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晉獻公就召集大臣在朝堂上商量國家大事,大臣狐突很久都沒有出門了,裡克呢因為腳摔傷了在家養傷,丕鄭父因為其他原因也沒有上朝。其他大臣呢就都到了。

晉獻公說:“我那個兒子申生,有逆謀的大罪。”然後就開始數落太子的不是,大臣們都知道晉獻公實際上早就不喜歡太子的原因,大家在那裡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只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尷尬了一陣子,東關五站出來說:“太子這個樣子,荒淫無道。我這個當臣子的願意替君上去討伐他。”

好啊,有大臣願意接手,晉獻公立即就答應了,他以東關五為大將,梁五為副將,戰車二百乘,浩浩蕩蕩地就奔向曲沃而來。

大臣狐突雖然長期不出門,但是對於朝廷的事情還是有自己耳目的,討伐太子的事情他也知道了。就派人悄悄地先去了曲沃,把這件事情告訴太子申生。

這可不是小事,申生急忙召太傅杜原款問問這是怎麼回事兒啊。杜原款說:“公子送的豬肉,放在宮裡都有六天之多了,很明顯是宮中有人下毒啊,朝廷的大臣怎麼不清楚這個道理的呢。公子沒有必要束手就擒。”

申生說:“唉,君上心情不好,飲食不佳,所以我送上豬肉,現在我根本沒有辦法分辨這件事情。如果就算辨明瞭這件事情,君上袒護驪姬,也一定不會降罪給驪姬,反而讓君上傷心。左右都不是,乾脆我就死了算了。”

杜原款說:“公子怎麼有這樣的想法呢。現在分辯不清,不如先逃亡到其他國家去,以後再說嘛。”

申生說:“我是因為弒父這個罪名逃跑的,別人會怎麼看我。如果事情說清楚是父親的不對,這畢竟是家裡面的事情,會讓諸侯恥笑的。在家不能好好生活,外出又被諸侯不容。我聽說,仁義的人不會反對自己的君主,有智慧的人不願意受困於一個地方,勇敢的人是不會為了性命而逃跑,算了吧。”

於是申生就覆信給狐突,說自己有罪,不敢貪生怕死,現在君上老了,我的兄弟也不多,正是國家有難的時候,大夫你呢要多多的為國家付出,申生死了,也會感激大夫的。

寫完了信,申生就向都城方向拜了拜,自個兒上吊死了。可憐一代賢良的公子,一轉眼就化為了雲煙。

申生自盡的第二天,東關五的大軍到了,得到申生死去的訊息,就把杜原款關了起來,報告晉獻公。

晉獻公想要杜原款證實太子申生的罪行,哪裡知道杜原款大呼冤枉,他說:“太子身死,但是老臣沒有跟著去死的原因,正是要說明太子的冤枉啊。太子送的豬肉,放在宮裡都六天了,如果有毒還看不出來嗎?”驪姬聽到杜原款這樣說,在屏風後大喊:“杜原款輔導太子無功,還不快快處死?”

晉獻公對驪姬言聽計從,馬上就叫武士用銅錘敲碎了杜原款腦袋,看的那些大臣一個個悄悄流眼淚。

申生死了,但是後續的事情還是沒有完。因為公子重耳、夷吾是一個母親生的,他們還在,多少還是隱患啊。

驪姬到了半夜時候,又在晉獻公耳朵邊說:“申生獲罪死了,但是他的兩個兄弟認為是我的原因,他們和申生是一起的,每天就在那裡整訓兵士,想要找機會到都城來殺了妾身。君上可要小心啊。”

自己的兒子個個都不聽話?晉獻公心裡也挺不是滋味的,他寵愛驪姬,太相信驪姬了。但是心裡面還是不覺得自己的兒子會個個都背叛自己。

第二天上朝,就有人報告說:“公子重耳、夷吾本來要來覲見陛下的,都到了關外,聽說申生死了,就跑回各自的封地去了。”

心裡沒有鬼怎麼會跑呢,晉獻公就相信了驪姬昨晚吹的風。就叫勃鞮帶領人馬到蒲地去,捉拿公子重耳。賈華帶兵到屈地,捉拿公子夷吾。

大臣狐突也知道了這件事,他把兒子狐偃叫到身邊,說:“我看公子重耳這個人,長得來身材偉岸、兩眼炯炯有神,一直以來都有很高的名氣,今後這個人一定會成大事。現在呢太子申生死了,按理說就應該是他以後繼位了。你呢就到重耳那裡去,幫助他逃脫這次的險境。你哥哥狐毛在蒲地,你們一起去輔助他,看時機再幹大事。”

狐偃聽了父親的話,一下也不停留,天色還很晚呢,他一點都不耽擱,就來見重耳。

重耳聽了,嚇了一跳,就把狐毛也叫來一起商量。決定還是先逃命。

這個時候,勃鞮軍隊都殺到城外了,重耳在狐偃、狐毛兩兄弟的保護下,從後花園翻牆。勃鞮恰好追到,一劍就向重耳身上砍去,重耳在狐偃、狐毛的幫助之下,翻過了牆頭,勃鞮只劃下了重耳衣服上的一塊布,他拿著這塊布回去覆命了。

重耳三人急忙就投奔翟國去了。

再說翟國國君之前做了夢,夢見一條蒼龍盤踞在城頭上。聽說重耳來投奔他,他早就知道重耳的賢明,而且也知道晉獻公寵愛驪姬,搞得晉國亂七八糟地,就很高興的迎接重耳入城。

這個時候,外面又有一路人馬過來。大家以為是追兵到了。城樓上一問,原來是晉國大臣趙衰來投,趙衰呢是晉國大夫趙威的弟弟趙衰,跟著來的有胥臣、魏犨、狐射姑、顛頡、介子推、先軫等人,都是當世有名的人,個個都願意給重耳效勞。等了一會兒,壺叔等十來個人也來投奔重耳。

重耳見了,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吃驚地說:“大家在朝廷都好好的,為什麼都到了這兒了啊。”

趙衰等人說:“我們的君上失德,寵愛妖姬,殺了太子,晉國早晚一定會大亂的。我們一直以來敬仰公子,知道公子寬仁下士,所以都要投奔公子,為公子效勞。”

翟君把大家都接進了城裡,大家互相見面,都流了淚。重耳哭著說:“大家能夠同心協力幫助我,就象給了我重生的骨肉,我就是死也忘不了大家的恩德啊。”

魏犨站上前,舉起手臂說:“公子住在蒲地多年,大家都願意為公子去死。現在我們率領蒲人,再借助戎狄的力量,大家殺向都城。朝廷裡面早就積怨很深了,一定會有支援我們的,到時候除掉君上身邊的邪惡,安定人心,比到處流浪好到哪裡去了。”

重耳說:“先生說的話雖然有道理,但是要反對我自己的父親,還不是我們這些逃亡的人能夠做出來的啊。”

魏犨是一個有勇但是無謀的人,他呢一腔熱血,見重耳沒有同意自己的意見,非常氣憤,氣得咬牙切齒地,跳著腳說:“公子這麼怕驪姬,什麼時候才可以成大事啊?”

狐偃安慰了下魏犨說:“這個哪裡是公子畏懼驪姬啊,只是公子擔心出兵的理由。沒有道理就去擾亂自己的君上,在禮制上是有問題的。”

魏犨聽了,沉默了下去,也是道理啊。他就沒有再說什麼了。

我們再說重耳這個人,從小呢就很謙卑,禮賢下士。他呢象尊重自己父親一樣尊重狐偃,禮貌地向趙衰學習,只要是朝野知名的人,他都樂意結交。這次逃亡,吸引了很多人來投奔他。

再說另外一個居住在屈地的公子夷吾,得到大夫郤芮、虢射等人來投奔,訊息說賈華的兵馬早上就出發準備來捉拿他了,估計晚上就到。

夷吾馬上就安排自己計程車兵歸攏,堅守城池。賈華軍隊到了,他呢本來也不想一定要把夷吾捉拿的意思,安排士兵慢吞吞地圍城,一邊派人悄悄地進城去見了夷吾,說:“公子還是早點跑吧,不然後面大軍到了,怎麼守得住啊。”

夷吾找來大夫郤芮商量,說:“我的哥哥在翟國,不然我們也去翟國,怎麼樣啊?”郤芮說:“君上捉拿兩位公子的藉口是兩位公子是同謀,如果去了翟地匯合,給人的口實就是兩位公子確實是有同謀的嫌疑的。而且晉兵很快就會去翟國,那邊也危險。我看啊,梁挨著秦國,如今的秦國,兵力漸漸地強盛起來了,而且秦國和晉國也是婚姻之國。等君上百年之後呢,公子可以藉助秦國的力量在說迴歸的事情。”夷吾聽了,是個道理啊,於是他就帶領大家投奔梁國去了。

賈華看夷吾跑了,他呢也虛張聲勢地追了一陣子,然後收兵回來,說:“夷吾跑得太快了,投奔梁國去了,沒有追上。”

晉獻公聽了,這個暴怒啊,說:“兩個人,你們一個都沒有抓到,是怎麼用兵的啊。”他就喊人準備把賈華給砍了。

丕鄭父趕緊站出來說:“君上啊,以前是君上叫的兩個公子守衛兩個地方,長期以來,養成了自己的軍隊,所以他有他的準備,不是一下子可以搞定的。這個不是制賈華罪名的理由啊。”

梁五也站出來說:“夷吾這個人是個庸才,沒有什麼可以擔憂的。就是重耳,一直以來都有點名氣,很多人都跟從他。而且他跑到了翟地,翟國和我們晉國是有仇的,不討伐翟國,捉拿到重耳,就有很大的後患。”

晉獻公聽了,就放了賈華,整頓軍隊,殺奔翟國而來。

翟國這邊也有了準備,兩國軍隊在採桑這個地方就對上了,雙方你也吃不了我,我也吃不了你,一下子就成了膠著狀態。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大家都耗不起。丕鄭父就象晉獻公進言說:“做父親的和做兒子的,絕對沒有輕易斷絕恩情的道理。現在兩位公子的反叛的行為還不明顯,兩個公子都是逃跑,沒有必要一定要追到來殺掉。殺了又有多大的意思呢?再說,對於翟國,一下子也不可能一定可以打贏的可能,反而讓我們晉國計程車兵和國家疲勞,造成其他國家笑話我們。”

晉獻公呢過了幾天,心情也沒有那麼急迫了,聽丕鄭父這樣說,也就稍微有點回心轉意。就命令軍隊撤軍。

晉獻公又擔心其他公子同情重耳、夷吾,懷疑他們是重耳、夷吾一黨,以後會對奚齊不利,就把公子們全部驅逐出去,晉國的那些王公大臣都不敢收留。晉國朝廷上下,大家都只有嘆息的份兒,很多大臣看晉國沒有多大希望,稱病告老還鄉的多了起來。

這年9月,秋天到了,晉獻公要去葵丘參加諸侯的大會,哪裡知道走到半路就得了病,回到晉國,以為沒有多大問題,養養就好了,結果一天天病情嚴重了下來。

畢竟不知晉獻公生命如何?請看下回複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帝薦

是俊宇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