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達和羅士信帶著將士打掃完戰場, 把耳朵分了分,之後再算功勞。

只有慕容孝雋的腦袋完整無缺,等到了慕容孝雋所在的部族時找鹽和石灰醃製,等陛下回東都後送過去邀功。

隊伍重新啟程, 直接嚮慕容孝雋所建立的吐谷渾小朝廷部族前行。

天柱王和他帶來的下屬表情有些僵硬, 眼底藏著藏不住的忌憚。

天柱王此次來西海郡帶了五千人。其中兩千是青壯騎兵,剩下三千有下屬, 有僕從, 有美姬, 負責後勤和伺候權貴。

慕容孝雋帶來的一千多騎兵看著人數少,但他只帶來了青壯精銳,只論能打仗的精銳人數沒比天柱王少太多。

李世民只帶了五百精銳,路上依靠隋朝驛站和城鎮的補給,一個後勤人員都沒有帶, 自己押送乾糧和禮物。

等李世民到達天柱部落後, 就吃天柱王的用天柱王的。這次來青海, 他的補給也是和天柱王混在一起。

看李世民的人員配置, 天柱王料定李世民沒想過打仗, 才放心把李世民帶來威懾慕容孝雋。

李世民雖然告訴天柱王自己之後會攻打慕容孝雋。他支援天柱王自立,就是以天柱王部插手支援慕容孝雋為交換。但天柱王所猜測的是李世民之後會率大軍來西海郡。他希望最好隋軍和慕容孝雋兩敗俱傷,自己好輕鬆獲得漁翁之利。

誰能猜到這個平時表現十分活潑善良, 連對卑賤的牧民都會微笑著說話的少年郎,居然一言不合直接把慕容孝雋屠了?

你有這本事,還和我稱兄道弟說什麼聯合?你這是殺雞儆猴吧?!

天柱王頭皮都麻了。

他在戰場上拼殺多年,見過無數血腥場景, 自己也不是什麼良善人, 殺人取樂的事也做過。他的屬下中也有很多心性殘忍暴虐, 吃過人肉的都不少。

但他還是對李世民突然翻臉的行為心有餘悸。

他們所做的事都符合邏輯和人設。李郎將是怎麼回事?剛剛還笑著說慕容孝雋要和他們一起狩獵,怎麼就突然開屠了?而且以李郎將的聰慧,天柱王不相信李郎將看不出慕容孝雋並沒有開戰的意思,只是隨便找個藉口和自己討價還價。

天柱王捏著韁繩的手心全是汗。

李世民看出天柱王的忌憚,微笑著沒有去打擾天柱王在那擔驚受怕。

怕什麼?我又不會轉過來把你也屠了。

李世民當然不是喜怒無常一時興起,魯莽行事。

他許多看上去很莽的行為,其實更應該說是“奇”——抓準時機,出奇制勝。

西海郡是一定要佔領的,慕容孝雋是一定要殺的。首先,慕容孝雋就在李世民必須剿滅的名單上。

李玄霸派出的探子打探了慕容孝雋所統率的部族情況,李世民知道慕容孝雋頂多只能湊出接近四千的青壯兵卒,收攏的慕容伏允殘部老卒有一千人左右。

在這,剛見到慕容孝雋,李世民就在觀察慕容孝雋所帶兵卒的數量和裝備情況。

確實如天柱王所想,李世民在看見那些兵卒混亂的佇列,就知道慕容孝雋只是虛張聲勢,沒有真想打的意思。

但那又如何?

開不開打,是看能不能打贏。若李世民沒有把握獲勝,或者獲勝後沒有好處,他自然不會動手。

現在情況是什麼?

慕容孝雋主動挑釁,他師出有名。

慕容孝雋帶來的兵卒沒有想過會打仗,軍紀混亂,他能贏。

最後就只剩下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了——打贏之後有好處嗎?

當然有!非常有!

慕容孝雋帶來的騎兵雖然沒做好打仗的準備,但看這些人的體格和神情就知道他們肯定是部族精兵。

如果現在剿滅這一千多精兵並把慕容孝雋斬殺在此,慕容孝雋的部族猝不及防失去了首領和超過五分之一精兵,且這五分之一的精兵還可能是伏允可汗殘部老卒,西海郡的吐谷渾人一定會失去抵抗之心。

如果現在回去慢慢準備攻打西海郡,慕容孝雋可能會將部族精銳退到西海郡半荒廢的郡城內,打著時間差修繕郡城,將來他要打的就可能是攻城戰。

那要打下來就很困難了,只能慢慢圍城打援,把慕容孝雋困死在西海郡中。

李玄霸與李世民最初商議的就是這樣打法,先遊說周圍吐谷渾部落孤立想要“挾可汗以令名王”的慕容孝雋,然後和慕容孝雋慢慢拼消耗。

如果現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之後的消耗就免了。

有危險嗎?

有!危險在於天柱王會不會反水。

李世民看出天柱王有想讓慕容孝雋和自己兩敗俱傷,好坐收漁翁之利的念頭。如果自己殺了慕容孝雋,天柱王會不會把自己殺了,搶奪勝利成果?

沉思之後,李世民認為這樣的可能性很低。

天柱王在河源郡,離西海郡較遠。他不可能放棄河源郡,而他現在的實力和牧民數量又不允許他佔領兩個郡。

如果自己分給他一些白拿的好處,他不會冒險和大隋翻臉。

為了加大這個“奇策”的成功率,李世民立刻決定實行“圍剿”戰法,儘可能當著天柱王的面剿滅對方有生力量,殺雞儆猴!

他命騎兵遊走,將敵軍往慕容孝雋身邊趕,然後衝散敵軍,又再次遊走潰兵邊緣,將敵軍再次聚攏,就像是削蘿蔔一樣,一層一層地將敵人“削掉”。

但李世民知道,他吃不下所有人。

雖然吐谷渾人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但在身邊的人一個一個被殺死,只剩下很少的人後,這些人肯定會拼死一搏。

李世民只帶了五百人,每個人都很珍貴,不能和他們換傷亡。

所以李世民在“揉麵團”“削蘿蔔”時,也一直在觀察剩餘吐谷渾人的神態。

當看出這些吐谷渾人即將進入困獸之鬥時,他就讓騎兵把包圍開啟一條口子放這群困獸逃生,自己把慕容孝雋的命收掉。

把慕容孝雋留在最後殺,是不想讓敵人過早潰散,不能對天柱王形成震懾;殺了慕容孝雋,困獸就沒有鬥志了。

這些算計都在電光火石間完成。李世民頭腦風暴結束時,天柱王和慕容孝雋還在互相裝腔作勢。

對情報的掌控、對局勢的預測、對人心的把握,促成了這次“奇襲”。

結局果然如李世民所料。

合掌,完美!

可惜阿玄不在,他都不知道找誰炫耀。

天柱王已經嚇到了,他現在要給天柱王“細思恐極”的時間,不好向天柱王炫耀。

對下屬炫耀,他有點不好意思,覺得有些破壞首領的形象。

李世民嘆了口氣。

天柱王打了個寒戰:“李郎將,你為何嘆氣?”

李世民隨口胡扯:“我帶的人太少,跑了不少人,這次圍獵有微瑕。”

天柱王:“……”你還真當圍獵啊!

天柱王道:“他們會回部族。”

李世民笑道:“回到部族就不是被狩獵的野物,而是被圈養的牛羊,怎麼能輕易殺害?也請天柱王約束一下下屬,不要騷擾他們的牧民,以免造成混亂衝突,讓我們的人白白受傷。已經到手的財物就是我們自己的東西,要愛惜啊。”

天柱王頷首:“我明白。”

他轉頭下令,讓帶來的人好好約束自己,不許哄搶,自己會分給他們好處。

特別是財物!那是李郎將的!誰敢偷拿就砍了他們的手!

天柱王此次帶來的最大的刺頭子都連連點頭表示自己會很乖。

李世民道:“那我就放心了。駕!天柱王,我們加快速度,別讓他們跑了!”

天柱王趕緊揮動馬鞭跟上。

羅士信一臉不滿地跟在李世民的馬屁股後面,用幽怨的眼神戳李二郎君的後腦勺。

周達放慢馬的速度與羅士信並行,小聲問道:“你怎麼了?勝利了還一臉苦相。”

羅士信低聲道:“哪有當將軍的搶下屬的人頭。人都被二郎君殺光了,要我何用!我就沒見過像二郎君這樣自己親自衝殺的將軍!”

周達忍笑:“這下見到了。沒辦法,二郎君就是這樣。”

羅士信深深嘆了口氣,失笑道:“我要更加努力!下次一定要贏過二郎君!”

周達笑著嘆氣。真是年輕氣盛,羅士信這樣,二郎君也是。

這麼年少的人,本不應該上戰場啊。

周達想起還和平的時候,心中剛打了勝仗的喜悅淡去不少。

……

天柱王和李世民來到西海郡時,果然慕容孝雋的部族還沒有得到西海王已經被殺的訊息。

那些逃竄的人大概是太過惶恐迷了路,再加上天柱王和李世民等人都騎著馬,所以比他們晚一步。

李世民“奇策”的最後一步——狐假虎威達成。

以他五百騎兵,想要威懾慕容孝雋的部族,哪怕能打贏,敵人看著自己人數少,也會起“拼一拼”的僥倖心理。

而且自己畢竟是大隋人。留守的吐谷渾貴族不一定願意跟隨自己。

所以李世民將人都送給了天柱王,這就變成了吐谷渾部落自己內部吞併,自己只是“外援”。

再加上天柱王帶來了五千人,聲勢浩大,留守的吐谷渾貴族自然沒有了抵抗的心思。

反正他們到了天柱王手下仍舊是貴族,不過是換了個部落首領而已。

至於吐谷渾小可汗的心情,沒有人在乎。

李世民退居“外援”地位,悠哉悠哉地清點財物。

他將財物都綁在了收獲的牛羊馬匹身上,實在是帶不走的就送給天柱王。

天柱王哪敢收。他說先把這些東西記下,他換成駿馬送給李世民,就當是李世民和他做生意了。

李世民感慨,天柱王人還怪好的。如果天柱王以後野心不大,他將來就封天柱王為大柱王好了。

蠻夷怎能稱天?希望天柱王以後能自己識相一點。

李玄霸把衣服又加厚了一層,屋裡燃起了爐火時,終於得到二哥快回來的訊息。

“殺了慕容孝雋,滅了吐谷渾西海郡部落,繳獲了許多牲畜財物,讓我趕緊去接應?”李玄霸重複了一遍從烏鏑腳下取下來的信。

他抬起頭,目光炯炯地看著烏鏑:“我二哥又冒險了?”

烏鏑歪頭。我只是一隻小小金雕,媽你這麼問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唉。”李玄霸摸了摸烏鏑的頭,“辛苦了,先去吃點好的。還要勞煩你再累一會兒,帶我去接人。”

烏鏑跳了跳:“啾啾!”

李玄霸看著烏鏑鼓鼓的肚子,哭笑不得:“看來確實繳獲了許多牲畜,你這肚子鼓的啊……”

他揉了揉烏鏑的肚子,烏鏑躺在桌子上,肚皮朝上任由李玄霸揉。

站在書架上閉目小憩的寒鉤睜開眼,然後嫌棄地閉上眼。

李玄霸清點人手,迅速出發去接應李世民。

半日後,李玄霸看見了正在焦頭爛額趕羊的二哥。

“阿玄救命!羊好難趕!”李世民大叫。

李玄霸看著浩浩蕩蕩的牲畜,瞠目結舌:“你繳獲了多少。”

李世民道:“約有五萬吧。”

李玄霸高聲道:“多少?”

李世民苦著臉道:“其實原本是六萬。途中實在是趕不動,就吃了一些,賣了一些,還……咳,走散了一些。我盡力了!”

李玄霸深吸一口氣:“你帶著五百人趕了五萬頭牲畜回來,這不是盡力了,二哥你是放牧天才!”

李世民的苦臉變成笑臉:“真的?好吧,我也這麼認為。哎呀,累死我了。趕著這麼多牲畜,我途中都不敢睡覺。”

李玄霸道:“趕緊回去睡覺,接下來……”

他看著密密麻麻的牲畜,腦袋都大了。

“二哥,你怎麼不在信中寫有多少牲畜?我該多帶點人來。”李玄霸抱怨。

李世民笑道:“我這裡只有五百人都能把牲畜趕回來,阿玄你隨便帶點人就行。”

李玄霸嘴角抽搐:“你只是想給我一點小小的震撼,看我笑話對吧?”

李世民乾咳一聲:“有這個念頭。”

李玄霸深深嘆了口氣,派人回去叫支援。

兄弟二人一起趕了一個時辰的羊,張掖郡守騎著快馬趕來。

“我的老天!真的是好幾萬的牲畜!”張掖郡守揉了揉眼睛,“李郎將,你真的把西海郡打下來了?”

李世民道:“如果天柱王按照約定離開,那麼西海郡現在已經空了。我們需要立刻出兵。”

張掖郡守道:“交給我!我立刻為你湊出人來!”

這個功勞的湯水自己一定要喝一口!

李世民和李玄霸沒有拒絕張掖郡守喝湯。

不僅張掖的官吏,附近其他郡的官吏他們也會分口湯。只有利益綁在了一起,他們才好更加肆無忌憚。

李世民回到家後,睡了整整三日才爬起來喊餓。

李玄霸見李世民三日沒吃飯,先給李世民上肉粥。

李世民咕嚕咕嚕喝了一鍋肉粥,又吃了一隻小羊羔。

李玄霸不敢置信地打量二哥的肚子。他覺得二哥吃下去的食物體積是不是已經比他的肚子大了?

這不科學!

李世民吃飽睡足後,才對兩個弟弟滔滔不絕炫耀自己這次戰果。

他詳細地講述了自己的考量,並讓李智雲好好聽好好學,將來爭取早日獨領一軍。

“真是累死我了。”李世民打著飽嗝道,“打仗真累。一想到天下這麼大,不知道還要打多少仗,我就累得不想動彈。”

李玄霸吐槽:“你現在這麼說,等有仗打的時候,你還不是衝得最快?而且我覺得你打仗沒有太累,累的是趕羊。”

李智雲已經聽呆了:“好厲害,原來二兄這麼厲害,太厲害了!”

李世民敲李智雲的腦袋:“什麼叫‘原來二兄這麼厲害’,我一直都這麼厲害。”

李智雲道:“但是以前二兄沒有用五百人趕五萬只羊!”

李世民笑容淡去:“我的輝煌戰績不需要這一筆。”

李玄霸和李智雲皆大笑。

李世民先裝出惱羞成怒的模樣,看著弟弟們笑得停不下來,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以後還是得把阿玄你帶在身邊。哪有我一個人把打仗後勤一把抓的道理。”李世民道,“總得有個人幫我督運糧草,清點戰利品。”

李玄霸道:“這可不能怪我,是你自己太過突然。”

李世民得意道:“那沒辦法,戰機難得,時不再來,必須迅速出擊。”

李玄霸嘆氣:“是你的個性。不過士信在我這裡告了狀,說你總是拼殺在最前面。尋到戰機之後迅速出擊很正確,但主將總是拼殺在最前方,你……”

李世民捂耳朵。不聽不聽,阿玄唸經。

李智雲笑得跌到三兄膝蓋上打滾。

李玄霸切換心音繼續“唸經”。

親自拼殺確實很帥,但現在身上受的傷都是老了受的罪。別人的敬仰比不過你自己的身體,想想母親和嫂子得知你冒險會有多擔心,你身上任何一道傷口都是割在她們心上巴拉巴拉。

李世民捂著耳朵兩眼無神,決定明天把羅士信拎到校場揍一頓。

區區一個小將,居然敢告本將軍的狀,膽子肥了你!

李智雲附在李玄霸耳邊小聲道:“士信會被惱羞成怒的二兄揍嗎?”

李玄霸更正:“是切磋。”

李智雲捂嘴笑:“我要去看。”

李玄霸也微笑:“好。說不定二哥還會輸呢。”

李世民化身尖叫鳥:“絕對不可能!”

羅士信知道自己告狀後,二郎君肯定會來找自己麻煩,所以早早去了軍營中居住。

得知二郎君來了之後,他一副“果然如此,郎君小氣”的表情。

李世民氣笑了。

兩人拿著木棒噼裡啪啦打起來,李智雲在一旁吃肉乾。

我一條,烏鏑一條,寒鉤一條,我一條……

至於李玄霸,自然在苦哈哈地加班。

二哥累完之後,就輪到他勞累。

兄弟二人分工合作,總有人能有休息的時間。

……

李世民帶著五百人平定西海郡的事傳到了洛陽的時候,李淵和楊暕剛打了一場勝仗。

楊暕親自上了戰場,身上盔甲還沒脫去。

他擦了擦臉上的血,開啟木匣子看了一眼人頭,笑道:“真是好訊息。沒想到把大雄外放鎮守張掖,還誤打誤撞弄對了。”

李淵感嘆道:“沒想到吐谷渾人的訊息這麼靈通,中原一亂起來,他們又反了。唉,帶著五百人去攻城,大雄這膽子……唉,大德怎麼不勸著……唉……”

李玄霸和張掖郡守所上書的戰報,自然是吐谷渾人賊心不死,伏允可汗的大忠臣慕容孝雋趁著大隋皇帝親征高麗反隋,正在準備階段時被天柱王告密,虎賁郎將李世民帶著五百精兵連夜奔襲西海郡,出其不意斬首成功。

大隋風雨飄搖,蠻夷蠢蠢欲動,幸虧有大隋少年虎賁郎將一戰定乾坤,威震西域!

李淵又是自豪,又是擔心。怎麼只帶五百人?多帶點人啊!立功雖好,你自己才最重要!

老父親的心頭擔憂極了,都不敢把這件事告訴自己夫人。

楊暕道:“楊玄感意圖退兵,把這個好訊息一同告訴父皇。”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長嘆:“父皇,該放棄征討高麗了。”

李淵道:“陛下得知楊玄感叛亂後,肯定會立刻退兵。我只是擔心陛下退得太急,讓高麗人佔了便宜。”

楊暕猶豫:“應該不會。父皇從當皇子時就經常親征,又是老將領兵,大軍進退肯定很穩妥。”

李淵心道,那可不一定。

楊暕又猶豫了一會兒,道:“我們是不是該出兵追擊楊玄感,以免楊玄感北上涿郡驚擾父皇?”

李淵道:“洛陽守軍不多,楊玄感叛亂時又有許多民賊同叛,洛陽若守備空虛,可能會引來其他賊寇攻擊。陛下那裡有百萬大軍,楊玄感只是烏合之眾,一擊即潰。我們只需要守好洛陽。”

楊暕道:“也是。守住洛陽才最重要。唉,我真希望他下一站去大興。”

李淵道:“他不敢。高公在大興。”

楊暕笑著嘆氣:“是啊,高公在。”

大興城中,高熲與大興留守衛玄正在下棋。

衛玄笑道:“恭喜高公,李二郎君五百騎兵破西海郡,名師出高徒啊。”

高熲搖搖頭:“哪可能五百騎兵就能破城?二郎大抵是誘敵出城,斬了慕容孝雋的腦袋,讓敵軍不攻自散罷了。”

衛玄道:“無論用什麼計謀,李二郎君只帶了五百郎君就剿滅了伏允可汗殘部,為大隋奪回了西海郡,這是事實。高公可別謙虛了。”

高熲失笑:“也是,這麼大的功勞不該謙虛。”

衛玄感慨道:“唐國公在洛陽擊敗楊玄感,李二郎君又為大隋鎮守邊患。父子二人合在一起,堪稱對大隋有再造之功,真是大隋的鎮國功臣啊。”

高熲捏著棋子的手微微一抖。

他嚴肅道:“衛尚書,此話不可亂說。大隋只是有了一點小叛亂,大體仍舊是繁榮安定的,何談‘再造’‘鎮國’?若你的話傳到陛下耳中,你和唐國公父子可能都會被怪罪。”

衛玄嘆氣:“是我失言了,高公。”連最為耿直的高公都被陛下逼成這樣了嗎?這天底下可還有敢對陛下說真話的人?

衛玄轉移話題:“楊玄感會攻打關中嗎?”

高熲淡淡道:“他不敢。”

大興九年七月,楊玄感試探地攻打了幾次洛陽,見洛陽防守森嚴,難以攻克後,立刻北上涿郡,試圖截斷征討高麗的隋軍糧路。

在李密、李子雄的建議下,楊玄感繞過屈突通駐守的河陽渡口,沿著黃河往西行軍,到達民亂最多的齊郡,招攬當地民賊共同抗擊大隋。

齊郡郡守被民賊牽制,楊玄感順利渡過黃河。

與此同時,楊廣也倉皇下令從高麗退兵,命宇文述、來護兒由水陸兩路迎擊楊玄感。

楊玄感抵擋不住,眼見潰敗在即,楊廣突然下令宇文述和來護兒回援。

民賊不知道什麼時候繞到了楊廣後方,偷偷撿走了隋軍丟棄的裝備,竟把楊廣所在的涿郡圍了!

作者有話要說:

二更合一,欠賬-1。69養液欠賬+1,目前欠賬8章。

停電了,小紅花無了,十一月第二天全勤就完蛋。抱歉晚更了,明天三更補償大家。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踏踏實實做人

陳酔

如果蝸牛有翅膀

張寧熙

在這名為九宮格的宇宙:夏

不會吐口水的羊駝

鑽石婚寵:嬌妻真好孕

卿卿子衿

隨便寫的,看看的了

拒絕葫羅卜

詭異現世:規則主宰

鏡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