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一口氣,朱宏煜開口吩咐道。

“傳令各部,所有負責值守的將士,加快換班速度和頻率……”

朱宏煜有些心疼底下的將士們,但要他開口讓光復軍不要在繼續在大雪中值守。

那是不可能的!

值守著玩意可不是開玩笑的。

萬一清軍突襲,這些負責值守的將士們,就是大軍的防火牆和報警器。

絕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但是,雖然不值守不行,但他卻可以用加快輪換頻率的方式,來讓值守計程車兵少受些罪。

……

清軍大營!

圖海聽著下邊人彙報上來的,有關昨夜凍斃,凍傷者的數字,一張老臉表情不斷的變換。

只是昨夜一夜,清軍中就有三十多人被凍死。

將近二百人被凍傷,這裡說的凍傷,是那種要截肢的程度的凍傷。

像是起個凍瘡之類的,則是連統計都沒統計。

聽著這個觸目驚心的數字,圖海的臉色很不好看。

清軍計程車卒多是北人,和明軍比起來,他們確實比較抗凍。

但是,這些清軍士卒能扛得住北方的乾冷,卻是不一定能扛得住南方的溼冷。

眾所周知,由於南方的氣候比較溼潤。

寒冷不是物理傷害,他是帶破甲的魔法傷害。

“大人,氣溫還在降,今夜凍死的人,只怕會更多!”

李國英身上裹著厚厚的毛絨大氅,甕聲甕氣的說道。

哪怕是裹成這樣,他都依舊能感覺到刺骨的寒冷,就更別提那些只有一身號衣的清軍綠營兵了。

從昨日下雪開始,不少清軍士卒為了不被活活凍死,那都是擠在一張大通鋪上,抱團取暖的。

可即便這樣,昨夜還是有大幾十人被活活凍死了!

圖海開口詢問道。

“軍中的柴薪沒了嗎?”

李國英點頭說道。

“總督大人,早就沒了!”

“數十萬大軍,就算是我們提前籌備再多的柴薪,到了這真正用得上的時候,那也是杯水車薪啊!”

圖海沉吟一陣,吩咐一盤的泰英阿道。

“你派一隊八旗兵出營,去伐木取柴吧!”

泰英阿抱拳應了下來。

砍柴這種事情,按理來說是輪不到八旗兵去做的。

但無奈的是天氣太冷了!

穿著單薄的綠營和民夫根本就出不了營,出去就要凍死。

這種事情,也只能由八旗兵來做。

嗯,我大清八旗兵身上的棉甲防護效果有多少說不準。

但在保暖效果上,肯定是沒的說的。

拋開夾層裡的鐵片不談,說八旗的棉甲是大棉襖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

說罷這些事情,圖海又和清軍諸將商議起了撤兵的事情。

圖海苦笑一聲,然後開口說道。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這次江南決戰,我大清確實是敗了!”

“這是事實,無需否認!”

江南決戰,到目前位置,雖然依舊出於拉鋸的階段。

清軍還沒有被打出大崩潰!

可是,在這一戰中,清軍卻是全程都在被壓著打,被不斷的放血。

別看現在的清軍兵力規模依舊龐大,可其中能戰敢戰的,基本上都死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這些,雖然依舊能稱得上一句精兵!

可卻是被明軍打到喪膽的精兵!

圖海知道,江南決戰打不下去了。

他此時若收手,還有一定的可能讓大軍主力退過長江,為大清儲存元氣。

可是,如果他圖海非要堅持同明軍決勝於江南……

大機率就是這匯聚了清廷半數主力的二十餘萬大軍,被明軍全殲在江南。

至於說反殺明軍……

圖海不敢想!

現在圖海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割肉止損。

他絕不能將自己手頭的清軍主力,全部都砸在江南。

“大家都議一議吧,本督若要撤軍,如何做才能儘可能的儲存大軍元氣,從容撤離江南?”

圖海聲音中流露著濃濃的疲憊。

清軍諸將聞言,開始議論紛紛,表達著各自不同的意見。

泰英阿開口說道。

“大人,何至於此啊!”

“我大軍雖然一時受挫,可主力尚存,再打下去,不一定就會敗給明賊的,何故要退兵呢?!”

“這不是在嚮明賊認輸嗎?”

“哪怕是如今我大清處於劣勢,也只是一時的。”

泰英阿作為一個對清廷忠心耿耿的滿洲將領,不願意承認朝廷費盡心力組織起來的南征戰事落敗。

不願意承認,大清竟然在決戰中,落敗於明賊之手!

兀脫也是開口說道。

“是啊大人,如今我大清作為防守一方,都因為久戰而軍心疲敝,何況作為進攻一方的明賊呢?”

“此時的明賊,軍心士氣也一定是低落的!”

圖海嘴角抽了抽,但卻懶得反駁兀脫。

現在的清軍,那特麼能叫防守嗎?

明明是單方面的捱打好不好?

每天大幾千人的傷亡,時間一長,誰他孃的能扛得住?!

倒是李國英給出了一箇中肯的建議。

“總督大人,我的意見是我軍可以留下一部分人斷後阻擊,其餘兵馬趁此機會,沿運河迅速北上,脫離戰場。”

“還有就是軍中的那些民夫!”

“只要我軍將那些民夫留下,並將他們散到整個江南去。”

“想必足夠明賊頭疼一陣,到時候,明賊自然也就無力追擊我大清了!”

圖海讚許的點頭。

……

就在這明軍與清軍,在江南大地上的決戰愈演愈烈,已經進行到白熱化的程度的時候。

湖廣方面也是並不平靜。

吳三桂親自帶兵北上,直撲武昌府,黃州府等地。

準備要為將來的順江東下,拿下一個橋頭堡!

面對吳三桂這位打著清君側旗號的大清國姓爺,武昌府,黃州府等地的清軍進行了相當激烈的抵抗。

當地的清軍雖然沒能力同吳三桂的關寧軍野戰交鋒,但據城而守還是沒有問題的。

吳三桂足足在武昌府城下困頓了月餘,才艱難無比的啃下了武昌城。

吳三桂為了洩憤和震懾,在攻破武昌之後,下達了“屠城”的命令。

當然,吳三桂現在治下人口稀缺,肯定是不會在這個時候濫殺一氣的。

真正被殺掉的,只有投降了的守城清軍。

幾乎此戰所有的守城清軍,再投降之後,都被吳三桂給一口氣全部坑殺掉了。

而武昌城內的百姓,則是大多被打為奴隸,強制遷往川蜀進行屯墾。

距離武昌不遠的黃州府被吳三桂的動作嚇到了,隨後在接到了吳三桂的勸降信之後,十分明智的選擇了投降。

在黃州府也落入吳三桂之手後,吳三桂依舊順利拿下了長江中游最重要的幾座城市之一。

在拿下黃州之後,吳三桂並沒有聽從自己下屬的勸說,繼續順江東下,奪取九江,安慶等要地。

而是開始著手於圍繞著武昌府,黃州府佈置防禦!

就突出一個穩健!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冀州小霸王

重開的蛇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