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院教習看著剩下的十名學子,沉聲道,“武試,第一項考核為三大基礎,一為騎馬,需做到策馬奔騰;二為舉石,重一石,將一石舉到離地一尺的距離,則過關;三為舞刀或者射箭。”

“射箭和舞刀,你們可二選一,舞刀需在十數以內揮舞出刀花方可過關,射箭則需用八十磅弓,百步穿楊。”

“第二項考核,三大基礎結合為一,騎馬射箭或者騎馬揮砍。”

“騎馬射箭需做到在馬上策馬奔騰時射中目標即為合格;騎馬揮砍,則需做到策馬奔騰時一刀斃命方可合格。”

“武試第三項考核也是最終考核,比武。”

“前二項考核合格者不在少數,想要從中脫穎而出,則需要透過比武,而這是最危險也是最難之處。”

說到這裡的時候,丁院教習看著底下認真聽講的學子們,停頓了下。

他很清楚,武藝是需要從小教習的,而這些從小專心讀書而疏於鍛鍊的學子,起步就落後於那些官宦子弟和富家子弟,因此很多學子因為武藝落選者數不勝數。

他自已也是農家人,清楚如果真的種田出身,也會是學習武藝的一把好手。

但如果不事農活,一心讀書的,此刻就需要大量的時間培養,且肉食跟上,否則很難達到良好效果。

丁院教習沉思了片刻後,繼續說道,“因此,你們只能不斷磨鍊你們的武藝,錘鍊你們的身軀,只有這樣,你們才能不受傷,打敗其他考生,成功成為文士。”

劉慈聽完教習講述武試考核的內容時,心中燃起了鬥志。

再過兩個月,他就十歲了。

這個年紀是學武最好的年紀,也是打好基礎的年紀。

所以,他必需全力以赴,務必將騎馬射箭以及還有揮刀等做到自身極致。

在有邪祟的世界,自身沒有考取文士的時候,多提升一分自已的武力,也能多一分保命能力。

起碼遇到邪祟,能跑的快點,死的晚點。

而其他九人則是有的面露愁容,有的不以為意。

不論是騎馬射箭,還是舞刀舉石等,背後都需要大量的銀兩支援。

但他們家庭條件不一,自然面色也不一。

而且府學資源有限,在府學僅有一百匹馬中的情況下,除了武試甲院和武試乙院能每日享用以外,武試丙院和武試丁院都是間隔一天使用。

尤其是他們丁院,人數最多,需要兩人一匹馬,輪番使用。

不過,家境富裕的或者願意花錢的,會自備馬,府學有馬廄,能夠提供相應的養馬設施,只是馬料需要學子們另行付費而已。

在丁院教習講解完武試考核內容時,就讓眾人分散開來,站立在原地。

“今天先給你們上三大考核的基本姿勢,第一個是騎馬的課程,要想騎好馬,就得經得起馬的顛簸,你的下盤要穩。”

“現在,所有人,下蹲,扎馬步,堅持一百數。”

說完,劉慈等人按照教習吩咐立刻在原地紮起馬步。

而丁院教習在他們扎馬步的同時,會仔細觀察,一有學子不對,就會立刻進行指正,同時也會進行同步講解。

“手臂往前伸直,膝蓋與地面保持垂直。”

“不要撅個大屁股,屁股往裡縮。”

“胸口挺直,頭抬起,別低頭。”

丁院教習並沒有他們想象中的嚴厲,而是很有耐心,一步一步的糾正大家的姿勢和動作。

“姿勢很標準,不錯,你之前練過?”教習走到劉慈身前,看著劉慈標準的扎馬步姿勢,不住的點點頭,疑惑問道。

“回教習,學生在入學之前,有自家大人經常扎馬步,我會在一旁跟著教習,久而久之,就會了。”劉慈自然不敢說是上一世經常扎馬步的原因,隨意扯一個理由。

教習並不疑其他,畢竟扎馬步在民間很多人會,不稀奇,因此囑咐道,“嗯,那你就自已在一旁扎馬步,能堅持多久就多久。”

說完,就前往一旁,指正其他學子的姿勢和動作。

透過扎馬步,就能看出學子們的身體差距。

其中,劉慈因入學前一個月,特意加強力量和耐力上的練習,因此,扎馬步最穩,堅持時間也是最長的。

而五個三十歲左右的學子,由於長期伏案讀書,身體虧空較為嚴重,只堅持到九十數就不行了。

而厚德縣的三個年輕學子和另一個同年的學子,十七八歲的年紀,正是身體最強壯,體能最好的年紀,都堅持到了一百數。

教習看著幾人扎馬步的表現,明白了眾人的差距,心中也是暗自給他們打了分。

不過,今天主要是將姿勢講解一遍,還得將其他的內容過一遍。

然後,就帶他們來到了滿是石頭的地方,石頭大小不一。

每個石頭上都刻有標記,上面均顯示鈞和石,鈞最多,石最少。

鈞字和石字上分別刻有劃痕,一痕代表一鈞。

這裡的石頭三鈞和一石最多,二鈞和一石二鈞其次,一鈞和二石最少。

“每個石頭你們都可以舉起來嘗試一番,找到適合自已的重量,切不可好高騖遠,傷了身體。”教習叮囑道。

劉慈聽到後,習慣的走向了二鈞的石頭,因為他這一個月就是在家練習二鈞的石頭,他現在年紀還小,暫時還不宜舉起過重的石頭。

這個時候,三十歲的學子,則是能舉起三鈞的石頭,一石還是不行,十七八歲的學子和和劉慈一樣,能舉起二鈞的石頭。

教習看到劉慈準備舉起二鈞的石頭時,準備阻止,雖然劉慈的身體像十五六歲一樣,但真實年紀畢竟只有九歲,他擔心劉慈會被扭傷或者砸傷之類的。

不等他及時喝止,劉慈就較為輕鬆的將二鈞石頭舉起來了,將在場的眾人震驚的張大嘴巴。

沒想到文試最好的劉慈,看起來身體素質也比他們好,這讓他們心裡頓時產生了壓力。

文試和年紀比不了,身體也比不了?

接下來,就是弓箭和刀的場地。

弓箭,劉慈很熟悉,上一世就經常在射箭館練習射箭,準心也是可以的,不過教習所教學的射箭姿勢卻和他了解的略有不同。

“要想在馬背上射準箭,就要搭配你們的馬步作出射箭姿勢,現在我給你們演示射箭的姿勢。”

“找到適合你們尺寸的拇指環,佩戴在右手拇指上,拿起你們的弓,雙腿略微張開,緊握住弓身的凹槽處,將箭矢放在弓弦上,左推右拉,弓弦向下拉開,伸直你的左臂,箭矢與你的手臂保持與地面持平,切忌將箭頭太高或者抬低,按照這個姿勢,維持一百數。”

劉慈一聽,就知道教習說的就是典型的拇指射箭法,相對三指射箭法,明顯更加穩定,更適合騎馬射箭。

不過劉慈不打算過於表現自已,而是仔細看教習的姿勢,保持姿勢的準確,然後回家再詳細練習。

練習了一陣後,他們即將開始下最後一個教學,也是劉慈最感興趣,也是最激動的。

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餘生有林

慕言君

為了你改變了一切

愛聽實在話

夜追夢的新書

夜追夢

末世:黃昏永存之地

四月的流星雨

一人心,長相守

旺旺不汪

渡厄真仙

遊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