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到最後,紀敘悄無聲息地退居二線,主要由陸潛掌控局面;而且,收購合作也不再是一筆生意,更多是影迷和影迷之間的一種交接,同時也是電影製作者和電影製作者的一種傳承。

這就是陸潛的能力。

“……在告別橋水影業的最後,我真誠地邀請你們最後一次參與到電影製作來,用一種傳承的方式.”

“當然,如果你們願意的話,電影首映式的時候,你們可以前來現場觀看,看看這筆投資是否划算,看看橋水影業的最後一個足跡和藍鯨影業的第一個足跡,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完成交接.”

“最重要的是,看看我這位導演,是否有真材實料,還是說,靠著一張嘴皮子和一點運氣取得了一點成績?”

“不管好壞,你們最後還是用這樣的方式,為這十年畫上一個句號.”

“你們說呢?”

然後?五千萬,正式成交,包括整個公司的製作部門、發行部門、宣傳部門、法律部門全部在內,還有橋水影業以前製作所有電影的版權,比起最初得知的價格來說,相當於七折左右。

曾經阻止橋水影業出售的價格問題,最後卻以這樣一種方式解決,可以說是命運,也可以說是緣分。

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解散公司的任何一個部門,在未來六個月時間裡,至少需要保留公司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員工,如果想要裁員或者調整部門,必須等到六個月以後——雖然出售公司,但葉讓並不希望自己的員工馬上失業。

“陸潛,相信我,我們公司能夠運轉到現在,僅僅依靠我們兩夫妻的能力是做不到的,這些員工都是寶藏.”

“留著他們,是我的一點惻隱之心,同時也是作為前任老闆的真心推薦,至少你應該給他們一些試用期.”

於是,六個月,就這樣拍板確定了下來。

其實,即使葉讓不要求,紀敘也不準備一接手就大刀闊斧地改革,當初他們沒有選擇自己建立公司而是選擇收購,就是因為這樣更加方便,直接接手整個公司的架構和工作人員,快速進入製作電影的軌道。

接下來整整一週時間,紀敘就在忙碌奔波著,在律師事務所和會計事務所的專業幫助下,稽核合同、交接細節等等。

一直到白紙黑字簽署合同之後,陸潛正式成為一家電影公司的老闆——關於公司法人以及收購成本的問題,包括蘇子一、白誠等等都參與了討論,最終得出了一致的結論。

由陸潛擔任公司法人,畢竟是公司門面,比起“紀敘”來說,陸潛的名字在蘭川已經具備了一定號召力。

另外,“解除好友”票房分紅之後,陸潛也成為口袋最豐厚的那個,於是,他順勢成為公司的最大股東,紀敘、蘇子一、白誠也都按照比例進行了投資,收購橋水影業之後,他們也為公司注入了第一筆啟動資金。

結果,陸潛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就成為了一位公司老闆。

從此,橋水影業正式消失,然後蘭川就多出了一家藍鯨影業。

當然,除了流光影業之外,恐怕沒有人關注這件事,畢竟,每天在蘭川成立的電影公司著實太多太多。

誰知道這些新生幼苗是否能夠堅持過一年呢?其他公司又不是閒著沒事,時時刻刻關注著蘭川電影公司的動向,不過,記者還是注意到了。

當“娛樂週刊”記者江士奇致電陸潛,表示希望採訪一下全新電影公司情況的時候,陸潛稍稍有些意外。

“沒有想到,現在也有人開始注意我的動向了?”

對此,江士奇也打趣了一句。

“畢竟,今年夏天票房二十五億以上的導演也沒有幾個.”

不管如何,陸潛答應了採訪請求。

採訪本身,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江士奇的主要採訪內容根本就不是藍鯨影業,而是陸潛,準確來說是“解除好友”爆紅之後的陸潛,他想要探知看看陸潛心態、生活的變化,或多或少帶著一些八卦心理。

至於藍鯨影業?不過是切入採訪的一個由頭而已。

但陸潛怎麼可能乖乖聽話?結果陸潛反客為主地掌握了訪談的脈絡,反而是幫助江士奇“挖掘”出了更多東西。

從“解除好友”的爆紅開始談起,而後聊起陸潛對電影的一些看法觀點,特別是一舉成名後下一部作品的困惑,繼而轉向藍鯨影業的成立,包括公司名字的來由。

江士奇成為了陸潛的傳聲筒,表達陸潛接下來希望透過藍鯨影業製作的作品,最後又簡單提起了正在籌備中的全新作品。

江士奇的好奇心也給調動起來,想要探知一下陸潛第二部作品的訊息,但陸潛守口如瓶,江士奇繞著繞著又被繞道藍鯨影業身上,問了一大堆問題也沒有得知全新作品的任何資訊。

唯一值得驚訝的就是,陸潛已經開始著手準備新作品了。

本來,江士奇想要八卦八卦陸潛的生活變化;結果,這篇採訪卻演變成為藍鯨影業核心理念的宣傳稿。

江士奇離開的時候也是雲裡霧裡,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下筆如有神地完成了採訪稿,一直到校對的時候才回過神來:這好像不是我當初策劃稿子的原因來著,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事情是怎麼發展到這一步的?但不管如何,這篇稿子終究還是順利發了出去,在蘭川盪漾起淺淺的漣漪。

“陸潛:我會一直唱歌.”

至此也正式宣告藍鯨影業的登場。

“娛樂週刊”的影響力無需贅言,這篇文章沒有引起軒然大波,畢竟還是缺少爆點,更像是官方公關稿,但讀者們和網友們還是得知陸潛正在籌備新作的訊息,當然還有全新電影公司的訊息。

汩汩。

汩汩。

期待感就慢慢醞釀起來了,“陸潛的第二部作品會是什麼型別呢?”

這就是陸潛答應江士奇採訪的目的,宣傳藍鯨影業,同時也開始為“突襲”的前期宣傳埋伏筆。

江士奇:我就是一個工具人?傳聞,流光影業得知藍鯨影業成立的時候,公司上上下下有著一種烏雲壓寨的靜謐,卻沒有人敢說話,哪怕是對內幕訊息沒有任何關心的局外人也已經得知:藍鯨影業,這是最新禁忌。

至於為什麼?恐怕陸潛和流光影業的恩恩怨怨又要在茶水間熱鬧一番了,對此事一無所知的職員又“消滅”了一批,掃盲行動正在進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被甩,一首十年爆紅全網

酒先生

也曾仰望過天空

眾山之巔

從工地賣盒飯開始

炸雞全家桶

妖怪都市有點不尋常

大瘋歌

靈氣復甦:一劍斬星河

我的束縛

活了九世,這一世我天下無敵

雨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