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勾結楚王,設伏於海津衛

神京皇宮,紫宸殿之中。

平陽真人盤坐蒲團之前,純正道家法力,在他面前凝作了兩面圓光鏡。

此時的平陽真人,卻是臉色鐵青,冷聲罵道:

“廢物!”

其中一面圓光鏡之中的道人,羞愧地低下了頭,道:

“這個雍博榮,實在是太狡猾了……”

平陽真人神情凝重,哼聲道:

“這個雍博榮如此小心謹慎,果然不是尋常人!”

說罷,他微微扭頭,看向另外一面圓光鏡。

鏡面之中,身穿著鑾儀衛官袍的左丘甲,此時低眉俯首,神態恭敬。

“還來得及嗎?”平陽真人沉聲道。

左丘甲聞言,沉吟片刻後搖了搖頭,道:

“教主,就算現在立即讓手下趕去大沽,只怕也來不及佈置了。”

兩千道兵雖然強大,可雍博榮身邊也有千餘百戰精銳護衛,暗中更有不少妖族大妖隨行。若是直接出手刺殺,很大可能會讓他逃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方才需要左丘甲調動鑾儀衛中收攏的死忠,提前去安排佈置,使整個盧龍縣成為一個巨大的陷阱,讓雍博榮無處遁逃。

可陰差陽錯之下,因為雍博榮多次更換路線,倒是讓他們提前佈置的打算落空。

平陽真人聽到這裡,眉頭緊皺,沉聲道:

“可惜了,下次要殺此人,只怕就沒這麼好的機會了……”

雍博榮要麼身在軍中,有精銳大軍護衛。要麼就是在北平之中處理政務,戒備森嚴,輕易沒有下手的機會。

錯過了這次,平陽真人還真不覺得會再遇到這麼好的機會。

而這個時候,左丘甲卻是突然開口道:

“其實,也還有機會!”

聽到這話,平陽真人眼神一動,當即道:

“說!”

“因為燕王威勢越發強盛,楚王心中警惕,在兩個月前便想辦法,在海津衛之中安插了一名心腹,擔任衛所千戶官。”

海津衛,既是北平府的南方門戶,也是扼守運河以及海運的重要之地。

如此緊要的地方,忌憚李玉鑑這個侄子的楚王,必然是要提前布子的!

而雍博榮在抵達大沽之後,必然沿海河逆流而上,直抵北平。而這海津衛,也是他此行的必經之路!

平陽真人聞言,雙眼一眯,沉聲道:

“和楚王合作?”

左丘甲點了點頭,繼續道:

“對,如此一來,咱們就不需要提前做什麼準備了,可以直接藉助楚王的人馬。而且此事之後,還以此挑動燕、楚二王關係!”

平陽真人此前之所以想辦法護持燕王李玉鑑,想的就是二王相爭,耗盡大梁最後一點國運。

這番計策,卻是最為合適!

想到這裡,平陽真人當即點頭道:

“好,就這麼辦。正好你如今暗中投靠了楚王,由你提出最是合適。皇帝這邊我再哄幾句,引楚王入套不難!”

左丘甲聞言,連忙低頭恭敬應是。

平陽真人又扭頭看向那名道人,厲聲喝道:

“明雲,你持我玉符,即刻趕往海津衛統領道兵!若是再出差錯,便立時廢去修為,投入玄黃境中!”

聽到“玄黃境”三個字,明雲道人明顯地渾身一顫……

----------------------

楚王府,後院之中。

左丘甲身穿黑色斗篷,遮住了身形面孔,很是神秘,在王府親隨的帶領之下,從書房之中快步走出。

而被楚王突然喚來書房商議要事的趙睢,此時便是正好撞上了準備離去的左丘甲,便不由打量了一眼。

而左丘甲也注意到趙睢投來的視線,下意識地抬手拉了拉斗篷,腳步更快地離去。

見左丘甲如此神秘,趙睢眉頭一緊,對著書房外守衛的楚王心腹們,沉聲問道:

“此人是誰?”

見是最受楚王看重的趙先生問話,一旁的心腹們連忙開口回道:

“回趙先生,這是殿下的客人,甚是神秘。殿下召見此人時,都是屏退左右,不讓旁人知曉的……”

趙睢聞言,眼睛一轉,故作隨意地點了點頭,然後走入書房之中。

此時書房內的楚王,心情似乎很是不錯,一見趙睢的到來,便連忙親暱地揮手道:

“趙先生來了!”

趙睢上前數步,躬身一禮,參拜道:

“見過殿下!不知殿下急召,所為何事?”

楚王聞言,開口笑道:

“今日皇帝召本王入宮,大加誇獎,甚至讓本王重新開始主持政務。只從此處,便可看出皇帝對本王並無忌憚猜忌之心。”

“思來想去,如今時機也算成熟,只怕再拖下去,燕王便勢大難制了!”

這話的意思,顯然就是想要出手對付李玉鑑。

其實若非是之前趙睢以“鋒芒太甚,皇帝猜忌”的理由拖住了一些時日,只怕楚王早就要對北平那邊下手了。

聽到這話,趙睢眉頭緊縮,不解地道:

“皇帝今日誇獎殿下了?”

趙睢並不知道平陽真人今日是怎麼哄皇帝的,他只知道楚王這段時間老實了一點,但也沒完全老實。

在朝廷政務上面,楚王已經許久沒有管過了。

但之前無論是針對長孫捷,還是對付周王,表面上楚王都沒有出面,可實際上全是他在背後推動!

奪嫡爭儲這事不談,皇帝或許是樂見其成的。

但長孫捷身為鑾儀衛指揮使,天子耳目,被一個皇子這麼針對,皇帝怎麼也應該心生警惕才是,不可能還特意喊他過去誇獎一番啊……

楚王此時點了點頭,朗聲笑道:

“對啊,皇帝誇本王得體,命本王明日開始繼續隨百官上朝,以觀國政。”

之前楚王便經常上朝觀政,甚至有對國政發表意見的權利。

可自從皇帝病癒之後,眼見朝堂大半官員皆為楚王門客之後,楚王便再沒有上過朝……

此時重新得以上朝,其中卻是頗有深意,怪不得楚王此時心中激動歡喜。

趙睢沉吟了片刻,只能拐著彎地阻止道:

“燕王是殿下大敵,應該重視。只是如今其威望正隆,倉促動手會不會……”

楚王聞言,搖頭道:

“本王自然知道這一點,所以燕王那邊暫且不動,可以先斷他一臂!”

“本王這個侄兒有個心腹幕僚,平日裡頗為倚重,信賴有加。遼西、遼東之戰能獲勝也全憑此人,的確是個人傑英才!”

“聽聞此人即將返回北平,正是動手鏟除之機,絕不能讓他繼續為燕王效力!”

聽到這話,趙睢心中頓時一驚,不動聲色地道:

“既是燕王倚重之心腹,身邊必有護衛。這倉促之間,恐怕難以確保萬無一失啊。”

“無妨,鑾儀衛那邊自有人相助!趙先生不用太過操心,如今只需為本王謀劃一番,如何儘快削弱燕王之勢!”

趙睢心中宛若驚濤駭浪湧起,但面上卻是不敢顯露分毫,只能低頭應是。

心神不寧的他在簡單地提了幾個建議之後,便推說要仔細思索斟酌一番後,便轉身離開書房,故作不緊不慢地回到了自己的小院,躲入了書房之中。

“楚王欲要對雍公子下手,速速派人將這個訊息送回去!”趙睢壓低了聲音,對著前來送茶水點心的小廝道。

明面上是趙睢書童的小廝,實際上卻是校正府派來的校正郎官。

此時聽到這個情報,校正郎官那雙低垂的眼眸頓時一厲,當即躬身一禮,腳步略快地離去……

-------------------------

隨著這幾艘萊州水師的戰船,這數日來不斷行駛,此時海上四周能夠看到的船隻,也越發多了起來。

千篇一律的海上風光,此時也終於出現了變化。

遠處視線之中,那船隻往來,極為繁華的大沽,也越發變得近了起來。

雍博榮看著前方的陸地,終於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道:

“終於快到了!”

海上路途憋悶,可他如今偏又受不得半點海風,每日只有一刻鐘的放風時間。其餘時間內,也只能躲在船艙之中發悶,實在枯燥至極!

如今看到陸地,心中不由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道:

“在大沽登岸,讓我緩一緩吧!”

尚振宏有些遲疑,不由勸道:

“大人,還請再辛苦幾日!從大沽逆流而上,不過三四日便能到北平了。”

他身負護衛雍博榮前往北平的職責,是絲毫不敢有所大意的,只盼著儘快將雍博榮送回北平,也省的夜長夢多,再出事端!

雍博榮卻是連連搖頭擺手,道:

“就剩三五日的路程,也不急在這一時!”

“這幾日乘船,坐的我整日飄飄忽忽的,快讓我上岸緩一下吧!”

雍博榮都這般說了,尚振宏便是心中再不情願,也不能再多說什麼,只能安排人準備停靠。

戰船之上有小舟放下,水師士卒立即持印信軍令划船上前,想要讓管理大沽的官員配合,以此排程往來船隻,讓幾艘戰船順利停靠。

而小舟上的水師將士去了沒有多久,便看到大沽口岸之上有官吏奔走,不斷排程著四周而來的船隻。

不多時,船隻四散,在入海口處清出了一條水道。

甲板之上的雍博榮見狀,眉頭一動,倒是點頭讚道:

“管理大沽口岸的官員,倒是有些本事!”

這麼短時間內緊急排程船隻,順利地清理出了一條水道,過程中卻不見出什麼岔子。這管理排程能力,的確值得稱讚一句!

雍博榮當即對著身邊親隨,開口道:

“過會兒上岸後去問問,剛剛是誰人負責排程。如此人才,可行提拔!”

身邊親隨聞言,當即應是。

如今的雍博榮,還肩負著要為李玉鑑選拔官員的職責。

尚振宏見前方水道清出,當即命令麾下戰船上前,停駐大沽碼頭之中。

船隻一停穩,雍博榮便在王不二的攙扶之下,迫不及待地走下船隻。

而他這一踏足地面之上,瞬間便有一股難以言說的踏實之感湧上心頭,不由感慨道:

“還是這樣踏實!”

而就在這個時候,便看到碼頭之上,一眾身穿綠、青官袍的大梁官吏,腳步匆匆的趕來。

北平府上下,誰都知道雍博榮身份之重要,是以上下官員不敢有任何怠慢大意。

一見被眾護衛簇擁著的雍博榮,面前的這些官吏們卻是連忙俯身一禮。

為首官員,朗聲道:

“海津衛市舶司提舉晏永博領一眾官吏,見過雍典簿!”

海津衛這邊除了是入海口之外,還設有鹽倉,是以有商船往來不斷。便是因為如此,這裡便也設立了一座市舶司,來收取商船稅收。

這個市舶司提舉是從五品的官職,比雍博榮現在的官職還要高,而且是一等一的肥差!

雍博榮打量了一眼為首的這個晏永博,開口問道:

“剛剛可是晏大人在排程船隻?”

晏永博連忙應是,拱手道:

“正是。”

雍博榮看著晏永博,然後故作無意地掃視了他身後的一眾大小官吏。

見這些官吏個個神色並無異常,雍博榮便知這次船隻排程迅速,的確全賴晏永博出面!

確定這件事之後,雍博榮心中便不由一動。

要知道這行軍打仗,糧草軍械很是重要。

李玉鑑日後起兵,若是這後勤不暢,使得前線物資短缺,那麾下兵將就算是再多、再精銳,也難以發揮全部戰力。

而糧草軍械運輸最為方便的,是水運、海運!

水運海運,便需有人居中排程,否則一個不小心,就會和此前的蒗蕩渠一般,幾艘船隻碰撞沉河,堵塞了關鍵水道,讓整條運河直接廢掉。

這個晏永博,在船隻排程之上頗有能力,倒是讓雍博榮不由留心了起來。

雍博榮臉上笑意更甚,點頭道:

“晏大人能力出眾,將諸多船隻調動得如臂指使,確是讓我大開眼界啊!”

晏永博聞言,卻是面露感激地道:

“若非是燕王殿下、典簿大人擢拔,何來下官今日?”

這個晏永博之前不過是海津衛市舶司的小小吏目,不過從九品而已。

只因當初瓦剌、高句麗大軍來襲,市舶司上面的官員全部裹挾多年撈到的金銀逃走,唯有晏永博依舊留守市舶司維持。

事後清算之時,棄官而逃者一律不用,晏永博則被臨時升到了市舶司副提舉。又因其能力出眾,兩個月後竟然一口氣升至從五品市舶司提舉。

如此擢拔之恩,又豈能不讓晏永博心存感激?

雍博榮聽著這話連連點頭,心中不由更是滿意了!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宮真傳之萬妖之王

六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