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公聽到楚國大軍兵臨城下的訊息,急忙召集大臣們商量。有的說楚國強大,我們沒有辦法,乾脆投降議和算了。

正著急呢,師叔站出來說:“我們不久前才與齊國盟約了的,齊國知道楚國來攻打我們,一定會來救我們的。我們大家一邊向齊國求救,一邊守衛好城池。”鄭國世子公子華年輕氣盛,說願意率領軍隊迎戰。叔詹說:“我呢支援師叔的意見。不過依照臣的觀察呢,楚兵要不了多久就會退兵的。”

鄭文公說:“這次是楚國的令尹子元親自率領的軍隊,怎麼會輕易退兵啊。”叔詹說:“楚國這次出動的人馬很多,看來公子元是一心想要取勝,得勝後才在國內說得上話。如果一個人很想取得勝利,那麼一定很擔心失敗。楚兵來了,我呢,有計策退兵。”

大家正在商量呢,就有探子來報說“楚國大軍已經突破鄭國防線,一路殺過來了。”大臣堵叔說“楚國來勢洶洶,不如主上暫時躲避一下。”叔詹說:“不用擔心。”他呢使用了一個計策,很象大家熟悉的“空城計”。他派甲士埋伏在城內,把城門開啟,叫膽大的老百姓象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仍然在街上象以前一樣來來往往。

楚國大將鬥御疆前隊人馬到了,看到這個情況,心裡面很疑慮,他呢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你說不攻吧,城池就敞開在那兒,你說攻吧,萬一敵人有詭計怎麼辦。最後他想了想,還是不要冒險的好,於是他在離開城市五里的地方紮營,等待後續的軍隊。

等到子元的大軍到了的時候,鬥御疆就把情況向子元報告,子元也不敢輕敵。他呢爬到高處,向鄭國城市裡面張望。就看到城市裡面旌旗飄揚,士兵嚴整。他看了又看,嘆了口氣說:“鄭國有那麼多良臣勇將,計謀高深,萬一中計打了敗仗就麻煩了。等再查探查探,再做打算吧。”

我們知道作戰講究的是兵貴神速,一鼓作氣,機會稍縱即逝,猶豫中楚國喪失了一次機會。

第二天,後隊王孫游來報告說:“探子報告齊國和魯國兩國的諸侯,親自率領大軍,前來救鄭國了。鬥將軍知道這個訊息,不敢貿然進軍,等待將軍的將令,準備迎敵。”子元聽了,臉色大變,對將領們說:“這下麻煩了,齊國魯國一定會截斷我們的退路,到時候我們腹背受敵,就麻煩了。現在我們攻打鄭國,已經攻打到了這個地方,也算得上全勝了。乾脆退兵吧。”他馬上命令楚兵人銜枚、馬摘鈴,連夜就跑了。子元呢還是有點水平,怕鄭國起兵來追,營帳也沒有拆,大旗仍然迎風飄揚,讓鄭國以為楚兵還在圍城呢。

大軍出了鄭國國界後,子元就喊把鐘敲起來,把得勝鼓也打了起來,一路上唱著歌兒就回來了。

實際上大家已經看出來,這次楚國根本沒有佔著什麼便宜,楚成王熊惲知道子元也僅僅是這種得勝,心裡也覺得彆扭極了,子元自個兒也不好意思。

再說鄭國這邊,叔詹親自到城樓上巡查,他呢很辛苦,一晚上都沒有睡覺。天亮的時候,他看著楚兵營帳對手下說:“楚兵已經跑了,營帳空了。”手下計程車兵覺得奇怪,都不相信。叔詹說:“營帳的大旗是大將所在的地方,那兒一直都是鬧哄哄地,剛才我看見那旗幟上停著很多鳥兒,說明那裡已經沒有人了。我猜想可能是諸侯來救鄭國,他聽到訊息先跑了。”話才剛說完呢,就有士兵來報告說:“諸侯的救兵來了,還沒有到鄭國地界呢,聽說楚兵都跑了,大家就各自回去了。”眾將聽了,這下大家對叔詹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次齊國出兵來救鄭國,從此鄭國對齊國十分感激,不敢再有二心了。

再說子元回到楚國,這次出兵沒有撈到一點兒功勞,反而讓自己威信掃地,但是自個兒還不知道收斂,仍然不把楚成王放在眼裡,到宮殿裡面還是大大咧咧地。一次跑到宮殿裡面文夫人居住的地方,對著鏡子梳妝,恰好大臣鬥廉看見了,就責備他說:“這裡哪是當臣下整理衣冠的地方啊,令尹大人還是退下吧。”子元說:“這是我們家的宮室,關你什麼事情啊。”鬥罐說:“王侯多尊貴的地位,就是兄弟都不能沒有禮節。令尹大人雖然是主上的親人,但是更是臣下,當臣下的到了主上的地方都要下拜,見了主上也要行禮下跪。這兒是主上宮室的地方,況且夫人住在這兒,男女也有別,令尹大人難道不懂嗎?”

子元大怒說:“楚國的國政,都是我掌握著在。你還敢多話。”他呢命令手下把鬥罐抓了起來。

文夫人急忙叫侍從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鬥伯比的公子鬥谷於菟,要他馬上進宮靖難。

鬥谷於菟馬上把這事情秘密告訴了楚成王,楚成王也很聰明,這個時候真是人心可用的關頭啊。楚成王就命令鬥氏一族的鬥梧、鬥御疆及他的兒子鬥班率領甲士把王宮給圍了起來,子元的手下看到勢頭不好,一個二個都跑人了。子元這個時候正摟著宮女要睡覺呢,突然聽到外面喊聲大作,急忙拿著寶劍跑出來,迎頭就遇見鬥班,也拿著寶劍正衝進來。子元就大聲說:“作亂的是你家小子哇?”鬥班說:“我不是作亂,我是來誅殺你這個作亂的逆臣。”說完,就用劍來刺子元,兩個人就在那兒你來我往地打了起來。

打了沒有多久,鬥御疆、鬥梧趕了過來,子元知道打不過了,準備閃人,被鬥班一劍把頭給砍了下來。

大家把鬥廉開梏放了出來,一齊到文夫人寢室外面問安。

第二天,大殿上面,楚成王向大家宣讀了子元的罪狀,把子元全家給滅了門。

畢竟不知楚國後來情況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大明劍指洪荒

落筆執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