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的國君這個時候是楚成王熊惲,他呢任用了一批忠臣良將,很認真地建設國家,有心在諸侯當中爭當霸王。齊桓公幹的幾件事,得到了諸侯的好評,訊息傳到了楚國,楚成王心裡面覺得很不舒服,對令尹說:“齊侯這個人現在名聲這麼好,寡人的名氣還不夠,威嚴呢還不足以震懾敵人。目前的情況下,大家只知道齊國,而不知道我們楚國,寡人心裡覺得這真是一種恥辱啊。”

令尹說:“齊國的基業經營到現在,都三十多年了。當時他以尊奉周王室的名義,諸侯也不好說什麼,還真不好比過他。臣呢認為鄭國是中原的屏障,處在南北之間,大王對中原有心的話,首先要取得鄭國。”

楚成王說:“那麼誰願意替寡人去把鄭國打下來呢?”大夫鬥章回答願意去,楚成王就撥了二百戰車,命鬥章長驅直入鄭國而來。

鄭國這邊一直對楚國很提防,聽說楚國大軍來了,鄭伯急了,就派大夫聃伯率軍守衛城門,又派人向齊國求救。

齊桓公得到報告,心裡說我是盟主呢,當然要救鄭國的。就召集諸侯,準備大軍迎戰楚軍。鬥章得到訊息,擔心打不過,自個兒就退兵了。

退兵訊息傳來,楚成王大怒,就要斬了鬥章。鬥章的兄長叫鬥廉,他呢急忙跑去給鬥章商議,說:“鬥章啊,你太糊塗了,私自退兵可是死罪啊。”鬥章也怕了,雙眼淚水一個勁兒地流,跪下來問哥哥這可怎麼辦啊?

鬥廉呢也是很有計謀的,說:“要想免除罪惡,只有立功這條路了。鄭國看你退兵了,以為你不會再來。這個時候你再悄悄進兵,可以打鄭國一個措手不及。”

兩個人商量好了,鬥章就把軍隊分成兩隊,自己率領前軍先出發,鬥廉率領的後軍作為接應。大軍就悄悄地摸過來。

鬥章的先頭部隊摸進來的時候,恰好遇見聃伯正在邊界閱兵呢,他聽說敵人來了,不知道是哪個地方的敵人來了,急忙把部隊召集起來,接上鬥章的軍隊就是一陣廝殺。打得正在膠著狀態,鬥廉的軍隊也趕了上來,從後面抄了鄭軍的後路。鄭軍前後受敵,聃伯苦戰,被鬥章一鐵簡打翻在地,被活捉了。鬥廉趁機大舉進兵,鄭軍不能抵擋,死傷大半。這一戰,楚軍大勝而回。

鬥章打了勝仗,跑去見楚成王說:“臣回軍是誘惑敵人的,並不是不敢打啊。”楚成王說:“你都把敵人的主將給抓了,沒有什麼罪過了。不過,鄭國還沒有臣服,怎麼還是撤兵了呢?”

鬥廉這一邊回答說:“我們的軍隊人數不夠啊,擔心不能穩勝。”楚成王發怒了,說:“你呢把兵少作為藉口,明明是不敢打嘛。好啊,寡人再給你二百車馬,你再去,如果不能讓鄭國臣服寡人,就不要來見寡人了。”鬥廉說:“臣呢願意兄弟二人一起去,如果不讓鄭國臣服,那就綁了鄭侯來見大王。”

楚成王聽他這麼一說,微微點頭,就以鬥廉為大將,鬥章為副將,戰車四百乘,浩浩蕩蕩殺奔鄭國而來。

鄭國這邊沒有法子,只有又向齊國求救。管仲進言齊桓公說:“主上這麼多年了,救燕國、存魯國、建邢國、封衛國。恩德佈施給老百姓,義氣散播給諸侯。這個時候正是需要諸侯出力的時候。君上救鄭國,不如直接去打楚國。打楚國,諸侯一起合力,楚國就麻煩了。”

齊桓公說:“召集諸侯,這麼大的陣仗,楚國一定有防備啊,有必勝的信心嗎?”管仲說:“蔡國以前得罪了我們齊國,要討伐他的決心已經很久了。蔡國和楚國接壤,現在我們先打蔡國,然後乘機攻打楚國,兵法上說出其不意就是這個道理。”

齊桓公說:“江、黃這兩個國家不服楚國,想臣服我們很久了,這次可以約他們為內應,怎麼樣?”管仲說:“江、黃兩個國家所以存在的原因是一向不敢招惹楚國,如果臣服我們,楚國發怒了,一定會討伐他們,那個時候我們離江、黃二國太遠,要救很困難,不救,道義上又說不過去。再說了,就是中原的諸侯國,都足夠打楚國了,何必在意這兩個小地方,不如婉言謝絕他們。”

齊桓公說:“人家那麼遠來表達這個意思,拒絕別人是不是會傷了他們的心啊。”管仲說:“君上只需要私下和他們定盟,他們有急事時候不忘他們就可以了。”齊桓公聽了,覺得很是妥當,就與江、黃二國訂立了盟約,密謀明年春天伐楚。

江、黃二君又向齊桓公建言先除掉舒國,剪掉楚國的這隻羽毛。齊桓公與徐國有婚姻之好,一向歸附齊國,齊桓公寫了封信給徐國君主,要他攻打舒國,徐國就引兵奇襲舒國,江、黃二國事不關己,徐國很輕鬆打下了舒國,納入了徐國版圖。

魯僖公這邊得到訊息江、黃二國歸附齊國,徐國又打下舒國,他呢就派使者向齊桓公交好。齊桓公很是高興,也與魯國訂下了秘密討伐楚國的約定。

這個時候楚國大軍再次攻打鄭國,鄭文公有點急了,就想向楚國臣服。大夫孔叔說:“齊國對我們一直不錯,如果拋棄齊國,投向楚國,在道義上是說不過去的,還是向齊國求救吧。”齊國得到鄭國求救訊息,就把合圍楚國的計謀告訴了鄭文公,要鄭國堅守,一邊約定宋國、魯國、陳國、衛國、曹國、許國。大軍名義上討伐蔡國,暗地裡一鼓作氣拿下楚國。

這一年是周惠王十三年春天,齊桓公上朝,大家朝賀過後,開始商量怎麼打蔡國。決定以管仲為大將,率領隰朋、賓須無、鮑叔牙、公子開方、豎貂等為將軍,戰車三百乘、甲兵一萬餘人,分隊出發。

古時候打仗都要佔卦,看下是不是良辰吉日,太史佔了個卦,說七天後出兵很吉祥。

七天後,豎貂率領一支人馬悄悄地摸向蔡國,其餘人馬再分次趕來。

蔡侯依仗有楚國撐腰,哪裡有什麼防備啊。等到齊國軍隊到了,才急忙整理軍隊迎戰。

豎貂在城下,因為兵精糧足,豎貂在城下耀武揚威,命令攻城,一直打到天黑盡了才收兵。蔡國國君蔡穆公在城樓上認出了攻城的將軍是豎貂,以前這個豎貂在齊國伏侍過蔡侯的夫人,知道這個人的人格不怎麼樣,屬於貪財的一類人。蔡穆公晚上就派人送了很多金銀珠寶去賄賂他,向叫他手下留點情面。

豎貂果然是個貪財的人,接受了禮物,就把齊桓公集合七路諸侯,先打蔡國,最後主要是討伐楚國的計謀都給蔡穆公派來的使者說了。他還說,希望蔡侯快跑,不然諸侯大軍一到,蔡國會被夷為平地。

蔡穆公接到報告,大吃一驚,嚇得連夜跑了。一路跑到楚國,老百姓看自己家的主人都跑了,整個國家一下子就亂了。

蔡侯一跑,豎貂以為自己打跑了蔡侯,就派人向齊桓公報信,以為自己立了大功。

畢竟不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諜戰迷霧

南宮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