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賞賜趙樞兩千兩黃金,一萬兩白銀,同時宣佈開封府取消宵禁三天,城池也不關閉城門,自由出入,與民同慶。

不過那金銀髮出去,即便是賞賜給自己的兒子,這石頭皇帝也是一陣肉疼,心裡有些滴血。

看出了石頭皇帝心中的不捨,這趙樞心裡真是一萬頭馬奔騰過去,在心裡狠狠罵道:“這老傢伙,給他辦事兒,他孃的巴不得讓牛辦事,又不讓牛吃草,天下哪有這好事,怪不得大宋在他手裡會亡國。”

心裡這樣想,但是趙樞面上卻對石頭皇帝說道:“父皇,兒臣不要賞賜,兒臣請求將這兩千兩黃金、一萬兩白銀全部都捐入國庫,用作建設我大宋國防的大軍開支。

想我大宋在太祖開國的時候,到處打仗,打一場勝一場,這才有了現在我大宋的天下。

那時候我大宋是何等的武功赫赫,可是現在這一百多年下來,武備鬆弛,軍隊戰鬥力已經是連續下滑,這也就有了金國只派區區兩三千人,就敢犯我大宋,並且還讓他破了我涿州城池,屠殺我涿州數萬軍民,這是何等的奇恥大辱。

所以兒臣希望朝廷整軍備戰,厲兵株馬嗎,整頓國防,操練士兵,這樣才能讓外人不敢小瞧我大宋。”

石頭皇帝一聽這賞賜出去的錢失而復得,頓時心裡樂開了花,“好好好,沒想到我皇兒竟然如此識大體,很好很好。”

石頭皇帝一連說了幾個好,都恨不得親趙樞一口,叫小寶貝。

百官見趙樞這麼大方,這麼多的錢,直接就捐給國庫,他們也都非常的意外,都說趙樞雖然囂張跋扈,目中無人,但現在看來,他除了囂張跋扈之外,似乎也有一點忠義之心,愛國之心,看來這人還真是不簡單。

而這一切,趙樞當然也不會白乾,趙樞讓張四經把自己剛才說過的話,做的事,又透過那說書的人、唱戲的人傳出去。

頓時老百姓都知道趙樞視錢財如糞土,把兩千兩黃金、一萬兩白銀的賞賜又捐給國庫,讓朝廷去整軍備伍,厲兵誅馬,訓練士兵,提高士兵的戰鬥力,保家衛國,這樣高尚的品德情操,那真的是大家的楷模。

於是趙樞在一片讚揚聲中,聲望那也是如日中天。

正在外人稱讚的時候,趙樞也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他在將三千殿前司士兵移交出去的時候,也是對他們再一次的進行封賞。

之前朝廷對他們每人都發了十貫錢賞錢,但是真正到他們手裡,每人只拿到了五貫錢。

也就是說,這筆賞錢剛剛從朝廷撥下來,就被人貪了一半!

對此,趙樞也知道,但是趙樞沒有追究,因為趙樞就是要讓每一個士兵都看到朝廷是什麼樣,自己是什麼樣,這樣才有對比。

趙樞對他們說道:“本王說過,等到班師回朝,朝廷發了你們賞錢,本王還會再發一次。來人,賞。”

很快,張四經便帶著王府的護衛,抬著一箱又一箱的金銀銅錢上來,對他們進行發賞。

其中都虞侯級別的軍官,每人賞錢一百貫,都頭級別每人三十貫,普通士兵每人十五貫。

這些賞錢都是一文不少,全部足額髮放到每一個人手中,趙樞大手一揮,總計差不多五萬貫錢就這樣發出去了,手筆之大,令人咋舌。

這三千殿前司將士人人拿著賞金,都是熱淚盈眶,普通士兵更是心中無限感慨,他孃的,朝廷發十貫錢到手裡只有五貫,肅王發十五貫錢,不但給的多,而且還一分不少,還是肅王好啊,以後就得跟著肅王幹。

而且跟著肅王打仗,那真的是傷亡又低,打仗又過癮,每個將士都感覺自己像是威風八面的大將軍,在戰場上所向披靡,這種感覺,給他們再多錢也買不來。

就這一波操作,趙樞徹底算是把這三千將士的心給籠絡住了。

之後趙樞對他們一番勉勵。“你們都聽著,以後如果有機會,本王還帶著你們去打仗。還是那句話,只要你們好好聽話,跟著本王好好幹,吃香的喝辣的都不愁。”

“對對對,我們就得跟著肅王幹。”

“肅王以後打仗記得叫上我們,刀山火海,我們絕不眨眼睛。”

對他們喊了一頓話,最後趙樞也不忘把那些火銃全部都收回來,開玩笑,這些可是自己的秘密大殺器,怎麼能夠外流呢?

現在這三千殿前司還不是自己手下的力量,當然不能交給他們。

把武器收上來後,趙樞對他們叮囑道:“以後如果有人問你們這仗是怎麼打的,你們都知道怎麼說嗎?就說是本王用那些秀才去宣揚書法大法,教敵軍如何畫畫,如何陶冶情操,這些敵軍被我們的書法大法感化,這才失去了戰鬥力,明白嗎?”

將士們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趙樞要他們這樣說,但是誰讓趙樞發下的賞錢多,都把他們餵飽了,他們當然是趙樞說什麼他們就是什麼了。

把這邊安排好,趙樞也不忘對那帶出去的一百護院進行打賞,這些人也是不分不分薄彼,每人賞賜十五貫錢,同時因為他們積極認真的教殿前司將士如何使用火銃,比那些人又多了一份功勞,所以每人再另加五貫錢。

護院們每個人得了二十貫錢的賞錢,個個都是高興的直跳腳,直呼殿下英明。

不過賞錢發出去了,該乾的事兒還得幹。趙樞對他們說道:“這一次你們表現不錯,但是在這一次出征的時候,本王也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們的文化水平太低,很多人不但不認識字,甚至連一些很簡單的加減法都不知道。

現在我們人少,還不是什麼大事,可如果以後我們變成了千軍萬馬,那就是大事了。所以從現在開始,本王在你們操練之餘,還要給你們再加一門功課,那就是要學習算術,學習認字,這一點和體能訓練同樣重要。”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