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話的意思很簡單,簡而言之就是:

作為一名君主,首要的原則便是心存百姓。

若是損害百姓的利益,奉養自己,就如同割下腿上的肉吃到肚裡,雖然能夠飽腹,但自己也會走向滅亡。

勾欄裡。

方修揮斥方遒,洋洋灑灑寫了一篇文章,摺好以後,交給一旁的侍衛,命令道:“八百里加急,送到陛下手裡!”

“是!相爺!”

侍衛應了一聲,不敢有絲毫的怠慢,伸手接過信件,快步離開。

方修坐在太師椅上,望著他的背影,眸子裡的光芒顯得如此深邃。

有的時候,走得遠了,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會不自覺地發生改變。

這個時候,就該停下腳步,好好的想一想,當初為何出發。

方修想要一統天下,追求的絕不僅僅只是所謂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宏圖霸業,而是普天下的百姓,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說的大氣一些,便是四個字——天下大同!

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但方修願意為之努力。

當然。

如今的方修,只是大乾的丞相,所思所慮自然也是為大乾的百姓。

為了一場吞併周國的戰爭,犧牲一州之地幾十萬的百姓。

如果真這麼做了,方修也就背離了自己的初心。

這並不是他想要的。

古人言,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若是大乾興亡,百姓皆苦。

那他付出的努力,有何意義?

無非就是百年以後,史書上留下一筆虛名,而這恰恰是他最不在意的一件事情!

一念至此。

方修不再猶豫,提筆蘸墨,再次寫信。

片刻後,最後一個字落筆。

他將信紙摺好,交給侍衛,命令道:“將這封信交給白起,不能讓旁人看到,更不能落入周人的手裡!”

頓了頓,又一臉凝重的叮囑道:“這封信牽扯甚大,由你親自護送,若是送不進信義城,便毀了它。”

侍衛聽見這話,臉上露出鄭重之色,端正的行了一禮。

“卑職一定不負方相重託!”

說完,伸手接過信件,再次行禮,轉身離開。

微風輕拂,帶來澹澹的茉莉花香。

臺上的小娘子,休息了片刻,繼續唱曲。

曲調清雅,雖是夏日,卻給人一種迎霜傲雪之感。

恍忽之間,彷彿能看見,一枝寒梅立於風雪之中,清奇挺拔,暗香輕度。

方修端坐在太師椅上,聽著悅耳的曲調,緩緩的閉上雙眼,休養生息。

半個時辰後。

幾匹駿馬從臥川府疾馳而出,在路口分開,一隊向南,一隊向北。

向南的駿馬,一路暢通無阻,短短一日就將信件送入了宮中。

養心殿裡。

武明空開啟信件,自上而下的瀏覽,精緻的臉蛋顯得無比的莊重,好看的桃花眸子十分專注。

“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

“說的好!”

看著看著,武明空水光盈盈的桃花眸子,不由的迸發出一道光芒。

顯然,對這封信件的內容,她發自內心的認同。

看到最後。

她的臉上露出一抹恍忽之色,長長的睫毛輕輕地顫動,心情略顯複雜。

她原先以為,面對覆滅周國的大好機會,方修必定不會選擇放棄,無非是苦一苦徽州的幾十萬百姓。

對一位指鹿為馬的梟雄而言,放棄一些微不足道的百姓,又算得了什麼?

可是,方修的回信,卻與她想象的完全不同。

信件的開頭,先是闡述了所謂的為君之道,告戒她不要忘卻本心。

之後又分析了,變賣百姓田地,放棄賑災的危害,以及與周國戰事的進展。

最終得出結論,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開倉放糧,賑濟百姓,都是朝廷的最佳選擇。

除此之外,他還分析了,在這個時刻與周國議和,是否是朝廷的最佳選擇,論據詳細,令人信服。

將所有的內容總結,簡而言之就是。

百姓,一定要賑濟。

與周國的戰事,可打可不打。

若是談判的結果,有利於朝廷,那麼議和就是最佳的選擇。

畢竟,沒人知道,燕皇和吳皇對朝廷滅周,究竟是何態度。

若是燕皇和吳皇打定主意,援助周國,那麼朝廷就是同時與三國開戰,即便能夠取得勝利,也必定要付出極大的代價,不如接受議和。

若是談判的結果,朝廷......或者說,方修無法接受。

那麼,這場戰事還要繼續,無非就是效彷燕國,多劫掠周國控制的土地,苦一苦周國的百姓。

當然,這麼做又會帶來一個新的問題,就是加深朝廷與周國普通百姓的仇恨,為未來朝廷吞併周國埋下禍根。

但是,世上無兩全法。

對方修而言,這就是目前他能夠想到的最佳選擇。

“方修,朕原以為已經足夠了解你,卻沒想到,朕對你的瞭解,如此膚淺......”

武明空端坐在龍椅上,看著手裡的信件,喃喃自語道。

一旁,林宛兒聽見這話,眸子裡露出好奇之色,心裡想著,方相該不會真在雍州豢養了一批小娘子吧,否則,無緣無故,陛下為何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就在她胡思亂想的時候。

女帝莊重的聲音忽然響起。

“召吏部尚書杜晨安,戶部尚書秦興言,工部侍郎趙子正,左都御史海瑞,皇家銀行妲己,入宮覲見。”

一下子召見這麼多重臣,要出大事了?

林宛兒微微一怔,忙不迭的應道:“是,陛下!”

一個時辰後。

幾名朝廷重臣,二品大員,全都來到了養心殿外。

“臣等求見陛下!”

“準!”

“謝陛下!”

秦興言等人邁步走入養心殿,站成一排,齊齊行禮。

龍椅上,武明空抬眸望向他們,目光清冷,不帶有任何的情緒。

“北柳河決堤,徽州幾十萬百姓一夜之間變為災民,這件事,你們如何看?”

幾名重臣聽見這話,下意識的對視了一眼,皆是沉默。

唯獨海瑞挺直腰桿,一臉凝重道:“臣以為,當務之急是開倉放糧,賑濟百姓,其次應當派出御史嚴查北柳河決堤的緣由,若是天災,對有司衙門的官吏,可既往不咎,若是人禍,著重處置!”

話音落下。

趙子正附和道:“臣附議!”

一旁。

和海瑞同為方黨的杜晨安和秦興言,卻仍舊保持沉默。

北柳河剛決堤時,他們就已經入宮稟告,該說的,那個時候已經說了,現在再說也沒意義。

同時。

他們心裡清楚,陛下這個時候召見他們,必定是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詢問他們的意見,只是例行的程式。

若是陛下不同意海瑞提出的方案,陛下會表明態度,那時他們再站出來,為時不晚。

“海卿家所言甚是。”

武明空點點頭,看向秦興言,澹澹道:“賑濟百姓一事,就交給戶部去辦,徽州受災的百姓有多少,需要多少糧食,徽州的糧倉能拿出多少糧食,需要其餘的州府調撥多少,羅列清楚,給朕過目。”

聽見這話,秦興言心裡一沉,蒼老的臉上露出猶豫之色,半晌沒有回話。

對他這樣的反應,武明空早有預料,風輕雲澹道:

“賑濟災民,不僅是朕的決定,也是方相的決定,宏圖霸業固然重要,一州之地的幾十萬百姓同樣重要,那些百姓,沒有見過朕,朕也沒有見過他們。

但是,朕知道,他們都視朕為君父,視方修為相父,他們是朕的子民,世上豈有為父者,坐視孩子受苦受難,而無動於衷?”

話音落下。

幾名重臣皆是一怔,隨即,面露動容,齊齊行禮。

“陛下聖明!”

唯獨身後的林宛兒,在心裡滴咕,那些百姓,應該視陛下為君母才對吧?

雖然擔心前線的軍糧供應不上,但聽到是方相的決定。

秦興言也不再猶豫,拱手行禮:“臣回去以後,立刻就著手督辦賑災一事,請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負陛下所託!不讓徽州餓死一人!”

這番話說的擲地有聲。

武明空聽了,臉上雖然沒什麼表情,心裡卻是十分滿意。

隨後,她將目光放在了海瑞的身上,命令道:“調查北柳河決堤的緣由,就交給都察院,是天災還是人禍,朕要一個明確的結論!”

“是,陛下!”

海瑞端正的站好,正色道。

武明空點點頭,又看向一旁的工部侍郎趙子正,鄭重道:“重修堤壩,事關重大,朕希望,工部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工,不要讓朕失望。”

趙子正行禮道:“臣一定不負陛下所託!”

武明空點點頭,看向一旁的皇家銀行的行長妲己,正色道:“賑濟災民,重修堤壩,都要用到銀子,國庫的銀子若是不夠,朕希望皇家銀行能在不影響週轉的情況下,提供相應的貸款。”

妲己聽見這話,嫵媚的小臉露出一抹猶豫,沒有立即答應。

沉默了片刻,方才行禮道:“臣盡力而為。”

武明空見狀,也不好多說,擺擺手道:“都下去吧。”

“臣等告退!”

幾名重臣行禮後,轉身離開了養心殿。

頃刻間。

偌大的宮殿只剩下武明空和林宛兒兩人。

武明空坐在龍椅上,回想起剛才的一切,忽然覺得身心湧上一股疲憊。

方修在的時候,許多的事情,都不用她過問。

那個時候,她只想儘可能的要更多的權利,處理更多的政務。

可是,到了如今,她才發現,原來......那些都是沉重的負擔!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色紅軍

隨緣作家

多子多福,從發媳婦開始

亙古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