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火攻要略》 《制火藥法》 《農政全書》

重整兵馬,打掃戰場,收納俘虜,散出探馬防止敵軍反擊……

等李玉鑑將這一系列事情處理完畢之後,東方天色亮起,已到了第二日清晨。

此時的她,才難忍心中思念,帶著一身疲憊,登上了停泊在寧遠河上的水師戰船之上。

聽到外面甲板之上傳來的動靜,一夜都守在船艙內不曾閤眼,盡心護衛雍博榮安全的王不二、天一道人,還以為又出了什麼事情,連忙輕手輕腳的開啟船艙門。

發現是李玉鑑到來的二人,連忙躬身一禮,壓低了聲音道:

“殿下!”

“大公子!”

對於王不二來說,李玉鑑如今縱然貴為燕王,也不如他眼中未來少奶奶兄長的身份,來的更加尊貴。是以他對李玉鑑的稱呼,依舊是“大公子”。

李玉鑑注意到二人特意壓低了聲音,便順勢朝船艙內看了一眼。

便見雍博榮合衣靠在床榻之上,雙眼閉起,氣息沉穩,睡得很是沉。

李玉鑑見他這般模樣,心中不由一緊,連忙對著王不二輕聲問道:

“你家少爺,身子可曾有什麼不適?”

王不二聞言,眼睛微微眨動,想起了自家少爺在戰場之上大殺四方,嚇得敵軍膽寒的天威,下意識地搖了搖頭。

聽到這話,李玉鑑終於鬆下了一口氣。

站在船艙前猶豫了片刻之後,她忍不住躡手躡腳地走入船艙,悄悄地坐到了雍博榮的身邊,就這麼靜悄悄地,眼神溫柔地看著他。

因為魔弓在戰場之上吞噬的血氣盡數散溢,此時雍博榮俊朗的臉龐,看起來格外蒼白。身上還帶著一股,從戰場之上沾染的那份沙場肅殺之氣。

看到雍博榮此時緊緊皺起的眉頭,似乎是夢到了什麼極為不好的東西。

這不由得,便讓李玉鑑心中一疼。

他本該是身處江南,逍遙自在的富貴閒人。心思更是純善,平日裡連螻蟻都不願傷害。

若非是因為自己,又怎麼會來到苦寒北境,還要親自領軍殺敵?

他此時眉頭緊皺,難以舒緩,是不是因為夢裡也看到了戰場廝殺的殘酷血腥景象?

想到這裡,李玉鑑眼中便不由泛起瑩瑩水光,痴痴地看向雍博榮。

船艙外,王不二此時眉頭一皺,莫名覺得有點不對勁。

他一邊盯著船艙內的李玉鑑,一邊湊到了天一道人的耳邊,壓低了聲音道:

“道士,你有沒有覺得,大公子對我家少爺,有點、嗯,有點……”

以王不二的文化水平,這一時之間,竟然還想不到什麼合適詞,來形容此時心中湧現出來的這股怪異之感。

天一道人聞言,忍不住瞥向自家殿下,不由輕嘆一聲。

此時李玉鑑看向雍博榮時,眼中的那份溫柔幾乎濃郁得快要將人化開。

我的殿下啊,您也稍微收斂一點啊!

表現得這麼明顯,連王不二這渾人,都看出不對勁了……

天一道人覺得心累,可卻還是伸手將王不二拉到一旁,輕聲道:

“是你想多了……嗯,咱們還是走吧,別將雍公子吵醒了!”

王不二忍不住回頭繼續看了船艙一眼,面露狐疑,咂嘴道:

“真的是我想多了嘛……”

說完,王不二一邊被天一道人拉走,還一邊忍不住嘀咕道:

“我總覺得,現在還是看著少爺比較好……”

“伱、你這是不信任殿下嗎?難道你覺得,殿下會害公子嗎?”天一道人連忙反問道。

“那倒不是,就是、就是覺得有點不對勁……”

“哎呀,都說是你想多了!”

“是嗎?”

“是!”

“好吧……”

----------------------

此時,心神深處,善緣樹下,雍博榮眉頭緊皺,面露痛苦之色。

李玉鑑猜得沒錯,此時的雍博榮,的確是遇到了讓他極為痛苦的東西!

“幾何家者,專察物之分限者也,其分者若截以為數,則顯物幾何眾也;若完以為度,則指物幾何大也。其數與度或脫於物體而空論之……”

雍博榮怎麼也想不到,都大學畢業多少年了,竟然還要學幾何,還是這種文言文版的幾何學……

案桌對面,身穿儒袍,長鬚飄然,氣度淵然的老者,看著雍博榮面露苦澀,稍稍停頓,拂鬚一笑,道:

“不想學幾何?這可是一門大學問!”

“可測量天地之大,可測景以明四時氣候,還可造器以儀天下。綜諸子百家之道,包容法、儒、醫、兵、陰陽、道之學。其中道理深奧無窮,蘊含天地變化,實在是讓人著迷啊!”

雍博榮聞言,苦笑著道:

“還請玄扈先生見諒,並非學生不學,只是想起前塵往事,心中頗為複雜罷了。”

老者拂鬚呵呵一笑,道:

“學完這個,我便教導你《火攻要略》、《制火藥法》,讓你學會製造各式火藥、火器,助你縱橫疆場,創立不世功勳,如何?”

火藥,華夏曆史上最值得一說的發明。

它的出現,以及各種衍生發明,徹底改變了戰爭形式。

而如今所處的這個世界之中,因為妖魔橫行,修道煉丹之風盛行,自然也在陰差陽錯之間,弄出了火藥。

嗯,這才讓大梁每逢佳節,夜空有煙花點綴……

不過,也正因為修道真的能夠有所成就,自然也就沒人,去變著法地琢磨這些外物邪道,火器也便無從誕生了。

若是能得老者教導,雍博榮掌握了這諸多能夠直接投放到戰場上的成熟火器,可不就是直接領先一個版本嘛!

雍博榮聞言,心中意動,但沉吟了片刻,卻是躬身行禮道:

“若學生能選,只想請先生,先傳授學生《農政全書》!”

《農政全書》,由明代科學家、政治家,官至內閣次輔的徐光啟所創造的。

全書有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蠶桑廣類,種植,牧養,製造,荒政等六十餘卷,囊括中國古代漢族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乃農業技術集大成之作。

眼前這位老者,赫然便是善緣樹耗費數百善緣,方才請來的玄扈先生,徐光啟!

聽到雍博榮所言,徐光啟微微一愣,旋即朗笑數聲,滿意地道:

“治國治民,當以農為本。你能知道這一點,很不錯!”

“哈哈哈,都教,都教!老夫一生所學,悉心教導,絕不藏私!”

雍博榮再次行禮,朗聲道:

“謝玄扈先生!”

大家新年快樂啊!

另外,由於之前加班導致存稿耗盡,以及過年的各種瑣事,這兩天的更新實在難以保證,還請見諒。

初二之後,爆更補償!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遊歌

蘇三別走洪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