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一個無有之人,無有之官,就敢堂而皇之的著書立傳,如此倒也罷了,可他竟然敢胡亂編造,詆譭皇帝!”

“朕但是奇了,這本書到底是何人所寫,到底是哪個書坊印製的?!若不是錦衣衛遞上來,還不知道流傳多廣,被多少人知道呢!”

朱允熥很生氣!“皇爺爺勵精圖治,懲治貪官汙吏,這對於大明對於天下百姓來說本來就是一件好事,可是在這本書裡,竟然成了打擊朝廷功勳,掀起文字之獄!”

“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論,竟然能夠被印製出來,居然能夠流傳於民間,而且居然沒有任何地方官吏或者朝中重臣上報,怎麼?你們是當真不知,還是隱瞞不報?!”

此話一出,一人頓時嚇了一跳,趕緊跪地請罪道:“臣等失察,請陛下責罰……”當蔣瓛把這本書送到自己跟前的時候,朱允熥看過之後就非常不滿!這樣的書籍很容易誤導百姓,誤導讀書人,以為皇帝真是那樣殘酷無道!據俞本講,朱元璋始於洪武四年開始沙海工程,其原因竟然是“感天師言”,也就是說朱元璋信奉一位天師他的言論深深觸動了皇帝,導致“天下府州縣官吏多被誅戮”。

而且在書中所寫,完完全全就把朱元璋寫成了一位貪戀美色的兇徒!看到年輕貌美的女人,為了得到她,便無所不用其極,各種不顧禮法和道德的下三濫手段都能使出來。

說朱元璋在統領韋德成死了之後,就把他的妻子接到自己的後院,幾個月之後生下了兒子,後來經過大成的勸解,不得已將這個女人送給了別人。

還說在朱元璋的濠州老家,有個年輕漂亮貌美如花的寡婦胡氏,朱元璋早年見過之後便念念不忘,想要娶這個寡婦。

可是這個寡婦的母親沒有答應,後來朱元璋得了權勢,軍隊也逐漸發展壯大,卻始終沒有忘記這個寡婦,後來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胡氏被趙君用的軍隊挾裹到了淮安。

朱元璋為了得到這個寡婦,就給趙君用寫信,後來朱元璋就娶了胡氏,將其立為胡妃。

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朱元璋不知道從哪裡聽說這些宮女中有人和宮外的人暗自私通,相互勾結,串通一氣。

朱元璋為了杜絕後患,對這些宮女執行了寧肯錯殺,也絕不放過一個的想法,將五千宮女都進行剝皮實草,就連宮裡的太監都沒有能倖免!而且在歷史上,朱元璋搞文字獄的記錄全部來自於野史,官方文獻和同時期的官員回憶錄,或者個人雜紀裡都沒有提到過一句話!後來投降清朝的東林黨領袖錢謙益寫書的時候,就當真事抄了過來。

趙翼編《廿二史劄記》的時候又從錢謙益的書裡抄了過來。

這就有了好幾個明高帝朱元璋因為文字忌諱胡亂殺人的“歷史記載”。

“現在不是懲治你們的時候,今天讓你們過來就是要議一議,像這種妖孽之言如何才能夠杜絕!起來說話!”

朱允熥坐在椅子上,不滿的說道。

“是,臣等遵命……”眾人這才從地上爬了起來。

看了一眼禮部尚書任亨泰,齊泰道:“陛下,如今看來,我大明對於書籍的管理,應該嚴格一些了……”“該當如何嚴格?”

,“回稟陛下,如今我大明無論官府、私宅、書坊,或者達官顯宦、讀書士子,甚至包括賤籍下人,勾欄裡面的娼妓,只要有錢,就可以刻版印書,不需要事前交給任何地方審查。

政策如此之寬鬆,濫寫濫印的情況就會非常普遍,文人士子把自己的詩賦文章印製成書,還有一些書商為了自己的生意,也會找人胡編亂造一些東西,為的就是吸引客人,滿足百姓的獵奇心理,在這種狀況之下,書市裡面必然是良莠不齊,魚目混珠……”吸了一口氣,齊泰行禮道:“陛下,微臣覺得可以效法前朝,無論是誰,說需要印製之書稿,必須經過稽核,獲准之後方能刊印!”

任亨泰聞言皺起了眉頭,有些憂心的說道,“此種方法固然可行,但是難免有些矯枉過正,這不利於文明之傳播……”他所擔心的,是一旦把書籍稽核制度建立起來,那麼刊印什麼書,就會由官府說了算,換句話說,使皇帝說了算!到時候讀書人為了迎合上意,市面上的書豈不都是歌功頌德、阿諛奉迎之類的嗎?換句話說,這與掀起文字獄又有什麼區別呢?這對天下文化,將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朱允熥問道:“任部堂是禮部尚書,這天下的文事你再清楚不過,那麼以你之見,如果不採用稽核制度將如何杜絕此等妖書?”

“這……”任亨泰瞬間無言以對。

在如此寬鬆自由的環境下,是絕對無法避免這些妖書的!難道你還指望那些印書的書坊掌櫃良心發現?可以為了心中正義,拒絕不良書籍,從而把白花花的銀子推出去?練子寧說道:“陛下,任部堂,如此看來想要避免此事,對於刊印書籍的稽核是一定要進行的,否則絕對難以避免!鐵鉉也道:“微臣附議,此等無君無父之書,絕對不能再出現!審查之制勢在必行!”

“臣附議!”

“微臣附議!”

“微臣也附議!”

見幾人都贊同,朱允熥道:“好,既然諸位愛卿有此決議,那從今日起,天下所有之書籍,必須經過各布政使司的稽核,透過之後再交到朝廷來,由翰林院和禮部、錦衣衛衙門共同稽核!之後才能刊印!”

“咳咳,陛下,錦衣衛……”任亨泰一聽錦衣衛的名字,瞬間就警惕了起來,“書籍稽核涉及到文事,錦衣衛……似乎有些不妥.”

站在旁邊的蔣瓛方才聽見朱允熥的話,頓時喜上眉梢!這說明陛下對於錦衣衛又看重了一些!而錦衣衛的手也可以伸的長一點了……可是沒想到竟然被任亨泰所攔阻,這簡直比殺人父母還要可惡!不過現在自己沒有資格說話,所以他就用眼目投票,以示不滿!朱允熥沒有說話,端起茶杯來喝了一口,瞟了蔣瓛一眼……蔣瓛瞬間滿血復活,這是要讓自己說話呀,於是趕緊行禮道:“任部堂,關於書籍文章之事確實是文人的事,可任部堂就覺得我們錦衣衛都是粗鄙武夫,沒有真才實學的飽讀之士嗎!”

任亨泰眉頭緊皺道:“本官沒有這樣說,只不過讓你們錦衣衛參與其中,實在不妥!”

錦衣衛裡不僅有鷹犬,也有武將,還有一些文人也充實其中,任亨泰可不願意一句話得罪一幫人!蔣瓛窮追不捨道:“那任部堂倒是說說,這裡面有什麼不合適的?我們錦衣衛乃是天子親軍,善書畫者,擅工筆者,善文章者,經史子集通曉之人不計其數,區區評判文章書籍是否詆譭朝廷,是否大逆不道,怎麼就分辨不出來了?!”

任亨泰瞥了瞥嘴道:“你也說了你們錦衣衛是天子親軍,負責陛下安危,此等重任才是你們的本職,也是朝廷給你們的託付,至於稽核之事,有禮部和翰林院,而且這也是我們禮部的事,那就不勞你們操心了!”

“任部堂當真好沒道理!”

蔣瓛道:“按理說書籍之類的事,確實是禮部的職責,可禮部上上下下的官員若真是盡忠職守、勤勤懇懇,又怎麼會有此等妖言惑眾之書面世?!又怎麼會被我們錦衣衛發現?!任部堂,你們禮部難道就不該反思嗎?難道就沒有翫忽職守,有沒有尸位素餐之輩嗎?”

蔣瓛又轉向景清和練子寧,行禮道:“二位大人,像這樣的事,督察院御史是不是應當彈劾禮部?”

練子寧是個正直之人,雖然也不屑於與蔣瓛為伍,可他說的話卻沒有錯!這確實是禮部的失職,督察院確實有彈劾禮部,甚至是彈劾任亨泰的理由!這也是他們的職責!“若真是如此,督察院確有彈劾之責……”聽完了練子寧的話,蔣瓛這才露出滿意的神情。

然後轉向任亨泰,目露兇光道:“今日還請任部堂說下個理兒來,要不然我們錦衣衛上上下下可不答應!”

只不過這樣暗含威脅的話卻對任亨泰沒有任何作用,人家根本就沒有搭理他,而是站起身來跪倒在地,向朱允熥行禮道:“啟稟陛下,此事確實是禮部的失職,微臣責無旁貸,請陛下革去微臣尚書之任……”朱允熥臉上露出震驚的表情,趕緊道:“王忠,快把任部堂扶起來,好好的說這個幹什麼!”

“臣實在愧對陛下,愧對太上皇,還請陛下責罰……”任亨泰滿臉愧疚道。

“任部堂別這麼說,事不至此……”朱允熥轉向蔣瓛,一臉不滿的說道:“蔣瓛,你倒是伶牙俐齒,我大明堂堂禮部尚書也是你可以隨意指責的?!簡直放肆!”

蔣瓛立刻做出一副乖巧的模樣,躬身行禮道:“微臣知罪,請陛下息怒.”

此時王忠扶著任亨泰,拉他起來道:“任部堂,您快起來吧,別讓陛下再生氣了……”等眾人重新落座,又開始了議事,彷彿剛才的爭執已經煙消雲散,一掃而空了。

朱允熥吩咐道:“所刊印之書籍,必須寫上禮部、翰林院、錦衣衛稽核之人的姓名和大印,還有各布政使司稽核之人的名字,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印刷書坊的名字、掌櫃名字,這樣一旦出現問題,就可以一查到底,所牽涉之人員一體追責!絕不姑息!”

“是,臣等遵命!”

這種制度古時候就有了,所以並不稀奇,眾人也都能接受。

不過讓眾人唏噓的是,這樣一來,真要出了什麼事,那一連串的人都要被追責!想跑都跑不了!不過這樣的制度,也使得那些異端學說無所遁形!朱允熥又道:“除此之外,每部書都要有一個編號,在官府中歸檔存案,這樣百姓在購買書籍的時候,以及官吏們在查詢私自刊印之書,或者妖書之時,只要核對編號與書籍名稱,就能知道判別出來,如此也能避免有人假冒書號,對於官吏們的核查節省了很多時間,也便於偏遠地方查證.”

朱允熥所說的很簡單,就是一個輸一個號。

別人就算是能假冒書號私底下印刷,可這經不起查呀,只要與存檔一核對就能輕鬆辨別出來了!尤其是偏遠地方的人,底層小吏識字可能不多,是沒有辦法一個字一個字核對的,而且那樣也太浪費時間和精力了!所以朱允熥所說的,已經是最可行的方法了。

景清道:“陛下,現如今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的書籍有很多,這些書籍有的是本朝印製的,有的是前朝留下來的孤本善本,所以存書量很大……如果全都經過稽核,那就太多了,朝廷短時間之內肯定忙不過來……”他的話還沒有說完,眾人都已經把目光投向了他,幾人都明白他話裡的含義……隨即又把目光轉向了皇帝,眼睛之中露出擔憂的神色……朱允熥好似恍若未聞,也根本沒有注意到他們的表情神態一樣,點點頭道,“那些通行天下的聖人書籍不用審,這些用了多年,是沒有問題的,已經印製成書的也先不要管,而今以後新印之書做好稽核就行了.”

“是,臣等遵命!陛下聖明!”

聽到這裡眾人才鬆了一口氣,看來陛下沒有想搞“文化壟斷”啊。

如果陛下真要接著稽核的名義,把全天下流傳下來的書籍通通“篩選”一遍,那不知道有多少書要遭殃!每一次修書的過程,未嘗不是一場“焚書”!凡是不利於皇帝的,通通都會被銷燬!幾位朝臣離開之後,蔣瓛為著剛才的孟浪請罪,不過朱允熥並沒有說什麼,只鼓勵他放心用事,這也使得蔣瓛暗自欣喜!朱允熥明白任亨泰阻擋錦衣衛,就是不希望自己插手稽核,誰不知道錦衣衛皇帝爪牙?喝了口茶,朱允熥望著殿外,嘴角揚起了一抹笑容……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大漢活該中興

天黑要說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