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蔡侯慌慌張張地跑到楚國,向楚成王說了齊國的計謀。楚成王一聽,心裡面咯噔一下,馬上就命令準備守衛,另外傳命鬥章的軍隊立刻回軍。

齊桓公這邊呢,沒有幾天,大軍就到了上蔡這個地方,七路諸侯大軍也陸續到了,軍隊聲勢壯大。

這七路大軍分別是:宋桓公御說,魯僖公申,陳宣公杵臼,衛文公毀,鄭文公捷,曹昭公班,許穆公新臣。加上齊桓公小白,一共是八位諸侯。

七國大軍,浩浩蕩蕩地就往楚地而來。到了楚國邊境,路邊站了一個人,問:“來的是齊侯嗎?楚國已經命我這個使臣在這裡等了很久了。”這個人叫屈完,楚成王叫他在這裡等齊桓公呢。

齊桓公很奇怪:“楚人怎麼知道我要來啊?”管仲說:“一定是有人洩露了訊息。現在他派使者來,一定有話說,我呢狠狠地責備他,羞辱他,讓他們不戰而降。”

管仲說了,就坐著馬車出來了,與屈完見面,禮節性地打了個招呼。屈完說:“我們的君上派我來給各位諸侯問候一下,齊國和楚國各自都很安分,齊國在北海那邊,楚國在南海這邊,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不知道為什麼齊侯到了我們楚地呢?”

管仲說“當年我們的主上封在齊國,是輔助周王室的意思。地位很尊貴。自從周室遷到東邊,我們君上奉了周室的王命號召天下。你們楚國應該每年上貢,但是現在不上貢了,所以我們代表王室來討伐你們。”屈完說:“周王室已經失去了天下的人心,朝綱都荒廢了,天下都知道這個道理,何況楚國。”說完,也不理會管仲,屈完自個兒就駕車直接走了。

管仲對齊桓公覆命說:“楚人很倔強,不用兵可能不服。”於是傳令八國大軍一同進發,大軍直指陘山,這裡離漢水也不遠了,號令下來,安營紮寨。

諸侯問管仲:“大軍已經深入到這個地方了,只需要決一死戰,為什麼要停下來呢?”管仲說:“楚國既然派了使者,說明他們一定有準備的,倉促交戰,沒有迴旋的地步了。現在我們駐紮在這裡,好好地觀察。我們兵多糧足,楚國一定會懼怕我們,他們還會派使者來,到時候我們再讓他臣服我們。”諸侯聽了,覺得意義不是很大,大家就在那裡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楚成王這邊呢拜了斗子文為大將,率領大軍,駐紮在漢南這邊,就等諸侯來進攻。有訊息報告說“八國的軍隊,駐紮在陘山。”斗子文聽了,就說:“這個管仲確實是個懂兵的主兒,不輕易出戰。現在八國大軍這麼多,不繼續進兵,他一定有計謀出來。目前最好再派使者去探聽下虛實。”楚成王問:“誰人可以出使啊?”子文說:“屈完不是和他們打過交道嗎?現在還是派他去比較好。”

屈完向楚成王啟奏說:“之前呢我都去過了,如果是要和齊國講和,我可以去,如果是交戰的話,我看還是派其他人去吧。”楚成王說:“這次你去呢,看情況吧,是戰是和你決定了就是了,寡人給你這個權利。”屈完聽了,就答應再去齊營。

屈完到了齊軍大營,請求面見齊侯,管仲說:“這次楚使再來,肯定是請求盟約了。”引屈完面見齊桓公。

屈完說:“我們主上因為沒有按時上貢的原因,招致齊國等諸侯的聲討,我們主上已經知道過錯了。如果齊國能夠軍隊退上一退,給我們一點薄面,我們君上怎麼敢不聽命啊?”齊桓公說:“大夫能夠輔佐好你們的國君,我還是很讚揚的,其他要求沒有什麼,寡人答應你了。”屈完再次拜謝齊桓公回楚國覆命。

回到楚國,屈完對楚成王說;“臣呢已經和齊侯約定他們退兵,我們按時繳納歲貢,君上不要失信啊?”才說完,楚兵來報信說:“八國兵馬,拔寨走了。”

楚成王說再探,又來報告說:“八國已經退了三十里,駐紮在召陵那裡了。”楚成王說:“看來齊國還是畏懼我們。”他呢就想毀約,不想歲貢了。

子文說:“八國這麼多的君主,都知道不失信於我們的一個使者,君上怎麼可以失信於這麼多諸侯呢?”楚成王聽了,也不好說什麼,是啊,信譽多重要,算了,傳令犒賞八國軍隊,決定以後每年向周王室進貢,又派屈完再次到齊國致謝。

齊桓公聽說屈完又來了,虛榮心爆發了,想表示自己多麼的強大,就把各國的諸侯軍馬集合起來,明盔亮甲,形成一個威風強大的姿態。

話說屈完奉命就來了,賓主照例寒暄了幾句,齊桓公就笑眯眯地問屈完:“大夫,你對我們中原的將士們看法怎麼樣啊?”屈完說:“臣呢一直居住在南邊,沒有親眼看到中原的威儀,很想看一看。”

齊桓公就同屈完一起登上高臺,就看見各國的軍隊,那個人馬強盛啊,綿延十里都是甲士,中軍齊國大鼓一響,其他七國也跟著一起敲鼓,聲音震天動地。

齊桓公對屈完說:“寡人有這些軍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屈完鞠了個躬說:“君上啊,君上之所以在中原威名顯赫,主要是以德取勝,宣揚周室的威望,撫卹黎民百姓,不是靠武力。楚國雖然弱小,但是城市有方城、河水有漢水,池深城厚,就算是百萬大軍,也不是想征服就可以征服的。”

齊桓公聽了,感覺自己也確實太浮誇了,心裡面也有點慚愧,對屈完說:“大夫真是楚國的良臣啊,寡人就與你們國家修好,就像以前的楚國和齊國一樣。怎麼樣?”屈完說:“主上這麼英明,是江山社稷的福分。我們楚國能夠被齊國接納,還有什麼可以奢求的呢,當然願意和齊國合盟了。”齊桓公聽了,高高高興興地款待屈完,當晚大吃一頓。留宿營中。

第二天,齊桓公舉行了儀式,從今齊楚和好。八國軍隊立刻班師。

回軍途中,鮑叔牙很憂慮,對管仲說:“楚國的罪名是自封為王,現在怎麼輕易的就放過了他們。”管仲說:“楚國的名號已經過了三世了,如果要革除他的名號,一定會刀兵相見,到時候兵災一開,不知道會打多少年,目前這種情況,至少也算是討伐了他的罪過,也在諸侯面前說得過去,報告給周天子,也可以免除刀兵之災,也算是一件功勞嘛。”

鮑叔牙聽了,也不好說什麼,只有暗自嘆氣。

齊兵退後,之後的很多年,楚國一樣的騷擾中原,時機一過,齊國再也沒有機會集合天下諸侯來討伐楚國了。這是後話了。

且不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帝薦

是俊宇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