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擴軍十萬,加封上柱國 天威上將軍

遼東之地,一條通往北平城的官道之上。

身披獸皮麻衣,身形矮壯兇悍的女真勇士,正手持皮鞭,驅趕著數千衣衫襤,身形消瘦的戰俘奴隸。

這支隊伍行進之間,前後佇列相隨井然有序,雖不比正規戰兵軍陣嚴密,但也有幾分架勢。

而且一路之上並不滋擾地方,所遇到的行人車隊,也都是井水不犯河水。

而在隊伍前後,甚至還有數百打著大梁旗號的官兵引路、跟隨,每過一城池,皆有人出示軍令公文以獲取糧草補給,顯然不是外敵入侵!

眼前的這支隊伍,其實就是此前雍博榮主動聯合的女真部落。

雍博榮自行供養的女真死軍,這次亦是隨軍出征,經歷數戰,立下了不小的戰功。

其中有小半的女真死軍,戰後因功而獲自由之身,成了海東義從軍中的將校士卒,升為大梁戰兵之列。

直沽寨遭遇伏殺,這些海東重甲兵,更是兇悍到正面硬抗兩千道兵,其悍勇善戰,堅韌無雙,堪稱天下第一等強兵!

只是歷經數戰之後,雍博榮麾下的女真死軍或死或傷,再或是晉升海東義從,如今僅剩四百眾。

而兵馬數量剛剛擴至八百的海東重甲兵,也損失大半。

所以當女真部族那邊,再次抓捕了一批戰俘奴隸送來後,雍博榮連忙派人前去迎接,好儘快填充編制不足的女真死軍。

而就在行進路上,也不知是不是湊巧,竟然同樣遇到了一支朝北平方向進發的數千人隊伍。

相較於衣衫襤褸,身形矮小瘦弱的女真奴隸,巧遇的這支隊伍之中,卻大都是些身形強壯,衣著乾淨的平民。

遠遠還能夠聽到這些人正在用夾雜著遼地口音的中原官話,以及扶余語交談著,個個神情極為振奮,顯然不是強行徵調而來。

女真首領黏古耐注意到了這一點,略微沉吟片刻之後,便安排了手下幾個會中原官話,腦子靈活的女真漢子,帶著隨身攜帶的肉乾果酒前去,打算套近乎打聽些訊息來。

而約莫過了兩個時辰,前去探聽訊息的女真漢子終於回來,擠到了黏古耐的身邊,用女真語言道:

“首領,打聽到了!”

“這些是大梁燕王殿下,從遼東之地徵收的投軍青壯,現在他們就要前往北平城,接受軍中操練!”

聽到這話,黏古耐不由掃了一眼前方的那些興高采烈的投軍青壯們,露出怪異驚奇的神色。

“大梁不是剛剛才佔據了遼東嗎,為何會有這麼多地方青壯願意從軍?”

海東之地貧寒,女真諸多部族生存困苦,競爭激烈,所以有著勝利者佔據一切的規矩,家國理念、部族認同感,都沒有那般強烈。

但就算如此,黏古耐他想要完全吞併一個戰敗了的部族,也是需要消化一段時間才能夠做到的!

高句麗統治遼東多年,雖然談不上完全馴服遼東地方,但大都人還是認可高句麗正統的。

這大梁的燕王殿下到底是用什麼辦法,就讓這些青壯甘願為大梁效力?

“如今遼東之地正在推行分田,燕王殿下給百姓均分田地。若是有人願意從軍,無論是梁人還是扶余族人皆一視同仁,多分衛所軍田十畝!”

幾名前去打探訊息的女真漢子,此時皆是露出了豔羨心動之色。

雖然相較於中原、江南,遼東稱得上苦寒之地。但和女真所在的海東之地比起來,卻是又好上太多了。

若是主動前來從軍,分配下來的土地、軍田,再加上每年十幾兩的軍餉,對這些女真漢子們來說,卻是無比的誘惑!

女真人雖然淳樸,但能夠成為部族首領,黏古耐倒還是有些敏銳的。

此時他注意到手下露出心動之色,心中猛地一突。

猶豫了片刻之後,黏古耐卻是咬牙道:

“這次販賣奴隸的銀子,除了購買鐵器之外,應該開始學習大梁的制度,給族中勇士發銀子!”

黏古耐此舉,竟然是打算維持族中常備軍,徹底走上軍事職業化的樣子!

其實若是有的選,黏古耐也是不願將到嘴的銀子吐出來的……

依靠著奴隸交易與特產貨物,黏古耐獲得了大梁的物資支援。憑藉這些東西,這半年來他接連吞併、收服了數箇中小部落,一舉成為了海東之地有數的大勢力!

接下來,他還打算從大梁這邊購買鐵器,繼續奴隸交易,爭取做大做強,然後將海東、海西女真各部盡數吞併。

可是與大梁的交易,並非只有好處!

親眼見識到大梁繁華的女真勇士們,早已不願繼續待在那苦寒之地煎熬。

若是族中青壯都被大梁吸引而來,黏古耐又怎麼去征服女真各部?

這軍事職業化的舉措,顯然就是為了留住族中的青壯,而無奈採取的措施。

原本已經有想要前來大梁定居從軍的女真勇士們,此時聽到自己首領的話,眼睛再次亮起。

穩住了手下忠心的黏古耐,此時又抬頭看了眼遠處的從軍青壯,沉吟了片刻,方才繼續問道:

“可曾打聽到,那位尊貴無比的燕王殿下,這次打算招收多少兵馬?”

手下搖頭表示不清楚,道:

“沒有問到,但聽梁國差人閒聊時說起,這是第二批投軍的青壯。在此之後,好似還有幾波……”

黏古耐有心想要估算出這一批徵收的青壯數量,可他實在沒這個本事,只是大概覺得,好像比自己這次帶來的三千戰俘奴隸,還要多少幾倍!

想到這裡,他不由心中一沉,發愁地道:

“阿克墩之前曾說過,貴人需要我女真勇士從軍效力。可如今燕王殿下徵收了這麼多的青壯,貴人會不會不再需要我們女真勇士了……”

黏古耐很清楚,縱然他們女真勇士悍勇無雙,可面對訓練有素,全副武裝的大梁兵馬,也並不佔據優勢!

若是那位年輕的貴人不再需要女真勇士了,那黏古耐日後又該怎麼辦呢?

想到這裡,黏古耐看向被押來的三千戰俘奴隸,不由露出擔憂發愁之色……

---------------------------

鴨綠江畔,高麗都司治下,茂山城。

原本高句麗境內最大的鐵礦,此時已經落入了梁軍手中。

因為推行的各種厚待匠人的政策,接管鐵礦之後,沒需要兩個月的時間,便已經徹底恢復了生產。

數十隻妖獸,此時也一同在礦山之中忙碌著。

精於鑽洞的穿山甲妖,深入礦洞之中,兩隻利爪翻飛,礦石立時被掘出。

善於負重的青牛妖獸,一口氣將足足數萬斤的礦石拖曳出去。

礦洞之外,皮糙肉厚力大無窮的黑熊精,一雙肉掌狠狠拍下,礦石立即化為砂礫,然後被繼續拖走,送到一旁的冶煉廠中。

原本技術落後的冶煉爐,此時也被更為先進的大梁制式冶煉高爐所替代。

數十座各式高爐,悄然立起。

幾隻負責載重運輸的妖獸,將積攢下來的鐵礦砂盡數投入高爐之中。

通體赤紅,周身氣息炙熱的火鴉妖就站在高爐前,此時一口烈焰吐出,點燃高爐開始冶煉。

一旁的凡人工匠,用生硬的中原官話連聲急呼道:

“火大了,收著點!”

火鴉妖從善如流,法力稍稍一斂,爐中火焰稍稍一緩,恢復到了合適的溫度。

約莫過了幾個時辰後,高爐之中便有鐵水流出,反覆冶煉之後,凝成粗鐵塊再次被送到了鍛造廠錘鍊。

鴨綠江畔的水力鍛造坊日夜不休,叮叮噹噹的錘鍊聲不斷,以驚人的速度產出各式精良的甲冑、兵刃。

成型的兵器甲冑,被送上了鴨綠江上的船隻,走水路運輸直接送抵北平,效率快到驚人!

而此時,在茂山鐵製所之中,負責主持鐵礦事宜的一眾官吏,此時正匯聚一堂。

“昨日共冶煉生鐵八千斤,鍛造精鐵一千八百餘斤,共鑄造甲冑九十七副,鋼刀八百柄,槍尖兩千枚,箭頭五千只!”

“不夠,還不夠!”

“殿下有令,半年之內備齊三萬精銳戰兵,十萬輔兵所需的甲冑、兵器。以如今效率,難以滿足!”

“請來的妖族,效率頗高。如今所限制產量的,還是冶煉高爐、鍛造工坊不夠,以及熟練匠人數量的不足。”

“昨日雲山金礦那邊,又派人押送來了一千五百兩黃金,兩千兩白銀。銀錢足夠,立即擴建高爐、水利工坊,全力培養、招收冶煉匠人!”

“殿下那邊給的是死命令,無論如何也不得推脫!”

眾官吏神情一肅,齊齊起身,沉聲喝道:

“下官領命!”

----------------------------

神京洛陽,朝堂之上。

“燕王殿下率兵北進,屢戰屢勝,三月之內一路攻至清川江畔。”

“有順奴、灌奴兩部,感念我大梁天恩,恥與逆賊為伍,反戈相向,襄助大軍。”

“高句麗國君惶恐不安,下令誅殺犯上逆賊泉文祚,跪獻降表,自請去高句麗王號,割讓國土,獻珍寶美婢,以息我天朝之怒!”

捷報內容,此時在大業殿之上清晰響起。

皇帝坐於龍椅之上,身形微微後靠,神情深邃,讓人有些摸不清心中所想。

立於陛階之下的楚王,此時臉色看似平淡,但細細觀察眉宇之間,卻還是能夠發現一抹陰桀狠厲之色。

百官之中,有人因北境大捷而面露喜色,也有人因為燕王得勢而臉色難看。

還有人神情隱晦,悄悄打量著皇帝此時的表情,似乎想要揣測皇帝的心思與想法。

正因為皇帝態度不明,以及朝中百官的心思各異,在這份捷報唸完之後,大業殿之上陷入了詭異的沉默安靜之中。

百官心中各有念頭想法,私下裡眼神偷偷交流不斷,暗流湧動。

皇帝眯著眼掃視殿中,突然語氣深邃,眼神幽幽地道:

“諸位愛卿,為何一言不發?”

百官聞言,察覺到一絲異樣,紛紛低頭不言,生怕撞上皇帝深邃的視線。

“咦,諸位當真就沒有什麼想說的?”皇帝再次問道。

其實若是尋常領兵統帥,按制封賞就是了。

可偏偏這次統兵之人,乃是當今燕王殿下。

這已然不是簡單的封賞之事了,而是牽涉到了儲君之位爭奪,以及站隊的問題。

朝堂之上百官皆是人精,少有年輕不諳世事的愣頭青,此時也被同僚悄悄拉著,自然是無人說話。

皇帝眼神轉動,然後猛地看向了百官佇列之中的老秦王,道:

“秦王是宗室長輩,又是朝中重臣。你說說看,朕該怎麼辦?”

被點到名字的秦王,頓時眼睛一閉,露出無奈痛苦之色。

當初燕王李玉鑑失落於民間,就是由老秦王前去找回來的。之後李玉鑑外放封王,老秦王也幫著走動過。

很難說皇帝這個時候突然將矛頭指向他,是不是有點報復的想法在。

老秦王強行收斂了心緒,自百官佇列之中走出,硬著頭皮道:

“燕王有大功於社稷,按例封賞就是了……”

皇帝聞言,雙眼眯起。

在停頓片刻之後,皇帝突然發出爽朗的笑聲,朗聲道:

“哈哈哈,秦王說得不錯!”

“朕這個孫兒如此了得,文能治理封地,武能北擊外敵,足見其天資縱橫,能夠承擔這社稷之重啊!”

這是皇帝,在表露自己屬意的東宮人選?

話音一落,百官頓時一驚,心中思緒宛若驚濤駭浪翻湧,難以平靜。

站在陛階之下的楚王,此時心情激動憤慨之下,也難以再掩蓋心緒,竟然在殿上便露出了陰冷怨毒的表情。

皇帝此時卻似乎未曾看到一般,繼續道:

“如此大功,應該大賞!”

“傳朕旨意,燕王功勳卓著,加封上柱國,賜玄牡二駟,許乘金車大輅。加朱戶、納陛。”

朱戶,指紅漆大門。納陛,指登殿時特鑿的陛級。這兩樣都是九賜之一。

玄牡二駟,金車大輅,也是九賜之中的“車馬”。

加上之前賞賜下來的虎賁、鈇鉞、弓矢、樂則,這被視為篡位前提的九種禮器,李玉鑑已獲七種……

皇帝意猶未盡,繼續朗聲道:

“燕王爵位至高,已封無可封。為彰顯榮耀,當另設‘天威上將軍’號,位在諸王之上!”

旨意擬成,百官神色更是複雜,下意識地看向百官之首的楚王。

楚王表情扭曲,額間青筋暴露,渾身更是不住地顫抖,已然處在了爆發的邊緣。

皇帝眼神淡淡地掃了一眼楚王,仔細打量了他一眼之後,繼續看向百官,語氣深邃地問道:

“諸位卿家,可有異議?”

百官面面相覷,遲疑許久之後,方才稀稀拉拉地俯身一禮,恭維道:

“皇帝聖明……”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武:我的逍遙人生

綠蟻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