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爸親自安排,非常順利,第二天,新增的人就到齊了。

呂玉衡指揮他們,全力生產。

大甕下面火不能熄,大甕不能涼,甕裡不能空。

一環接著一環,不能出現空檔。

生產隊的馬車,也被吳遠中借出來。

生產好的醬油,裝好桶,一車一車朝外拉,換回一把一把的鈔票。

他們很辛苦,也很緊張,現在值夜班,也不怎麼睡覺了,隨時盯著大甕。

即便是這麼辛苦,他們也很高興,乾的都熱火朝天。

收穫帶來的喜悅,可以沖淡任何的疲憊。

雖然現在產量不夠,但吳遠中還是想趁這個機會,把全縣所有的公社都跑上一遍。

讓他們先知道我們青蒲公社有個公社辦醬油廠,生產的醬油物美價廉。

讓他們都嘗一嘗、試一試,為以後擴大產能後,全縣銷售做準備。

所以最近幾天吳遠中一直風塵僕僕的在各公社間來來回回的跑。

跑和很值,也很有效果,他跑到的地方,人家都很感興趣。

他們都留下了吳遠中帶去的樣品,有些公社說可以讓他先送一桶試賣一下。

隨著醬油生產的速度越來越快,原材料也用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快。

吳遠中自然去縣城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

現在縣裡糧食局油脂廠,酒廠都知道了:青蒲公社有一個醬油廠,產量很大,原材料用的非常快。

可能唯一不知道的,就是縣國營醬油廠。

這期間的時候,吳遠中還去找過許書記。

如果哪次呂玉衡感覺這次火侯什麼的都很好,醬油品質非常好的時候,

吳遠中就會讓呂玉衡裝一瓶,自己去縣城的時候帶給許書記。

每次許書記都會推辭:“以後可不能這樣了,你可不能把官路當人情!”

每次,吳遠中也都會笑著說:“你放心,許書記,就是拿來讓你嚐嚐,給我們點指導意見,好讓我們進步。”

吳遠中這話至少有一半是真的:書記當時的支援他還是非常感激的。

只所以說一半是真的,因為吳遠中還有點私心。

不是自己的私心,是對醬油廠的私心:

他擔心萬一哪一天國營醬油廠醒悟了,要掐自己的脖子了、要卡自己的原材料了,自己還能找許書記幫幫忙,說說情。

有時吳遠中到縣城,會趕到下班時間。

往往這個時候,他就會直接把醬油送到許書記家裡去。

如果碰巧又是週末,他會在許書記家裡碰到許書記的女兒許晴晴。

一開始吳遠中不知道,後來才聽許書記說:原來許晴晴也在上高中,不過她不在縣城上,而是在省城上。

她週末的時候,有時會回來。

最初的時候,許晴晴因為聽許書記跟她講過吳遠中事蹟,還是比較欣賞吳遠中的。

但是越來,許晴晴越有點看不起吳遠中。

她看到吳遠中老是來給她爸送禮,就認為吳遠中和那些阿諛奉承、千方百計巴結自己父親的人沒有兩樣。

她就有點不待見吳遠中,每每看到吳遠中來家裡,她要麼不理不睬,要麼冷言冷語。

許書記說過她很多次,她還是不為所動,我行我素。

可能是她聽過吳遠中的事蹟之後,對吳遠中的期待比較高。

認為這樣的人民英雄,只適合高高站起,不適合為米折腰。

現在看到吳遠中也墮落了,她有點失望,有點恨鐵不成鋼吧。

無論她說什麼,吳遠中雖然有時候也很尷尬,但也不是很在意。

他也沒覺得自己做的有什麼丟人,不上臺面的事情。

隨著吳遠去許書記家的次數多了,許晴晴也奇怪的問:

“爸,那個吳遠中,怎麼老是來給你送東西?我沒也沒聽他求你辦過事!”

許書記若有所思的說:“這吳遠中是個辦事的人,我來給我送東西,是感謝,是感激。

“是因為他在醬油廠建立之初,我給了他幫助。

“他是個重感情,懂得感恩的人,你不要老是那樣子對人家。”

許晴晴撇撇嘴說:“我才不信勒,他肯定憋著等哪天求你辦個大事,讓你不好意思拒絕。”

許書記笑著搖搖頭說:“你呀!總是喜歡把人想那麼壞。”

許晴晴還是不臉不服氣的說:“等著看吧!”

醬油廠有條不紊的進行,養豬場也很順利。

吳遠中讓李靜萍在自己不在的時候負責養豬場,這無疑是一個英明的決定。

李靜萍自從擔任了這個小官,非常負責,一點偷懶的思想都沒有了。

做事也比以前更加認真了。

醬油廠的生產和銷售也都趨於穩定,吳遠中來豬場的次數也多了起來。

這次懷孕的有四頭母豬,因為他們之中,只有李嬸以前養過豬,知道母親懷孕的知識。

李嬸雖然知道母豬生豬仔怎麼回事,但她沒有給母豬接生過,也沒在豬生豬仔的時候守過豬圈。

所以吳遠中把所有母豬生豬仔需要注意的事項,都跟李靜萍他們交待好。

這可是牽扯到國家政策,牽扯到上級任務的大事,吳遠中讓他們不能掉以輕心。

只要豬仔生下來是活的,就要保證成活率。

不能因為人為的觀察不仔細,或人為的失誤,造成豬仔的死亡。

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條,吳遠中志得意滿。

都在朝美好的方向發展,都是因為自己和大家的一起努力。

這最是激動人心。

這天,張亮爸找到吳遠中,他問:“豬場裡的母豬還有多久生小豬?”

“快了!咋了?”

張亮爸說:“上面不是有檔案嗎?讓生產隊組織人員,給社員們建豬欄。

“馬上豬仔生下來,就要分下去,好多人家裡還沒有豬欄。

“我就想組織幾個人,把這個事先做起來。”

吳遠中點點頭說:“行。”

很快,生產隊的施工隊就組織起來了。

因為現在地裡活還少,村裡閒人很多。

所以組成了一個大隊,三個小隊,共十三個人。

張亮任大隊長,三個小隊一個是大伯做隊長,還有兩個都是張亮本家的人做隊長。

幹活當然大家都沒什麼意見,反正都有工分拿。

但張亮的職位就不簡單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百年記事

灰狼先生

高手下山,從退婚開始

公子儀

蓋世神醫

狐顏亂語

萌妻養成,腹黑總裁請剋制

林小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