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大殿之中,兩束燭光搖曳,嚴正肅穆之下又有些歡快。

餘飛牽著女帝對著三清道祖跪了下來。

“蒼天在上,厚土在下,弟子餘飛今日與李水雲結為夫妻,永世不棄,厚顏請祖師見證。”

“蒼天在上......”

餘飛看著女帝,女帝跟著餘飛唸了一遍,而後對著三清祖師三叩九拜。

兩人站起,餘飛牽著女帝,認真的說道:

“此生此世,生生世世,餘飛絕不負你。”

女帝臉色嫣紅,低頭“嗯”了一聲。

兩人便在這簡陋的小道觀中,以天地為媒,道祖為證,結成了夫妻。

拉著女帝的手,餘飛心思沉入主神空間,空間之中有一枚還帶著露水的蟠桃燦燦生輝。

瑤池蟠桃:三千年一熟,服之可成仙了道,增壽一萬八千年,(出自西遊大世界)兌換價格三十六萬氣運值。

心神一動,蟠桃便出現在餘飛手中。

“水雲,你能看見的嗎?”

只見餘飛左手微抬,手中好似握著一個什麼東西。

女帝疑惑的搖了搖頭,又伸手摸了摸,卻是什麼也沒有。

餘飛心中苦笑,即便已經試過多次,餘飛還是不死心。

也是換了這蟠桃之後,餘飛才終於明白了些這主神的執行機理。

其所換出來的東西,大部分都不是真實的,只是用餘飛的氣運重新換了一種表現形式,對於餘飛自己來說,其效果和真的並無二致,但要想給別人使用,便成了井中月水中花。

畢竟這氣運是餘飛自己的氣運,而氣運又最是縹緲難尋,讓人捉摸不透,非大神通者不能解析其理。

心中嘆息,將蟠桃收回空間,臉上笑意不變,輕聲說道:

“我絕不會讓你履她後塵的,我保證。”

......

當夜,餘飛牽著女帝的手,兩人在廂房之中,說了一夜的話,沒有刻意,兩人都是想到什麼便說什麼。

女帝從小時候一直說到,其兄李茂貞離開,而自己接掌岐國,然後與餘飛出現。

而餘飛也說起了和袁天罡四處奔波的那幾年,直到逃到鳳翔,被女帝撿回了岐王府。

一說到這,女帝就一直笑,餘飛問她笑什麼,女帝只是搖頭,待得餘飛幾次追問之後,才笑著說道:

“想不到當初撿到的小乞兒,如今卻成了我郎君。”

餘飛聽得此,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是啊!誰能想到當初一點緣分,卻成了兩人永遠也掐不斷的紐帶。

次日,餘飛揹著女帝下了華山。

其實以女帝大天位的功力,華山險道只如平地罷了,這也只是兩人之間的小小情趣,不足外人道也。

回到華陰,兩人梳洗了一番,這才由余飛駕車帶著女帝回了鳳翔。

便在餘飛與女帝眉來眼去的時候,拒絕了稱帝的李星雲卻在袁天罡的種種安排下,一路向著乾陵而去。

雖然多了餘飛,但李星雲的命運始終沒有逃出袁天罡的掌控,依然還是認識了姬如雪,依然還是和那些命中註定要有交集的人有了交集。

李星雲一生的都在想要掙脫不良帥,但卻被拉著越陷越深。

而中原的局勢也越來越奇幻,朱友貞繼位之後,面對的是一個內憂外患的梁國。

其本就是第三子,且還不是嫡子,本來是沒有資格繼位的,只是機緣巧合皇位砸在了其頭上。

但梁國內的那些跟隨朱溫打天下的軍頭和節度使們,卻是不服這位新皇帝的,梁國雖然看似還是一體,但其實已經是四分五裂了。

加上朱友貞不但威望不足,手段也顯得極為粗糙,只想著用學其父,用軍功來壓服這些老軍痞,將朱溫留下的禁軍一股腦全部拉出去準備攻打太原。

結果被李存勖從側面偷家,將河南大部佔了不說,連梁國都城汴梁都丟了。

自朱溫稱霸中原之後,便集中中原之力發展大本營汴州,而汴州除了地形不好,沒有山川之險外,不論是交通還是地理位置,都極為優越,又有朱溫的大力經營,已經是中原最為富饒之處。

汴梁一丟,朱友貞的後勤直接被斷,只能回師與李存勖爭奪汴梁,結果自然是大敗虧輸,梁國禁軍大部分都降了李存勖。

而朱友文也在絕望之中自戕而死,至此由朱溫建立的大梁正式滅亡。

而李存勖也自稱繼承大唐正統,在汴梁就地稱帝,立國號為唐,改年號為同光。

李存勖也不管其他人怎麼想,稱帝之後,便發下詔書給各地節度使們,各種封官許願,暫時將中原給穩了下來。

連女帝和餘飛都沒有放過。

女帝由雜號王,岐王,變成了最為尊貴的秦王。而餘飛也被直接封成了漢王。

回到鳳翔的餘飛,看著兩封封王的詔書,對著女帝笑道:

“這李存勖是在學魏武帝舊智呢,想用一個空頭王號來離間我們,好個秦王,好個漢王。”

女帝微微一笑,將兩封詔書全部丟到火盆之中,笑道:

“他卻是太小瞧人了些。”

餘飛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嘆道:

“這一手還是頗為厲害的,自古以來唯名與器不可於人,這一招對我們自然沒甚影響,但對其他地方可就不好說了。”

女帝笑了笑,握住餘飛的掌心,眼含笑意道:

“不管他有多厲害,也一定不是先生的對手,畢竟先生可是掌握過百萬大軍,億億萬疆土的太師呢。”

餘飛哈哈一笑,反握住她的手掌。

“不錯,區區一個李存勖,不在話下。”

......

同光二年四月十三,餘飛以龐師古為西路元帥,率領三萬人攻漢中,以王彥章為東路元帥,率領七萬人下南陽,打通入蜀道路。

同光二年七月十一,漢中淪陷,王建又驚又怒,派使者前來鳳翔想要求和,餘飛寫了一封親筆信函,交由使者帶回。

其中內容大致,便是勸降,餘飛也承諾,蜀王之位世襲,且待遇不變,只要遷往長安居住便可。

王建猶豫不定,其雖然沒有大志,但做有實權的蜀王,畢竟比空頭蜀王要好的多,加上巴蜀天險眾多,王建決定穩一波。

同光二年十一月底,王彥章終於擊敗了前來爭奪南陽的李存勖,一路直下,佔據了南陽和襄樊等古荊州北部大部分地區,入蜀的道路也被徹底打通。

面對兩面夾擊的岐國大軍,王建在次年二月選擇了投降,全家遷往長安。

至此岐國疆域連成一片,有了吞併天下之勢。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地球最後一位飛昇者

煙籠寒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