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俘虜兵將俯首,唯命是從

沿著龍首山山道行進兩日,便能夠看到高句麗的西部重鎮,烏州城了!

抬眼望去,便見前方山巒起伏,層林疊嶂,形成天然屏障。

東、西山夾峙,形成深谷,山勢周環綿亙,如人臂合抱而南面少缺,首尾抵昂,若鳳翔兩翅,是以此山名為“鳳凰山”!

烏州城正是依山而建,將山勢之險要,盡數化為城池之固。也正因為如此,烏州城也被人稱為鳳凰山城。

在一眾親兵護衛之下,李玉鑑與雍博榮駐馬於高處,朝遠處的烏州城眺望。

看著眼前烏州城的險峻地勢,李玉鑑神色略顯凝重,沉聲道:

“眼前的烏州城雖不是大城,可卻山勢險峻,易守難攻。便是調來神機營轟塌了城牆,也有山勢阻擋,沒有那麼容易攻入城中!”

一旁的雍博榮微微坐直了身子,朝遠處的烏州城打量了一眼,然後點頭道:

“的確是座險要之城,偏又擋在了進攻高句麗的要道之上,不得不打……”

“而且高句麗地形多山,當年的高句麗君臣為了抵禦草原部族,便曾經發動軍民修建諸多山城,分兵駐守,抵禦外敵。若是要將這些山城一個接一個地拔掉,恐怕損失不小!”

高句麗地勢多崇山峻嶺,眼前的鳳凰山也不算是特別險峻的。

這諸多山城依山而建,充分利用險峻山勢,且地處行軍要道四周。其中多則駐兵上千,少的也有百人衛戍。

只要想一想對這些山城用兵的場景,便不由得讓人覺得無比頭疼。

李玉鑑猛地搖了搖頭,沉聲道:

“絕對不能打成一場爛仗,咱們可經不起這麼拖下去!”

如今的燕藩運轉,無論是各地官府還是下轄大軍,可都是由李玉鑑、雍博榮二人的私房錢撐著的。

好不容易打下的遼東城,卻又因為要收攏軍心,而將遼東城府庫中的金銀布帛盡數賞賜下去,並沒有金銀財貨的結餘。

若是未能速戰速決,等高句麗君臣反應過來派駐兵力前來,那局勢恐怕也只能就此僵持住了……

雍博榮聞言,扭頭看向了身後的五萬大軍,不由苦笑一聲。

原本二人領兵渡過遼河之時,麾下只有遼西大軍四萬,加上雍博榮身邊的三千多私兵。

在打下遼東城周邊十餘座城池之後,又派了兩萬兵馬分駐各城,一方面推動分田政策,一方面也防止有心人作亂。

這次再次出兵,這部分兵馬是不能動的,所以按理來說最多也僅能出動兩萬兵馬而已。

但在雍博榮的建議之下,這次出兵高句麗的理由,變成了大梁宗主國,要助藩屬國慎奴國主高輝壽復位。

打起這樣的旗號,自然便是想要藉著高輝壽在高句麗西部各城池之中的影響力,來減少大軍將要遇到的抵抗。

當初被雍博榮在戰場之上迫降的數萬高句麗將士,便有了作用。從中挑選三萬精銳作為僕從軍,一同調來了戰場之上。

也就是說,如今李玉鑑手下要養著七萬兵馬。

這每日花出去的錢糧便若流水,原本預計能夠撐一兩年的私房錢,只怕撐住一年都難去!

“便是考慮到這一點,所以這次我勸你打起助高輝壽復位的旗號。”

“順奴部首領的名頭,在高句麗西部的這些城池之中的影響不小。有高輝壽在手,若是順利,趁著這次柳京內亂,便能夠一口氣將高句麗順奴部地盤盡數吞下!”

雍博榮說到這裡,微微一頓,然後沉聲道:

“奪取了順奴部地盤,高句麗境內的平安道便可趁勢而取。上面豐富的礦產,應該可以支撐北平的財政運轉!”

當初二人初至北平之時,便定下了奪取高句麗國內的平安道,用上面的金銀礦產來供養大軍、打造兵器。

事關日後大計能否成功,這次戰事顯然無比重要!所以也難怪雍博榮、李玉鑑二人,要一齊親自領軍前來了!

話音落下,二人齊齊扭頭看向遠處的烏州城,神色有些凝重。

奪取眼前的烏州城,便是計劃的第一步!

二人沉住氣,耐心地等候著。

又約莫過了片刻之後,便聽到遠處的烏州城之中,突然響起了一陣喊殺之聲。

聽到動靜,李玉鑑眼睛當即一亮,朗聲喝道:

“讓順奴部的兵馬立即領兵攻城,神機營在旁以火炮支援,轟擊城牆!”

如今進入烏州城中的內應有了動作,便要趁著這個機會攻破城門,這樣能夠花費最小的代價,儘快奪取烏州城。

在一聲軍令下達之後,軍中令旗頓時湧動。

隱於山道之中的兵馬快速湧出,神機營將士於一處山丘架起火炮,直直對準遠處的烏州城轟擊。

彈丸噴射而出,徑直撞上了烏州城城牆之上,將城牆轟得一震,碎石亂飛。

本就一片喊殺之聲的烏州城中,此時變得更加混亂起來。守城的高句麗將士,只覺城內城外皆是敵人,不由陣腳大亂。

這劇烈的火炮轟擊之聲,在山林之間迴盪,振聾發聵,讓人心頭直顫。

而被下令衝鋒攻城的順奴部將士,此時便為火炮之聲所震懾,不論身後梁軍將士如何催促,都是畏懼著不敢上前。

沒辦法,自古偽軍都是這幅德行。沒有信仰、沒有保家衛國的理念支撐,戰力士氣可想而知……

見此情形,李玉鑑不由一急,臉上神色頓時凌厲起來。

烏州城是奪取順奴部地盤的第一戰,關係到能否順利奪取平安道,李玉鑑是絕不容許失敗的!

看著身後畏懼不前的順奴部兵馬,李玉鑑眉宇之間頓時殺意顯露,冷聲喝道:

“下令,若有退縮不前者,便是軍法論處!”

一旁的雍博榮聞言,卻是主動開口道:

“我去吧!”

說罷,雍博榮還不等李玉鑑同意,便當即打馬上前,在身邊護衛的陪同之下,徑直來到了順奴部軍中。

雍博榮也沒有立即下令,而是就這麼騎著馬,在順奴部將士面前晃悠著。

雍博榮騎馬所過之處,原本還顯得有些焦躁的順奴部將士們頓時死寂下來。

在看清雍博榮的相貌之後,這些順奴部將士一個個的,便好似看到了什麼極為可怕的東西,驚恐畏懼地低下了頭。

此時的雍博榮雖然沒有穿著耀武赤磷甲,但當日他在戰場之上萬軍辟易,如天神降臨的場景,卻是深深印刻在這些順奴部將士心中。

只要一想起那日的戰場廝殺,他們的心中便不由生出無邊恐懼,絲毫不敢產生違逆之心。

雍博榮打馬走上一圈,然後勒住韁繩,一指遠處的烏州城,沉聲喝道:

“你們的首領高輝壽,如今就在烏州城中,為燕王殿下奪取這座城池。”

“現在我命令你們,立即攻城,將伱們的首領帶回來!若有退縮不前者,斬!”

雍博榮身邊,自有懂扶余語的親隨,將他的話一字不漏地翻譯過來。

聽著雍博榮的命令,下面的這些順奴部將士依舊不敢抬頭,只是緊緊了手中的兵刃。

終於,他們對雍博榮的恐懼,讓他們克服了對火炮、戰場的恐懼。

“殺!”

部分順奴部將士率先嘶吼一聲,快步向衝鋒。

其餘順奴部將士或是盲目跟從,或是被推搡著前進,整個順奴部兵馬終於向烏州城攻去。

城中內應作亂,城外大軍攻城,還有神機營提供火炮支援。

之後的戰事,便不值得一提了。激戰不過半日,這座險峻的烏州城,便被拿下!

梁軍正式入城之後,滿身血腥一臉興奮的王不二,此時領著一人快步跑來,高興地喊道:

“少爺,大公子,今日這一戰得給我記首功啊!”

雍博榮、李玉鑑二人,見王不二平安回來,皆是露出笑容。

李玉鑑更是直接開口道:

“好,此戰你評為首功,當然不讓!”

王不二嘴角一咧,然後將手中拎著的那人往旁邊一扔。

雍博榮打量了一眼,頓時一愣,指著那人問道:

“這誰啊!”

王不二指著那人,眨了眨眼睛道:

“高輝壽啊!”

“高輝壽?”雍博榮、李玉鑑二人齊齊一愣,有些驚訝地道。

高輝壽這人雖然不堪了些,但畢竟是傳承了數百年的高句麗頂級權貴,歷代基因改良下來,相貌很是不錯,看上去也算是儀表堂堂。

但眼前這人鼻青臉腫,跟個豬頭似的,是半點也看不出高輝壽之前的模樣啊!

王不二抬腳隨意地踢了踢高輝壽,冷聲道:

“這個高輝壽可不老實,今日他聯絡到烏州城中的那些舊部之後,竟然就想要將少爺您派入城中的人盡數清理掉,好重新當他的順奴部首領!”

“我發現之後,就把他揍了一頓,才稍微老實了點。”

聽到這話,雍博榮、李玉鑑二人頓時眼神一凝。

他們可未曾料到,泉文祚都開始侵吞順奴部的地盤了,高輝壽竟然還打著小算盤,想著回到高句麗。

若是這次真的因為他而導致計劃失敗,那可真是後悔不及呢!

李玉鑑眼神之中閃過一絲冷意,低頭看著如死狗般躺在地上的高輝壽,語氣幽幽地道:

“呵呵,國主難道是想借著這次機會佔據烏州城,然後擊退本王的兵馬,憑此戰功重新回到高句麗國內嗎?”

說到這裡,李玉鑑冷笑一聲,點頭自語道:

“是啊,什麼慎奴國國主,就是我大梁的狗,哪有繼續當你的順奴部首領來得快活?”

躺在地上的高輝壽,此時強忍著臉上的抽痛,擠出一抹難看的笑容,支吾著道:

“殿下誤會了……”

看著李玉鑑不善的眼神,高輝壽又咽了咽口水,然後瞪著雙眼,用發誓一般的語氣道:

“能做大梁、不,能做燕王殿下您的狗,就是我高輝壽最大的榮幸啊!”

雍博榮此時卻是瞥了王不二一眼,有些奇怪地道:

“話說,你是怎麼發現的?”

這麼說呢,高輝壽雖然不咋地,但憑王不二的腦子,應該是看不穿他的謀劃呀……

王不二聞言,卻是咧嘴一笑,撓了撓頭道:

“我沒發現了,是他自己調集舊部的動靜太大,驚到了泉文祚的親信。然後兩邊就自己打起來了,咱們這次混進城中的人手,那是一點都沒折損啊……”

雍博榮聞言,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烏州城原本是順奴部的地盤,如今又是高句麗最前線的城池。泉文祚為了防止梁軍利用高輝壽的影響力奪取烏州城,自然安插了不少自己的人手。

這次陰差陽錯之間,卻也讓泉文祚的小算盤功虧一簣。

雍博榮微微蹲下身來,似笑非笑地道:

“國主剛剛說的,都是真心誠意的嗎?”

高輝壽聞言,當即連連點頭,無比真誠地賭咒道:

“公子明鑑,此言乃我肺腑之言,沒有半點虛假!”

“既然如此,那我有個忙想請國主你幫忙。”

“公子吩咐,定當傾力而為!”

“這次出兵攻打高句麗的檄文,我尚且沒來得及寫。這個差事,不如就交給國主你如何?”

高句麗權貴都會中原文字語言,但可不見得多麼精通,怎麼可能會寫什麼四駢六儷的檄文!

讓高輝壽動筆,無非就是署個名,然後斷了他的後路罷了。

雍博榮嘴角彎起,露出玩味的笑容,繼續道:

“此舉,正好證明國主您對殿下的忠心,同時也與昔日徹底做個分割,日後安心做你的慎奴國國主稱孤道寡。如此一舉兩得,實在大妙啊!”

聽到雍博榮這話,原本還能勉強擠出笑容的高輝壽,神色頓時僵硬起來。

如果寫了這個檄文,自己從今以後可就是高句麗的叛徒,再無後路了!

此時縱然他心中如何不願意,可看著一旁神色冷冽隱有殺意的燕王李玉鑑,以及笑容滿面卻讓他心中無比畏懼的雍博榮,高輝壽便徹底沒了主意。

沉默片刻之後,高輝壽終於低垂下頭,幽幽嘆息一聲道:

“公子所言甚是,我願意領下這個差事!”

自己若是識相點,還能是這什麼慎奴國的國主。實權雖說沒有了,但這地位、富貴總是能夠保住的。

就算今後局勢再差,自己也能夠前往中原富庶之地,被大梁朝廷榮養起來。這怎麼算,也不算是最差的結果了!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修仙個球啊

小心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