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鴨先知,宮中的風波未靖,朝野內外,已經是謠言四起,紛紛擾擾。

可無論是曹昂將許相罵到吐血,還是宛如清純小白花的司隸校尉府詔獄,都讓曹昂再次揚名內外。

出色的口才和以德治獄的典例,讓所有計程車大夫皆頂禮膜拜。

什麼是聖人之道,曹昂行的便是聖人之道。

詔獄就該如現在這般,威而不暴,肅而不兇,否則如何匹配士大夫的身份。

不少人直接將曹昂當作了自己人。

當然更有人對曹昂那篇罵辭五體投地,畢竟曹昂做了他們想做而不敢做,做不到的事情。想來那讓人又敬又畏的“月旦評”該是停了。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曹昂的大名一次次迴盪在眾人的口中,似乎今日之曹昂,遠比之前在涼州浴血奮戰的曹昂要勞苦功高。

當然也可以理解,畢竟遙遠的涼州,如何及得上洛陽。涼州庶民的死活,又如何能與洛陽貴人們的詔獄待遇相比。

洛陽的老頭子們已經不在捧殺曹昂,因為曹昂早被捧得太高。底下的年輕人,已經將曹昂視作袁紹之後,年輕士大夫的第一人。

更有好事者稱,從李膺到袁紹,從袁紹到曹昂,翁婿一脈傳承,代表著大漢的正義與風骨。

曹昂也有些無法理解,千般算計,萬般功勞,不如自己炮製的這場冤案?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曹昂便在京城的熱搜榜霸屏了,人人嘴裡說的,心中想的,眼裡看的,都是跟曹昂有關的故事。

而曹昂每日最重要的工作,則成了殺人。

從天子派人查探曹昂是否刑訊逼供一事結束後,詔獄中犯人的命運便註定了。

天子也很忙,不可能同時關注他們兩次。

於是曹昂更進一步,將需要之人,都牽連進謀逆大案之中。而為了讓整個事件無懈可擊,他又不斷地補充中間的情節,甚至眾人說的話,商量的決議,都補充的完完全全,其完備程度,堪比後世的“卡申銀礦”。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而如此完備的審訊內容,細節分明的審訊結果,任誰看了都無法產生疑問。

拿著這些東西給靈帝,最後曹昂只獲得一個“殺”字。

靈帝的心,比想象中的硬。

曹昂此時為了徹底解決禍患,便開始對眾人處置。按照慣例,這些人該公開行刑,以為警示。曹昂沒有經驗,核准之後,便命令徐晃執行。

這時荀彧找到曹昂,請求死刑之事,秘密處置。

曹昂一時不解。

荀彧便言道:“殺人易,控人心難。校尉若是隻殺一人,到了街頭鬧市,圍觀之人,必然是拍手叫好,人人稱頌。

可今日詔獄之中,關押了又何止十人、百人。

數百人拉到街頭,腦袋一砍,必然是血流成河,屍橫遍野。圍觀群眾,亦會心驚膽戰,人心惶惶。

到時候洛陽百姓,對校尉畏是有了,可再難以親近。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而校尉怕是也要被打上酷吏的名頭。”

曹昂聽了,恍然大悟。

殺俘虜都擔心遭人攻訐,更何況是殺這些案犯。這數百人殺了,不說人言可畏,更可怕的是兔死狐悲。

“非文若在,我幾乎鑄成大錯。”

於是曹昂命人將數百人送出洛陽,拉到邙山之中,秘密誅殺殆盡。

耳聞遠不如見面。

只要沒看到,其實死了很多人對旁人並沒有太大沖擊,甚至一覺之後,便會忘了。

至於其他一些避不開的有違形象的事情,曹昂也多是交給都官從事畢瑜,讓他處置。反正畢瑜名聲不好,也不怕背些罵名。

很快,靈帝又派人賜死了彭城王劉和。

劉和是靈帝堂叔,不過已繼承王位四十年,素來以賢、孝著稱,乃是宗室之中,有名的長者。

彭城國自明帝三子劉恭始,傳承四代九十八年,自此國除。

此案之所以牽扯到劉和,完全因為他是彭城王的緣故。

曹昂的佈局盡在彭城周邊,留下一個頗得人心的彭城王,自是對曹昂不利,所以曹昂亦不得不對其痛下殺手。

對於劉和,曹昂有愧,卻不後悔。

沒有哪條法律規定,好人一定要有好報。

一場逆案風風火火又波瀾不驚的被處置,最終歸於平淡。

不過影響卻極其深遠。

這是自九月辛亥事變之後,士大夫對宦官勢力第一場勝仗。至此之後,宦官勢力再也無法應對士大夫階層,最終走向滅亡。

當然其中還發生了一件事,那便是何進親自向曹昂為唐玹求情,請求曹昂放其一馬,而且態度誠懇,做足了死保唐玹的姿態

曹昂剛開始也很吃驚,何進、唐玹,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物。

而且雙方即使有些關係,何進也沒必要非得保下唐玹。畢竟這些日子,隨著何進的小心逢迎,和天子的關係有了不小的緩和。

唐玹身犯逆案,何進給他求情,很可能惹得一身騷,破壞了他跟天子好不容易緩和來的關係。

曹昂也是勸他不要插手此事。

可何進亦是滿臉無奈,直言有不得已的苦衷,請求曹昂幫忙。

曹昂剛開始還以為何進被人抓了把柄,後來想想,哪有人能用把柄來威脅何進。

曹昂身為司隸校尉,自是能比常人多知曉一些私底下的隱晦事。經過多方查探,曹昂才得知,唐家將唐瑁的女兒送給了皇長子劉辯。

劉辯為了博美人一笑,便求得親舅舅何進,保下唐玹。

曹昂初聞此事,滿是愕然。

劉辯今年不過十二歲吧,甚至不滿十一週歲,現在就有女人了,簡直是聳人聽聞啊。

得知此事之後,曹昂亦無辦法,何進的面子還是要給的,因此只得按照劉辯的意願,留了唐玹一命。

曹昂隨手將唐玹從犯身份改為知情者,便讓唐玹從死刑變成了貶為庶民。

唐家進獻了一個女子,活了一個唐玹,倒也不虧。

不過這更讓曹昂和唐固的關係無法轉圜。

唐固終於知道,曹昂不是不能救唐玹,只是不會為了他去救唐玹。說到底,是他唐固沒那麼重要。

二人之誼,也便如此了。

唐固很快離了洛陽,棄武從文,修身積學,終身不仕,著《國語》、《公羊傳》、《穀梁傳》注,終成一代大儒,則又是後話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蜀山掌門的雙重使命

鐵牛妹妹

惡魔的遺產

23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