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末,曹昂秘密趕到盱臺。

此時的盱臺城中,已經集中了數萬的人馬。曹昂為了調動這些部隊,用了各種方法,甚至假扮役夫,才李代桃僵,瞞過了袁術。

曹昂都不知道自己面對袁術,為何如此謹慎。他常說旁人為袁家的聲望所影響,其實他本人亦是如此。

曹昂到達盱臺的次日,曹昂的小師叔陳瑀亦趕到。

陳瑀兵敗之後,一路南逃,到了長江邊上,本來想渡江南下,可是他轉念一想,曹昂圖謀袁術,二人必有一戰,到時候自己尚能有作為,何必前往江東這片不熟之地,於是又轉道進入徐州,輾轉到了盱臺。

曹昂與陳瑀乃是初見,二人雖然有各種關係,亦都在洛陽、徐州等地待過多時,可是卻神奇般地避開了。

面對這個師叔,曹昂這個做了虧心事的人,沒有絲毫地愧疚。

兵者,詭道也,戰爭本就是各憑本事,不折手段的事情,軍中統帥更是見慣了爾虞我詐與死亡,若是一個將領講“良心”二字,怕是早就連骨頭渣子都不剩了。

曹昂連親爹、親岳父都坑,更何況是一個師叔。

於是見到陳瑀,曹昂絕口不提自己為什麼不救援壽春的事情,反而一個勁地詢問對方淮南的情況。

陳瑀心中那個氣啊,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可惜人在屋簷下,陳瑀還要倚靠曹昂生存,因此再是不忿,也只得強顏歡笑。

世家大族子弟,本就擅長虛與委蛇,口蜜腹劍之事,於是二人聊了一個下午,倒是賓客盡歡。

陳瑀對於曹昂的問詢,毫不思索,各種內情,信手拈來,滔滔不絕,倒是讓曹昂嘖嘖稱奇。

自己這個師叔有點本事。

陳珪太聰明瞭,讓陳瑀、陳珪二人相互制衡,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沒過兩日,陳紀、陳群父子從淮南逃到了徐州。

陳紀便是陳元方,就是那個七歲便能說出“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的少年。

之前陳紀在朝中擔任尚書令,後來避亂逃歸袁術門下。

此時父子二人眼看袁術不肖,意識到淮南將亂,於是又投奔曹昂。

曹昂一時大喜。

這些名士並無太多的能力影響戰局,可是卻有極高的號召力,而陳紀父子更是名士中的佼佼者。

用他們的名望對付袁術,如同一柄利劍傷人一般,可將輿論做到最有利於曹昂。

從陳紀父子這裡,曹昂瞭解到淮南的人心惶惶,更是有心招降納叛,瓦解袁術軍抵抗意志。

陳紀父子來投,為了將來獲得一個好待遇,對此頗為積極。

這時陳瑀也主動請纓。

陳瑀也認了命,既然鬥不過曹昂,倒不如主動一些,多立功勳,揚州刺史、九江太守他是不敢奢望,可是他還是有政治訴求的。

陳群被曹昂任命為記室,至於陳紀、陳瑀二人,曹昂上書天子,表奏二人為光祿大夫。

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員額無定,掌論議應對,乃是清貴之職。

曹昂自定徐州,很多地方高階官員,曹昂不想用,可又不便罷黜,便表他們為光祿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諫議大夫、議郎這些閒職,明升暗降,奪其權利,以至於曹昂身邊,各種大夫加起來有二三十人之多。

這些人算是京官,又不願前往長安,倒在曹昂身邊,成了一個特殊群體。

陳紀、陳瑀二人知道曹昂的心思,並不願做個吃閒飯的人,因此倒比從前,更加積極了許多。

······

六月初六,九江郡傳來訊息,袁術攻破陰陵城,九江郡太守周昂和其弟周喁二人兵敗南逃。

陳溫兵敗之後,屯於陰陵的周昂部已經是強弩之末,即使後來周喁渡河而來,與其兄匯合,二部也並無太多的力量。

自初平二年,二人與袁術打了兩年多,早已筋疲力竭,家底消耗殆盡,不堪再戰。

所以這城池陷落,也是應有之理。

不過二人的失敗給了曹昂機會,曹昂聞聽此信,一時大喜。

對於曹昂來說,陳溫、陳瑀、周昂、周喁等勢力皆敗,使得曹昂少了很多絆腳石,否則這些地頭蛇能成為盟友,亦能成為敵人。

而袁術連番大戰,雖然名義上擊敗了各路敵人,但此時屬於舊力已去,新力未生的階段,元氣大傷,最是虛弱。

這個時候給予其最狠厲的一刀,絕對可以一擊斃命。

為了這一戰,曹昂準備了數年,此時淮南周邊,雲集著張遼的左翼軍,馬銅的右翼軍,定徐的前軍,典韋的建威軍,徐商的泰山軍,黃忠部,水軍三部,旅賁、陷陣二部,以及曹昂的親兵營本部,整整七萬人馬,俱是百戰精銳。

整個徐州,只有右軍和親軍營的後部、長城、陰山三部留守,可謂是不遺餘力,傾巢而出。

曹昂甚至擔心兵力不足,又從各郡徵集了三萬青壯,以為輔兵,可見曹昂對此戰的重視。

獅子搏兔,亦出全力。

六月初八,曹昂下令,各路兵馬齊出,直襲淮南。

······

對於身側的強敵,袁術不是沒有防備。

袁術此人雖然驕傲,可是曹昂算是他少有的幾個能夠瞧得上的人。對於曹昂,袁術有敬,有惡,更有一絲畏懼。

所以袁術之前出兵兗州前,才會格外在意曹昂的態度。

可是這大半年了,袁術多番大戰,亦有多次失敗,可是一旁的曹昂,根本不管不顧,甚至渾不在意,這讓袁術一時失了幾分戒心。

而且曹昂又是生病,又是改革的,折騰的袁術都看不過去。

在袁術看來,曹昂有能力,有名望,可是行事太過於迂腐,不懂天道,乃是自取滅亡之道。

於是袁術越來越不在意曹昂,甚至此番出兵陰陵,都沒考慮過曹昂會出兵救援。

也有人提出要小心曹昂,可是袁術並不以為然。

袁術的理由也很充分,之前的陳溫,陳瑀,曹昂全都不搭理,坐視其滅亡,又如何會在意周昂的死活呢。

袁術的判斷不算錯,曹昂是不介意周昂的死活,可是這一次,曹昂是要袁術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之如畫江山

二手電瓶

三國之賊駙馬

我愛冰兒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