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進寶心裡不禁是心裡滴咕,沒想到這傳旨太監也能混成這地步,自己估計是古往今來混的最差的傳旨太監了吧。

等到差不多快黃昏了,趙樞才不知道從哪裡冒了出來。

趙樞說道:“聽說有旨意,什麼事嗎?”

那馬進寶趕緊把聖旨攤開,張口就要念。

趙樞立馬制止了他,說道:“得得得,你別給我來這套,你就告訴本王到底有什麼事?”

馬進寶無奈,只好把聖旨收了起來,然後小心的對趙樞說道:“殿下,陛下召您回京受封,說您平方臘有功,那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陛下要加封殿下為太尉,並且任樞密院樞密史,掌管天下兵馬大權,還請殿下即刻啟程赴京,接受封賞。”

趙樞一聽,頓時大喜,沒想到朝廷竟然開出這麼高的賞格,現在自己那是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要兵權又有兵權,真是太好了。

不過讓他去開封那是沒影的事兒,老子在杭州那就是龍,那就是虎,到了開封還不成的小蝦米,老子幹嘛跑那去?

於是趙樞說道:“好好好,父皇的旨意本王知道了,你回去告訴父皇,就說杭州這邊事務繁忙,而且現在那方臘還沒抓到,是生是死還不知道,所以現在絕對不能大意。

如果現在本王回去,那方臘萬一捲土重來也說不定,到時豈不是前功盡棄?

你回稟父皇,就說本王接受他的封賞,從現在開始,本王就是大宋的太尉,大宋的樞密使,至於進京受封那就免了,現在特事特辦,一切從簡,好了,你回去吧。”

“這,,,”

馬進寶一聽,不由得是急了,自己的任務那可是帶趙樞走,他不回去,那自己沒完成任務,不能回去啊。

於是馬進寶勸道:“殿下,這可不行啊,這可是陛下的旨意,太尉,樞密使,這可是我大宋最重要的官職,那都是需要陛下當面加封,然後昭告天下,你要不去的話,這於理不合啊。”

趙樞眼睛一翻,瞪過去,罵道:“你他孃的哪那麼多廢話,老子說了一切從簡,特事特辦,你聽不懂人話嗎?滾,再不滾,老子就讓你看看以前你那些前輩是怎麼走的。”

馬進寶頓時嚇得魂飛魄散一般,於是也管不了那麼多,落荒而逃。

然後趙樞把那張四經叫了過來,說道:“張四經,看到這聖旨了嗎?你現在帶著這個聖旨,到各州各路去轉一圈,當著那些知州、知府的面,讓他們看看這個聖旨。

從現在開始,本王就是大宋的太尉,樞密使,以後他們都要歸本王節制,讓他們別再說本王名不正言不順了。”

“是是是,殿下放心,他們再也不敢了。”

張四經非常高興,畢竟趙樞現在名望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高,這也有利於趙樞在杭州這邊站穩腳跟。

而且趙樞的地位越高,他張四經也跟著有身份有地位嘛。

隨著這封聖旨被張四經帶往各州各路,讓這些知州知府們都親眼過目。

他們見了聖旨,也是對趙樞漸漸的信服,畢竟聖旨可做不了假。

百官漸漸歸心,所以趙樞在淮河以南的治理,已經變的越來越名正言順、合理合法了。

然而趙樞這樣的效果,卻是朝廷百官沒有想到的。

他們以為召趙樞入京,就可以輕鬆解決趙樞的問題,哪知道這人沒騙來,官位反而是賞了出去。

這樣適得其反,百官人人瞠目結舌,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石頭皇帝頓時氣炸了,“怎麼回事,怎麼回事,你們不是說行得通嗎?怎麼現在成這樣了?

現在這逆子的太尉,樞密使,這到底算不算數啊?”

是啊,到底算不算數?你說算數吧,石頭皇帝和百官都是心不甘情不願,他們怎麼可能把這麼高的位置給趙樞呢?

那你說不算數吧,這聖旨又明明白白的寫明瞭,現在已經是把這兩個官職封出去了,聖旨那可是言出法隨,那是要記錄到歷史裡面去的,推也推不掉。

這時候百官人人都是裝聾作啞,沒人敢回覆石頭皇帝的話。

但這麼大的事兒,總得有人負責吧?

那石頭皇帝見人人都不吭聲,最後把氣發到出主意的翰林身上。

石頭皇帝對他說道:“都是你,要不是你出這個餿主意,能有現在這樣的局面嗎?來人,給朕拖出去砍了。”

翰林頓時目瞪口呆,驚慌失措,急忙說道:“殿下,臣冤枉啊,臣冤枉啊,臣對殿下忠心耿耿啊。”

然而這時候百官誰搭理他,一個個都是隻裝作沒聽見。

石頭皇帝把他殺了,這次依然心情難以平復。

直到朱勔上前一步,說道:“陛下,臣給陛下找到了一塊花崗石,此時巧奪天工,形狀優美,還請陛下鑑賞。”

石頭皇帝一聽,這才怒氣消了幾分,說道:“快帶朕去看看。”

,,,

杭州,這一天張四經找到了趙樞,說道:“殿下,這張閣和鄭興二人合謀行刺殿下,固然他們也是死有餘辜,罪有應得。

但是話有說回來了,他們一個是知州,一個是通判,卻是在廟裡辦公,這確實也有點說不過去,同時也有損官府的體面。

所以小的覺得殿下您還是儘早給知州衙門,找一個像樣的辦公地方,免的被人說閒話。”

趙樞當然也知道知州衙門在廟裡辦公,那是臨時湊合,但也不能總湊合,最終還是要給他們找個地方的。

趙樞說道:“那你就給知州衙門找個合適的地方吧,反正能給他們遮風擋雨就行,咱們要厲行節儉,不能鋪張浪費。”

張四經一臉為難,說道:“殿下,這杭州是人間天堂,寸土寸金,要想找個合適的地方,這談何容易,估計要花不少銀子。”

說到底還是要花錢,只有拿錢去買地,買大戶人家的宅院,或者是去買幾十戶民宅,然後把這些的房子全部推倒,重新再建一個知州衙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越戰之殤:美國何以失敗

簡單不煩惱

1918,大明風華

碧藍提督李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