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華歆拉下水,簡直不要太簡單。

或者說,根本不用別人拉,華歆自己都早早的泡在水裡了。

論起對改革的激程序度,華歆比起陳群來說完全是有過之而無及。

所以當何晏、陳群一起登門拜訪後,華歆在思慮片刻後就答應了幫助二人。

華歆儀表俊朗,頭上雖已有了斑駁,可這不但沒有讓人覺得他衰老,反而是平增一絲威嚴。

他身穿一聲白衣,樸素而又不失莊重,在聽到陳群所言之後便將目光轉到了何晏身上,饒有興趣的盯著何晏。

“家母上次託華公營救,小子還未曾謝過華公,當真失禮。”

何晏上來就給華歆賠罪,並且直接用金銀朝著華歆砸了過去。

“這是小子的一些歉禮,還望華公不要推辭。”

只見何晏手中放著一尊由黃金鑄成的玄鳥,其翱翔的姿態活靈活現,當真算的上是一件瑰寶!

沒錯!這黃金玄鳥也是從袁紹那搞來的……

“慎侯,以此厚禮相待,傳出去豈不是我華歆豈不是成了貪圖錢財的小人?”

華歆還是很愛惜羽毛的,這麼貴重的禮物他還真是不敢收。

“上次若無華公,晏早已被奸人陷害,成了一冢中枯骨,所以晏報的乃是華公救命之恩!難道華公以為,我何晏的命還不如一尊金鳥值錢嗎?”

“若是華公不收金鳥,反而是會讓晏寢食不安。還請華公收下,就當是讓我討個安心。”

華歆見如此,只得是讓追隨在身邊的鄭渾將黃金玄鳥收下。

“慎侯與長文所謀之事我已知曉。”

華歆審視似的看著何晏:“但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你二人可有信心?”

“沒有!”

何晏兩個字脫口而出,這可嚇壞了一旁的陳群。

不過何晏很快就說道:“只憑我與長文兄,勝算不過兩成。”

“但若加上華公,勝算至少七成!”

“才七成?”

“畢竟是改天換地之事,哪有那麼容易?”

聽到何晏若有若無的馬屁,華歆表情沒有什麼鬆動,但捋著鬍鬚的手卻不由得快了幾分。

“確實,七成已是不低了。”

“只是不知慎侯可是已有籌謀?”

“有的。”

既然來尋華歆,何晏自然是做好了功課。

“首先便是廢讖緯。”

讖緯神化劉氏皇權,奉孔子為宗教主,將儒學發展為儒教,具有完整的宗教神學體系,如今更是成為了東漢官方意識形態。

要廢掉讖緯,可不是一兩道詔書或者一兩本書籍就能做到的。

而且如果將讖緯廢掉,就必須要找到一套能更加清晰的解釋世間規律的理論工具。

比如玄學。

再比如佛教。

再比如道教。

再比如……

反正後世已經有無數人試過錯,並且最終也是找到了那個終極答桉——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格,即為追求。

致,即為求得。

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但這只是其一,要是沒有後面的那句,不難猜出以後必然是理高於勢,道統高於治統。將人慾與天理相對立,走上另一條扭曲的道路。

唯有加上“知行合一”,將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緊密結合起來,才有可能走上一條全新的,且正確的道路。

聽到何晏的話後,華歆與陳群各自呢喃一句——

“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這兩句話,很粗糙,真的非常粗糙!

但是,就是這粗糙的八個字,好似是給二人展示了一道全新的大門。

在大門背後,則是他們從未設想過的新世界。

“慎侯!此言何意?”

華歆偷偷嚥了口口水,這還是他在年少時求學時才有的小動作。

毫無疑問,何晏,再次激起了這位大儒學習的玉望!

“早期讖緯之說,如“大楚興,陳勝王”這等大部分都是人為。”

“只是人為畢竟是人為,不可能渾然天成。於是就有些人將目標放在了遙遠而又神秘的天象上。”

“所以我等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以“格物致知”的道理來解釋天象。”

因為漢室的政治正確,每次發生什麼奇怪的天象,就要丟出去一個三公擋災。

這方面當朝太僕楊彪就很有發言權。

今天日食了,楊彪就從太尉被貶成太僕,過去後再升成司空

明天彗星襲月了,楊彪就從司空被貶成光祿勳,過去後再升成司徒。

再後來哪哪又地震了,楊彪又從司徒被貶成尚書令,之後再升任為司徒。

如此,楊彪一個人竟是把三公坐了個遍……

如此看上去極為兒戲,其實何嘗不是劉氏天子保全皇權的一種方法?

從此以後,三公九卿幾乎都成了升降機,唯有依靠天子或者是外戚才能長久。

而天子、外戚,別看斗的一對比一對狠,但本質上都還是皇權。

如此,劉氏江山自然穩固,不擔心有外人覬覦社稷神器……只能說構想出這套政治模型的人絕對是個天才,是個超級天才!

只要大家不擊破讖緯之說,這套模型幾乎就是無解的。劉氏天子只要高坐雲端,坐看風起,坐看雲湧即可。

不是沒有人對讖緯動過手,古文經學就是個先驅者。奈何他們既拿不出足夠的、新的理論去代替讖緯,只是想著單一的否決讖緯。又遇到了將皇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開國皇帝劉秀,故此沒有成功罷了。

如今正是漢室傾頹、皇權衰微的時候,加上何晏這邊還有理論,自然是有了衝擊讖緯的資格。

“首先就拿這日食天象為突破口!”

日食,無非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形成的天象。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而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如此就會遮擋住太陽。

這個模型做起來並不難,何晏直接就用三個小球擺出了三者只見的運動關係。

萬幸華夏對“地心說”沒那麼多考究,華歆和陳群也不擔心被人綁去燒了,在暫時忘掉“天圓地方”後都是迅速接受了這個模型。

“之後,主要翻找史籍,查閱發現日食的規律即可。”

“不光是日食,還有月食、彗孛流隕、五星犯宿、五星聚會、白黑赤氣乃至熒惑守心……”

“只要能將其規律找到,這讖緯之說自然是無稽之談!”

華歆和陳群將信將疑的查閱起資料,不過每翻開一卷竹簡,他們的手都在不停的顫抖。

“建和元年丁亥年壬寅月辛亥朔月日食!”

“建和三年夏己己四月丁卯晦,日有食之!”

“元嘉二年秋戊申七月庚辰,日有食之!”

“永興二年甲戌九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永壽三年閏月庚辰晦,日有食之!”

“延熹元年夏五月甲戌晦,日有食之!”

“延熹四年春五月辛酉,有星孛於心!”

“延熹八年春正月丙申晦,日有食之!”

“永康元年五月壬子晦,日有食之!”

“建寧元年五月丁未朔,日有食之!”

“建寧元年冬十月甲辰晦,日有食之!”

“建寧二年冬十月戊戌晦,日有食之!”

“建寧三年三月丙寅晦,日有食之!”

“建寧四年三月辛酉朔,日有食之!”

“熹平二年冬十二月癸酉晦,日有食之!”

“熹平六年冬十月癸丑朔,日有食之!”

“光和元年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光和二年冬十月丙子晦,日有食之!”

“……”

“……”

正確!

正確!

還是正確!

估計設立讖緯之說的人也沒想到,正因為他想將讖緯當做自己的武器,導致了華夏如今儲存著世界上最為精確的天文資料。

而這些資料,在今天卻又反過來成了殺死讖緯之說的最大籌碼!

華歆與陳群邊看邊算,最後二人齊齊抬頭:“若計算無誤。”

“下一次的日食……”

“正是明年春二月丁卯日!”

兩人的呼吸同時急促起來。

這是機會!

一個巨大的機會!

只要能把握住著機會,眾人真的有可能將讖緯這套制度給埋葬!

只要這套計算方式正確,那以後每出現一次日食月食,那都是在往讖緯之說的棺材板上釘釘子!

換句話說,就是再給至高無上的漢天子頭上釘釘子!

不出十年,以日食的頻繁,漢室的那點神秘估計就會被扒的連褲衩子都不剩了。

“善!”

華歆與陳群都非常人,在“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八個字的幫助下,眼前山水皆非昔日之山水。

最神秘的天象都能解釋,那地震呢?暴風呢?旱澇呢?

這些,是不是都有一個解釋?只是就和這天象一樣,大家還沒有發現?

以前,華歆只是覺得讖緯之說對政治無益。

但如今,華歆卻覺得讖緯之說禍害的又何止一個政治?簡直就是絕於萬道!罪大惡極!

收拾好心情,華歆此時的眼神格外堅毅:“此道,便是慎侯與長文不來尋我,我也會鑽研下去的。”

於公,這是解救蒼生,問尋天道。

於私,這是開宗立派,乃至立地成聖的偉業!

一個黃金玄鳥華歆可以忍住誘惑,可這成聖偉業……華歆真的很難說不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輪迴重修霸道之地

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