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相較於善,從來底線都更低。人類永遠無法想象的到,人在作惡的時候,到底會用出什麼歹毒的辦法來對付他們的同類。

陳策帶著軍隊攻入外城時,本以為此戰已經到了尾聲,但他萬萬想不到,此時退入內城的陸康毫無怯意,竟然拼死抵抗。

而城中的百姓也紛紛相助,大有同仇敵愾、眾志成城之勢。

陳策連攻了內城幾次,均是落敗,不僅沒有取得絲毫進展,反而落得一個灰頭土臉,傷亡慘重。

陳策頓時就惱了。

這時劉偕便說道:“城中刁民素來兇悍,而陸康又擅長收買人心,若這麼下去,城中刁民源源不斷地給陸康支援,舒縣就別想拿下了,非得好好給他們一個教訓。”

陳策聽了,目露兇光道:“既然如此,那就給他們一個教訓。不過劉兄乃是朝廷官吏,這麼做不怕朝廷怪罪?”

劉偕聽後,不以為然道:“連大將軍都得叫我一聲‘叔父’,誰敢怪罪?”

“好!”

陳策聽了,頓時大喜。劉勳、劉偕兄弟和大將軍關係密切,不枉他轉投二人,也好奔個前程。

隨著徐商在衡山郡的連續剿匪,陳策的生存空間大大被壓縮。他也清楚,當匪不是個長久之路,有心投降,只是苦於沒有門路,這才給周尚做了間諜,希望周尚能把他領上岸。當然他也擔心周尚事後卸磨殺驢,過河拆橋,這才拉上了劉勳兄弟。

二人此時既然要震懾城中百姓,於是惡向膽邊生。

陳策下令,隨機在城中抓取大批百姓,押到內城的城門處。

陳策也到了內城外,對著被抓來的百姓,高聲喊道“你們之中,或者你們的親人之中,有人幫著陸康守城,這讓我很不高興。

我建議你們,把那些幫著陸康守城之人的家眷指認出來,亦或者將自己的親人喚出來,我保證你們沒事?”

陳策等了片刻,並沒有人回應他。

陳策於是大笑起來,整個人因為劇烈的笑容變得無比猙獰。

“我給你們機會了,可是你們不在乎,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從現在開始,每隔一刻鐘,我就在內城南、北門殺十人,直到陸康開啟城門為止。”

眾人聽了,立刻混亂起來。

陳策又喊道:“你們不要怪我,要怪就怪那些幫著陸康守城的人,怪陸康為何不投降,你們只是受了池魚之災。”

陳策說著,向後一抬手。

這時一隊士兵走了出來,從人群中隨機選了十人,押到城門處。

雖然城中百姓盡力阻擋,可是胳膊如何扭得過大腿啊?不過是一些哀嚎與掙扎,只能讓施暴者更加興奮。

一刻鐘之後,士兵紛紛舉起刀,將那十人砍死於城門外。

城上城下,所有人看得俱是心驚膽戰。哪怕是之前有些懷疑之人,此時也相信,陳策的屠刀絕不會手軟。

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總能找到那個最容易的環節。既然陳策他們不敢惹,那便去求陸康。

於是一眾老百姓紛紛高呼,請求陸康救命。

陸康在城頭看得心如刀絞,大聲喊道:“陳策,你個奸賊,你屠殺老百姓,還是不是人?”

陳策聽了,立刻高聲回道:“陸康老兒,我不是人,那你呢?你不是自詡仁義,愛民如子嗎?既然如此,那為何不救他們,你跟我又有什麼區別。”

陳策說完,又看向老百姓。

“我向你們保證,只要陸康投降,我一定放過你們所有人。現在你們是死是活,就看陸康老兒的意思了。”

於是城中百姓向陸康哀求的更積極了,一眾人直接將陸康給架了起來。

陸康在城頭上看得是目眥盡裂,整個人不停地發抖。若是有可能,他恨不得撲到陳策面前,生吃陳策的肉。

很快,又過了一刻鐘,又有一隊人被殺。

陸康喊道:“陳策,你個畜生,你虐殺百姓,枉為人啊。”

陳策大笑道:“陸康老兒,你投降啊,你投降我就不殺他們了。這一個時辰有八刻,便是要殺一百六十人,一日有十二個時辰,便是要殺一千九百二十人,你不是仁義之士嘛,難道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死光嗎?

你記住了,他們都是因為你見死不救才死了,他們本可以活的。”

陸康恨得直哆嗦,立刻下令出城殺賊。

眾人紛紛勸阻,陸康卻高聲說道:“諸君難道要讓我陸康聲名盡毀於此地嗎?老朽活了七十,不懼死,唯懼聲名狼藉啊。”

陸康一心要跟陳策拼命,眾人根本攔不住。

就在這時,陸康的兒子陸儁滿身血汙,匆匆而來,大聲說道:“父親,父親,何他開啟內城北門,投降陳策軍去了。”

內城有南、北二門,陸康守南門,兒子陸儁守北門。

本來軍心還足用,可是陳策對外城百姓的屠殺,立刻使得城中的守軍亂了起來。畢竟底下被殺之人都是他們的親人。

這個時候,早就投靠周尚的何他立刻串聯了不少守軍,揚言只有投降才能救親人。

很多人被其蠱惑、裹挾,陸儁本非武將,根本約束不得。

於是北門被開啟,守軍跟著何他投降。

而陸儁眼看城破,無能為力,只得狼狽地逃回父親處。

陸康雖然震驚,但很快便回過神來。他看著羞赧的兒子,忍不住拉著兒子的手說道:“我兒本就不善軍事,守不住北門也理所應當,不怪你。是我有眼無珠,錯信了奸賊,以致落得今日下場。”

陸康轉身看著身邊眾人說道:“我是朝廷太守,斷沒有向賊寇投降的道理。諸位隨我多時,也各有親人,我也不勉強,你們且自去吧。”

陸康說完,提起劍來,看著兒子道:“你是我的兒子,自是不能汙了陸家的名聲。今日在此殉國,是父親對不起你。”

陸儁扶著父親,眼中滿是淚水。

“與父親同死,兒子心甘意滿。”

父子二人相互扶持,下了城樓,開啟城門,衝向了陳策。而二人身後,亦有無數人緊緊相隨,義不獨生。

四月十五日,舒縣城破,廬江郡太守陸康死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新世界之奧匈強權

天奕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