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完全沒把李玄霸的怒罵放在心上。

狩獵了一日, 房喬、杜如晦和薛收的胳膊腿都痠軟得睡不好覺,李世民和沒事人似的。

第二日他挨個叫好友們去狩獵,見沒人陪他去,就獨自去狩獵了。

李玄霸醒來後, 連忙騎馬去尋二哥, 擔心二哥又去找猛獸。

頭一日李玄霸特意去尋找了禁苑的官吏,讓他們把猛獸趕得遠遠的。

李世民確實有再獵一頭猛獸的想法, 可惜沒能見到。

他想讓禁苑的官吏放幾頭猛獸出來, 但看到弟弟那比猛獸可怕多了的眼神, 他只能遺憾地只和兔子、狐狸和鹿玩耍。

第三日,房喬、杜如晦和薛收才再次與李世民一起狩獵,獵物自然不比李世民獵得多。

李玄霸每日就只騎馬遛彎,一隻兔子都沒獵到。

李世民把自己的獵物掛了一半到李玄霸的馬屁股上,笑道:“就當是阿玄你獵到的了。”

李玄霸回頭看著血淋淋的馬屁股, 露出了嫌棄的神色:“收到馬車裡去, 難道你想掛在馬屁股後面招搖過市?”

李世民叉腰道:“我就想掛在馬屁股後面!”

就要炫耀!必須炫耀!

李玄霸道:“獵好的獵物要立刻處理了, 不然肉會腐壞。你想載一堆腐肉回去?”

李世民叉腰的手放了下來, 腦袋耷拉得像霜打了的茄子。

杜如晦笑著挼了挼李世民垂下的腦袋。

房喬從李玄霸的話中預測出李世民會是他將來的主君, 本來想矜持些。但看著李世民毫不反抗地被杜如晦挼的模樣,手一癢,也忍不住上前挼了兩把。

未來主君的腦袋啊。怪不得李三郎讓我趕緊挼, 現在不挼,以後就沒機會了。

李世民看向薛收:“你不摸嗎?”

薛收:“……你就這麼喜歡被人摸腦袋?”

李世民嘆氣:“不喜歡,但習慣了。”

薛收猶豫了一會兒,也上前摸了兩把李世民的腦袋。他其實不想摸, 但不能不合群。

薛收笑道:“李二郎真是少年英雄。多摸幾下, 讓我也沾染些英雄氣。”

房喬和杜如晦紛紛點頭贊同。

此時論虛歲, 十歲就能獵老虎,也太厲害了。

杜如晦道:“當朝猛將韓擒虎十三歲生擒老虎,李二郎十歲獵虎,堪比大隋第一猛將了。”

李世民謙虛道:“生擒老虎比獵虎難多了,何況我不是獨自獵虎。若沒有護衛在,我也不敢與老虎遊鬥。此次獵虎,護衛有一半功勞,當賞。阿玄,你可不能罰他們。”

李玄霸道:“我沒說我要罰他們。”

李世民道:“我是讓你在父親孃親面前說說好話,就說是我突然竄了出去,護衛很勇敢地來保護我,明白嗎?”

李玄霸掃了一眼護衛感激的眼神,嘆氣道:“好。”

他在心裡道:【你既然知道你的魯莽可能會讓護衛受罰,就不該這麼做。】

李世民撓了撓頭,有些尷尬地笑了笑。他這不是等獵到老虎後,才想起這件事嘛。

見李世民從狩獵的興奮冷靜下來後,第一件事就是叮囑弟弟一同撒謊保護忠心的護衛,房喬心裡湧出暖意。

三歲看老,十歲已經完全能看出一個人的內在。

怪不得李玄霸說大唐能在李二郎手中迎來盛世,就憑李二郎現在露出的英雄氣和一顆仁心,就能看出李二郎未來明君的模樣。

杜如晦和薛收不知道李二郎會成為他們主君的事,只是單純越發欣賞李世民。

之前他們只是認為李世民這個孩童很聰慧,願意不看年齡和李世民相交。

但人都是崇拜英雄的。李世民虛歲十歲在護衛的幫助下獵到了瘸腿的老虎,武力值先不說,這臨危不懼的模樣,和現在表現出來的細心和仁慈,都讓他們對這位年少的朋友多了幾分敬意。

三日狩獵結束,李世民帶著已經分割好的獵物,十分快樂地回東都。

路上,他騎馬攔住了一個坐在田埂上休息的老農,詢問村長的位置。

“這些肉你拿著,雖然不多,也可以邀請村裡的老人一起喝一鍋肉湯。”李世民將分好的肉都拿了出來,“我當著村人的面把肉給你,可不要獨吞。”

李世民沒有留下姓名,笑著揚鞭離開。

沿路又看到了一個村莊,他只留了虎皮和幾張較為完整、毛色也較為漂亮的狐狸皮、鹿皮和兔皮,其他的都給了村長,讓村長在村民的監督下拿皮子去換錢。

把獵物發完後,李世民就沒有再停留,徑直回城。

薛收疑惑李世民的行為。

李世民笑道:“我現在做什麼都是杯水車薪,但做點事總比不做好。如果沿路撒錢,恐怕會給家裡惹來麻煩,只是沿路送掉剛獵的獵物,不過是炫耀而已。這不是什麼善事,只是隨性而為罷了。”

三人心情複雜。

正如李世民所說,只是送一點獵物,算不上多大的善事。但這件事就真的沒有意義嗎?

接下來,他們沒有偏離回東都的官道,只是在沿路看到了村莊後,也將自己的獵物送了出去。

“至少念頭通達了。”薛收對李世民作揖道,“此事李二郎當為我師。”

李世民擺手:“不敢不敢。下次有機會,我們還一起去狩獵。”

薛收直起身體道:“好。”

李世民道:“如果有什麼詩會也叫我和阿玄一起去玩。杜克明和房玄齡最近也會留在東都,我們多聚聚。”

薛收道:“我這就去準備!”

結識了新朋友,他當然要和老朋友炫耀炫耀。

薛收有一個號稱當世第一文人的生父,交友圈子更廣泛。

杜如晦對自己在隋朝大展宏圖的未來還有幻想,很樂意在薛收這裡結識更多的人脈。

房喬窺見了未來,心態平和了不少。不過現在多結識些人也不錯,可以幫主公提前篩選班底。

房喬見到了李世民和李玄霸神異的一面,已經完全相信李玄霸的讖緯。

再者,他實在是對當朝皇帝太失望了。

他知道以自己的性格,在大隋不可能有多遠大的前途,一個縣令就頂天了。所以李玄霸口中的“房相”,就算是鏡中花水中月,他也忍不住想要去相信。

反正信一點,又不會對自己有什麼危害,為什麼不信?

回到家後,李世民向李淵炫耀了自己獵到了老虎,李玄霸向李淵告狀二哥去獵老虎。

李淵先訓斥李世民冒險,然後對二兒子親親抱抱舉高高。

大雄真厲害!不愧是我李淵的兒子!

李世民得意洋洋:“耶耶射中雀屏的眼睛,我射中老虎的眼睛,我們父子二人都很厲害!阿玄,學著點!”

李淵朗聲笑道:“阿玄,這一點你一定要向大雄學習。”

李玄霸甕聲甕氣道:“是。”這就去給母親寫信!

李玄霸的信發出去的時候,李世民把獵到的虎皮、虎鞭和老虎頭骨經由李淵送給了楊廣。

楊廣對李世民大誇特誇,給李世民提了半級,李世民升到了從八品的守義尉,俸祿又增加了。

楊廣開玩笑道:“李三郎,你和二郎是雙生兄弟,官職一致才好。你現在可有什麼辦法讓朕升你的官?”

李玄霸呈上了早已經準備好的奏疏。

楊廣驚訝道:“你還真有辦法?讓朕看看。”

他饒有趣味地開啟李玄霸的奏疏。

李玄霸的奏疏,說的是早已經準備好的定詞牌一事。

楊廣頗好聲樂,裴蘊就是廣召天下樂戶,將宮廷樂人至三萬餘人,以此討好了楊廣,後來成為楊廣朝中“五貴”之一。

宋詞又名曲子詞。如“詩”一樣,“詩”最初也是民間歌謠;後來文人參與創作,《詩經》已經頗具文學性;再後來韻律越來越嚴格,絕句、律詩脫離了音樂,成為一種文體。

現在曲子詞正好處於“民間歌謠”的時期;到了唐朝,“民謠詞”才成為“文人詞”;宋朝進入曲子詞創造高峰,格律如詩歌發展一樣固定;宋朝之後,詞便脫離了音樂,也成為一種文體。

單憑李玄霸一人,想把“民謠詞”往前推一大步,提前進入“文人詞”是不可能的。

但楊廣可以。

李玄霸就算要討好楊廣,他僅剩不多的樸素道德觀也讓他不可能做出危害百姓的事。

什麼給楊廣蒐羅幾萬樂工是不可能的,李玄霸準備給楊廣開闢一條新音樂賽道——讓文人都來為楊廣寫歌詞。

歌曲可以先寫曲再填詞,也可以先填詞再譜曲。

楊廣是個喜新厭舊的人,現在三萬樂工也已經沒有新鮮感了。讓天下文人來為他寫詞,他再讓樂工依照詞來譜曲,用個人在聲樂上的愛好創造一個新文體,將宋詞變成隋詞,提前迎來曲子詞的文化盛世。這不是很符合楊廣的“大業”?

李玄霸這個奏疏完美地戳中了楊廣的心。

楊廣一直堅信自己文武雙全。他想要創造的不僅是武功盛世,文化盛世也要創造。

楊廣很喜歡寫詩。他的詩寫得也確實不錯,但他的嫉妒心非常強,不能容忍其他人的才華在自己之上。

薛道衡和王胄的死與詩才無關。但楊廣在薛道衡死後,曾道“更能作‘空梁燕落泥’否?”,又在王胄死後,道“‘庭草無人隨意綠’,復能作此耶?”,對薛道衡和王胄寫出了比他更好的詩耿耿於懷。

楊廣什麼都想當第一。

李玄霸將“民謠詞”變作當世流行文體的奏疏,既滿足了楊廣對聲樂的喜好,又能滿足楊廣對文壇開宗立派的野心。

楊廣心情激動之下,居然起身將李玄霸抱了起來:“是朕嘉侄!”

李玄霸僵硬:“陛、陛下,請放侄兒下來,侄兒已經長大了!”

李世民嘴角微微抽搐,手收攏在袖子裡掐了手背一把,才忍住了笑。

楊廣將李玄霸放在地上,使勁揉了揉李玄霸的腦袋,開懷笑道:“前人寫了幾百年的詩,確實該換一換了!朕命你為協律郎,為朕作新聲!”

李玄霸跪地領命:“臣遵旨!謝陛下!”

楊廣將李玄霸扶起來,又拍了拍李玄霸的腦袋:“李三郎既為八品職官,從八品的守義尉就不適合你們二人了。今日起,你和李二郎都為正八品的懷仁尉。李三郎為秀才,李二郎能射虎,若不是你二人年幼,至少該由從五品朝散大夫起。”

大隋以散實官為本階。楊廣將散實官的“實”和散官的“名”合二為一後,新的散官品階就是官員的本階。

協律郎是太常寺正八品職官。楊廣將李世民和李玄霸的散官官職也提到了正八品,李玄霸入太常寺當值的時候,就不用對比他職官品階低的官員行禮。

李世民和李玄霸都歡喜地謝恩。

楊廣又道:“李三郎年幼,不需要每日當值,你只用填好詞交給太樂署令即可。”

楊廣想了想,改口道:“還是直接交給朕吧。今日之後,你要稍稍努力些,奉旨為朕填詞!先定十首詞牌,朕好廣召天下文人為朕填詞!”

李玄霸道:“是。陛下請放心,臣寫奏疏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了。”

楊廣笑道:“你應當也是準備好了。”

李世民和李玄霸離開宮殿時,兩人臉上的喜色消失。

馬車上,李世民撓頭:“陛下應當是在獎賞我們吧?但陛下的神情和言語,我怎麼總覺得有些古怪,心裡有些堵?”

李玄霸看向馬車外繁華的東都城:“為皇帝做‘新聲’的協律郎,是一個典故。”

李世民抿嘴:“陛下果然話中有話。什麼典故?”

李玄霸道:“協律郎原稱協律都尉,漢武帝因李夫人的兄長李延年善新聲,為其置此官。”

李世民臉色一沉,磨牙道:“他在侮辱你,侮辱我們家。”

李玄霸嘆了口氣,有些頭疼:“應當不是我倆的錯。最近勳貴皆對父親很殷勤,有將父親捧向勳貴領頭人的趨勢。他是在敲打我們家。”

李延年和李夫人出身倡家。李延年年輕時就因罪遭遇腐刑,在宮廷中養狗,後因其妹李夫人得寵而頗受漢武帝喜愛。

李玄霸自己不在乎楊廣將他比作李延年。

李延年是西漢著名音樂家,所做的事和他一樣,就是為音律作新詞。其《佳人曲》是後世五言詩的開端。

後世極文雅的詩詞文體都是由樂工率先填詞作為開端,而後再被文人發揚光大。李玄霸現在所做的事,和李延年區別不大。只是李延年是無意開創了五言詩,李玄霸是故意推動“民謠詞”向“文人詞”發展。

但對於唐國公府而言,這確實是侮辱。

李延年姓李,唐國公府也姓李。

李延年是外戚,唐國公府也能捱上外戚的邊。

李延年的家族在李夫人死後,先因其弟李季“奸”亂後宮,李延年和李季被族滅,在外攻打大宛的李廣利逃過一劫。

太子劉據因巫蠱之禍自盡後,李廣利與左丞相劉屈氂想要推舉李夫人所生皇子劉髆為太子,惹正思念太子的漢武帝震怒,李廣利也被族滅。

李家至此徹底覆滅。

楊廣想用李延年之事來敲打李淵。漢武帝時李家的富貴都是因漢武帝起,當他們對漢武帝不忠誠的時候,就舉家族滅,生了皇子都沒用。

李淵的一身富貴也都繫於他,若是李淵不忠誠,他也能滅了李淵一族。

可唐國公一脈是先因功勞當了唐國公,後碰巧和隋文帝成了連襟,才從勳貴捱上了外戚的邊。

現在許多勳貴和世族都被賜婚公主,難道他們都變成了外戚?

李延年一家還是故倡。用倡人比唐國公府,這侮辱的勁頭真是太大了。

李世民這麼心大的人,都被氣得捂著胸口,感到胸口悶疼。

氣紅了眼的李世民道:“我家現在對陛下沒有任何不敬不忠,你我二人更是對他百般討好,他為何如此侮辱我們!”

李玄霸幫二哥拍背順氣:“他就是這樣多疑,習慣就好。”

李世民憋著氣,回家後將此事稟報給李淵。

李淵沉默了半晌,道:“大德,你不該上這奏疏,過於諂媚了。”

李玄霸道:“是我思慮不周。”

李世民皺著臉道:“耶耶,你這話就沒道理了。他是皇帝,還是我和阿玄的表叔。我們與他之前關係一直不錯。無論是身為臣子,還是身為晚輩,阿玄有了新奇的點子都應該告訴他。撰寫新詞難道是什麼丟人的事?不是文人的雅事嗎?明明是陛下陰晴不定突然侮辱人沒道理,怎麼還能說是阿玄的錯?”

李淵被李世民堵得臉色有點青。

李世民看到父親有些生氣,仍舊不依不饒:“陛下此舉,明顯是敲打父親,我和阿玄遭了無妄之災。父親不自己反省,還怪被牽連的我和阿玄?父親你怎麼如此沒擔當……哎喲!你惱羞成怒!”

李世民被李淵按著揍了一頓。

李世民躺在榻上養傷,李淵氣沖沖出門,不知道找誰傾訴心中鬱悶了。

李玄霸黑著臉給二哥背上和屁股上擦藥。

“二哥,你……”

“喂喂,你不會也學父親,說遭了無妄之災的我有錯吧?”

“父親就是沒擔當,好面子,你揭穿做什麼?活該捱打。”

“哼,我就是看不慣他把責任推到我們身上的嘴臉,嘔!”

李世民就算捱了打,仍舊大逆不道地說父親的壞話。

李玄霸道:“是推到我身上,不是你身上。”

李世民將手臂墊在下巴下,回頭瞥了弟弟一眼:“我倆一同進宮,一同被陛下侮辱,怎麼變成你一個人的事了?你哥我可不是父親,不肯承擔責任。”

門外哐噹一聲,然後是重重的腳步聲由近到遠消失。

李世民和李玄霸同時將視線投向門外。

“是父親吧?”

“父親大概有些後悔,結果走到門口聽見你還在罵他,就生氣地離開了。”

“難道我不該罵他?”

“按照孝道,子不言父之過,不該。”

“孔子可沒這麼說過,孔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到父母不對的地方要勸諫!”

“哥,‘幾諫’的含義是委婉勸說,不是直言勸諫。而且這句話後面的‘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被你吃了嗎?”

“對,我餓了,被我吃了。”

“……無語。”

李淵冷靜下來後,有些愧疚地來看望被他一時氣昏頭揍了的李二郎。

走到門口,就聽見李二郎罵罵咧咧,氣得拂袖而去,把手中帶來的藥罐都砸了。

剛走出院門,李淵又猶豫地停下腳步。

他反省後,李二郎說得確實沒錯,此事不過是陛下借題發揮,故意找茬,兩個孩子只是如平常像對待長輩那樣對待陛下,很無辜地遭了無妄之災。李二郎向來護李三郎護得很緊,年紀又小,口不擇言,不算什麼大事。

他不早就知道李大雄是個什麼性子?怎麼能為孩童置氣?

於是李淵吩咐身邊的僕人再去拿一罐藥膏來,轉身再次回到了門口。

李世民和李玄霸正在爭論“子曰”。

李淵駐足聽了一會兒,聽見了李世民的胡攪蠻纏和李玄霸的長吁短嘆,心中的惱羞成怒不由消散了不少。

他扶額苦笑。

罷了罷了,李世民就是這個性子。

李淵推開門,板著臉罵道:“大雄,你反省了嗎?”

李世民扯著嗓子道:“我沒錯,我為什麼要反省?父親,你反省了嗎?”

給自己找個臺階下的李淵:“……”

李玄霸趕緊張開手臂擋在床榻前:“反省了,我反省了,父親不要再打二哥了,都是我的錯,是我不該為陛下填詞,讓陛下認為我是在諂媚他,借李延年的典故敲打我。都是我的錯……”

哭啊!李玄霸!你快哭!

幹!完全哭不出來!

李玄霸正在努力憋眼淚的時候,他身後發出一聲響亮的“哇”。

“哇嗚嗚嗚!父親你為什麼要欺負弟弟!弟弟根本沒錯!壞父親!阿玄!我們回大興!我們回去找孃親!不要父親了!我討厭父親!!”

李世民悲從心來,之前捱打都倔強地沒掉眼淚,現在李玄霸主動攬鍋認錯,他再也忍不住,嗚哇大哭起來。

聽到二哥的哭聲,李玄霸雖然心裡不悲痛也不委屈,但不知為何也鼻頭一酸,眼眶一紅。

李淵看著號啕大哭的二兒子,和垂著頭無聲嗚咽的三兒子,手足無措。

“不不不,是耶耶的錯,別哭了,都別哭了,都是我的錯!”

李淵掏出帕子不知道該先給誰擦眼淚,一時心中又是愧疚,又是焦急,又是因為皇帝猜忌侮辱他而悲憤,竟也落下淚來。

於是屋中父子三人哭作一團。

後來李淵和從床榻上爬起來的李世民抱在一起嚎哭。李玄霸的眼淚乾涸了,默默地看著這父子二人抱頭痛哭。

尷尬。

腳指頭都扣緊了。

作者有話要說:

二更合一,欠賬-1,目前欠賬1章。

欠賬馬上還清,來點營養液,助力我九月最後一個星期日六,催債催債(小人得志.jpg)。

碎碎念:

“子曰”那句話摘自《論語·里仁篇》,含義是“侍奉父母,對於他們一些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自己的意見沒有被採納,仍然要對他們恭恭敬敬不觸犯他們,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

所以李世民文中的行為傳出去,外人也會說他不孝,李淵揍他是符合當時人倫習俗的。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騎士之戰

左三木

糾纏情愫

琉千球

點化萬物:開局九個仙女姐姐

灰色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