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奚是虞國人,在他三十多歲的時候,娶了個姓杜的當老婆。家裡面呢不富裕,很窮困。百里奚呢就想出門去外面的世界闖一闖,但是他又放心不下自己的妻子。

杜氏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對他說:“相公你是一個很有才幹的人,我聽說好男兒有志在於天下,怎麼可以因為家庭的緣故把你的抱負放棄了呢?為妻的沒有什麼本事,但是養活自己,照顧好家庭還是可以的。相公出外闖蕩就不用擔心家裡面了。”

百里奚聽了,心裡挺感動的,我百里奚哪裡來的福氣啊,能夠娶到這樣的好妻子。他呢就決定出去闖闖,看可以當個一官半職不。

杜氏把家裡唯一的一隻老母雞宰了,親自下廚給百里奚做了一頓好的,百里奚飽餐一頓就出門了。

他先後到了宋國、齊國等國家,那個時候你才幹再高,朝堂裡面沒有熟悉的人,朝廷也不知道,沒有人推薦,百里奚在這兩個地方都沒有得到錄用。

沒有資金來源,沒有吃的,很快在齊國的時候百里奚一下子陷進窮困潦倒的地步。只有靠沿路乞討,一邊看有沒有機會得到賞識。

在齊國的郅這個地方,一個叫蹇叔的人遇見了他,兩個人聊了一會兒,兩個人談得很投機,就有相見恨晚的意思。這個蹇叔也是個很厲害的人,後來成為了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兩個人談得來越來越興奮,互相認為是知己,兩個人在那裡結拜為兄弟,蹇叔大一歲,是哥哥,百里奚當了弟弟。

在郅地安頓期間,百里奚因為是農家出生,主要就是幫人養牛,這樣來獲得一些報酬,在生活上能逐漸過得起去了。平常的生活,枯燥的日子怎麼可以安頓得下百里奚那顆躁動的心啊。

於是他就去了周天子哪兒,天子問他有什麼能力,因為他會養牛,周朝的子頹就想把百里奚當做自己的家臣。一個有才幹的人,拿來作為家臣,覺得沒有什麼出息,呆了一會兒百里奚又離開了。

離開了家鄉那麼久,也沒有什麼成就,百里奚就想回虞國去。蹇叔說:“我呢在虞國有一個好朋友叫宮之奇,在朝廷也算是個人物,我給他說說,可以向虞君推薦你,到虞國做官沒有問題。”

蹇叔就帶著百里奚到了虞國,百里奚先回家,結果因為家庭貧困,百里奚的夫人一家也流離失所,不知道去哪裡了。

在虞國見到了宮之奇,在宮之奇的推薦下,虞公拜百里奚為中大夫。君臣相見結束後回到寓所,蹇叔對百里奚說:“我看虞公這個人,太過於普通,沒有自己的主見。並不是一個值得託付的主人。”百里奚說:“我都這麼困難了,就像魚兒在陸地上炙烤。現在能夠得到虞公的賞識,我還有什麼奢望的呢。”蹇叔勸了勸,見百里奚已經做了決定,也不好說什麼,一個人就走了。

等到虞、虢二國被滅掉後,百里奚說:“我已經算是個不夠聰明的人了,但是還是至少做個忠臣吧。”他就一直跟著虞公。

今天,秦國來提親,晉獻公聽了舟之僑的建議,就要百里奚去當送親的使者。

百里奚哪裡願意去送親啊,他嘆了口氣說:“我是一個胸有抱負的人,沒有遇見開明的君主,不能施展自己的志向。現在我老了,還叫我去送親,真是侮辱人啊。”

在送親的半路上,瞧了個機會,百里奚一溜煙兒就跑了。

他跑到宋國,結果道路不夠通暢,他就向楚國跑去,在楚國的宛城城外,被城外的獵人抓到了,獵人們以為他是奸細,就把他綁了起來,他急了,分辯說:“我是虞國人,我們國家被晉國滅掉了,我逃跑到了這裡,不是奸細啊。”那些獵人看他也不象說謊,就問他:“你不是奸細,那麼會做什麼呢?”百里奚說:“我會養牛。”獵人們就留下他在農村餵牛。

百里奚呢確實養牛有一手,在他的精心飼養下,那些牛兒被他養得膘肥體厚。獵人們說:“你這個人還真有點本事呢。”大家就把他推薦給楚王。楚王也挺感興趣地,就問百里奚:“先生啊,這個養牛有什麼訣竅沒有呢?”

百里奚說:“這個養牛啊,還是需要了解牛的需要,要做到人和牛的共通性。自己也要用心,把牛當成自己的夥伴。這樣的話,牛就養得肥了。”楚王聽了,哈哈大笑,:“你這個和養馬是一個道理啊。”楚王就讓百里奚做了圉人,圉人就是養馬的官員。不要小看這個官職,古時候,馬匹對國家太重要了。以前秦國的祖先對周王室有功,封在西邊,主要工作就是給周王室養馬。後來,秦國一天天壯大起來。小說《西遊記》裡面孫悟空在天空封的官職叫弼馬溫,這個也是養馬的。百里奚接受了這個官職,就在南海那兒養馬。

再說晉國的送親隊伍到了秦國,秦穆公見送親的名單裡面有百里奚的名字,但是卻沒有看到這個人,就問這個人怎麼不見了呢。公子縶說:“這個人呢以前是虞國的臣子,估計是半路上跑了。”秦穆公又問:“百里奚這個人怎麼樣呢?”大臣公孫枝說:“這個人不一般,挺有才能的。”於是他就把百里奚在虞國對待虞國國君如何如何講了一遍,說知道虞公不聽諫言,他不去諫言,這是百里奚的智慧。虞國滅亡了,他還是一直跟著虞公,不當晉國的臣子,這個是百里奚的忠誠。這個人是有經略世事的大才能,只是沒有遇到名主罷了。

秦穆公聽了,來了興趣,就問:“怎麼樣才可以得到這個人呢?”公孫枝說:“我聽說百里奚的妻子流亡在楚國,可以去尋訪她。至於百里奚,楚王肯定知道他是有才的人,一定會任用他。我們只能採取因為百里奚是送親人,半路逃走,我們用重金向楚王贖取的方式。這樣楚王也放不下面子,一般來說就會送還給我們了。”

秦穆公聽了,按照公孫枝的計策,派人拿了五張羊皮去見楚王,說:“我們國家有一個低賤的臣子叫百里奚的,逃跑到了楚國上國,我們的君上要處罰這個逃跑的臣子。現在呢,向上國進獻五張羊皮,懇請楚王把他交回給我們,那麼秦國萬分感激。”

楚王擔心不放的話,會惹秦國不高興,影響兩國關係就不好了。就命令東海人把百里奚綁了,裝在籠子裡交給秦國使者。

百里奚和東海人處得不錯,東海人接到任務,以為秦人會殺了他,就在那裡落淚。百里奚笑著說:“大家不要擔心,我聽說秦王是一個有志向的君主,他怎麼會因為一個送親的人跑了,卻急於去抓回來呢,一定是想任用這個人。我這一去,大的可能是富貴來了。”東海人聽了,心裡面就好過了一點。於是就送百里奚上路。

將要到達秦國地界的時候,秦國給了百里奚很大的禮儀,秦穆公特意派了公孫枝來接,從籠子裡把百里奚就放了出來。

秦穆公問百里奚:“先生今年多大年紀了啊?”百里奚說:“七十歲了。”

秦穆公聽了嘆口氣說:“可惜先生年齡大了。”

百里奚說:“如果叫百里奚去追逐野兔,射殺飛鳥,確實老了。但是叫百里奚談論國家大事,為君上出謀劃策,還很年輕。當年姜子牙八十歲了還在渭水釣魚,文王因為他的才能拜他為尚父,後來就有了周王室的天下。今天臣下遇見君上,比姜子牙還早了十年呢。”

秦穆公聽了,心裡一陣激動,說得有道理嘛,就決定向他問一問今後的決策,秦穆公說:“我們秦國,離山東諸國較遠,沒有辦法和其他國家結盟,我們兩邊又有戎族、狄族的威脅,先生教一教寡人,有什麼辦法讓國家強盛呢。”

百里奚說:“我呢,是一個亡了國的人,君上還這麼看得起臣下。我一定報答君上的恩情。”他繼續說:“秦國現在所處的這個地方,是文王、武王的龍興之地,地勢高山峻嶺,犬牙交錯,而平原象一條長蛇蜿蜒,周王室把這樣的好地方給了秦國,是上天的眷顧。周邊與戎、狄長期共存,養出了一支善於作戰的大軍,軍隊強盛不用說得。沒有與其他國家會盟,國家的凝聚力就強。西邊的戎族,可以多加優撫,恩威並用,那麼戎族的兵民都可以為秦國所用。然後秦國又佔據了山川的優勢,守住關口,外面進不來。等待時機,待天下有變,再進兵東邊。那個時候進退都是君上說了算,那麼天下就可以定了。”

這麼一段話,把秦穆公說得心花怒放。兩個人一連談了三天,談得來很是高興。

秦穆公就拜百里奚為上卿,主理國政。秦國人因為百里奚曾經在楚國養過牛,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把他贖回,就稱呼他為:“五羖大夫”。

畢竟不知百里奚在秦功成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帝薦

是俊宇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