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你確定讓我走?要不要再多留一些吃的?”鄭禆灶再一次問午林。

“夠了,夠了,快走!”午林就差一腳踹過去,這傢伙越老越囉嗦。

“要不要留個僕人?”鄭禆灶說。

午林白了他一眼。

“那我走啦。”鄭禆灶又說。

“滾,滾,滾,快滾,滾的遠遠的。”午林不耐煩的說,

鄭禆灶依依不捨的走了,大人這是怎麼回事兒?以前這個時候兒從來不會來這個島上。六月到九月可是颱風高發期,這段時間,出海船都會靠岸休整的。並且自已在泉州時,就給大人說過,不久會有颱風的。大人居然說颱風真是個好東西。端王的那條船就沒有出過海,能回去嗎?

在島上待了幾日,別說什麼仙境,飛禽走獸,連只蒼蠅蚊子都沒有,光禿禿的連棵樹都不見。

“這什麼鬼地方?端王,這傢伙是不是騙咱們的?”王詵等的不耐煩,語氣毫不恭敬。

“這得看運氣呀,以前我過來就能看到,這次過來怎麼就看不見了呢?”午林笑著說,說完看了看被向皇后到處吹噓是福瑞之人的趙佶。

午林又看了看端王周圍的人。王詵,蔡京,高俅……

這群人人才濟濟,要麼擅長書法,要麼精通繪畫,或者通曉詩詞歌賦,更有許多的阿諛奉承,博戲鬥雞,走狗弄馬之徒。

終於起風了,風越來越大。人人掩面而屏息,幾乎站不住。

少許,大風更甚,,擊打巨石,勢如翻海,響震乾坤。

一干人狼狽不堪,手忙腳亂上了船。

最後決定離開小島。因為去泉州還是去蓬州,還爭論了好一會兒,最後決定去距離最近的蓬州。

午林心裡想笑,去哪裡,由風決定。

午林把玉佩扔到船上一個角落,飄然下船。

留下船上驚慌失措的眾人,以及狼狽不堪的端王趙佶。

趙佶,你沒有錯,只是你的存在是一個錯,你現在的存在讓太子時常處於危牆之下。靖康之恥後你的存在更是一種無法言說的恥辱。所以,這次,你不能全須全尾回去了,非死即殘。

端王的船消失不見了,連同船上的人,有人說出海去別的國家了,有人說出事故葬身海底了,幾個月後依然死不見屍,活不見人。

向皇后謀害太子一事,趙頊也知道了,卻又礙於面子不願聲張。

之後藉端王失蹤事由責罰向皇后照管失職,廢了皇后稱號。立太子的親生母親朱貴妃為皇后。

一年後,皇帝趙頊給端王,午林分別立了衣冠冢。

午林諡號文。追贈太師,英國公。

午林死了。

而在杭州西湖旁邊的一座豪宅裡,卻多了一位喜歡在老槐樹下發呆的白淨老太太。

她經常在老槐樹下喝茶,發呆,發呆,喝茶。

偶爾去會會新交的新朋友,新交的老朋友。

喝喝小酒,品品香茶,下幾局臭棋,也勝過人間無數。

…………………

…………………

1000年以後,21世紀的種花國的國民,最嚮往去的朝代依然是大宋。

因為那裡國富民豐,文治武功昌隆;因為那裡“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因為那裡繁華美如夢。

那裡有燈火璀璨,夜夜笙歌的不夜城;那裡的女子擁有更多的自由;那裡更有星光燦爛,從王公宰相,到布衣名士,各有風情。

在21世紀的種花國的歷史界,有一個讓歷史學家感興趣的千古之謎。

在宋朝的歷史文物裡有一箱子的奏摺,奏摺裡彈劾的只有一人——午林。

歷史學家查閱各種資料,只發現一個一直待在臺灣島瀛州的三品官,叫午林。

在歷史上籍籍無名,政績上碌碌無為。何以讓眾多大臣彈劾?到底做了哪些十惡不赦之事?

2007年從南海海域深海底,打撈出一艘宋朝的大船,船裡的寶貝價值預測超過敦煌,不可估量。裡面文物裡有一枚玉佩,上面有午林二字。

這枚玉佩再一次引起了歷史學家的好奇,這個玉佩乃皇家之物。

有歷史學家猜測,這個午林可能是個貪官,因朝堂對他不滿的人日益增多,於是帶著一船的寶物逃往他國,誰料途中遭遇不測,葬身海底。

之後人們又發現了午林在泉州,瀛洲的工作日誌,清一色的“今日無事,一切如常。”

於是更加堅定了大家的猜測。這是懶政的貪官一枚。

然而,2028年在臺灣省發掘出的一個宋朝時期瀛州舊址,卻再一次顛覆了人們的認知,這個舊址設計完美,各項設施齊全,甚至有女子學院。

還有《臺灣島瀛州女子稚子保護條例》。《臺灣島瀛州管理條例》。《臺灣島瀛州特別法》。

碑文書寫者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書畫家,建築學家李誡。條例,法令制訂者即地方長官卻是歷史屆頗有爭議的午林。

各項法律條文健全,特別是《臺灣島瀛州女子稚子保護條例》。裡面完全沒有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痕跡,充滿了對女性兒童的人性關懷。

臺灣省宋朝瀛州舊址一出,歷史學界再次陷入熱火朝天的爭論之中。

讓大家意見達成一致的是幾年後汴梁出土的一個王陵。千古一帝趙頊的陵墓。

陵墓旁邊有一個衣冠冢,主人是午林。墓誌銘是由當朝最偉大的改革家,散文大家王安石所寫。

午林,字永齊,幼而穎悟,喜讀書,日誦千言。既長益堅,然膏繼晷,浩然有凌雲之志。六經諸子,歷代史牒,無不研究,往往手自編錄。至於人倫醫術、天文地理,皆涉獵……

墓誌銘洋洋灑灑近兩千字,在這兩千文字裡,記錄了午林璀璨的一生。

偉大王朝的每一步改革都有午林的足跡,每次關鍵的轉折都有午林的手筆。

可以說,沒有午林,那載入史冊的偉大改革不會如此完美,讓後世驚歎。

透過這篇墓誌銘,歷史學家意見達成空前一致,此午林非彼午林。

宋朝當時應該有兩個午林,一個是偉大的改革家,政治家,一個是貪官,奸臣。

並且這個墓誌銘上的午林,字永齊,應該是我們的正直,豪放,又愛開玩笑的蘇大才子,寫詩思念的那個永齊。也就是說這個偉大的改革家,政治家午林還是蘇大才子的好朋友呢。

然而,另外一個問題有困擾著這群歷史學家,不管是哪個午林,都死在王安石的後面,

因為沉船時間比王安石去世時間晚了近五年。趙頊陵墓旁邊的衣冠冢比王安石去世時間晚了近四年。

一個死人怎麼能給活人寫墓誌銘呢?

歷史學家還關於祖國領土午林島,到底是皇帝趙頊賜給哪個午林的?爭論不休。

有的說是賞給具有蓋世之功的偉大改革家,政治家午林。以彰顯皇恩。

有的說是賜給那個懶政的貪官午林,懲罰他遠離故土,在那個不毛之地苟延殘喘。所以那個貪官午林承受不住,才坐船出海,逃往他國。結果天理昭彰,報應不爽,貪官午林葬身魚腹。

2043年,在牧野小鎮出土的文物,又一次在歷史界掀起了軒然大波。

文物裡有政治家,詩人王浩然寫給妹妹,也就是同樣是政治家,詞作家的午千里的妻子的一封家書。

家書裡還附有王安石寫的那份墓誌銘,家書裡提到,這墓誌銘是王安石臨去世前幾個月給寫的。交由子孫保管。到時候送交給永齊……

果然是給活人寫的墓誌銘。那些歷史人物比現代人想象的更加灑脫不羈。

歷史學家都沉默了,沒有再爭論。

而是拿起那一箱子奏摺和墓誌銘在時間上一一對比。

終於勾列出了宋朝那些政治家,改革家在走的每一步經歷的艱辛,阻力,堅持……

經歷了這幾十年的一波三折,反轉,反轉,反轉,很多歷史學家都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那些歷史上留下的隻言片語是真實的嗎?真實的隻言片語裡有沒有滲入記錄者真實的個人情緒呢?

我們能透過歷史上僅存的隻言片語給歷史上也曾是鮮活的生命,也曾有豐富的人生的歷史人物輕易下定論嗎?……………

全文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猜不透的人生

接受自己平庸

盛世寵婚:老婆你別跑

末冬西逢花

穿越之我是食神

阿尼六

原神:成為被揮灑的汗水

彌華程

糖果太甜

隨隨安

港綜:我,交通執行及管制組?

半吃半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