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李玄霸送別了皇帝和父親, 沒過幾日,中原親朋好友的信到了。

他倆原本以為父親到的時候會捎帶信件,沒想到過了這麼久信件才來。

當看到“信件”時,他們明白為什麼會這麼晚到了。

李世民:“整整五車, 全是信?”

李玄霸:“顯然不可能全是信。”

五駕馬車上裝滿了大小箱子, 李玄霸有了前世拆快遞的爽快感。

但拆了第一車的箱子,李世民和李玄霸就雙雙苦臉了。

老師們怎麼能裝滿整整一車功課?更可惡的是, 這裝滿功課的馬車居然還是第一輛!

李世民面無表情地低頭扒拉書籍:“每本書都要寫註疏?不要吧?”

李玄霸:“還有策論和繪製地圖……我後悔拜長孫伯父為師。”

李世民:“薛老師佈置的詩賦作業都能算休息了。”

李玄霸:“還是虞老師好, 只說會抽查我們做的其他功課, 看字跡是否工整。”

李世民:“這是好嗎!這不是把所有其他科目的功課都變成了書法功課嗎!”

已經快十一歲的少年郎李世民抱著腦袋使勁甩,就像是後世的沙雕彩虹小人甩頭表情包。

李玄霸丟開了第一車老師的“疼愛”,去往了第二層。

當遇到鬱悶的事時,就丟一邊,去看一點高興的事。

從第二車開始, 是家人、老師和朋友寄過來的生活用品。

竇夫人、萬氏和幾個出嫁的、未出嫁的姐姐都寄來了親手縫製的衣服鞋帽, 再加上家裡僕人做的衣服被褥, 裝了兩大車。

第四車是藥材, 第五車是金銀珠寶等貴重財物和眾人的信件。

李世民先看了母親的信件, 又嘲笑了幾句李智雲信中的錯別字,然後立刻找出長孫小妹的信件看起來。

李玄霸嫌棄地瞥了二哥一眼。

李世民壞笑著舉著一封信:“宇文小娘子給你的信,想要嗎?求我啊。”

李玄霸毛髮都要豎起來:“你什麼時候偷的?還給我!”

李世民舉著信, 繞著馬車“哈哈哈哈哈”跑。李玄霸在後面把腿蹬成了風火輪追趕。

大概是老天都看不下去李世民欺負人,李世民一腳踢到了地面凸起來的部分,踉踉蹌蹌好不容易才穩住身體沒有跌倒。

李玄霸趕到,一把搶走自己的信, 又一腳把還在努力保持身體平衡的二哥踹倒在地。

“哎喲!”李世民先摔倒, 然後迅速爬起來, 拍了拍身上的灰塵,跟沒事人似的,“弟媳寫什麼了?讓我看看。我和你交換。”

李玄霸把二哥推開。

二哥臉皮極厚,恨不得逢人就炫耀自己和未婚妻感情有多好。他可沒有這麼不要臉。

“唉,你還害羞。”李世民嘆了口氣,沒有繼續逗弄弟弟,繼續仔細品讀未婚妻的來信。

李玄霸走到離二哥較遠的地方拆開信。

宇文珠的信一如既往的“理性”,除了例行問好之外,只詢問了李玄霸的身體和自己所附的滋補藥方是否有用。

李玄霸心情不知道為何,有些許低落。

他翻開了下一張信紙。

信紙是疊好的一大張紙。

李玄霸展開疊好的方塊紙,一幅春光圖躍然紙上。鮮豔的青綠、湛藍、火紅在紙上流淌,彷彿將燦爛的春光裝入了小畫中。

“塞外風光壯美。大興城的春景就過於富貴精緻,稍顯匠氣。但畢竟是家鄉的景色,三郎君應該不會嫌棄?”

李玄霸的手指撫摸過小畫上的落款。

“你在笑什麼?”二哥的大腦袋歪著探了過來。

李玄霸上翹的嘴角下撇,迅速把畫合上。

但李世民已經看到了,打趣道:“弟媳給你畫了一幅畫,你就笑成這樣?我看弟媳還給你繡了東西,你會不會樂得找不著北。嘿嘿,觀音婢也給我繡了帕子。”

李世民把一個匣子遞給李玄霸。

他們兩人未婚妻的繡品放在同一個匣子裡送來。李世民先把匣子搶了。

李玄霸開啟匣子中宇文珠送來的小包裹,裡面還有一封信。

他看完信後,嘴角微微抽搐。

李世民在一旁偷看,笑得前俯後仰:“哈哈哈哈,誰讓你給弟媳說寒鉤和烏鏑的事?我就知道她們那些小娘子肯定會特別喜愛寒鉤和烏鏑,故意沒和觀音婢說。”

宇文珠送來了兩條大方巾,繡的是雲紋與寒鉤和烏鏑的名字。她曾經看過有人養的獵鷹脖子上繫了圍脖,希望把這兩條大方巾系在寒鉤和烏鏑的脖子上。

給李玄霸的繡品也有。一方手帕,比大方巾小許多,還沒有繡名字。

宇文珠在信中詢問了許多寒鉤和烏鏑的事,對兩隻聰明的雕崽好奇極了。她還列了一些聽說雕也能吃的滋補藥材,讓李玄霸千萬別虧待雕崽。

想想宇文珠給自己寫的超級理性的信,再看看宇文珠詢問雕崽的語言生動活潑的信,李玄霸一時心情有點複雜。

李世民笑得肚子都疼了。

他擦著笑出來的眼淚道:“誰讓你和弟媳都在洛陽的時候,不找機會偷偷與她相會?你看我,觀音婢見過我之後,就對我念念不忘。在弟媳那裡,你還是個陌生人呢,還是個第一次寫信就送醫書的無趣木頭陌生人。雕崽都比你有趣。哈哈哈哈!”

李玄霸的面子有些掛不住。

甜言蜜語都是騙人的東西。自己根據宇文珠的愛好送最實用的東西,信中也不東拉西扯寫油膩的廢話,怎麼能叫木訥無趣?難道要像你那樣給嫂子寫十遍“想你念你”?

你甚至都不肯寫詩,非要寫土味情話。根據自己從網路上看到的經驗,女性一點都不喜歡土味情話,都喜歡實用。

嗯,一定是這樣。

李玄霸甕聲甕氣道:“房玄齡他們的書信和禮物不看了?”

李世民見弟弟快惱羞成怒,在李玄霸惱羞成怒的臨界點收起嘲諷的笑容,順著李玄霸的話轉移話題:“看!”

房喬等人的信除了問候之外,更細細地給李世民和李玄霸說了他們二人離開後,洛陽一些比較值得一提的大事。

李世民和李玄霸將這些看上去很瑣碎的事一一看過,將他們離開後的洛陽朝中現狀拼湊出來。

當楊廣離開洛陽後,看上去很富足的洛陽沒有必要再維持繁華的假象,衣衫襤褸的流民出現在大街小巷。房喬等人猜測對吐谷渾這一戰,活不下去的百姓增多了。

房喬已經接受了朝堂的任命,去江南擔任縣令。

這是李玄霸為房喬選的地方。

二哥將來的肱股之臣大多來自北方,對江南不瞭解。

隋文帝毀掉了江南幾座大城。特別是毀掉建業後,在南朝時期已經得到較為充分開發的江南之地出現了經濟和文化的倒退。

楊廣修建大運河之後,江南復甦。將來唐朝建立,北方戰火肆虐,恢復生產很艱難。同時加大開發南方的力度,對應對唐初接連的天災很有利。所以李玄霸和房喬商議,希望他能多瞭解江南的事。

房喬在父親房彥謙回到洛陽後,一度生出陪伴父親的念頭。

但房彥謙訓斥了房喬。

房彥謙雖然不知道房喬在為多年後讖緯實現的那一刻做準備,但身為父親,他能察覺房喬在做一件和友人相關的大事。

房彥謙訓斥房喬:“你若沒有答應友人便罷,既然已經答應,為人最重要的品德之一就是守諾。我自有僕從照顧,何須你在一旁做小兒態?趕緊去完成你的事。”

房喬慚愧醒悟,與夫人一同南下江南。

杜如晦也被選為縣令。他本瞧不起縣令這小官,不願意前往。

但房喬勸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有治理一縣的經驗,親身接觸過百姓,將來身居高位才會得心應手。

李世民和李玄霸還沒離開時,也常和朋友說起親近百姓一事。

杜如晦受到影響,此次開始認真考慮是否要赴任。

如果真要當縣令,杜如晦想選一個邊疆之地。既然是奔著吃苦積累經驗去的,他希望能一步到位。

薛收見兩位友人都願意外放當縣令,居然也有些不想走清貴的文人之路了,於是寫信來詢問李世民和李玄霸的意見。

李世民道:“既然已經意動,那就出去唄。多增長見識,總不會有錯。”

李玄霸道:“那就這麼寫吧。”

兩人雖然先拆了家人和未婚妻的信,但最先給朋友回信。

與家人和未婚妻寫信需要斟酌字句和感情,給朋友的信哪怕滿篇口水話錯別字也沒關係,寫信速度飛快。

花了幾日回信和準備禮物,當李世民和李玄霸把信件和禮物寄出去時,他們等待多時的葉護終於帶來了好訊息。

“伏允果然悄悄往河曲草原移動!”葉護興奮道,“李三!你果然有天神護佑!連這都能猜到!我打探到訊息的時候,伏允才剛決定往河曲走!”

李世民得意:“我弟弟就是厲害!阿玄,我要趕緊出發了。你好好待在張掖,照顧好自己。”

李玄霸聽到葉護的訊息後,鬆了口氣:“是往河曲草原走就好。我也去。”

李世民立刻臉色大變:“阿玄!……”

李玄霸擺手阻止了李世民的嘮叨:“我做了一些小東西,能極大地降低此戰的難度。沒有我,你們不會用。而且我要去監督你,免得你熱血上頭,衝得太厲害。”

李世民皺眉:“你的身體能支撐住嗎?”

李玄霸道:“我現在身體還行,只是騎馬跋涉,不上戰場拼殺就沒問題。”

李世民嚴肅道:“我信你這次。如果你這次受傷或者生病,以後你都別想再上戰場。”

李玄霸沒想到二哥這麼好說話。李世民答應的時候,他還愣了一下,才回答:“好。”

葉護驚訝:“你們都要去?這這這這很危險啊!我的部族戰鬥力還是很厲害的,提前埋伏好了,肯定能贏!”

李世民道:“我們此戰不僅要贏,還要大獲全勝,把伏允的腦袋摘下來。一點差錯都不能有。讓他逃過這次,就難以再尋到殺他的機會。”

李玄霸道:“放心,我們會帶著私兵前往。”

葉護苦笑:“你們都這麼說了,行。我已經勸動首領出五百騎兵。雖然人數比伏允少,但都是族中驍勇善戰的勇士。首領很重視這份功勞。如果這次伏擊能成功,首領還希望能邀請你們去做客。”

李玄霸道:“若獲勝,我們會立刻回中原將首級獻給陛下,以免他人搶奪功勞。下次有機會,我們再與你們首領喝酒。”

李世民笑道:“機會多的是。現在把大功勞拿下才是正事。”

葉護嘆氣:“聽你們這話,是真的有信心殺掉伏允?首領下達的命令只是儘可能搶奪伏允的物資。”

李世民道:“相信我和阿玄。我和阿玄什麼時候讓你失望過?”

葉護笑道:“確實沒有。李二郎李三郎都親自上戰場了,我也不能退縮。我會帶一百奴隸同往。我不會帶兵,這一百奴隸就交給你們。讓我看看李二郎李三郎帶兵的本事。”

李世民拍著葉護的胳膊道:“你這麼信任我和阿玄,我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等著拿大功勞吧。”

葉護點頭:“我們部族的未來就看你們了。”

李玄霸讓葉護查探之事,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吐谷渾可汗伏允北逃党項”的事。

因為楊廣穿越大斗拔谷時凍死了許多兵士,楊昭和楊麗華也因此病逝,所以大隋停止了繼續追擊伏允。

原本楊廣非要帶著大隋將士趕時間穿越大斗拔谷,就是為了真的來一場御駕親征,帶著大隋將士去追擊伏允。

歷史中楊廣此行凍死的衛卒更多,所以也停止了繼續追擊伏允。

但此前已經掃滅了伏允在吐谷渾的眾多勢力,雖然大隋還不能完全控制吐谷渾的土地,伏允也不能回到他原本的國土。

伏允身邊的部族、勇士生計困難,就北上尋找党項羌,在党項羌客居遊牧。

原本歷史中,伏允會等到隋末時從党項羌回到吐谷渾復國。

吐谷渾也算古羌人的一支,與中原文明接觸較多,文明程度較高。党項羌則現在也過著沒有文字,不知農耕的較為原始的遊牧生活。

党項羌有很多支,青海的黃河上游和四川的松潘以西皆有分佈。

李玄霸在出發之前,就因為知道伏允會逃往党項羌,向長孫晟瞭解了党項羌的事。

來到張掖之後,李玄霸又蒐集了党項羌的具體資料,並根據大隋和伏允的戰爭局勢,不斷模擬伏允北逃党項羌的路線。

葉護是回紇人。但回紇只是大隋給葉護所在部族聯盟的稱呼。

其實回紇也屬於鐵勒的一部。之前裴世矩聯絡的進攻吐谷渾的鐵勒人,是另一支較為強大的鐵勒部族。

中原大部分人都習慣把外夷劃分成一個整體,比如突厥、鐵勒等。

實際上這些“整體”大多是中原人自己的劃分習慣。一個“整體”中有許多部族,其中許多部族還彼此為敵,根本不把對方當自己“同族”。

長孫晟經略西域,就是靠著把這些部族具體情況一一摸清楚,就像是縱橫家在春秋戰國時做的那樣,挑起他們的矛盾和分裂。

回紇是鐵勒中袁紇一支,聯合僕固、同羅、拔野古等同被突厥壓榨的非鐵勒部族結成的聯盟。他們在鐵勒中原本不算強大,組成聯盟後也比薛延陀部稍差。

薛延陀部是與大隋和突厥聯絡都最緊密的一支鐵勒人。他們在大隋朝堂中的地位就代表著“鐵勒”。

回紇很想取代薛延陀部在大隋朝堂的地位,自己來成為“鐵勒”的代表,這樣才能得到大隋更多的資助。

這次李世民和李玄霸給了回紇人在楊廣面前露臉的機會。雖然他們得到了賞賜,但楊廣仍舊沒把他們放在眼裡,只把他們當做薛延陀部,甚至突厥人的下屬。

在大隋皇帝眼中,沒把西域部族分得太清楚。說什麼回紇,他是不知道的。

對西域的瞭解都來自二手資料的裴世矩在這些細節上,比起實地考察的長孫晟也差得有點遠,沒有認識到“鐵勒人”和突厥一樣,內部也不是一條心。

李玄霸在葉護的引領下,在回紇貴族那裡打探到了許多訊息,確定回紇已經有強盛的跡象。突厥和鐵勒其他幾部還沒發現這個弱小的部族已經暗中積聚了力量。

現在回紇首領很希望做點什麼來顯示自己的力量,但又擔心被突厥和其他鐵勒部族圍剿。

李玄霸適時地遞出了合作的邀請。

回紇部遊牧的範圍很廣,最遠能達到後世杭愛山腳下。

杭愛山,就是“燕然勒石”的燕然山。

他們的遊牧範圍,正好能囊括伏允的北逃路線。

伏允現在是一塊肥肉。不僅大隋盯著他,突厥和鐵勒人也希望咬他一口。所以他繞開敵人,北逃去党項羌的路線並不多。

他做出了一副要投降大隋的架勢,眾人都以為他會南下。就算逃,他們也以為伏允應該逃往更西北的天山等地,這才更為安全。

無人想到伏允居然會去投奔還是一群原始遊牧民族的党項羌,所以他才能安然到達。

現在李玄霸將伏允的打算告知了回紇首領,希望回紇能出兵。

若能伏擊到吐谷渾可汗,將戰果告知大隋,回紇在大隋的地位一定能提升,得到大隋更多的資助。

回紇原本不相信李玄霸一個黃口小兒的推斷。

葉護賭上自己的牛羊、牧民給李玄霸擔保,說動回紇首領按照李玄霸指的方向去查伏允的蹤跡。

葉護也是一時衝動。還好李玄霸沒有辜負他的信任。

這點小事,葉護沒有告訴李世民和李玄霸。

他們是朋友。為朋友仗義執言怎麼能邀功?

李世民和李玄霸說出發就立刻出發。

他們沒有告訴裴世矩真正的原因,只說要去葉護的部族作客。

兩人沒有職官在身,名義上不算是裴世矩的下屬。再加上兩人身為皇帝看重的表侄的身份,裴世矩沒資格限制他們的行為。

李世民和李玄霸常在張掖附近出遊,裴世矩已經習慣了。這次他也只叮囑了李世民和李玄霸要小心安全,便同意兩人離開。

裴世矩還給了兩人令牌,讓他們如果遇到危險,可以憑藉令牌請求大隋衛卒援助。大隋駐守邊疆的將軍還是比較給他裴世矩面子,一般來說都會出兵。

李世民和李玄霸謝過裴世矩後,領著一眾護衛離開了張掖。

半路上,已經被李世民和李玄霸安排在郊外的,李淵留給他們的兩百私兵已經等候多時。

其中一百私兵,是李世民和李玄霸在洛陽莊子上的人。李世民在洛陽時對他們進行了簡單的訓練。

李世民和李玄霸寫信給李淵,讓他莊子上的“青壯”帶來。他們已經長大,多點私兵,說不定路上能剿個匪什麼的,混些戰功。

李淵看到兩個兒子暴露的“私兵”,心中對兩個兒子的才幹評價又上了一個臺階。

他不僅自掏腰包為這些青壯補足了鐵甲武器,還又留了一百唐國公府的私兵,與李世民和李玄霸原本帶來的護衛,和在張掖新買的青壯奴隸,湊夠了四百壯卒。

李淵擔心李世民和李玄霸養不起這麼多青壯,還特意留下了許多糧草財物,也不知道是從哪扒拉的。

李世民和李玄霸猜測,這些糧草財物大機率是父親“偷”的大隋的軍餉。

用軍餉補貼私兵,是個能帶兵的勳貴都會做。李淵雖然第一次帶兵,也做得很熟練。

不過就算李淵沒有留下糧草和財物,李世民和李玄霸也養得起這四百壯卒。

他還是小看了李玄霸做生意斂財的本事,也小看了李世民交友的本事。

這些私兵原本以為是陪家中的小郎君“過家家”,結果李淵前腳剛走,兩個小郎君後腳就不裝了,給他們一人配了兩匹新的駿馬。

一個騎兵兩匹馬,這是精銳騎兵才能有的待遇!李淵留下的唐國公府老卒都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他們跟著唐國公打吐谷渾的時候,都沒這麼富裕過。

當他們又得到新的武器和鐵甲、披甲後,他們已經對兩位小郎君死心塌地。

“跟著我們打過這一場仗,你們就是我們的兵了。”李世民對新來的私兵道,“回去後都把嘴閉嚴實了,這些好東西都是打完吐谷渾可汗伏允後繳獲的,明白嗎?”

一群老兵油子帶著一群新兵喊道:“明白!”

他們激動得身體發抖。

不僅有駿馬、盔甲和武器,還能有大功勞賺?

雖然他們早知道自家二郎君和三郎君非常了不起,但這也過於厲害了!

如果這一戰能贏,回去後就算唐國公把他們調到其他地方,他們也是二郎君和三郎君的兵!

作者有話要說:

二更合一,欠賬-1,目前欠賬4章。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之醫仙縱橫

南風未起

異能元宇宙大戰

異能者

我書裡的大乘期女主,跑出來啦!

香江

讓設計鋰電池,你卻搞出核聚變?

傳說中的牛戰士

東瀛不大,創造神話

陝西熊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