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是去了,不過午林並沒有上前和司馬大佬說話的機會。只能在不遠處靜靜的看著。

看著活生生的談笑風生的司馬大佬。午林不由感慨,司馬大佬是個倔老頭兒。現在即將成為反對新法的領袖人物,給午林印象深刻的是司馬光上臺之後做的三件事。

神宗死後,在反對變法的太后的支援下,司馬光上臺任宰相。

司馬光上臺不到兩年就去世了,然而在這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司馬光卻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廢除所有的新法。除了承認科舉制度改革 ,其他新法全部廢除。

只有科舉制度的那項改革是王安石的權宜之計,其他新法全是王安石的心血。隱居鄉野八年的王安石聽到這個訊息後,病情加重。也去世了。

第二件大事是把神宗期間將領們辛辛苦苦奪過來的被西夏佔有的土地再還給西夏,乞求爭取與西夏和平相處。就是這件大事。讓司馬光砸缸的美好形象在午林心裡轟然倒塌。

第三件大事,把蔡京推向高位。只能說這個倔老頭好命啊,蔡京在王安石當政時期只是一個小官兒。後來司馬光上任以後,把蔡京推向高位。那時王安石早已隱居山野,不問政事七八年了。而後世一些人卻顛倒黑白,說蔡京是王安石提攜的。卻根本不說司馬光的事兒。我能說有的人天生好命嗎?

午林的那句話:此人罵我,說明他心裡有我,我不理他,是因為我心裡無他。也傳到了唐向的耳朵裡。

一同傳進去的還有唐向心悅美男子午探花,但午探花不理他,唐向各種作妖希望引起午探花的側目,但午探花依舊不鳥他。

後一段兒是蘇頌為表達歉意,故意傳的。於是唐向病了,一連幾天,沒有上班。

然後美男子午大郎的稱號,在民間就傳開了。

大內宮中,崇政殿,殿外陽光明媚,鳥語花香。殿內溫馨和睦,其樂融融,一君一臣,星星相惜。

說完正事兒。趙頊問王安石:“給汝派助手如何?”

“誰?”

“午林。”

王安石:“……”不認識。

王安石:“有何政績?在何郡縣任職?”

“咳咳…這個…”趙頊有些遲疑。“剛入仕途一月有餘,新進進士,一甲探花午林。”

王安石:“……”兩人都不言語了。

“郡縣治,天下安”。這是深入王安石內心的治國理念,也是憑著這個理念。他入仕20多年,一直在地方任職,多次被任命為京官,都被他拒絕。

“此人可有過人之處?”最後還是王安石給了皇帝面子,開啟了話頭兒說。

“有…有,此人擅長查漏補缺。”

王安石:“……”還是剛才那個胸有溝壑,心有抱負的皇帝嗎?

王安石想了想說:“可先放到地方去歷練,如有功績,再重用。毫無從政經驗,無以參考。”

站在殿門口聽牆角的午林,一邊曬太陽,一邊安慰自己。大佬虐我千百遍,我待大佬如初戀。

午林正在自我安慰之際,忽見王安石已經逃也似的跑到了門口,是在躲避什麼不乾淨的東西。

午林趕緊行禮,而王安石好像沒有看見午林一般,由跑改為快步向外走去。

後面一內侍一路小跑跑到王安石跟前,把一團東西塞到了王安石懷裡,掉頭就往殿裡跑,似生怕王安石反悔一般,而那一團東西正是午林辛辛苦苦所做萬言書。

午林一臉吃屎的樣子,進了殿,行禮也行的充滿了臭味兒。趙頊強忍住裂開的嘴角,說:“午說書,好久不見,今日所講內容是……”

“陛下今日講秦穆公和鮑叔牙。”午林把書揣進懷裡,臨時改變了教課內容。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路上的那些夏天

辰國的楊氏

彼岸島48天后

吃麵不吃蒜香味少一

野性的格調

草之微

可可兮的楨寶

愛吃忌廉湯的韓老爺子

默然入夢

酒月小淺

排球:我們是為了勝利而來!

也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