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二晚上,杜守義在自己家又擺了次蟹宴,把顧玲和徐伯母也請來了。這次四個人能清清靜靜,好好吃頓螃蟹。

“我們這樣老不帶徐伯伯玩,他不會有意見吧?”

徐伯母笑道:“他自己出差沒口福,這能怪誰?”說著她指了指一邊牆上掛著的兩套皮衣皮褲,問道:“這是你們倆的?”

小北笑道:“我們倆可不穿這個。這是給建國和小偉騎摩托時候穿的。我嫌味兒太大,放在那兒透透氣,散散味。”

說完她覺得自己多嘴了,徐伯母未必知道摩托這件事。不過再想想她也就釋然了。跟眼前的‘大螃蟹精’比起來,摩托不算稀奇玩意。再說,院子裡還站著只鷂子呢,那不更稀奇?

果然,徐伯母根本沒放心上,她和顧玲兩個從皮衣開始扯起了孩子話題。

龔小北看了看杜守義,悄悄吐了吐舌頭。杜守義看明白了,笑著搖了搖頭,示意沒什麼。兩人現在已經有了心有靈犀般的默契了,話不用多說,只要一個眼神,甚至眼神都不用就能接收到對方的訊號。

有人把日子過成了詩,有人卻把日子過成了屎。劉嵐老公就是後一種人。

第二天上班不久,蘇慧娟就找來了。

“師叔,劉姐家裡出了點事。”

“劉姐?劉嵐?”

“對,她愛人兩天沒回家了,劉姐都急死了。”

“她自己說得?”

“對,我看她偷偷抹眼淚就問了一句,她就和我一個人說了。”

杜守義看著眼前的蘇慧娟,忽然發覺這也是個事兒媽。人家就和她一個人說了,她跑來告訴自己幹嘛?

“你什麼意思?想讓我幫著把她男人找回來?”

“我不知道,這事我也不知道該找誰商量,就來找您了。”

杜守義想了想,嘆了口氣道:“你把劉姐叫出來吧,我來問問是怎麼回事。”

“哎,我這就去,您上食堂後門等一會兒。”

蘇慧娟說著轉身跑開了,杜守義看著她的背影又嘆了口氣,他感覺自己現在越來越事事兒的了,兩夫妻感情問題他都要插一腳。

劉嵐的事很簡單,花心老公外面有女人了唄?要解決起來也很簡單。人類三大摧毀意志的無解刑罰:電,水,熬。誰來了都得叫爹,劉嵐她老公能受得了?

一指頭下去,劉嵐老公乖乖跟著回家了。

怕他印象不深刻,走到半路沒人的地方,杜守義又給補了一指頭。然後蹲下身子摩挲著他的腦袋,強忍著笑問道:

“你這瓜保熟嗎?”

“啊?!”

“我就問你這瓜保不保熟?!”

劉嵐老公知道他在說腦袋瓜子,他驚恐地看著表情有些詭異的杜守義,嚇得連大氣都不敢出。

杜守義開啟霸王色,然後盯著劉嵐老公,說道:“你這是欺負孃家沒人啊?!看看你辦得這事兒。孩子沒斷奶,自己丟下一家老小跑外頭養小蜜,這還特麼是不是人事?

今兒也不和你多廢話。以後每個月工資全上交。下了班就老老實實回家抱兒子,別再整那些花花腸子了,聽明白了沒?”

杜守義此時化身東北大哥大,話裡話外都帶著一股大碴子味兒,就差脖子上再掛一根大金鍊子了。

沒辦法,這種糟爛事,要是再不給自己找點樂子就太鬧心了。

等回到家,小北正等著他呢。

“都解決了?”

“不好說。人是找回來了,收不收心要看以後了。先讓劉姐掐了他的經濟源頭,讓他想浪都沒錢浪。

唉,我一路都在琢磨,你說人家兩口子的事,我這麼摻和真是不太合適。”

看他情緒不高,龔小北勸慰道:“你是舉手之勞,對劉姐那就是挽救了一個家庭,我看挺合適。”

杜守義想了想,道:“得,做都做了,沒什麼好說的了。咱們吃飯吧。”

說起吃飯龔小北笑了,道:“今兒柱子哥送來道菜,你猜是什麼?”

杜守義懶得用見聞色了,看著桌上扣著的碗問道:“是什麼?田雞?”

“不是,是斑鳩,咱們家八姑娘抓來得。”

杜守義一聽,笑了:“哎幼喂!都學會打獵了?行,有它在咱們以後餓不著了。”說完他還不忘誇了一句:“你把這妹妹教的不錯。”

小北以為他在說二哈,其實他是說給二香聽得。院子裡傳來沙沙的藤葉響動,顯然二香聽到了,它高興了。

一夜無話,時間到了十一月七號,禮拜四。上午。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真正老陸稿薦’醬排骨X500。”

杜守義看著那五百塊醬排骨不由得大讚一聲,‘大氣!’系統這次是真‘大氣’,薅起好羊毛來一點不手軟。

說起陸稿薦,江南地區大名鼎鼎的就有三家,蘇州、無錫、嘉興都有。它們中哪一家才是正宗的呢?你聽我按著時間線捋一捋就明白了。

‘蘇州陸稿薦’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朔到康熙。它的創始人姓陸,毫無疑問,他是陸稿薦這個品牌的源頭。

可商標登記到民國才有,在這以前是不講智慧財產權的。

在蘇州陸稿薦成名後,各色打著陸稿薦招牌的熟肉鋪子在蘇錫常一帶遍地開花。

這個情況你想想‘稻香村’就能明白。不說全國,單京都在解放前就有多少‘稻香村’了?做南味糕點的鋪子,不掛個‘稻香村’、‘桂香村’的招牌都不好意思開門營業。

無錫陸稿薦就是這麼借名來得。‘無陸’在清同治年間創辦,專做熟肉生意,尤以醬排骨出名。

隨著他生意日漸興隆,周圍借光的也聚了過來,一個小小的碼頭商業區內擠著十幾家姓名雷同的醬肉鋪子。除了直接叫‘陸稿薦’的以外,還有叫‘老陸稿薦’,‘真陸稿薦’等等。

所以‘無陸’在民國初年索性把名字註冊為‘真正老陸稿薦’。六個字是全名,‘真正老’這三個字是招牌的一部分。它把能用的字全佔了,看你們這幫么蛾子還怎麼折騰。

以當時的情況看,它並不是在向‘蘇陸’叫板,只是要和開在周圍的諸多‘陸稿薦’們做個區分。

這其中還有個情況。‘無陸’的創始人是‘陸步高’,碰巧也姓陸。他是不是‘蘇陸’的後世子孫無據可考,所以暫時只能把他們當兩家人看待。

嘉興也有個陸稿薦,始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有一位姓黃的師傅,在‘蘇陸’學藝師滿後,跑到嘉興做起了醬鴨生意,用得是陸稿薦的名字。上文說過,當時這種借名的情況很普遍。

說到這兒差不多該清楚了。除了‘嘉陸’有明確的師徒傳承。其餘的‘無陸’也好,包括湖州,常州等等各地的陸稿薦,都和蘇州陸稿薦沒有明面上的關係,只是借個名而已。

這在現代是嚴重的違法侵權行為,但在那個年代,借名司空見慣。掛‘浦五房’,‘杜三珍’招牌的生熟肉鋪隨處可見。

蘇陸也好,無陸也好都有一個差不多版本的故事:說是一個老神仙化妝成乞丐,吃了好心店主施捨的一塊肉,然後留下了一片神奇的草蓆。草蓆又被稱為‘稿薦’,所以店名就叫陸稿薦云云。

老神仙是噱頭,這大家都能明白。那麼‘陸稿薦’的名字是從何而來的呢?

陸稿薦的蘇式醬汁肉口味偏甜,做得時候會加入很多糖,他們家燉肉時會在鍋底墊上一張草蓆,以防粘底燒湖。

奧妙就在這張草蓆上了。據說當年有別於同行用廉價稻草墊底,陸老闆從京都,花大價錢運來了馬連草墊子,這就讓成品熟肉裡帶上了一股獨特的草木清香,吃口還不油膩。這也是‘陸稿薦’三字的由來了。

說到這兒有些剎不住車了,索性再扯遠一點。八國聯軍入侵那會兒,也就是一九零零年前後,蘇州陸家的後人將‘陸稿薦’抵押給了吳縣人倪松坡。同時又將‘杜三珍’,以六百多塊大洋的價格賣給了同一個人。二百三十多年的家族傳承從此易主。

看到這兒,有些愛吃熟食的朋友可能會倒吸一口涼氣。這兩個字號是一家的?

沒錯,‘陸稿薦’和‘杜三珍’。這兩家百年老號其實是兄弟。曾由同一家掌握,又同時賣給了同一個人。一南一北,和京都的東來順、又一順竟有幾分彷佛。

倪松坡臨死前將陸稿薦給了二兒子,杜三珍給了三兒子。

知道倪家二房接手後是怎麼處理生意的?根本不用處理。他們每日只管禮佛就好,生意照樣興隆的不得了。

這陸家子孫當年是怎麼想得?幾百塊大洋就送走了兩隻下金蛋的雞?看不明白。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做遊戲主播那些年

討厭運氣遊戲

這個修真界有點怪

衝鴨小程程

我是陳信,打錢!

天生綠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