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葉讓重複了一遍陸潛的話語。

“有人說,電影發明之後,人類的壽命被延長了三倍.”

然後,眼底的笑容就輕輕湧動起來。

“這句話,誰說的呢?”

陸潛的話語不由一塞,他又糊塗了。

這句話,其實是來自導演大師楊德昌在經典作品“一一”裡的臺詞。

雖然陸潛最喜歡的是這部電影裡的另外一句臺詞,“我覺得……我也老了”,但不可否認,關於電影的這句臺詞,也同樣留下了深刻印象。

可是,在這個時空裡,他又應該如何解釋呢?“如果我說是我,那麼是不是就沒有了說服力?”

陸潛四兩撥千斤地調侃了一句,避開了葉讓的提問,然後就可以看到葉讓歡快地笑了起來。

這是今天碰面以來,葉讓最開懷的瞬間。

陸潛知道,時機成熟了,於是就順勢而為。

“也許,比起堅守一個公司,慢慢地成為拖垮彼此的重擔,在爭吵與分歧之中疲憊不堪;不如賦予公司全新的生命力,牢牢銘記曾經的那些電影作品,同時也在未來湧現的電影作品裡懷念曾經並肩打拼的那些光陰.”

“不管如何,我們至少曾經擁有過那些光陰.”

娓娓道來的話語,擁有一股強大的力量。

葉讓嘴角的笑容平復下來,視線焦點緩緩凝聚,細細地打量著陸潛,眼底流露出一抹惺惺相惜的神色。

陸潛沒有閃躲,堂堂正正地迎向葉讓的目光,然後再次堅定不移地說道。

“葉先生,請把公司轉讓給我們吧,讓電影的光影能夠繼續投放到大銀幕之上,讓回憶的生命能夠在小小的膠片之上延續下去,相信我,時間會證明我們今天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葉讓,沒有說話,只是放任沉默在蔓延。

陸潛和紀敘也沒有著急,就這樣耐心地等待著,有些時候,他們需要用話語說服對方;但有些時候,比起話語來說,真誠才是最好的說辭,因為打動真心的最好辦法,永遠都是另一顆真心。

……交易,成了。

就在紀敘以為又是一次失敗的嘗試,葉讓比此前任何一家電影公司都更加難纏。

因為那些公司都是有所求的——利益,收購的失敗歸根結底就是無法提供足夠的利益讓對方動心,流光影業則成功抓住了機會;但葉讓是無所求的。

沒有人能夠打動一個不需要任何東西的交易物件。

然而,陸潛做到了。

在陸潛看來,其實真正“無所求之人”,往往都是至情至性之人,比起利益來說,他們相信的是那些被商品社會所拋棄的東西、那些數字無法衡量也無法計算的東西,比如回憶、比如天賦、比如夢想。

從某個角度來說,他們是最難攻克的物件,因為沒有一個數字或者公式能夠簡單直白地給出答案。

但換個角度來說,他們也是最容易攻克的物件。

電影。

回憶。

夢想。

這是陸潛喜歡電影的原因,同樣也是葉讓夫婦喜歡電影的原因。

當一個影迷遇上另一個影迷,事情也就簡單了許多。

最後,陸潛說服葉讓的理由,紀敘完全沒有預料到。

“藍鯨影業.”

當葉讓詢問陸潛,如果收購成功,是否願意保留橋水影業的名字,陸潛表示了否定,並且說出自己的想法,他想要將公司命名為藍鯨影業。

“你是否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大約二十五年前,一位軍隊科學家在探測海洋的時候,意外發現一個訊號,本來以為是潛艇結果發現是藍鯨.”

“在其他藍鯨眼中,這隻藍鯨是啞巴,多年來沒有一個親屬或者朋友,唱歌的時候沒有人願意傾聽,難過的時候也沒有人願意理睬,因為這隻鯨魚的聲音訊率是52赫茲,而普通藍鯨的聲音訊率則是15赫茲到25赫茲之間.”

“她是與眾不同的.”

陸潛和小夥伴們討論過電影公司的名字,不同風格、不同含義的選項都出現過,他們曾經想著讓電影公司看起來高大上一些,又或者是恢弘大氣一些,但說來說去,卻始終沒有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

一直到陸潛說起了那隻鯨魚。

“我們想象著她是一隻孑然一身的鯨魚,在大海獨自暢遊,唱著無人理解的歌曲.”

“我們想象著她窮其一生都在呼喚著能夠聽懂自己的小夥伴,卻始終沒有回應。

““我們想象著她是一支獨一無二的號角,面對汪洋大海,發出過去不曾有過、將來也不會再有的聲音.”

“人類總是如此,將自己的浪漫想象衍生到世間萬物身上,但我們是否想過,鯨魚,也會感受到孤獨嗎?”

當人們提起這隻鯨魚的時候,總是用“全世界最孤獨的鯨魚”來形容,但陸潛卻賦予這隻鯨魚一個不同視角。

“但我並不這樣想.”

“從她第一次被發現到最後一次被檢測到蹤影,已經超過二十年,這說明她一直在活著,用自己的方式,儘管二十多年來,她的歌聲從來都沒有得到任何回應,但她依舊在歌唱下去,等待著得到迴響的那一天.”

“她一直在歌唱.”

陸潛,就希望成為這樣一位導演——他堅持拍攝屬於自己的電影,用鏡頭來呈現自己所看到的世界,也許有人喜歡也許沒有,也許能夠成功也許不能。

但就如同那隻藍鯨一樣,他會堅持不懈地歌唱下去,靜靜等待著一起共鳴的“52赫茲”。

其實,陸潛還想過命名為“五十二赫茲影業”,但聽起來著實太像租車公司,而且充滿了數學和物理的感覺,最終還是選擇了更加富有浪漫色彩的藍鯨影業,這也成功贏得了小夥伴們的一致贊同。

葉讓喜歡陸潛的故事。

葉讓以為自己會非常非常堅持保留公司的名字,如同烙印一般,留下屬於他們的足跡,繼續書寫故事;但傾聽故事之後卻改變了想法,也許橋水影業就留在回憶裡,才是更好的選擇。

後來,以電話會議的方式,紀敘和陸潛又成功打動了“另外一位影迷”,並且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他們給出一個更合理的價格。

“……我正在籌備自己的第二部電影,顯然依舊是低成本小預算的作品,但這次我們準備自己製作自己發行.”

“我相信你們應該非常清楚其中的艱辛,口袋裡的每一分錢都恨不得掰成兩半.”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怪物在哪

我不是個蛋

刀起,雲湧

啊這都有人取

開掛啊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晨曦2333

娛樂:我一首歌,讓天后前女友人設崩塌

摩斯

現代瘤盲

愛吃蒜泥白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