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乞買走了!就在趙構和趙楷見面後的第二天晚上,悄無聲息的從黃河北河撤了軍。

雖然之前一天中午,李世輔已經帶領兩萬騎兵南下直奔興州而去。

但吳乞買還是撤得小心翼翼,不僅在晚上悄眯眯的撤,連個火把都不敢打。

甚至都不敢拔營而走,而是將所有的營帳、旗號都留在了原地,還留下2000柺子馬在大營當中和周遭裝樣子。

另外,吳乞買還讓自己的兒子完顏宗磐率領5000柺子馬殿後。

而那留守營壘的2000柺子馬,直到吳乞買的大軍撤走後十二個時辰,才悄然而退,同樣不敢拔營或燒燬營帳。

而是將所有的營帳,包括吳乞買本人的金頂大帳,都留給了黃河北河南岸的宋軍。

不過這些營帳也沒閒置太久,吳乞買的金兵才走了幾日,耶律大石就領著他的兩萬契丹騎兵(還包括許多白韃靼人和阻卜人),浩浩蕩蕩的越過黑山,然後直接開進了金兵留下的營地和兀剌海城的北城。

契丹的五色軍旗和大遼王爵專用的六纛,取代了金人的紅黑日月旗,出現在了黃河北河的北岸。

這可是耶律大石親率的兩萬遼軍啊!而且還是在漠北苦寒之地歷練了好幾年的遼兵,如果換成宣和之難前的宋軍,看見這些遼兵開過來,恐怕就要腿肚子打顫了......但是現在時代變了,重新打鼓另開張的大宋是宋皮唐骨,而且還是唐初的骨,還用金手指點開了“炸壺”、“火鍋炮”、“砂鍋炮”這樣的黑科技!所以現在心虛的不是黃河北河南岸兀剌海主城內的趙楷,而是端坐在原本屬於吳乞買的金頂大帳中的大遼大王耶律大石。

之前宋金兩家在黑山南麓的大草原上決戰的時候,耶律大石就在黑山北面的草原上游蕩,透過他在白韃靼部落中的盟友(有一些白韃靼人在蒙兀人軍中),大石大致上知道這場大戰的經過。

他知道大金皇帝統領的十萬金兵並不是給趙楷率領的數量差不多的宋軍擊敗的,而是被趙楷的大將岳飛率領的三四萬人的先頭部隊擊敗的......而且敗得還挺慘!連大金國第一悍將完顏婁室都在親率鐵浮屠夜襲宋營時被宋人的火器給打死了!而之後大金皇帝從黑山前線撤軍時候的狼狽模樣,也說明他們在黑山一戰中是真的被打慘了!六七萬人在草原上奔逃了二三百里,穿過了天德軍的地盤,到了雲內州境內,才敢停下來稍稍休息一下。

除了心虛,耶律大石現在還在生氣!生那位和他一樣一心想要復興大遼國的蕭合達的氣......因為今兒一大早,駐軍在黃河北河南岸的蕭合達就興沖沖的來了耶律大石軍中,還很好心的提出了一個“認爹救國”的復遼方案。

“大王,想當年石敬瑭就是先認了咱大遼的太宗皇帝為父,又割了燕雲十六州土地,才得到我大遼援兵,擊敗後唐末帝李從珂,建立後晉一朝的。

現在大王不如效仿石敬瑭,向大宋稱臣,並認大宋官家為父,再割讓燕雲十六州之地.......”“蕭合達,你在說什麼胡話?大王怎麼能學石敬瑭?”

蕭合達的復遼方略還沒說完,就有人跳起來反對他了。

反對他的那人和蕭合達同宗,都姓蕭,名斡裡剌。

蕭斡裡剌不僅是耶律大石的頭號重臣,更是大石的合夥人——大遼天下向來是耶律家和蕭家合夥的。

在耶律大石的集團中,大石自己代表耶律家,蕭斡裡剌代表蕭家。

原本兩人的地位都非常穩固,合作關係也很牢靠,可是現在......卻突然冒出個蕭合達!這個蕭合達可是帶著隊伍來入夥的!現在跟著他的契丹國族有一萬多戶......這個數量和耶律大石在漠北的基本盤都不相上下了。

而且蕭合達還得到了大宋官家的支援,他是大宋的定難軍節度使......而且蕭合達手裡還有一塊足以讓漠北那些日子過得苦哈哈的契丹人眼饞的地盤——黑山腳下的河間草原之地,按照趙楷的計劃,是要交給定難軍統治的,以交換定難軍現有的銀、夏、宥三州土地。

這可是一塊宜耕宜牧的好地方啊!這一帶的水草已經不能用“豐美”來形容了,而是氾濫了!如果不是因為這一帶的黃河經常氾濫,這裡都可以變成農業區了......不過即使這裡的黃河經常氾濫,用來引水灌溉和防洪的水利設施又因為年久失修,而失去了作用。

但是在黑山腳下的河間草原上墾出百萬畝良田還是毫無難度的——後世的河套墾區有1800萬畝良田啊!而且西夏的黑山威福軍司也在兀剌海城周圍屯田,開墾的土地沒有百萬畝也有幾十萬畝。

所以蕭合達只要稍加開發,就能每年從黑山腳下的河間草原之地收穫100萬石以上的小麥,還能蓄養數十萬頭各種牲口。

最讓人眼紅的是,黑山腳下這塊土地,因為有黑山山脈遮擋寒風,所以冬季並不太寒冷,可以作為在漠北、漠南草原遊牧的契丹本部的冬季避寒之地。

有了這塊冬季避寒之地,耶律大石的部眾就不怕草原上冬季的“白災”了......這將有利於大石所部的快速壯大!因此蕭合達對目前的大石而言,是極為重要的合夥人......在他加入大石集團後,肯定可以取代蕭斡裡剌,成為第二號人物!蕭斡裡剌能不討厭蕭合達嗎?可是討厭歸討厭,他也不能攔著大石去和蕭合達合作啊!畢竟蕭合達手中握有的資源,是大石集團所急需的......而且,蕭合達背後還站著一個“宋皮唐骨”的大宋!只是讓大石去給趙楷當兒子,還要“割讓燕雲十六州”,實在是有點讓人難以接受。

耶律大石也搖搖頭道:“當年就投靠大宋,也不至於認趙楷為父吧?”

蕭合達苦苦一笑:“當年若投靠大宋,也是認莊宗為父,現在您就是官家的義兄了......早知如此,還不如早點認父了.”

耶律大石沒好氣的看了眼蕭合達——咱能不能不認野爹啊?蕭合達搖搖頭:“大王......您不當兒皇帝,那就只能暫時不稱帝,稱王並向大宋稱臣,然後再割燕雲十六州之地.”

“難道就不能稱兄弟之國嗎?”

蕭斡裡剌說,“之前不是說好要結拜為兄弟的嗎?現在怎麼改認爹了?”

他說這話的時候,還怒氣衝衝的看著耶律餘睹。

結拜為兄弟的事兒可是餘睹說的!現在怎麼變成認野爹了?平白無故的就小一輩了?而且耶律大石年紀比趙楷大好幾歲啊!認個叔父也就罷了......叔叔年紀小,侄子年紀老的事情也常有。

可這個爹......除了石敬瑭,好像也沒誰認過年紀比自己小的爹吧?耶律餘睹也無奈啊,他北上的時候,趙楷的軍隊在和金兵進行野戰的時候,還是處於下風的。

誰知道“砂鍋炮”一出現,力量對比迅速逆轉呢?耶律餘睹搖搖頭道:“要不......認個乾孃吧?這個有先例的......當年大燕天子安祿山就認了楊玉環為母。

不如就認大宋皇后娘娘為母......”蕭合達搖頭道:“朱皇后年紀更小啊,現在才20出頭......”得,不認野爹,就認小媽!耶律大石沉著臉道:“我耶律大石是男子漢大丈夫,頂天立地之人,怎可靠認爹認娘復興大遼?列祖列宗天上有靈,也不會高興的!”

“那您就不能稱帝了......”耶律餘睹提醒道,“大王如果向南朝稱臣,倒是不必如認乾爹......不過稱臣就不能以九五之尊自居了.”

耶律大石道:“孤王一心復遼,卻從未想過要當皇帝,即便是現在的王號,也不是孤家要當的.”

都是被逼的......被逼無奈當帝王!耶律大石又道:“為了復遼大業,孤可以向南朝稱臣.”

耶律餘睹和蕭合達對了一眼,都有點失望......兒皇帝也是皇帝啊!現在不當,將來只怕連這個都沒有!想先稱臣,再稱帝......那就是鬧獨立,是分裂大宋,是亂臣賊子!你就等著被大宋皇帝討伐吧!現在大宋那麼厲害,將來肯定更厲害,怎麼打得過?想到這裡,蕭合達道:“大王要以什麼名義奉表稱臣?”

“什麼名義?”

蕭斡裡剌問,“蕭合達,你什麼意思?”

蕭合達解釋道:“大王是以遼國之主的名義稱臣,還是以漠北之王的名義稱臣?若大王自認為遼國之主,那麼一旦大王稱臣,就是遼國臣服大宋了......大王可以得封遼國王.”

耶律餘睹補充道:“若大王以漠北之主臣從大宋,封北庭節度使和遼王也沒問題,但那個遼王最多是大宋的王爵,大遼國卻沒有了.”

稱個臣怎麼也那麼麻煩?耶律大石都有一種被大宋套住的感覺了!要當皇帝,就得給人當兒子!要當國王,就得認大遼臣服大宋!要避免認野爹和大遼臣服大宋,那就只能當個節度使了,大遼國就沒了!耶律大石到底該當什麼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封地優生優育,世子擁兵800萬

臘月二十八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