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樞得知了這一情況,哪裡有他好過?

趙樞找到石頭皇帝,對他說道:“那耿炳文夥同王黼斷了我的軍糧,現在我不追究他,饒他一命,他還想到州縣去當官,想在那州縣逍遙快活,門都沒有,父皇,你就直接把他貶到瓊州去,讓他到那裡去當官,也算給天下人一個警醒。”

瓊州,也就是後世的海南島,那地方可沒有後世那麼好,現在是窮鄉僻壤,瘴氣橫生,到處都是山溝溝,毒蛇勐獸數不勝數,居住條件非常惡劣。

所以瓊州也是大宋流放官員的地方,是一個懲罰的人的地方,基本上去了就別想活著回來。

石頭皇帝聽了,也沒多想,就點頭同意了,“好好好,父皇答應你,答應你。”

趙樞阻止耿炳文外放為官的訊息傳到了耿炳文的耳朵裡,他那個氣啊,咒罵道:“趙樞啊趙樞,你都說了只要我從皇宮爬到府上,你就再也不為難我,現在你又跳出來壞我的好事,言而無信,你就是個小人。”

然而罵歸罵,氣歸氣,但是他拿趙樞也是一點也沒辦法,只能打落門牙和雪吞,最後耿炳文直接辭官歸隱,回老家種田去了。

收拾完了耿炳文,趙樞總覺得心裡空落落的,感覺好像缺了一道程式,少了什麼事沒辦,什麼事呢?

趙樞心裡納悶,最後一拍大腿,媽的,把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給忘了。

趙樞趕緊叫來張四經,對他說道:“張四經,怎麼本王班師回朝,開封府半天沒動靜?”

張四經一愣,“殿下,您要什麼動靜,小的不明白。”

趙樞眼睛瞪過去,“你小子是不是長了一個豬腦子?本王剛剛打完勝仗,全殲了金國人,還在遼國攪了一個天翻地覆,這麼大的功勞,班師回朝,這開封府一點表示都沒有,難道這正常嗎?”

“哦,原來殿下您說的是這個,這確實不對,應該要搞一個歡迎儀式,舉國同慶,可是殿下您有所不知啊,小的之前打聽過,聽說是王黼和蔡京他們刻意壓殿下。

估計他們是擔心殿下風頭太大,所以就建議朝廷把這歡迎儀式往後推遲,等到熱度過去了,再給殿下您辦歡迎儀式。而殿下你一來就直接把王黼給砍了,當時百官震驚,皇帝也很氣惱,所以這個事兒也就徹底沒人管了。”

“沒人管?那本王不能不管啊,去給本王把輿論造出來,只要百姓們自發慶祝,朝廷那邊自然也要跟上。”

“是是是,殿下您說的是,那小的這就去辦。”

“快去快去,這事情現在是頭等大事,一定要抓緊。”

“是是是,殿下您稍等,小的這就去辦。”

開玩笑,好不容易打了一個大勝仗,當然要刷一波名望,讓老百姓也看一看這當今的五皇子肅王趙樞,那是何等的英明神武。

人這一輩子,只有兩樣東西最值錢,第一就是個人的能力,第二就是名望,只要這兩樣東西在,哪怕一無所有,也能一瞬間東山再起,手掌日夜乾坤。

而趙樞身為肅王,雖然頭上頂著個親王的帽子,但是在百姓面前,除了用親王的帽子來壓人,也就沒什麼了,所以如果趙樞不是親王,別人也並不懼怕他,更不會敬畏他。

而以後趙樞如果想幹什麼大事兒,沒有名望和能力,空頂著一個肅王的帽子,那是不行的,沒人會支援他,沒有人會擁護他。

現在有戰功,趙樞當然要刷一波名望,為以後的大事做準備。

要說這個張四經辦事能力,那也真是不錯,第二天一大早,那茶館裡面說書的,唱戲的就開始傳揚趙樞如何在易州打敗金國人,又如何巧妙的進入遼國境內,去追著金國人遼國人打。

當然,打仗的時候是韓世忠在打,但是現在趙樞搖身一變,成為了指點江山的幕後統帥,隔著千里之外就運籌帷幄,指揮韓世忠到處拼殺,這才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這些說書先生,唱戲的人的鼓動下,老百姓都感到非常的自豪,聽著他們那些拼殺的故事,個個都是熱血澎湃。

激動、自豪之下,百姓們紛紛來到趙樞的王府前搖旗吶喊,祝賀趙樞班師回朝。

百姓山呼肅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殿下英民神武,殿下打敗了金國,大漲我宋人威風的話,熱鬧的不得了。

趙樞見外面這麼熱鬧,於是也站出來與民同樂。

看著百姓,趙樞抱拳說道:“過獎了,過獎了,鄉親們,這都是本王應該做的,那金狗跑到我大宋來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本王身為我大宋的一份子,當然是要身先士卒,與他鬥爭到底。

本王今天就把話放在這裡,別說是來了金狗,就是來了天兵天將,只要他敢做出欺負我大宋子民的事情,本王也饒不了他,本王保護我大宋子民,那就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好,肅王殿下好樣的。”

“肅王殿下不愧是我大宋真正的大丈夫。”

趙樞一頓康慨激昂的演講,頓時就引來了百姓的一片讚揚。

百姓們這樣熱烈,這壓力就一下轉到了朝廷這邊,朝廷再也不能坐視不管了,畢竟大宋這上百年盡受別人的欺負,難得現在打了一次大勝仗,現在這民間都已經自發的在恭賀趙樞,朝廷再不隆重表示,那就說不過去了。

於是丞相蔡京苦著一張臉,不情不願的向石頭皇帝上奏,請求石頭皇帝隆重慶賀趙樞打敗金國,同時要求在宮裡擺宴席,以提高這慶祝的規模。

石頭皇帝本身也是一個沒什麼主見的人,沒有當皇帝的事業心,一心只撲在書畫上,只撲在那石頭上,對這家事國事基本上也不操心,都是大臣們說什麼他就是什麼,大臣讓他去吃屎,他絕不喝尿,就是這個鬼德行。

不出意外,蔡京的請求也很順利的便批准了,石頭皇帝很快就下詔在宮中大擺宴席,為趙樞接風洗塵。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水芸縣迷案

清波淼淼

被迫來到非洲,當軍閥,

甲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