒,但落在梅義耳中,卻彷彿自帶居高臨下的命令之感,這讓他發自內心感到刺耳及受辱。

他從未這樣跪求過哪個女子,但無妨,且忍過此一時……

梅義在腦海中思索間,佯裝順從地抬起頭來,此時他腦中的聲音還在繼續:先保住這條性命,待他投去江都軍,日後總能找得到機會……

隨著他將頭完全抬起,視線也跟著上移之際,腦海中的聲音卻戛然中斷,瞳孔也倏地緊縮。

他神情驚駭,還未來得及有任何反應,那裹挾著寒霜般的利箭已逼近眼前,在他瞳孔中迅速放大。

“篤——”

利箭刺穿眉心的一瞬,他身形一顫,眼睛幾乎瞪到最大。

他定定地看著那靜坐馬背之上,正緩緩收落持弓手臂的玄披女子。

她口中道出的平靜聲音,似同她身後那輪明月一般遙遠縹緲,伴隨著羽箭末端微微顫動的細弱嗡鳴,一併拓入梅義即將失去認知能力的腦海中——

“然而我江都軍中軍紀過於清明,還是陰曹地府更適合閣下。”

梅義身形僵硬地撞在樹幹之上,而後順著樹幹慢慢跌坐下去,很快便沒有了任何動靜,只空瞪著一雙盛滿了驚駭之色的眼睛。

同樣瞪大眼睛的還有康芷。

片刻,康芷瞪大的眼睛裡,忽有大顆的淚水滾落。

騎兵讓至兩側,常歲寧調轉馬頭。

康芷快速抬手抹去眼淚,趕忙迎上前去:“節使為何不肯收他?”

“范陽軍中叫得上名號的,我大致都有些瞭解。”此路狹窄,常歲寧不再著急,慢慢驅馬,與跟在身側的康芷耐心道:“此人一路跟隨段士昂至洛陽,行事殺心過重,惡貫滿盈,不足留也。”

常歲寧雖是個不折不扣的戀才腦,且尤愛將才,看重能力更勝品行,但品行之失也分高低大小——

在她看來,梅義此類人,即便可以短暫彈壓驅使,但說不得什麼時候便會反捅她一刀,釀成不可估量的麻煩。

她道:“留著這樣的人在身邊重用,是對跟隨我左右德才兼備者的不公。”

既有可能對她身側之人的安危造成威脅,無形中也會給他們造成感情層面的傷害。

而梅義的能力並沒有出色到可以抵消這些隱患——若是像崔璟那樣厲害,她倒可以考慮費心斡旋一二。

既然這筆賬怎麼算都不合算,便還是殺掉好了。

康芷聽得嗓中哽咽,小聲試著問:“那節使口中的德才兼備者……包括阿妮嗎?”

常歲寧轉頭,朝她笑道:“當然。”

康芷聞言臉頰一紅,深邃的棕色眼眸裡似有星辰閃動,卻又莫名感到心虛,大人怕是哄她呢!才不好說,但她的德,約莫只有芝麻大小……

但這一絲心虛卻叫康芷心中生出一股堅實的力量,叫她愈發堅定了日後的方向。

此刻,她精神百倍地勒住馬,聲音恢復了洪亮:“節使,阿妮想同您求個準允!”

片刻後,得了準允的康芷驅馬出列,揮刀親手砍下了梅義的頭顱。

她將梅義的首級挑在長槍之上,縱馬返回軍中,大聲喊道:“我家節使已取梅義狗賊性命,再敢頑抗者,一概格殺勿論!”

火光映照下,梅義那顆眉心中箭、被高高挑起的頭顱上看起來分外可怖。

梅義被殺的訊息迅速傳開,而從四方火光亮起的範圍看去,此時的江都軍幾乎已經形成了緊密完整的合圍之勢,眼見插翅難逃之下,越來越多的范陽軍丟掉刀甲,惶然認降。

仍有少數人試圖頑抗,然大勢已去,江都軍很快控制住了此處局面。

四處開始打掃戰局,那些被俘的范陽軍每百人一處,被江都軍暫時看管起來。

康芷給下屬安排好差事後,快步往後方走去,很快尋到了那群衣衫殘破的女子和孩童。

她將手中頭顱高高提起,給眾人看:“喏,死了!”

一群女子們嚇得驚叫起來,閉著眼睛轉過頭去。

“都成了死物,還怕他作甚!”康芷面上兩分得色:“人是我家節使殺的,頭是我剁下來的!”

她神采飛揚的臉上赫然寫著“怎麼樣,厲害吧”。

片刻,那名滿臉疤痕的女子再次顫顫跪了下去,深深叩首。

其他人回過神,流著淚跟著跪下,有人發出了低低的哭音。

這時,有屬下尋來,康芷離開時,不忘匆匆交待一句:“找人替她們除去身上的鎖鏈!”

另一邊,唐醒點上了一萬騎兵,來到常歲寧面前,拱手道:“節使,可以動身了。”

此處局面已定,留下人手清點戰場即可,他們此時則是要跟隨節使,去追范陽王了。

不,“追”字似乎不大妥當,唐醒遂在心中嚴謹地改口——要去看一看范陽王了。

范陽王此刻正在痛哭流涕。

他帶兩萬兵馬北出洛陽,不過六七十里遠,便遭遇了伏擊阻截。

對方足足有五萬人馬,正是此前紮營於洛陽西邊的淮南道兵馬。

這變故出現的一瞬間,范陽王陡然明白了一件事:那五萬兵馬先前縮短與洛陽的距離,為得根本不是攻打洛陽,而是為了方便就近堵住他北歸的路!

此時的一切,那常歲寧一早就全都算計好了……一環扣一環,將他扣得死死地!

兩軍交戰,范陽王一方敗得幾乎毫無懸念。

兩萬對上五萬,前者在人數上本就不佔優勢,更何況他們先是經歷了一場內鬥,又一路奔逃至此,難免人心渙散而又體力不足。

反觀那五萬淮南道大軍,士氣與力氣俱是壯如牛,好似有使不完的牛勁,衝殺上前時的勁頭,每人都好似能犁上百十畝地……

這源於他們等這個機會實在等了很久——自打抵達之後,就沒撈著機會打上一回仗。

眼看著江都軍在常節使的率領下,先是解救了汴州,又迅速拿下了鄭州與許州,他們心裡這個急啊,每日領飯時都覺得這飯吃得心裡發虛,好似自己是什麼兵圈混子一般。

尤其是光州參軍遊梁,想他臨行之前,他家邵刺史曾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務必幹出點像樣的功績來,好叫節使她另眼相待……但誰承想,每日淨吃飯了!

因此,在接到讓他們向洛陽靠攏的軍令之時,遊梁幾乎是雙眼冒光,立即放下飯碗,起身披甲點兵。

他們按照計劃,密切留意洛陽城的動向,靜伏在此多時。

探查到范陽王大軍靠近的訊息時,大家好似化身夜色中的餓狼,個個眼睛冒著綠光。

奔逃至此的范陽軍,則成了他們眼中的群羊。

遊梁衝殺出去,目標十分明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他必要將這一仗打得漂漂亮亮,要幹就幹個大的,先抓住羊群中最肥的那隻再說!

同樣存此心思的人不再少數,范陽王幾乎成為了眾人哄搶的存在。

待遊梁一手一隻,活捉了范陽王父子之後,范陽軍那本就猶如范陽王腹部肥肉一般鬆垮的軍心徹底告罄。

遊梁等人下令,儘量活捉俘虜,不行濫殺之舉。

死人還得費事掩埋,留下活人才更合算。

邵善同曾“偷偷”向遊梁透露——常節使是要做“大事”的。

做大事,最缺的就是人啊。

願意投降的,直接綁了;不願降的,強行綁了——反正他們帶的麻繩管夠,好幾大車呢。

不管那麼多,先俘虜了再說,想來也沒有他們淮南道教化不了的俘兵。

待到天色將亮時,遊梁讓人清點罷,大致得出一個數目,范陽軍兩萬人,被他們生擒了一萬八千餘。

那些被綁縛住的范陽軍,此刻大多歪坐在地,被三三兩兩地堆放在一起。

一名拿著乾糧和水壺的光州軍,在一堆俘虜旁坐下來,咬了一口乾糧,對那些俘虜道:“……我叫賀大行,回頭若我去忙旁的事了,待回營後,你們記得報我姓名。”

這些人都是他俘虜來的,回頭要按人頭記軍功呢。

那些俘虜們聞言,心情複雜地點頭。

“也不用太喪氣,我們常節使歷來是願意優待俘虜的……”那士兵邊吃邊道:“雖說起初要吃些苦,但只要踏實肯幹,還是有出頭之日的。”

“咱們都是盛人,這世道,跟誰打仗不是打呢?你們說是不?”

“在我們光州,好些人擠破了頭想投軍咧。”

“……”

周圍的俘虜們聽著這話,起初只覺得透著荒誕——本是你死我活的關係,怎還坐著閒聊上了呢?

有一名雙手被綁在身後的范陽武將,歪倒在地上,看著隱隱露白的天際,聽著那光州士兵的絮叨,口中不禁也溢位一聲荒唐的笑音。

但聽著聽著,他莫名竟也覺得心頭安寧了不少。

恍惚間,他回想起一路從范陽殺到洛陽的經歷,竟反倒覺得不真實了。

那士兵的絮叨聲透著市井和家常,身邊枯草葉上靜靜結著寒霜,天光在一點點變亮,一切似乎都在提醒著他,這才是人世間原本的模樣,而非是無休止的、讓人迷失本性的劫掠與殺戮。

有著相同感受的范陽軍皆沉默著,他們大多神情遊離,下意識地看向漸亮的東方。

好一會兒,那歪倒躺著的范陽武將看向那依舊在絮叨計程車兵,隨口問:“你們腰間怎都拿紅線栓著銅錢,是淮南道的風俗麼?”

閒著也是閒著,瞎聊唄。

“這個啊……”那士兵嚥下最後一口噎人的乾糧,“嘿”地一笑,有些心虛地道:“跟江都軍學的,聽說江都軍都有,但他們的是常節使開過光的,我們的……是沒開光的。”

旁邊另一名士兵信誓旦旦道:“但回頭等我們見到了節使,就等同開過光了!”

那名范陽武將嘴角一抽:“……”

那常歲寧是個啥,大銅鏡投生?還是屬金烏的?她到哪兒這光就開到哪兒不成?

這時,一名騎兵報訊而來,高高揚起的聲音裡透出喜意:“報!前方節使率軍將至!”

“節使來了!”

四下頓時譁然喧騰起來,眾將士們紛紛起身。

“都列好隊伍!”遊梁將剩下的半塊乾糧塞進懷裡,急忙指揮:“都給老子站好!”

混日子混了這麼久,可不能讓節使覺得他們軍紀鬆散!

餓困了的范陽王被大軍列隊的動靜驚醒,看向氣氛高漲的四下,不由呆了呆。

即便他不通兵事,頭一回親自帶兵就落了個全軍被人活捉的下場,但他也曉得,眼前淮南道大軍中的這般氣象並不常見。

他們積極列隊,秩序嚴明卻不沉悶,神態敬畏而無惶恐。

被五花大綁的范陽王,躺在同樣被五花大綁的兒子腿上,先是“嘖”了一聲,再又嘆了口氣,喃喃嘀咕道:“這樣得人心,她不打勝仗誰打勝仗啊……”

隨著馬蹄聲漸近,幾乎所有人的視線都望向了東方。

天邊,朝陽探出了一縷金光,但隨著那隊鐵騎出現,無人再顧得上去留意放亮的天光。

數十名淮南道武將,快步迎上前去。

為首的玄披女子收束韁繩之際,他們紛紛抱拳,單膝下跪行禮。

“光州參軍遊梁——”

“申洲參軍卜萬景——”

“……”

他們一一報罷身份,垂首齊聲道:“參見常節使!”

常歲寧將視線從他們身後有序的大軍中收回,利落地躍下馬背,抬起雙手一左一右將為首的兩名參軍虛扶起。

遠處,范陽王蛄蛹著要起身,口中大喊道:“……本王要見常節使,本王要見常節使!”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王雪的十八歲

在逃少女被迫回籠

隱婚摯愛:前夫請放手

蘇檸檬

笨蛋美人的獸世求生大逃殺

付鶴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