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是周襄王元年,晉獻公二十六年,獻公已經做了二十六年晉國的君上了,他的壽命也走到了盡頭,在宮中一天一天地衰弱下去。

驪姬也知道晉獻公也快完了,她在晉獻公病床前哭得那個可憐啊,說:“君上啊,你驅逐了你的那些兒子,一片好心立了奚齊為太子,萬一你有什麼意外,奚齊年幼,我呢又只是個女人,你的那些公子趁機糾結到一起回來,我們可怎麼辦啊?”晉獻公的大限也到了,跟著一起流淚,他說:“大夫荀息呢,是個忠臣,有什麼事情可以問他。”然後他把荀息叫進了宮裡,他病得很重了,說話的聲音也很小,拉著荀息的手向他託付後事,要荀息好好地輔佐奚齊。荀息看晉獻公這個樣子,喉嚨也哽咽了,他流著淚說,我一定好好輔佐太子,要晉獻公放心。

交代了後事,沒有幾天,晉獻公就駕崩了。奚齊繼位,當了晉侯,拜荀息為上卿,梁五、東關五為左右司馬,在軍隊中做好了警備,防止出現意外。奚齊這個時候才十一歲,就把國家大事都託付給了荀息。

奚齊要當晉侯,朝廷裡面的大臣明裡不說什麼,但是很多人暗地裡是不舒服的。大臣裡克和丕鄭父就一起去荀息那裡去看荀息的想法。裡克說:“主上駕崩了,公子重耳、夷吾在外,大人是國家的重臣,不迎接長公子繼位,為什麼要立那個婦人的兒子為主呢。這樣做不能讓大家信服啊。再說三個公子那邊的勢力,怨恨奚齊母子很久了,別說什麼君上還在的原因。現在主上不在了,一定會有作為的。在外有秦國和翟國幫助他們,加上國內的民心,到時候大人如何面對啊?”荀息說:“我呢受了先君的拜託。奚齊就是我的主上了,再沒有其他的人。如果萬一力不從心,我只有以死來告慰先君。”丕鄭父說:“死有什麼用處呢?還不如隨大勢好些。”荀息說:“我活在晉國的根本就是靠著忠義而生存,雖然對我個人沒有好處,但是既然答應了先君,我怎麼可以食言呢。”

兩個人在三進行了勸告,荀息好像就是鐵石心腸,始終不改自己的想法。裡克、丕鄭父也不好說什麼,就告辭出來了。

裡克對丕鄭父說:“這個荀息,大家因為同僚一場的關係,直接給他說明了,哪裡知道他這麼不通情理。”丕鄭父說:“他要支援奚齊,我們支援重耳,大家各為其主,我們按照我們的辦法做就是了。”

裡克和丕鄭父在晉國還是根深葉茂,勢力不小。他們兩個人就商量了一個辦法,趁奚齊還在喪期的時候,悄悄埋伏了心腹的甲士在停放晉獻公靈柩的地方,看到奚齊出現的時候一起跑出來亂刀砍向奚齊,這個時候優施在場,趕緊來救奚齊,被甲士們連同奚齊一起給殺了。

荀息聽說事變,大驚失色,他率領人馬趕到現場,立即拿下了那些甲士,他撫摸著奚齊的屍體慟哭著說:“我得了先君的囑託託孤,沒有保護好太子,是我的罪過啊。君上啊,我隨你而來了。”說完了,就要碰柱子尋短見。

驪姬等人急忙把他救下來,說:“君上的靈柩還放在這裡,現在情況都夠亂了,奚齊雖然死了,他的弟弟卓子還在,還可以輔佐他啊,這樣也不會辜負了先君。”

這個卓子是晉獻公另外一個妃子生的孩子,也是君上的公子。這個妃子是驪姬的妹妹。

荀息這下才回過神來,他命令手下把兇手全部正法。召集朝廷大臣全部集合,說明了情況,就準備立九歲的卓子為主。

這件弒君的大事,普通人可是不敢做的。梁五對荀息說:“太子的死,肯定四里克、丕鄭父為了報先太子的仇乾的這件事。請大人派兵捉拿這兩個人。”

荀息擺了擺手說:“裡克和丕鄭父,在晉國是幾朝元老了,朝廷上下一半的大夫都是他們的門下,弄不好會出大事。不如暫且不管,等今後國家安定,對外結交,將他們的勢力慢慢消散,有機會在對付他們。這樣才行。”梁五聽了,不好再勸,就退了下來。

他下來找到東關五說:“荀息這個人啊,有忠心但是缺乏謀略,做事情拖泥帶水,不要指望他能迅速解決裡克和丕鄭父的勢力。裡克和丕鄭父雖然是一黨,但是裡克主要是因為先太子緣故結怨的,可以先除掉裡克,然後丕鄭父也就心灰意冷,他也不會那麼積極反對了。”東關五說:“那麼具體怎麼做呢?”

梁五說:“我們可以等發喪期間,派一個厲害的甲士埋伏在東門,等他們送葬的時候,一下子就把他們幹掉就行了,多省事啊。”東關五說:“是個好辦法,我有一個門客叫做屠岸夷的,力大無窮,負重千斤走路都象飛的一樣。這個人給他重金,一定會幹好這件事情的。”商量好了,就把計劃告訴了屠岸夷。

屠岸夷和大夫騅遄比較好,就把這件任務告訴了騅遄,想聽聽他的意見。騅遄說:“先太子申生死得多冤枉啊,晉國的人哪個不知道呢?現在裡克和丕鄭父要殲滅驪姬那些人,迎接公子重耳回來,這是一件非常有大義的事情。你卻要謀害裡克、丕鄭父兩位大夫,你是想被老百姓唾罵嗎?”

屠岸夷說:“我可不想做啊。那就算了,我去把這件事推了。”騅遄說:“萬萬不可啊,你不去做,他們會找另外的人去做,你不如假裝答應他們,然後和裡克、丕鄭父一道趁機反戈對付奸黨。我們有迎立重耳的功勞,大家也不失去富貴,這樣多好啊。”屠岸夷聽了,說:“大夫說得對極了。”兩個人就在那裡對天發誓,悄悄定下了約定。

接著騅遄就把訊息向裡克和丕鄭父說了。裡克和丕鄭父就做好了準備,安排好甲士,約定送葬的那一天大家起事。

到了送葬的這天,裡克說,我呢生病了,走路走不動了,沒有辦法參加先君的葬禮。屠岸夷對東關五說:“大臣們都去送葬,只有裡克去不了,這是上天要我們趁機對付他啊。請司馬給我三百甲士,我去把裡克的宅院包圍起來,然後一舉把他解決了。”

東關五很高興,這可是個機會,就撥了甲士三百給屠岸夷使用,屠岸夷拿著這三百甲士,假裝去包圍裡克的住所。

裡克呢就把訊息故意洩露給荀息,荀息接到訊息,自個兒吃了一驚,就問東關五這是怎麼回事呢?東關五說:“我呢聽說裡克要趁送葬的時候作亂,我和梁五已經派人把他包圍起來了。這個事情做好了,也是大夫的功勞。萬一沒有做好,也不會連累大夫。”晉國接連死了兩個國君,亂成了這樣,作為顧命大臣的荀息這個時候也是心都亂了。也不好反對,自己就擁立卓子在朝廷上,等著事情的發展。

再說東關五率軍到達東市,路上就遇見了屠岸夷,屠岸夷假裝說有事彙報,引得東關五下馬,然後拉著東關五的胳膊,一刀就結果了東關五的性命。

屠岸夷大聲說:“奸臣們禍亂超綱,我們是為了晉國的未來,我們擁護公子重耳為主。”重耳在晉國的名聲非常好,大家本來對朝廷的烏煙瘴氣都是敢怒不敢亂說話,聽說擁護的是重耳,大家都支援。山呼海嘯的歡呼聲震耳欲聾。

殺掉東關五,大軍就直奔朝廷而去。這時荀息在朝廷上正等著東關五等人的訊息呢。

畢竟不知晉國後續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大明劍指洪荒

落筆執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