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曹植最後封陳地,為陳王,就藩的位置在陳國。

不過封陳王是在他死前沒多久,還未來得及就藩,曹植就死在了他原來的封地東阿,所以最後也是葬在了東阿魚山。

而如今曹植封地在趙國,不是歷史上的東阿王,而是趙王,因此現在人就在魏郡。

之所以有這樣的改變,是因為曹植多次上表請願。

歷史上曹丕處處打壓曹植,曹操的其他兒子都封了王,就曹植一直是個安鄉侯,兩年後才被封為鄄城王,可見曹丕對他的提防。

等到曹丕死後,曹叡繼位,曹植就慷慨激昂地上書曹叡,要求給予政治上的任用,拳拳之心可以使鐵石心腸之人動容,以至於連冷酷無情的曹叡都差點對他重用提拔。

可惜的是到最後曹叡還是忍住,只是給予曹植口頭上的嘉獎,並未有過任何重用,甚至還對他嚴防死守,讓他的處境十分尷尬與微妙,最終憂鬱而死。

而現在大魏已經不是那個坐擁整個北方的大魏,隨著前線屢戰屢敗,曹植自然是十分激動,曹丕去年死後,曹叡繼承大統,成為新皇。

當時的曹植就像歷史上一樣,以為新皇帝能夠不拘一格降人才,對他不計前嫌地重用,所以從今年年初開始,他就多次向曹叡上表,對南方的局勢提出了很多建議,希望得到曹叡的採納和起復。

結果曹叡對他的提防就更重了,甚至不願意他離開自己的控制區域去河南地方就藩,先是封他為谷城王,將他變相軟禁在洛陽,等遷都鄴城後,又封他為趙王留在身邊。

這就是為什麼陳群會找上他來的緣故。

因為曹操的其餘子嗣都在外地就藩,甚至不少目前在河南之地,有的在河南淪陷後逃到了河北,有的戰亂中不知所蹤,還有的乾脆投降了南方大漢。

至於曹彰?

他病逝於黃初四年,死了快六年,墳頭草怕都三尺高了。

所以宗室德高望重者只有曹植還在。

然而現在曹叡即將病死,要傳位給趙王曹植,曹植此刻心裡卻是想罵娘,看陳群的眼神都有些不對了。

早不重用他晚不重用他,偏偏在這個時候不僅重用,甚至還把皇位傳給他。

什麼意思?

巴不得這個亡國之君的名頭按在自己頭上?

曹植近乎咬牙切齒地向曹叡說道:“陛下,臣愚鈍不堪,如何能繼承大統?且陛下尚有子嗣,萬不能如此。”

曹叡蒼白的臉上毫無血色,仰頭看著曹植,勉強說道:“國家破敗凋零,非有大才者不能居也。朕的子嗣,僅有穆一人爾。”

“臣不過是在家看書的閒人,何德何能可以承擔起挽救大魏於水火之中的重任?何況陛下還有兄弟在,東海定王前段時間不是已經從青州回鄴城了嗎?”

曹植堅決拒絕。

開玩笑,之前國家還算安穩的時候把他防得跟敵人一樣,現在國家快滅亡了才想起他,這不是找背鍋俠嗎?

曹叡聲音已經很微弱了,輕聲說道:“皇皇叔素來智謀過人,偽漢猖獗,此番雖是到了生死存亡之秋,大魏亦尚有二三十萬人馬,朕朕相信皇叔能夠力挽狂瀾,救大魏於水火之中。”

曹植搖搖頭,拱手說道:“陛下,如今大魏,縱使太祖復生,恐怕都不一定能扭轉乾坤,何況是我?而且按法理來說,臣也不能繼位,還是請陛下子嗣登基吧。”

自秦漢開始,繼承法就是父死子替,而不是兄終弟及,更別說曹植還是曹叡的叔叔。

所以按照法理,曹植是曹家第二代,曹叡是第三代,曹叡死了,皇位就應該由曹家第四代繼承,也就是曹操的曾孫輩。

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曹家明明還有不少成年宗室,曹叡病重前,卻被迫選了年幼的曹芳當繼承人的緣故。

然而曹叡聽到這句話卻怒了。

法理?

在這個時候你跟我說起法理?

若你真在乎法理,當年又憑什麼跟我父親這個嫡長子爭奪儲君之位?

曹叡眼中露出一抹殺意,但轉眼想到自己在這個時候威脅,即便逼著曹植上位,等自己死後恐怕也控制不住他。

稍微猶豫,他便散去了那股兇厲,哀聲道:“皇叔.你應該知道,如今大魏已是危如累卵,要是選一個孩子繼承,恐怕大魏頃刻間就會崩塌。”

“唔”

曹植面色沉吟,心中卻不置可否,曹魏的崩塌,關他屁事?

曹叡見他面無表情,就繼續說道:“朕知道你心中有恨,但如今國家已危在旦夕之間難道你就眼睜睜地看著太祖打下來的江山,毀於一旦嗎?”

這是在打情親牌和苦肉計。

陳群也勸說道:“趙王,現在國事糜爛,南方咄咄逼人,非不能有明主繼承大統挽救江山。太祖子嗣中只有趙王為天縱之才也,至於其餘子嗣,皆不在鄴城。何況陛下之子.”

說著他看了眼毛皇后拉的那個孩子。

曹叡一生當中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但他的子嗣都早夭,長子清河王曹冏前年夭折,繁陽王曹穆夭折於公元229年,也就是明年,幼子安平哀王曹殷生於公元231年,夭折於公元232年,現在都還沒出生。

毛皇后拉的那個孩子就是曹叡的次子繁陽王曹穆,歷史上他明年就夭折了,縱使現在還沒死,可他只是個三四歲的幼童,基本上坐上了皇帝這個位置,跟葬送江山沒什麼區別。

所以曹叡完全沒有選擇的餘地,陳群挑選曹植來,除了曹氏其餘宗室多不在鄴城以外,最重要的是曹植確實有才能,且現在正值壯年能坐穩這個皇位。

歸根到底。

世家大族們不在乎皇帝是誰,在乎的是自己的家族利益能不能得到儲存。而他們與南方大漢有天然的利益立場矛盾,那自然只能支援曹氏。

如今曹魏即便是江山破敗,搖搖欲墜,但因為世家懼怕南方的大漢剝脫他們的人口和土地,所以還是在對曹魏鼎力支援,就像江東世家支援孫權一樣,現在曹魏還有二十多萬人馬。

要是曹植能夠坐上皇位,並且依靠殘存的這些兵馬打一些奇蹟般的戰爭,獲取喘息的時機,那麼曹魏未嘗不能苟活下來,江山就能得以儲存。

但如果曹氏上了一個三四歲的皇帝,世家大族們用腳指頭想都知道曹魏要完蛋,還不如趁著現在早點投誠。

興許現在投靠過去,還能利用出賣曹家以及上繳絕大多數人口土地,得個一官半職換取家族有人在南方漢朝為官,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家族利益。

畢竟一個有才幹的壯年皇帝和一個三四歲的孩童皇帝,誰能穩定人心,不言而喻。

因此實際上以曹叡的聰明,臨死之前已經能夠想明白,要是他傳位給自己兒子曹穆的話,大魏肯定要亡國。

所以還不如把皇位讓給曹植,萬一他就保住了曹魏江山呢?

但他們這麼想是一回事,曹植現在願不願意接這個位置就又是另外一回事。

雖然曹叡知道自己要死了,臨死前傳位,可誰都知道,下一個接手皇位的人,接到的不是執掌天下的權力,而是一個燙手山芋。

因為如今曹魏已經到了亡國的邊緣,基本上誰接了這個位置,當曹魏亡國之君的可能性非常大。

所以曹植根本不願意。

何況這些年來被曹丕曹叡父子的打壓心頭上也是滿滿有了怨恨,怎麼可能還想當他們父子的替罪羔羊,到時候若亡國了,他就是名列青史的亡國之君。

因而聽到曹叡和陳群的勸說,曹植還是搖頭道:“陛下,臣自然是願意為大魏赴湯蹈火,然陛下子嗣尚在,傳位給臣,名不正言不順,世人怎麼會服呢?還是請陛下傳位於繁陽王,有長文等國之棟樑輔佐,必能保佑大魏渡過難關。”

“皇叔.咳咳咳咳”

曹叡劇烈咳嗽,雙目眼神逐漸渙散,聲音已是很微弱,近乎哀求地說道:“難道皇叔真的要眼睜睜地看著大魏咳咳咳咳朕與父皇確實對不起你,可太祖和太皇太后.皇叔就真不念舊情?”

說到最後,嘴角溢位血來。

眾人頓時駭然,知道曹叡是真的已經到了大限,陳群急忙對曹植勸說道:“趙王,還請趙王以大局為重啊。”

“我”

曹植看到曹叡那可憐兮兮的模樣,一時就變得無比猶豫起來。

捫心自問,對這個位置有過渴望嗎?

自然是有的。

不然當年他也不會和曹丕爭奪儲君之位。

但這些年被曹丕曹叡父子的打壓,以及對父親後來拋棄的怨恨,也讓他對曹魏已經感受不到太多歸屬感。

再加上從今年年初到現在一直被曹叡敷衍了事,對他的慷慨激揚全當看不見,等到瀕臨滅國才想起他,同樣消磨掉了曹植最後那點愛國之心。

所以面對這個爛攤子,曹植已經不想接手,只希望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命運。

然而真當曹叡求他的時候,曹植還是有些心軟。

雖然曹丕父子確實不是好東西,但這畢竟是他父親打下來的江山,曹植做了一輩子權貴公子,對曹魏漸漸失去了歸屬感,可對於曹家本身而言,他還是極為眷戀。

不僅僅是榮華富貴的問題,如果只是貪戀榮華富貴的話,曹植相信自己即便投降過去,肯定也是錦衣玉食。

關鍵在於曹操這個人縱使冷酷無情,但對親情還算是比較看重。

對於自己的過失造成曹昂之死,曹操悔恨不已,因此將這份對曹昂的愧疚,基本上都給予了曹丕、曹植、曹彰、曹衝等人,對他們頗為寵愛。

可以說他不是一個好人,但卻是一個好父親,曹丕和曹植在文學上的巨大成就,離不開曹操的親自教導。

現在曹叡利用曹操和卞太后打親情牌,也確實讓曹植有些為難。

他可以去埋怨兄長和侄子,但卻沒辦法對自己父親一手締造的曹魏江山置之不理。

想到這裡,曹植只能長嘆道:“唉,那便.如此吧。”

“拜拜託皇叔了。”

曹叡的聲音已經極小,雙目混濁最後失去了神彩,然後慢慢就沒有了氣息。

幾乎是在曹叡死的瞬間,毛皇后就嚎啕大哭了起來。

外面的曹叡嬪妃們聽到聲音,亦是同樣衝進殿內,緊接著哭嚎聲音響徹了整個寢宮殿堂。

周圍陳群、衛臻、王思、劉放、孫資等一大票官員紛紛跪拜在地上。

有侍從上前將曹叡的遺體整理好,開始鋪撒花瓣。

皇帝以及其餘皇室成員駕崩都有一整套符合規格的流程,內侍們有條不紊地進行安排。

唯有曹植依舊站在原地,略微有些茫然地看著周圍哭嚎的妃嬪大臣以及來來往往進進出出的侍從宦官宮女。

周圍的一切彷彿都跟他沒什麼關係。

曹植不知道自己選擇是不是正確,也不知道自己將來的命運會怎麼樣。

但在這一刻,他只覺得人生好像很荒誕,精神也有些恍惚。

肩上挑著擔子,卻不知道為什麼,前所未有的輕鬆。

曹植扭過頭走出了內殿。

他沒有搭理周圍吵鬧繁雜的人,這個時候他只想靜一靜。

陳群篤步跟了過來,到他近前低聲道:“趙王,哦不,陛下,如今國家大事,都由陛下作主。”

“呵。”

曹植冷笑了一聲,抬起頭看著天空,輕聲道:“我接手這個位置,可不是為了曹叡和我那害我的兄長。”

陳群苦笑道:“大魏畢竟是太祖留下來的大魏,陛下還是.”

“長文。”

曹植略微有些奇怪地看了眼陳群說道:“潁川如今已經淪陷,陳氏宗族都已經遷移至河北,你在家鄉的土地和人口也都沒了,對這大魏還忠心耿耿做什麼?”

陳群深呼了一口氣,沉聲說道:“盡忠職守,是為臣本份。”

“我記得你當初曾經做過劉備的從事。”

曹植看向他道:“如今劉備建立起來的基業眼看就有吞併天下之勢,你心中亦是不好受吧。”

被曹植戳破了心思,陳群反倒釋然,笑道:“臣投降過去,總歸是能保住一條命,可陛下投降過去,太祖留下來的基業便徹底沒了。”

“哈哈哈哈哈。”

曹植仰天大笑,大搖大擺地向著宮外而去,只留下一句:“那就試試吧,成了就成了,不成就不成。這大魏,生死存亡,與我何干。”

魏太和元年七月,魏帝曹叡駕崩,傳位於曹植,曹植在數日後,未等舊帝下葬,也未改元,簡陋的新皇登基儀式結束後,便親自領軍直奔涉國,因為漢軍已經透過滏口陘,向著涉縣殺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用現代科技征服三國

無所不曉