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破奴雖然自覺的有時候自己還是挺不要臉的,但那僅僅只是針對外人而言啊。

不信你去問一問,看看跟在劉破奴身邊的哪一個不覺得自己挺幸運的?

小騾子一個屁也不懂只知道拍馬屁的人,現在都能在大漢混的有聲有色,就連三省和之前的九卿見了都得樂呵呵的叫一聲羅主事。

起初雖然因為不要臉黑了王家不少的地,但是咱有一說啊,現在王家是一點也不恨劉破奴,甚至還有些惋惜呢,覺得當初劉破奴要是能多黑他們點就好了。

瞅瞅現在,大漢十三座礦區,三座都是王家的人來管理的,中層管理人員就更多了,王冰更是劉破奴帳下首席賬房。

早年的王家是人見人欺,現在的王家已經讓那些人高攀不起了。

還有韓延年,雖然太常也很牛逼,但是再牛逼的太常,他有帶著部隊在前線不斷打勝仗,去敵人面前裝逼的時候牛逼嗎?

就連那些受益最小的將士們,他們也得老老實實的感謝一下劉破奴。

如果不是劉破奴帶來了新的作戰方式,這一仗他們又要死多少人?

普通的百姓就更找不到理由去黑劉破奴了,誰來當太子對他們來說沒有一丁點的影響。

劉據雖然很體貼,給人一種明君的感覺,但是劉破奴卻更現實啊,他們落在手中的好處是實打實的。

成年人的世界,你不講利益去將感覺?

那不是耍流氓是什麼?

“哎,你也別老想著我了,有空的時候多為你自己著想一下,再這麼下去的話,我怕要不了多久這天下就會盼著我趕緊上位了,你說這到時候該有多尷尬?”劉破奴一臉壞笑的打趣著。

“哼,你若是有那個本事,朕便是把這皇位禪讓給你又算得了什麼?”劉徹呵呵一笑,毫不在意道。

禪讓?

這個問題已經在劉徹腦海中浮現出無數次了,坦白的講,他捨不得。

按照原本的計劃,劉破奴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等他完全成長起來以後,自己也就差不多了,到時候順理成章的禪讓給他,自己即完成了承諾,也能落個美名。

但是讓劉徹沒有想到的是,劉破奴這小子成長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這大機率就是人不要臉則無敵的真實體現吧。

所以,劉徹又開始糾結了起來。

任何一個皇帝,都會對任何一個皇子攬權,拉幫結派而感到擔心,唯獨對太子不會,甚至巴不得太子去攬權,去拉幫結派。

可劉破奴的騷手段又接連不斷,再加上劉據已經被廢,徹底離開了爭儲的隊伍,餘下的皇子年紀太小,根本不是劉破奴的對手。

這也就導致了朝中那些原本站隊劉據的大臣,不得不選擇站在了劉破奴這邊,而那些頑固派,則被劉破奴和劉徹用手段清除掉。

現在的劉破奴,在爭儲這個隊伍中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連一丁點的威脅都沒有。

而這也讓劉徹漸漸的意識到,自己幫他的是不是太多了?

正如劉破奴說的那樣,再這樣下去恐怕全天下的人都只記得劉破奴這個太子,而不記得自己這個皇帝了。

“得了吧,當皇帝哪有當太子香啊,想幹啥就幹啥,不想幹的時候還可以偷偷懶,人家當爹的都是老想著多幫兒子分擔一些,你這當爹的倒是好,總想著讓兒子幫你多分擔一些,我跟你說啊,趁早打消這個不靠譜的念頭吧,就算你想禪讓,我還未必會接呢……”劉破奴笑呵呵的打趣道。

劉徹的晚年很殘暴,但現在的歷史已經改變了。

雖然劉徹也開始漸漸的進入了晚年,但是國內外的事情卻跟歷史上完全不一樣了,兩者在同一時期所承受的壓力是不一樣的。

一個是民間哀聲怨道,叫苦連天,軍事上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失敗。

另一個則是民間一片欣欣向榮,百姓安居樂業,軍事上也開始以更小的代價獲得更大的成功。

一個人長期處於鬱悶的心情當中,他的性格是會發生一些扭曲的,脾氣暴躁,一根筋,那也是很正常的。

但一個人長期處於愉快的心情當中,你說他有什麼理由會變的越來越暴躁?

歷史上劉據的悲劇並不僅僅只是因為劉徹為了皇位這麼簡單的,當雪崩來臨的那一刻,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劉據的性格不為劉徹所喜,國內外的各種不順利讓劉徹心情鬱悶,再加上身邊不斷有人迎合,劉據又不知道如何理清這些關係,導致在劉徹身邊說自己壞話的人越來越多。

起初的時候劉徹是不信的,但說的人多了,說的時間長了,他就是不信也會有所懷疑的。

當一個人臨近崩潰的時候,哪怕只是在上面放上一根稻草,也會讓整件事情徹底的爆發。

巫蠱之禍就是最後的這一根稻草。

至於說劉據,那可是開天闢地頭號大好人。

黃門蘇文授命前去通知劉據,結果劉據去了衛子夫那裡,回來後蘇文便告訴皇帝劉據在調戲宮女,於是劉徹氣的大手一揮,直接給劉據調了二百宮女過去讓他好好調戲調戲。

劉據知道這事兒之後也僅僅只是對蘇文懷恨在心而已,後來蘇文連同常融,王弼等人經常研究太子的過失,只要發現就趕緊去打小報告。

衛子夫知道這事兒之後氣的立刻要求劉據上書皇帝處死蘇文等人,結果本就對蘇文怨恨的劉據卻說他相信皇帝是聖明的,自己沒做過的事情,皇帝是不會相信的。

而劉據想要破局其實也很簡單,皇帝雖然不喜歡劉據的性格,但畢竟是太子,對於劉據的態度很是很重視的。

這個時候劉據只需要上報皇帝,劉徹是不會有任何懷疑的,直接將蘇文等人處死就可以了。

要麼就是暗中聯絡蘇文等人,先將這些人安撫下來,免得他們繼續說自己的壞話給皇帝吹耳旁風。

兩個辦法隨便來一個,最終的結果都不會走到那一步。

當然,現在的劉破奴是一點也不擔心,因為他可不是劉據那種老好人。

蘇文早就被他給弄死了,而且不僅僅只是蘇文,凡是被他查到曾經暗中說劉據壞話的,劉破奴統統都將他們給弄死了。

什麼會不會惹皇帝不高興啥的,管我啥事兒?

是你先特麼惹我不高興的,再說了,劉伯王武那可都是皇帝的心腹,有些事兒自己幹了還是沒幹,皇帝心中不比誰清楚?

而事實也證明了劉破奴的猜測是正確的,蘇文等人對於劉徹來說殺了也就殺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況且透過這件事情還讓劉徹看到了劉破奴的殺伐果斷,非但沒有討厭,反倒更加喜歡了。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劉破奴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巫蠱之禍不會再發生,所以他敢肆意妄為的在禪讓這件事情上去開玩笑。

而劉徹也同樣陷入了深思。

皇權他的確挺看重的,但是這兩年來他也接受了不少劉破奴的思想,所以對於皇權也並沒有同時期那麼看重。

最最重要的是,現在的情況,已經讓劉徹看到了將來。

劉徹覺得自己好像有些無慾無求了,政治上能夠達到的高度,自己基本上已經達到了。

漢匈戰爭,自己已經完全扭轉了局勢,雖然損失巨大,但為漢朝爭取到了喘息的時間,為漢朝爭取到了主動權。

民間雖然搞的有些慘,但是隨著農業技術的提升,接下來肯定是蓬勃發展的。

所以未來幾年內,擺在劉徹面前的局面就是百姓吃的飽,能吃好,軍隊敢打仗,打的贏,國家的發展會越來越好,自己還能再獲得什麼?

沒人不想青史留名,沒人會覺得自己做的已經夠多了。

或許真如這小子所說的那般,只有禪讓才能讓自己更近一步?

當劉徹再次看向劉破奴的時候,眼神中多了一絲堅定,又多了一絲疑慮。

不過他卻並沒有將這股情緒展現出來,現在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此次西征路途遙遠,誰也不知道途中會發生什麼事情,雖然你小子鬼點子比較多,但那裡畢竟是戰場,你雖然參與過戰爭,但卻從未指揮過一場戰爭,該聽勸的時候要聽一聽勸,遇到沒把握的時候,能穩則穩,千萬不可貪功冒進,另外你身邊的將士不能低於兩萬人,哪怕這十二萬人都拼光了,你小子也得給朕安然無恙的回來!”

“朕就在這裡等著,等你回來,等你回來的時候,朕就給你一個交代……”劉徹語重心長的交代著,此時此刻,劉徹像極了一位慈祥的老父親。

這一幕看的劉破奴很是感動,甚至差點就直接告訴劉徹,你就放心吧,這次說啥我也不會去前線的。

但是一想這話說出來肯定會很傷士氣,所以還是憋著沒有說出來。

“對了,烏孫王上書說你同意了劉細君返回長安,所以想再讓朕派一位公主過去聯姻,你是怎麼想的?”劉徹忽然問道。

“現在的大漢不需要聯姻,如果需要,那也是他們將女人送來長安聯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李世民:逆子,快來登基

流浪哥哥

美食之靠小吃在六國之間反覆橫跳

山河四巔

華夏盛典,開局頒發十大帝王獎

御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