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月票,求推薦!.......不戰、不和、納貢、開科舉......金陵天子的四個大招一放,東南的有識之士們,都不約而同的鬆了口氣兒。

雖然跟隨趙桓南下的汴梁子們,多少都有點懷念故土,但是“水淹開封”這事兒,卻給他們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傷害......這是傷了心啦!開封府就是他們的傷心地啊!雖然開封府並沒有真的被淹,但還是讓這些跟隨趙桓南下的汴梁子們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不敢啊!開封府被大洪水威脅的那些日子,以及後來他們跟隨天子逃離開封府的那一路,讓他們所有人都認清了這麼一個現實,他們是慫的!他們本來以為官家是慫的,奸臣是慫的,大宋的那些能吃不能打的兵將是慫的。

可是“大水來了”的呼喊聲,卻讓他們認識到了自己原來也是慫的。

他們害怕黃河大水!他們害怕佔據了萬年新堤準備放水的幾萬金兵......當他們知道“大水來了”(其實並沒有來)的時候,他們甚至沒想過要去查明大水到底有沒有來,而只想到了跑!當金兵佔住大堤,預備要放水的時候,倒是有一些汴梁男兒挺身而出,加入了李綱的行營大兵......可是現在溜到金陵的汴梁子卻都沒有去過萬年新堤的戰場。

所以戰死在萬年新堤的汴梁子是勇敢的,而跑路到江南的汴梁子都是慫的。

既然認清了自己的“慫”,那就別逼著和自己一樣慫的趙桓去當什麼“大宋光武”了......而且“大宋光武”好像也有人幹了,不需要金陵天子趙桓去湊這個熱鬧了。

趙桓能當一個愛民如子的偏安天子,能讓劫後餘生的人們在新的家園中安居樂業還不夠嗎?至少在跟隨趙桓跑路的汴梁子們看來,能在沿著長江、秦淮河而立的金陵新城之中得到一小塊可以蓋房子的地皮,沒有什麼謀生手段的平民能在新建的三衙軍中當上一個“和平兵”,有點出身的汴梁士大夫可以在趙桓這裡得到做官的機會,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北伐......打不過啊!一個金賊就打不過了,現在又多了一個長安天子趙楷......聽說大宋河北、河東、陝西的精兵都歸了他,還打個屁啊!對東南當地計程車大夫和平民百姓們而言......北伐中原,討賊破虜,真能有安居樂業,過好自己的安穩日子要緊嗎?咱們東南這邊溫暖富裕,士民安樂,對北方的土地本就沒有渴求,也不想為北伐中原多交稅......更別說好好的日子不過,去給趙家天子當兵打仗了,那不是送死嗎?再說了,中原的那個“賊”,好像就是金陵天子的親兄弟,大宋莊宗皇帝的皇三子啊!讓他領著西北壯士去驅虜不是挺好的?到時候趙楷當隋文帝,趙桓當陳後主,多好啊!當然了,北伐中原、恢復故土,終究是大義名分所在!哪怕趙桓已經決心坐守江東一輩子,他也得空喊幾聲口號,不過喊什麼口號也是個學問,得拿捏到位。

既要堵上主戰派的悠悠之口,又得能安撫住東南人心......“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最後才得報大仇,成為春秋霸主......”金陵城內,原本的江寧知府衙門,現在成了趙桓的臨時皇宮,其中的大堂就成了他的崇政殿。

在這座崇政殿上,趙桓面對著數十名跟隨他的重臣,忽然說起了越王勾踐的故事。

他的目光投向了昨日才抵達金陵的李綱,稍微卡頓了一下,“朕就想用‘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作為靖康二年會試的策論題目......諸卿以為如何?”

諸卿都愣住了!靖康二年會試還好幾個月呢,你怎麼能把策略的題目在崇政殿上說出來?這會傳出去的!到時候舉子們都會提前把文章寫好背出來的......這是作弊啊!千里迢迢從下邳趕來的李綱已經明白了趙桓的心思,立刻拱手應聲道:“官家,二十年是不是太久了?金賊和長安......”話說到這裡,李綱忽然一皺眉,他不知道該怎麼稱趙楷了。

“天策將軍,”趙桓道,“兄弟之間,不要惡言相加,免得讓金賊笑話,稱天策上將軍吧!”

他的話說完,在大殿中站著的秦檜微微一眯眼睛。

金陵天子又道:“有天策將軍在,金賊好過不了......朕若能用好這二十年,一定可以為先帝報仇雪恨的!”

這是在定國策!這下所有的大臣都明白了!趙桓這個金陵天子的國策就是“坐守東南二十年”......但同時不忘北上覆中原。

對於西、北二敵,趙桓則是區別對待......雖然一家300萬的歲貢不能不給。

但是趙楷是“天策上將軍”,金人則是賊!給歲貢是真的打不過......但是趙桓始終沒有忘記金人是他的殺父仇人......他雖然慫,但得國是正當的!金賊手裡也沒有個“一聖”可以威脅他,只有個趙構......不過他是老九,上面一大堆哥哥,都死絕了才能到他。

所以趙桓的江山不是撿來的,他得坐得正。

什麼“殺楷言和”的,在他這裡是不行的,至少不能公開幹。

“不知官家想如何生聚?如何教訓?”

李綱虛心發問,“請陛下明示.”

趙桓今年二十七八歲的年紀,已經是長君了,而且當了多年的太子,手腕如何大家都知道......他也就不能打,其他方面都還行。

之前又用雷霆手段殺了六賊,現在又乾綱獨斷拿出了“不戰、不和、納貢、開科舉”的方針,所以李綱可不敢不把他當回事兒。

“君為輕,民為本,社稷次之......”趙桓侃侃而道,“朕也將遵循孟子之言治理東南。

應該先讓東南之民安居樂業,家有餘財,然後才能從其餘財之中索取一些,以充國庫。

國庫充裕了,才能招募壯士,嚴加訓練,同時再打造足夠多的兵器給壯士們使用。

兵精、械足、糧餉充沛,北伐自然可以一舉成功。

朕遍覽東晉南北朝之史,發現北伐之功,在於一舉。

再三必衰!昔日宋武帝氣吞萬里如虎,若能一鼓作氣,胡夏、北魏,誰人能敵?可惜宋武北伐半途而廢......如今的情況,也和東晉時類似......北方紛亂,東南偏安。

朕如果想超過劉裕,就必須積攢起足夠的力量,以求一舉成功,絕不可實力不備就盲目北伐,徒耗實力.”

李綱無語了......上回跑徐州的時候說要學楚霸王,結果也沒見你自刎烏江,而是跑到江東來當偏安之君了。

現在又要學劉裕......好像你弟弟趙楷比較像劉裕啊!趙桓知道大臣們都不相信自己,於是朗聲道:“如今北方有天策上將軍牽制金賊,應該可以維持一二十年......既如此,朕何不先治理好江東之地,再聚二十萬北府精兵,攢萬萬糧秣財貨,然後伺機北伐,與天策會獵中原,何愁大仇不報?”

“官家,”已經如願以償當上東府大相公的耿南仲揚聲附和道,“官家聖明!昔日一個小小的西賊,我朝歷經百年征伐也未取勝,如今的金賊強悍如此,沒有二十年休養生息、厲兵秣馬,而奢談北伐者,實是誤國之賊也!”

“耿相言重了!”

趙桓知道耿南仲馬上要懟李綱了,趕緊出言阻止。

趙桓現在不能處分李綱......雖然這貨每戰皆北,丟了地盤還丟了個官家!但是李綱一直都是趙桓的有力支持者!站隊正確,比什麼都重要!如果趙桓現在嚴懲李綱,那他的金陵天子就別當了,他手底下誰不是誤國之賊?乾脆大家都投趙楷去算了!耿南仲也明白趙桓的心意——他也不是真的要追究,只是想敲打一下李綱,讓他別一天到晚喊打喊殺的。

“官家,”接替耿南仲知樞密院事的何慄出列道,“臣以為,以如今朝廷的實力,恢復的確是奢談,與其奢談恢復,不如好好商量怎麼保全東南半壁江山為好.”

這話一出,殿中的臣子都眉頭大皺。

“何卿,卿有何良謀?”

趙桓問。

何慄當然是有良謀的,他是狀元啊!趙桓做太子的時候就知道他有辦法,所以早就想讓他進京輔弼。

不過因為開封被圍和之後的一路逃亡,沒有機會用他。

直到趙桓過了淮河,才把他從泰州招到身邊,還和他討論軍事方略,知道他有辦法才會提他當元樞。

何慄當下就進言道:“官家,臣建議設立淮東、淮西、荊湖和江南四道總管,以總領軍事,兼管民政。

同時設立長江制置使和沿海制置使,前者管長江水師,後者管沿海水師。

如此便可以將東南防務都理得井井有條了,之後再要整頓或擴充,就容易多了.”

“四道總管和兩位制帥讓誰去擔任?”

趙桓問。

何慄道:“四道總管都應該由文臣出任,臣願意領其中一道,還有三道,臣推薦李使相、張叔夜和汪伯彥出任。

至於兩位制帥可以由武將擔任......臣不知將帥才能,就不推薦了.”

趙桓點點頭,又看著李綱,“李卿,你願意出任哪一道的總管?”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在黎明的號角吹響前仍要戰鬥

努力寫作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