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和梁元龍著征戰時所穿的甲胃上殿見君,是朱翊鈞特地要求的。

因為朱翊鈞倒是想透過這種方式,從他們身上看到一些遠征漠北的標記。

所以,朱翊鈞現在就看到了李如松與蒙古人拼殺時的護盔。

朱翊鈞這麼說後,李如松就道:“回陛下,這是在與大嬖只激戰時造成的,也多虧他,臣才沒被砍死。”

“卿又身先士卒了?”

朱翊鈞問道。

李如松回道:“是!”

接著,李如松又道:“當時正值寒冬,大軍長途跋涉,士氣正衰,臣不得不親自接戰,否則都會懶得動彈。”

朱翊鈞這才頷首,且對孫新吩咐說:“將朕的紫花六面金盔從御用監取來,賜予鐵嶺侯!”

“御用之物,臣豈敢造次使用!臣請陛下收回慈恩。”

李如松忙跪下匍匐在地言道。

“卿以後便是朕護盔,替朕護住萬里河山,朕也就用不著此物,卿若不受,是不欲為朕護萬里疆土乎?”

朱翊鈞說著就沉聲問了起來。

“臣不敢!”

李如松忙回了一句。

而待金盔被內宦捧來時,李如松還是忍不住瞥了一眼,這一瞥就盯著有鎖子頓項的六面紫花金盔目不轉睛起來。

內造盔甲講究的就是個華麗而顯威武,所以即便見多識廣似李如松,也難免會被內造金盔吸引住。

畢竟這代表的是這個時代最高超的鍛造工藝。

朱翊鈞則將金盔親自遞到了李如鬆手裡。

“臣愧領聖恩!”

李如松含淚從朱翊鈞接了過來,一時似乎有千萬句話想說,卻又全部堵在了喉嚨,而手指微顫地捧著金盔半天才憋出了這麼一句話。

朱翊鈞只是笑笑,沒有說什麼,隨即就看向梁元龍:“梁卿可為文臣表率,也賜穿鬥牛服一件。”

“臣謝陛下隆恩!”

梁元龍也忙叩首在地,心如亂麻。

他從未想過,自己一吊尾進士有朝一日竟也先穿上了鬥牛服,而這也就意味著可見上官不用行大禮,所以他一時自然也就情不自禁地抽噎起來。

“退下吧!”

朱翊鈞說了一句後,就結束了這場平臺召見。

但他在回養心殿時,因想到此次李如松立功漠北,與文臣方逢時、鄭洛離不開關係。

因為若不是方逢時促成俺答和貢在先,又協調諸邊鎮與中央朝廷矛盾在後,以及鄭洛提前備冬衣兩萬套,李如松也不會敢行此冒險之舉,立大功於漠北。

於是,朱翊鈞便讓人傳旨加方逢時伯爵,賜造牌坊三座,以記其抗倭、平緬、定北三功。

鄭洛則在原兵部尚書銜的基礎上兼領樞密副使,且加太子太保,蔭一子為尚寶司丞。

另外,朱翊鈞還下旨對負責後勤的文武官員也給予厚賞升官。

“臣謝陛下隆恩!”

數日後,山西大同。

三邊總督鄭洛謝了恩,然後心滿意足地回了府,且哼起歌來,還搖晃了一下腦袋。

新任大同巡撫李輔則在這時不由得笑道:“還是公英明,沒有讓我們為難鐵嶺侯,不然也不會有今日之功,連卑職也託公之明,從右布政使直接升任巡撫。”

“學到了吧?”

鄭洛笑著問了一句,就好為人師起來:

“在官場上混,就要學會成全他人之美,有的人喜歡功業,你就成全他立功,有人喜歡發財,你就成全他發財,總之你成全別人什麼,你也就跟著得到什麼。”

“下官受教。”

李輔回了一句,且不由得想到了如今皇帝的喜好。

湖廣嘉魚縣。

方逢時這裡在受到恩旨後,就迫不及待地開始讓家人去組織石匠打造牌坊,同時還忘我的繼續寫起官場見聞錄來。

本來有地方官員士紳求見他,想從他這裡探知一些朝中秘事,他都以要奉旨寫見聞錄為由沒有見這些官員士紳。

官員士紳們也不敢不滿,尤其是在皇帝下旨給其建三座牌坊後,只得坐視方逢時這種改革派大臣在回鄉後大肆展示皇家恩德,讓一眾仕宦之族眼熱的很。

對外戰爭的勝利的確是有助於穩定內部關係的,因為只有對外戰爭的勝利,皇帝才能名正言順的施恩。

朱翊鈞現在因為遠征漠北的勝利也就有了理由厚賞官爵於大臣,進而也就使得大臣之間就出現了榮譽上的差別,也就使得其他大臣不得不更加努力的向朝廷證明他的價值。

何況,榮譽背後都涉及到權勢地位,進而涉及到經濟利益。

而朱翊鈞施恩後,許多受恩惠的大臣也各自在筆記裡私自稱頌起朱翊鈞來,同時也有偷偷燒筆記的。

同時,對別的大臣也起著激勵之用,漢人骨子裡還是有建功立業的想法的,只是近幾百年來開始內斂求安逸了,但這種基因還是在的。

“我楚地又有一八角座牌坊了,到底還是立功更光宗耀祖啊!”

來拜訪方逢時的袁宗道這一天就在看見方逢時的敕造八角牌坊後而對自己兩弟弟袁中道和袁宏道說了起來。

兩人也都仰頭看著牌坊,眸露著對未來的期許。

李如松這裡在抱著金盔重回親軍衛時也令一眾將領豔羨,劉綎更是滴咕道:“陛下到底還是偏心!”

而李如松回府後,甚至還有許多官員士子前來投帖求見。

沒錯,的確是有士子來求見。

士林素來是一個複雜的群體,有空談心性鄙夷武事的,也有好勇鬥狠崇尚俠義之風的。

這是因為漢家文明雖然如今是儒學為主,但骨子裡也還是有道、法、兵、陰陽、墨等學問影響因子在的。

所以,整個士大夫階層可能以偏重文抑武為主,但具體到一個讀書人個體,則往往會出現極度崇武的,或者恨不能也沙場立功的。

比如明朝的王陽明,年少就持劍去關外檢視胡情。

還有宋朝的辛棄疾,比許多武人還好戰。

所以,這時就有士子因為李如松重現衛霍之功,而化身成了他的忠粉,早就迫不可待地要求見李如松,想獻上自己歌頌漠北之功的詩詞,而忘了文武之別。

畢竟重大武功很多時候的確能激揚國人心中的血性,尤其一些讀了書計程車子,他們是知道華夷之別的。

李如松倒也乾脆,直接開門,讓這些來拜見的官員士子直接來見他就是。

“學生熊廷弼見過鐵嶺侯!因聞鐵嶺侯重現漢唐功業於本朝,故來拜見,以期能一睹公神威。”

於是,士子熊廷弼就因走路速度最快,先來到了李如松面前說了一句。

彼時,更有一文官走來向李如松道:“在下樞密院武選司郎中萬世德,則是來向公請教瀚海地理氣候之事,同時也賀公能立下如此不朽功業。”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國師

西湖遇雨

重生崇禎:開局繫結神豪兌換系統

浮夜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