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有蘇妙姿歸來,清川江之戰

其實就算拋去青丘少君、少主的身份,光憑有蘇姐弟二人那齊國公世子與高青縣主的身份,也可謂極為貴重。

再加上之前李玉鑑就藩之時,齊國公府多次出手,是以姐弟二人此時到來,就連李玉鑑也將其他事務放下專門等候著。

有蘇妙姿走入帥帳之中,抬眼便看到雍博榮滿臉溫和笑意站在那邊看著自己。她那雙原本略顯清冷的眉眼之間,卻是也不由浮現出一絲柔和。

被她牽著的有蘇仲玉,更是迫不及待地打起了招呼來,脆聲道:

“雍哥哥!”

當初雍博榮和王不二將有蘇仲玉救下,是以他對雍博榮極為親近。

雍博榮看著有蘇仲玉,亦是笑著打著招呼。

幾個月不見,這小胖狐狸臉蛋竟然更加圓潤了幾分,看起來胖墩墩軟乎乎的,很是可愛!

一旁的李玉鑑注意到有蘇妙姿修長美目之中流露的柔意,嘴角一抽,差點就沒忍住翻個白眼,有些沒好氣地道:

“這軍中殺伐太甚,於你們可不太好,怎麼在這個時候跑來?”

原本此前李玉鑑還不覺得什麼,可這段時間有蘇妙姿離開,雍博榮終日陪在她身邊,身邊還沒人不識趣地礙眼,心中不知道多麼開心。

如今有蘇妙姿這急匆匆地趕回來,實在是讓她不太痛快……

有蘇妙姿清楚自己對雍博榮的小心思,在李家人面前難免有些底氣不足,也只能故作聽不出來語氣,不想理睬。

可是看到一旁的雍博榮臉上也露出了擔憂之色,她頓時眉宇一緩,輕聲解釋道:

“這次來帶了朝廷發下的世爵銀印,有大梁國運龍氣庇護,大梁軍中殺伐之氣便對我們姐弟二人並無太大影響!”

雍博榮還是第一次知道這件事,不由有些驚奇地道:

“這朝廷爵位,竟然還有如此作用?”

有蘇妙姿點了點頭,道:

“父君當年襄助大梁開國後,太祖皇帝許下承諾,自此我青丘與大梁國休慼與共,甚至將誓言刻在了鐵碑之上,立在了皇族宗廟中……”

雍博榮聞言,恍然地點了點頭。

如此誓言立下,也怪不得齊國公府的地位如此超然。

之前齊國公府調動山東衛所兵馬馳援遼西,雖然是為國出力。但真正細究下來,也難免有勾結外封藩王之意。

可神京朝廷那邊,卻當沒看見一般不管不顧,就連楚王也沒有拿這件事開刀。

李玉鑑此時忍不住插話道:

“縣主與世子急匆匆而來,到底所為何事?”

提到正事,有蘇妙姿也是神情一肅,沉聲道:

“父君命我前來,是為了解決戾氣肆虐之事。”

“青丘已派出麾下群妖,願協助燕王殿下清除為害戾氣。還請燕王殿下頒下手令,命後方城池軍民盡力配合。”

“為戾氣所惑的妖獸,所未遭太大殺孽的,也還請燕王殿下讓我青丘之人帶回去。”

李玉鑑聞言,沉吟了片刻,便直接點頭道:

“如此甚好!還替本王,多謝狐君出手之恩!”

有蘇妙姿亦是低頭道:

“此事本就和青丘有關,當不得殿下之謝。”

說到這裡,有蘇妙姿看向雍博榮,繼續道:

“正如雍公子所料,謀劃這麼多事情的幕後存在,真是我青丘族人。”

“已經查到了,此人是誰?”雍博榮連忙問道。

先不說其他,就說其手中捏著的香火成神法,雍博榮便很是感興趣。

而且如此罪孽深重的妖邪,也必須要徹底誅殺,絕不能讓其再暗中跑了!

有蘇妙姿抿了抿嘴,沉聲道:

“是我青丘狐族大長老,四姓之一的純狐族長,純狐赫。因不甘居於我父君之下,是以純狐赫暗中謀劃多年,只為奪取青丘君位……”

“幸虧有公子的提醒,使得他的事情敗露。如今純狐嫡系一脈已被蕩平,唯有純狐赫以兵解之法逃脫,如今應該是遁逃到了高句麗境內!”

“高句麗?”

李玉鑑眉頭皺起,眼中略顯冰冷,沉聲道:

“這麼多事情,都與這邊有關……這高句麗,還是留不得!”

原本已經熄了的滅國之心,此時再次在李玉鑑心中瘋漲。

她倒也不是擔心別的,只是是留這麼個禍害在,保不齊某一天又要對雍博榮下手。

李玉鑑只要一想到有人暗中對自己的雍弟虎視眈眈,心中便無比擔憂,生怕一個舒服讓他受了傷害……

雍博榮聞言,倒是開口安撫道:

“不必如此大動干戈,這純狐赫造孽太多,會有人出手的……你這邊還是要穩打穩紮,且不可因為一時氣憤而亂了大計!”

李玉鑑聞言,略微沉吟。

她也是知道雍博榮與那枉死城城主關係密切,又是參與修行界的事情,那城主應該不會坐視不理。

想到這裡,她這才皺著眉點了點頭,道:

“那便先不著急,若是枉死城城主無暇出手,再出兵徹底平滅了高句麗!”

如今泉文祚已死,沒有強人出手整合鬆散的高句麗上下,李玉鑑顯然已經不把這當初的海東強國放在眼中了。

言語之中,平滅一國就好似只在翻手之間!

雍博榮搖了搖頭,道:

“此戰之後,高句麗雖然元氣大傷,可好歹半點底蘊在身。”

“如今五萬柳京援軍已經到了清川江畔,而在遼東北部的新城之中,也還有七八萬的精銳大軍呢。說要覆滅,又豈是這般容易?”

其實如今的局勢,高句麗還是有翻盤的機會的!

打下雲山城之後,一路上派兵駐守城池,再加上如今又分兵攻略平安、咸鏡二道,導致李玉鑑手下兩萬遼西精銳,外加三萬順奴部兵馬,現在只剩下了一萬多兵馬。

清川江對岸領軍將領若是能夠趁兵力微弱之時強攻,聯合新城方向的兵馬南北並進,最後未必不能反敗為勝,重奪遼東!

李玉鑑聞言,眉宇一揚,卻是極為自信地道:

“其他不敢說,清川江對岸的那五萬兵馬,卻是沒放在眼中!若是對岸敢主動攻來,那可真是天要滅他高句麗呢!”

------------------------

清川江南岸,五萬高句麗大軍旗幟連綿,遠眺對岸。

明榮王心腹,如今的大軍統帥金燦,扶刀立於中軍帥旗之下。

一名將校快步走來,抱拳回稟道:

“將軍,據潰兵們說,雲山城已經被梁軍攻破了!”

金燦扭過頭來,皺眉問道:

“梁軍一路而來,手下兵馬數量應該不多。而此前雲山城之中有足足八千精銳,為何這麼快便被攻破了?”

高句麗上下如今剛剛推翻了泉文祚的統治,正是對其生後名聲嚴加批判的時候。

但無論如何,高句麗上下君臣誰都不能否認,泉文祚以及其部眾的驍勇!他手下的灌奴部兵馬,那都是沙場之上搏殺出來的精銳。

八千精銳駐守雲山城,又有城池險固,為何都沒有撐到援軍的到來?

這名高句麗將校聞言,當即回稟道:

“據說梁軍之中,有神兵利器可發射鐵彈,發射之時其聲如雷,硝煙瀰漫。數十門齊射,頃刻之間城門轟然而倒,城牆坍塌,守城將士根本無力抵擋!”

聽到這些話,金燦輕哼一聲,冷聲道:

“我知道泉文祚之前在龍首山下,便是被這般殺伐之器給擊退的。但本將曾經詢問過軍中將士,當時傷亡其實並不算太過慘重。”

“由此可見,這東西不過是聲勢大了些,威力未必如何!”

金燦未曾親眼見過神機營火炮,是以只能從他人口中聽聞,加上自己的揣測,說的也並不是全錯。

這實心炮彈的威力,的確沒有聽著那麼嚇人。當初之所以能夠輕易逼退泉文祚,主要還是因為軍中一片大亂,士氣崩壞。

但是,你若是拿來轟擊城牆,那實心炮彈可就厲害了。又不是鋼筋混泥土的城牆,只怕挨不了神機營的十幾輪齊轟,便要損毀!

將校聞言略微一愣,然後眼睛一轉,連忙附和著道:

“將軍慧眼!”

“這雲山城的守軍,說不定就是已經知道了王都之變,知道泉文祚如今已經伏誅,所以心慌意亂之下,一觸即潰。”

“如今他們又害怕擔負戰敗責任,這才故意誇大其詞,想要擺脫罪責吧!”

金燦微微擺了擺手,沉聲道:

“不管如何,此時梁軍遠征而來,戰事結束,必然無比疲憊。又是剛剛獲勝,軍中難免鬆懈,正是我軍奇襲的好時機!”

“立即傳令,命平安水師堵住清川江入海口,防備梁軍水師突然襲來截斷江面。各部分批渡過清川江,擊敗梁軍,奪回雲山城!”

這樣的安排,顯然是吸取了泉文祚寧遠之敗的教訓。

為了防止梁國水師突然襲來,截斷後路,金燦甚至還將衛戍高句麗王都的平安水師一同帶來,封住了入海口。

隨著金燦一聲令下,南岸的高句麗大軍當即著手準備渡江。

水師封鎖入海口、打造浮橋、派遣前鋒渡河奪取灘頭……

軍中一切進度井井有條,考慮極為到位,用兵韜略之上也沒有太大的疏漏。

從此也可看出,這個金燦倒還真有一點本事,並非全然靠著是明榮王親信上位。

而對岸的小股梁軍,在面對著渡河而來的高句麗前鋒,卻是果斷選擇後退,直接將整個清川江防線都讓了出來。

見此情形,金燦更是心中篤定,大喜道:

“梁軍連交戰都不敢,必然是兵力空虛!加快步伐,速速渡江!”

一挽大高句麗頹勢的希望就在眼前,高句麗的軍中將校也被激起了爭功之心,當即催促著手下兵將速速渡江。

而此時,清川江北岸的山丘之上,神機營千戶柯正祿手持琉璃單眼千里鏡,默默地看著正在渡江的高句麗大軍。

而在柯正祿的身邊,五十門虎蹲炮分列,猙獰的炮口斜指向天。

一旁副將抱拳一禮,昂然喝道:

“千戶,炮口都已校準好了,裝填的都是剛送來的開花彈!”

柯正祿當即收起千里鏡,喝令道:

“放篝火狼煙!”

山丘密林之中,頓時有滾滾狼煙沖天而起,顯眼異常。

高句麗主將金燦見狀,心中微微一突,當即喝問道:

“現在有多少兵馬渡江了?”

“回將軍,前鋒萬戶隊中,已經有一半兵馬都到了對岸!”

一半的萬戶隊,也就是四五千人。

聽到這裡,金燦心中稍稍一鬆。

清川江入海口有平安水師防守,不說能夠擊敗梁國水師,起碼阻攔一下是沒有問題的。

就算此時梁軍主力到來,五千兵馬也足以抵擋一時,讓大軍源源不斷地渡過清川江了!

可就在金燦稍稍放鬆之際,耳邊便突然傳來震耳欲聾的轟鳴之聲,宛若悶雷響動。

遠處山丘之上先有白色硝煙瀰漫,隨後炮彈直襲而來,發出呼嘯之聲,猛地轟擊在了江面之上。

“砰”的炸裂之聲,在江面之上炸開,激起水花四濺。無數鐵塊碎片飛濺而出,周邊的高句麗士卒頓時慘叫連連,傾倒一片。

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炮火轟鳴之聲不斷響起,炮彈呼嘯而來,撲頭蓋臉地落下。

江上浮橋在火炮覆蓋之下,便頓時斷裂開來,將上面的一眾高句麗將士盡數摔落滾滾江水之中。

更有倒黴的運兵船隻被正面擊中,眨眼之間便是船隻毀去,逼著上面的高句麗將士只能跳江自保。

南岸還未渡江的高句麗將士,此時面對著被炮火覆蓋的江面,被嚇得連連後退,任由上面如何催促,就是不願渡江。

高句麗主將金燦,此前便揣摩研究過樑軍新裝備的武器。

但直到此時親眼看到,火炮的威力卻還是讓他無比驚駭。

下一刻,對岸又傳來了高昂的喊殺之聲!

數千女真死軍陣容凌亂,烏泱泱地湧來。

雖不成佇列,可卻是皆身披甲冑,悍勇異常,率先衝殺而來。

而在死軍的身後,數千騎兵列陣以待,蓄勢待發。眼中殺伐之意盡顯,儼然將北岸的數千高句麗將士視作獵物。

“殺!”

喊殺之聲在對岸響起,硝煙覆蓋戰場。

高句麗主將金燦見此情形,目眥欲裂,可卻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前鋒將士覆沒於對岸……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帝辛,開局拉女媧下水

江湖孫小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