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讓張敬修整頓錦衣衛,且設密告制度後,官場的確因此出現了大換血,所以一下子除了多人被治罪外,還罷免了一位閣臣兩位尚書。

不過,大換血的烈度,相較於以前倒是弱了不少。

主要是因為大明已經開始對外取利,內部傾軋程度也就開始減弱。

透過抄家來增加國帑的這種粗暴方式,也就沒有大規模出現。

也是為了不影響士民擔心取財後終究只會為朝廷所奪,而因此只醉心攬權,追求短時間的暴力斂財,和短時間內的奢靡享受,不做長遠理財之計。

潘成、徐學謨、楊巍這些都是以帶散官爵位的方式歸鄉養老。

朱翊鈞還特賜“盡忠為賢”金匾於三人,且特詔建牌坊旌表其功,算是以皇帝身份承認其功,稱讚其德,使其家族榮譽得到保護。

而朱翊鈞這樣做,也是想讓他們家族因為這份榮譽,不做短見之事,如縱容子弟揮霍,不睦鄉鄰,不積極搞社會事業,不替朝廷維持地方穩定。

剩下沒有辭官的執政公卿,也因此鬆了一口氣。

他們知道皇帝沒有要刻薄寡恩的意思,也就一面感念皇恩未做歸隱之想,也一面更加嚴格約束子弟,以求能在高位上多待一些時日,進而實現未完成之志。

當然。

申時行等執政公卿之所以沒有強力反對密告制度,也不僅僅是因為皇帝沒有要刻薄寡恩,而是他們和皇帝相處的近,也知道皇帝設密告制度的真正用意,是控制國內官僚士大夫對庶民的克削程度,同時為將來大規模開發外利以惠天下士民做準備。

而如今。

礦利方面已經開始要有惠及士民的跡象,他們作為執政官僚,自然已佔據了分給天下士民的蛋糕中的主要部分,也就還能隱忍,願意去約束子弟,為的就是等著外利兌現,好苦盡甘來。

雖然,密告制度讓天下官紳人人自危,且不得不更加嚴格約束子弟,以保全家族名譽和自己仕途,但對於百姓而言,卻是人人更加安寧,開始積極勞作掙錢。

漢人老百姓的自我修復能力素來很強。

只要官差胥吏和士紳豪強不要滋擾他們,他們在被擄掠後,是能夠迅速恢復活力的,哪怕沒了田地產業,也能開墾出新的良田,開辦出新的作坊,讓一個蕭條的地方農業與手工業又發達起來。

李如松就在萬曆十三年暮春時,於班師回京途中,看見薊州一帶市鎮,比他去年北上時更熱鬧了許多。

商販如雲,店鋪鱗次,而耕作的百姓也多了許多,很難見到懶夫惰民,甚至許多百姓已開始在貧瘠陡峭的山地上耕作。

他便主動問一叫解百兩的百姓:“老人家這是種的什麼?”

這解百兩說:“種的番薯!”

李如松不由得問道:“番薯推廣已有多年,老人家為何現在才開始種。”

“以前種了是給鄉紳官爺們種,現在種是給自己種,那能一樣嗎?”

解十兩回道。

“為何這麼說,難道說番薯現在才好種了嗎?”

李如松問道。

解十兩道:“一看您這位貴人就是不知道底下實情的,按照以前的情況,你培土裂石,好不容易開墾出一塊新地,剛種上番薯,人家官差就來說,這地是哪位老爺相公的地,說早就在魚鱗冊上登了的,如果要種就得交租,不然就要解拿官衙關進班房等候處置!這樣一來,誰敢開墾新地種番薯?”

“所以不是番薯不好,是人心太壞!”

“難道現在人心就好了?”

李如松問道。

解十兩道:“反正是比以前好了不少!沒鄉紳官差敢來要新墾的地了,要是敢來要,就去驛站給皇上告狀,他們也犯不著為了幾畝價值有限的山地就得罪朝廷;所以,大傢伙又敢來開墾山地種番薯了,我雖然已經七十了,但也不願再閒著了,趁著還能動,也就多來開墾幾畝,種些番薯,這樣荒年就不用啃樹皮了,還能做成番薯幹去市面上換些錢花。”

“賣很甜的土豆乾嘍!”

“姑娘,要來碗燒土豆否?”

“土豆肉湯,現做現吃哦!”

萬曆十三年的初夏,天暖風和,薊州一帶也綠意蔥蔥。

而在這一帶的百姓開始積極於開發貧瘠山地種番薯的同時,透過貧瘠山地收穫的土豆則已經被小商販們沿墟市街道叫賣。

李如松見此情景就將這些奏於了天子知道。

“可見,要想讓農桑之事更加發達,天下更富,光靠發現高產作物與推廣與鼓勵百姓開發山地是不夠的。”

“還得輔之以限制官紳擾民掠民的制度才可!”

“同時,朝廷也得秉持不取民利盡錙銖的原則來治國,否則再勤勞的百姓也會懶惰刁頑,也會白髮現高產作物與白白興修水利,也白建很多為百姓運輸方便的新路!”

朱翊鈞也從各地撫按官知道了同樣的民情,且因此在侍御司對申時行等執政公卿說了起來。

“陛下說的是,而這樣的制度是因先有新禮而後才有人願意承認這樣的制度,畢竟新禮才更重禮下庶民,更重護民之性命與財產。”

“故需要明確新禮的地位,在新的禮法上,編新的《大明會典》。”

申時行道。

朱翊鈞點頭:“是當如此,下旨編寫新會典。”

“遵旨!”

於是,就這樣,大明開始真的以新禮為綱,編寫新典,相當於以此為憲,設立一系列真正惠民強國的新制度。

而在編寫新會典時,李如松和梁元龍也相繼凱旋班師回京。

朱翊鈞也因而於視朝之日,在宣治門,下詔晉李如松為侯,世襲罔替,而使李家從此一門兩侯,以記李如松漠北開疆之功。

同時,因戰勝風寒活了下來且於夏季回來的梁元龍也被封奉直大夫、直接被晉為考功司員外郎,以示重用。

除此之外。

朱翊鈞還特地在散朝後於平臺召見了這二人。

朱翊鈞之所以這麼看重二人,原因也自然是兩人做的事實在是意義非凡。

雖然李如松等只是在後世的貝加爾湖畔滅了個部落,立了許多碑,但給萬曆帶來的武德卻是不可估量的。

“卿之護盔倒也凹陷了不少!”

朱翊鈞平臺召見李如松和梁元龍時,則先瞅向了李如松,且說了這麼一句。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桃源美人香

一葉落秋

盛世名門

蘭初

救命,天材地寶追著我們砸

真是柱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